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陷世 (王远洋)


现在的酒,工业酒精勾兑的多,真正的好酒,不是现在的酒,可能已经没有古时候的酒的制作工艺了,那时候还没有转基因,现在的转基因太厉害,做酒用的材料大部分都是转基因的农产品。
喝酒一次,等于慢性自杀了一次,虽还不至于死,可是,生不如死。
下了楼梯,在楼梯口,王书记和他们分开,各自离去,他们下午还要上班,德志他们呢,不用上班,只是整理内务。
有事,就没心思逛街,街道很小,不用十分钟,就能走完县中心最繁华的两条街。
先回宿舍,将搬家之后弄上来的包裹解开,谁的东西归谁收拾。这样决定了,就回宿舍。
从得月楼到宿舍,用时五分钟,实在太近了,德志他们租的房子位于繁华路段,交通十分便利。吃喝玩乐和购物在附近都能完成。
第一步先确定房间,有三间卧室,其中一间最不好,没有窗户,住在里面的,出入都要经过这间房,有走廊通道,显得小黑屋更小,这间屋到底给谁住,可能谁都不愿意,谁知道九峰这个小县城租房竟然如此艰难!还有,街上的小商店,所占的位置也很小。看起来都比较精贵。
德志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抓阄。
他写了三张纸条,然后在纸条上写下三间房的名称。一个写着“有大窗户的”,第二个写着“有小窗户的”,最后一个写着“没有窗户的”,写完之后,将纸条叠起来,然后撒在地上,由三人来抓阄。
尹懋先抓,他抓起来一张,打开一看,什么写着“有小窗户的”,这间房是最好的,独立,和外界没有关系,门一关,就是自己的世界,不受外界的影响,包括起夜啥的,都不会影响到别人。
余哥第二个来抓,他抓住了一张,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有大窗户的”。余哥高兴极了,跳了起来,说:“太好了,这一下看书就方便了。”
不用说,第三张就是德志的,上面写的啥,德志也清楚,他懒得打开纸条,可不甘心,还是打开一看,的确是,上面写着“没有窗户的”,这也就是意味着,在未来的岁月里,德志将在小黑屋里度过,好在不是经常住在城里,需要经常下乡,住在村里,要是经常住在城里,像这样的小黑屋,白天都需要开灯,岂不是很麻烦?
德志只好认命,这叫作茧自缚,或者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谁让你出这个馊主意呢?不过,不这样,他们也不会主动让德志去住,因为德志不是齐老师的亲戚,就用不着承让,都是一样的,何必要这样呢?
话说回来,他们不一定会永远住在这里,都是过客,到九峰小县城,也只是休息休息,不是常驻的。
尹懋和余哥将标记是自己的东西,大包小包地往自己的房间里拖拉,然后开始制作衣柜,这种活动衣柜需要螺丝刀,相互配合着做比较快。衣柜做好后,就把衣服挂在衣柜里。要穿衣服的时候,直接打开衣柜就行。
不过,经过几次搬家,衣柜已经变得十分脆弱,如果再搬家,这些衣柜就用不成了。
临时的家,可以买这些东西,里面是铁架子,外面套了一层塑料布,带花色的。塑料布经不起拉链的经常拉开和关闭。慢慢地就会变得脆弱,会破裂,会变得不敢触碰,稍微一碰。就会裂开口子。等塑料布全部破烂成条状或者块状的时候。这衣柜就不叫衣柜了,叫衣架。因衣服一览无余,到了宿舍。一眼看去,全是衣服,十分壮观。
然后是整理厨房的东西。
主人留给了德志他们饮水机,冰箱,还有桌椅板凳若干,德志他们又要求了三套床架和铺板。房东答应以后想办法凑齐,另外,还会考虑在黑屋子做了隔断,因为走廊进出,肯定会影响住黑屋子人的休息。哪怕是蹑手蹑脚的,也有声响。
德志喜欢熬夜,晚上睡得晚,常亮着灯,对住大窗户房间的人也有影响。
黑屋和大窗户的房间,中间有隔断,一半是木板,一半是窗户和门。窗户是老式的,用的是木框玻璃,玻璃是花的,上面是细碎的凹凸的花,透光,但是看不到玻璃那边的情况。
有玻璃窗,也不能开,如果开了,就跟没有窗户一样。
德志也开始打开包裹,查看私人物品,有的东西已经是第四次搬了,从归州县老县委的房子,到西坡的住房,再到白坡的住房,然后到宣统县的住房,再到九峰县的住房,这些老伙计还真行,够结实的。搬了几次家,还没搬坏,证明质量过硬。
在归州买的锅碗瓢盆,还有一些菜刀砧板,甚至油壶盐罐,都是一点一滴地置办起来的,可惜,德志的妻子去的时间不长,加起来还没有大半年的时间,满打满算可能不到一年,不想置办,也没办法,有些东西是必须要办的,否则就要道外面吃饭了。
到外面吃饭,也没有什么好处,钱花了,却没有营养,大人倒还没啥,关键是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还是需要在家做饭吃,这样才能保证营养。
这些东西不是公家的,德志就把它们原封不动地放到了床底下,谁知道下一次搬家是什么时候?
肯定不会在九峰永远干下去的,机构的性质决定了的,有钱才能做项目,没钱就做不了项目。机构不是银行,没有赚钱的功能,只有筹款的功能,筹款之后,要向捐赠人交代资金的去向,要对项目的效果做出评估,如果捐赠人不满意,就没有下一次的捐赠,机构没有进来的钱,那么,离解散也就没多远了。
房东很会过日子,将阳台改造成了厨房,空间扩大了不少,显得特别合理。另外,一些坛坛罐罐的,他们都没带走,有的可以用,有的不能用,房东愿意留下冰箱给他们用,就是意料之外的事,大家都有点高兴,但是,高兴过后,马上惆怅了,担心将冰箱用坏了,要知道,用坏了东西,是要赔偿的。
特别是尹懋,考虑的最远的就是损害东西要赔偿,对于房东的东西,坏了可以自己添置;不能报销;没坏的东西要爱惜,就不会出现问题。
房东没有提供洗衣机,那么,他们带来了洗衣机,就要拿出来。考虑到频繁搬家,洗衣机的外壳一直没有丢弃,走到哪里都带着,这样才能保证洗衣机安全到达,盒子里有泡沫,可以有效减少洗衣机的震动,不至于损坏。
洗衣机算是公家的了。
考虑到德志一家不会长期呆在宣统,其他同事洗衣服比较艰难,也懒得去求人洗,男的洗衣服不是太干净,仿佛男女恩赐不同,女人更适合洗衣服,无论多脏的衣服,女人都能将衣服搓洗得干干净净,但是,男人就要差一些,哪怕再努力,仿佛就差那么一点窍门儿,无法洗得像雪那样白。只好借助洗衣机了。如果芭比不去宣统,领导绝对不会想到洗衣机的事,不管弟兄们洗衣的艰难,只要不得罪芭比就行,得罪了芭比,等于得罪了齐老师,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245章 搬家到村

第245章发布了,欢迎亲们前来打赏、订阅、评论或者圆梦。
当初购买洗衣机时,德志本着心疼妻子的原则进行购置,没想到妻子反而反感,将洗衣机踢翻,说外债还没还清,就想着享受。
德志说:“你一个人带着孩子,很不方便,洗衣机是为了减轻你的负担,买,是没有错的。”
最后他妻子终于认可了这事,就没有再让他退货。
从归州搬家到宣统后,他的妻子就很少去宣统县了,加上芭比在松岗的工作已经结束,新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宣告流产,实在没办法安置,只有派到宣统,领导让她去的意思,是当掌权派的,好监管他们三个男人。
她就像刘禅,没有那个意思,倒有此处乐,不思蜀的思想。齐老师看着也着急,可是,皇上不急,太监再急也没用。
她到了宣统,面临洗衣的困难,于是齐老师就让刘小姐和德志联系,让德志将洗衣机折价卖给办公室,这样,洗衣机就成了公家的了,洗衣机损失了一百多元,德志也认,只当是奉献了。于是,洗衣问题解决了。
余哥开始频频使用洗衣机,以前洗衣机没有充公的时候,请余哥把脏衣服拿来用洗衣机洗,他不干,假惺惺地说自己洗,洗也是洗了,心里还是不想求人。自从洗衣机被公家买过来,自然就放松许多。洗衣服就特别勤快,甚至连洗脸的毛巾和洗脚的毛巾,都一视同仁,洗得干干净净的,而且不厌其烦地洗,直到把毛巾都洗烂了为止。
反正是公家的洗衣机,用坏了不要紧,可以修理或者买新的,当然这笔开支还是由办公室来解决。水和电都是公家的,自从芭比来了之后。连洗衣粉和厕纸都是公家买的了。在这以前。都是自费。要想报销,休想!当然,她们可以报销,没一点问题。到了宣统县。芭比可以得到这些。不用问别人要不要。只要自己有就行了。
包括洗发水、沐浴露,都是可以报销了,等快用完了。她才宣布,这些都是公家的,大家可以用。
德志听了不想用,马上就快用完了,到时候,你用了她就说大家都用了,你说不清,干脆不占便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