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神创基地】想要开足马力生产能源,还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因为。神创基地所欠缺的资源实在太多了。
填海,对于鸢岛来说,非常容易,只要有能源,也就几天几夜的事。鸢岛自治领建设的大宗建筑材料,譬如砖头,神创基地生产的“油砂岩”不但完全可以代替。而且质量可以更好。
此外,像水泥、钢材,更是难不倒神创基地,只是,后面两种大宗材料,赵无极采取的是进口方式。譬如从华夏进口普通钢材和高标号水泥。即便是附近的菲国、猴国,赵无极也指示刘文进适当进口一些。
赵无极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给这些国家一点点好处,也是应该的。
但是,有两样大宗材料却让赵无极颇伤脑筋。
第一宗材料就是泥土。或许有人会说。泥土,这世界上到处都有啊。而且也最多啊,难道这东西也缺?事实确实缺。因为鸢岛所需要的,是能生长植物和作物的泥土,也即耕地上的熟土或原始森林中那种腐植质泥土。
这些泥土都富含养份,而且赵无极需要的量也极多,并不是几立方几十立方的,而去动不动就要讲万亿级的数字。
赵无极本来又想让小黄去偷,但小黄却告诫,在真正的高级文明那里,侵略是可以的,抢劫(其他星系或文明)也是可以的,但偷盗却从来被人瞧不起,因为偷是“不劳而获”啊。
那怎么办呢?不能偷,而可以去抢!这个逻辑虽然不错,但在地球上同样行不通。地球的土地面积本就有限,而又人口众多,只要赵无极去抢,绝对会遭到强力反弹。
甚至,赵无极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强盗,别人抢也是抢财宝,抢美女,你赵无极作为地球上最强大的修士,竟然去抢普通的泥土,这似乎也太那啥了……你真需要泥土,便送你250斤啊!
【领主,你现在其实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过去你把“理想国”定位为华夏,而现在你又把“理想国”定义在鸢岛从而又不管华夏了,这种变化可不好。】“有话就直接说,别损我好不好?”赵无极一听小黄的“教谕”,心情顿时大好,知道这家伙又有了金点子。
【领主完全可以把华夏的建设与鸢岛的建设结合起来,虽然是两个主权体,但很多事情却是可以一体化考虑的。譬如,鸢岛需要大量的泥土,华夏就很多啊,华夏黄河沉积的天文数字般的泥沙,难道还不够鸢岛铺设一层熟土?】“哎呀,小黄,真有你的!”赵无极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黄河,在其中下游已经成了名符其实的“天河”、“悬河”,因为淤积的泥沙将河床高高抬起,成了悬在黄河两岸数亿民众头上的一把“利剑”,他们随时都在担心黄河会决堤,家园被洪水冲毁啊。
有资料显示,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每年至少有22亿吨泥土“水土流失”,其中绝大部分都冲进了黄河,而黄河河床,平均比两岸平原高出3-10米。
最著名的是卞梁,卞梁的海拔高度是80米,而黄河在流经卞梁时的水面高度是155米,也即黄河水是从卞梁市75米高的头上呼啸而去的。而在卞梁现在的80米海拔之下,曾经掩埋过7座城市。
“黄河,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一条充满苦难与流离失所的河!”想到这里的赵无极,似乎终于找到了“理想国”的方向与内涵。
第493章传说的西北
说黄河是一条充满灾难的河流,一点也不过过。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
有文字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大体经冀省,由今子牙河道至津门附近入海,称为“禹河故道”。公元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大改道起至公元1855年改走现行河道,其间1128年前,河走现行河道以北,由津门、利津等地入海;以后走现行河道以南,夺淮入海,灾害波及海河、淮河和长江下游约25万平方公里的地区。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惨重损失。
黄河是一条水少沙多,水沙分布不匀的河流,这一特点是由黄河流域所处的气候带和地质-地理环境所决定的。黄河干流长5400多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有西向东跨干寒和干旱,半干旱气候带,流经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1000-2000米的黄土高原和0-200米的华北大平原入海。
黄河下游的水患历来为世人所瞩目。历史上,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花园口扒口的2540年中,有记载的决口泛滥年份有543年,决堤次数达1590余次,主河道经历了五次大改道和迁徙。洪灾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包括冀、鲁、豫、皖、苏五省的黄淮海平原。纵横25万km2
由于洪水灾害,黄河有时被称为“华夏的忧患”。洪水常常夺去下游两岸许多人的生命。据史料记载,1887年有200多万人死亡,1931年约300万人丧生,1938年50多万人被淹死。1938年,官府为了迟滞倭军前进,在中原省会以北的花园口炸开了黄河大堤,造成了89万人被淹死,1200万人无家可归的惨剧。
黄河如此多灾多难。成为“华夏的忧患”,有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
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如何治理黄河。华夏的那些专家教授们也是想尽了办法,但始终没有超越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的范畴。而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以及经济能力,也只能从此入手。
但事实证明,这种常规的治理手段,其效果并不好。不要说黄河上游中游数千万人口如何生存的问题。即便是这数千万人不砍一颗树,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把黄河治理好。因为黄河为灾为祸,还有深层次的自然、气候、地质方面的原因。
不过,以目前地球人或华夏的实力不足以治理好黄河,但并不表示赵无极也治理不好黄河。
下游的“悬河”,对于赵无极的鸢岛自治领来说,就有如一片肥沃的土地。虽然淤积在河床上的沙多为“粗沙”,营养也不足,但只要将其运到了鸢岛,稍加改造就能成为熟土。比从太平洋深海处捞取的带着盐份和矿物成份的泥砂好整理多了。
中游的植树造林,实际上可以改为植树植草,产业以农为主改为以牧为主,再加以必要的边坡治理和必要的水利设施,想必一二十年后,黄土高原就可以大变模样。
中游的黄土高原治理,第一是大规模的投资,这种投资属于环境治理的投资,只有投入,是没有直接回报的,这个,在华夏现有体制下,是很难做到的。
为什么华夏的城市的河道、街道都很容易整治好?原因并不是政府有钱,而是这些钱投入进去后能迅速生产出更多的钱来。譬如平原市的某广场,在门户开放短短的三十年内,就前后大规模地整治过五次,浪费的钱不可胜数。
中游黄土高原的治理,第二是新技术的使用,这对于鸢岛来说,更不是问题,与黄土高原有关的植物品种、生物技术、治理方案等,基本上都是现存的。
而第三个问题相对要麻烦一些,这就是产业转移的问题。因为退耕还林、植树植草后,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形态将让位于以牧业为主的产业形态,而牧业的人口承载力最好是每平方公里3-5人为宜,也即整个黄土高原40万平方公里,最多有200万人以牧业为生。但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形态,其人口最少都在3000万人以上。
此外,黄河上游以及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都十分脆弱,这也是治理黄河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小黄,你觉得,把治理黄河与整个西北地区治理统筹起来考虑,你觉得该如何着手?”赵无极想到这些问题后,就已经放不下来了。
所谓能力愈大,责任愈大,赵无极对此有着深深的“自觉”。
【领主,如果你能考虑到西北地区最好了。你知道为什么“神创基地”会隐藏在西北的昆仑山里吗?因为昆仑山正是上古大能集体出走到神创星系的地方?】“什么意思?”赵无极觉得小黄的话里包含着一些未知的东西。
【因为华夏西北,是地球与外星球联系最为方便的地区,流传于华夏的昆仑山传说,罗布泊传说,以及消失于沙漠地区的远古文明等,都隐含着这一结论。】“这,怕是有些牵强附会吧。”赵无极不相信。
【牵强附会?领主大人,你觉得你修炼的“元阳真气诀”是假的,还是“神创基地”是假的?或者你觉得人生都是虚幻的?】“……”赵无极无言以对。事实上,赵无极虽然修炼有成,而且还掌握着“神创基地”这种逆天利器,但他还是本能地把现实与传说分隔开来,或许,这也正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写照。
【你知道为什么华夏从西北地区发射的卫星成功率最高,而其他国家多少都会失败一些,难道,你真以为华夏的火箭技术就比西方国家更发达?】“为什么?”不用说,赵无极对这个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相似小说推荐
-
超级娱乐圈 (长风破) 娱乐圈外表光华眼里,无比吸引人,而内里却充斥着各种污秽。身在剧组的姜华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mda...
-
重生八九年代 (冰上的青蛙) 起点VIP2014-05-15 还记不记得那个青春如歌的八九年代,还记不记得那个岁月如歌的八九年代,灰色的年代,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