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一向尊重副队长的意见,打井数量在这个年代,还是非常重要的经验。
不过,这口井是李虎从头盯到尾的,他考虑了一会,摇头道:“钻到3000米不出油,再考虑试油的问题。咱们隔1号井的位置远了,收回来也不一定能找对地方。”
“那就等等。”副队长没有坚持。斜井算是钻井过程中的一种高端技术,埕岛油田和瑟坦油田就曾经用过大斜率井,到了7年后的今天,在钻井过程中延出斜井的技术也比较成熟了,这样的横向井,能够修正垂直钻井的位置差,但同样需要打对位置。
钻井的进尺依旧慢慢增涨。
辅助船上,顾海健满脸是汗,不停的翻着手头的地质图,又比对着电脑,念叨着说:“按道理,这里出油的可能很高啊……”
苏城带着其他六个公司的代表留在船上,自然不是让人来看自己出丑的,顾海健和他本人的判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接近3000米还没出油,确实不在顾海健的判断内。
这里是海上钻井,不似陆上钻井的技术能到五六千米,就90年代中期的海洋技术,钻井到3000米已经不浅了,3500米差不多就是正常的钻井深度,再深的钻井平台也不是没有,但这种钻井平台的成本高昂,建好的油井成本也不低,分摊到每桶成本就有些过高了。
后世的深海钻井平台,桶油成本可以高到70美元每桶,算上其他的开支,逼近油价了。1994年的技术没有那么好,但在中距离的钻井方面,成本却是相对更高,无论是谁,都不希望遇到3500米以下的油田。
施万可作为中海油的员工,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偷偷的瞄了苏城一眼,却见后者脸色镇定,完全看不出变化来。
“3000米了。”钻井平台上挂出了黄色的旗帜,代表着3000米进尺达到。
若是以前,钻井队说不定要欢呼一番。然而,在被暗示了深度的情况下,这面黄色的旗帜却让人进退两难。
“苏董,顾所,要不要指导一下现场?”杨明知道苏城提倡要信任现场,但他还是小声提醒了一下。
顾海健的脊背都被汗给打湿了,他丢下图纸,沉声道:“现在有两个选择,继续往下,或者强行试油。如果强行试油的表现好的话,也可以再考虑射孔方案。”
地下的原油是一层层的,就像是蛋糕里的奶油一样,几百上千米的岩石间往往藏着几米厚或者几十米厚的油层,若是钻井的位置比较偏,遇到几十厘米的原油层也不奇怪。
试油通常是在油层上打开一个口子,令其压力释放出来,原油自然源源不断的送上来。
射孔稍稍强力一些,可以破开井下的泥浆,让试油的成功率增加。苏城就曾在废油井尝试这种方式。
到了90年代中期,这种技术已相当成熟,属于常用手段。
但是,再好的手段,也得井下有油层才行。
至少,已经钻下去的3000米内,需要有油层。
苏城默默思考。
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关键时刻的决定。
人生就是由一个个决定组成的,正确的决定促使上升,错误的决定制造下降。
而在苏城思考的过程中,钻井平台上的发动机轰鸣声却已渐渐小了。
钻井队长李虎也在犹豫。
钻井不是打的越深越好,下钻的过程会将井里的泥浆挤出,下钻到3000米,2000米处的油层就等于要经历1000米的泥浆反出,用形象的比喻,油层被糊住的可能姓极大。
预计的油层深度是2860米左右,现在钻到3000米,对油层的影响还不大,再钻几百米,就是有油层,说不定也被污染了。
李虎仔细观察着泥浆的反出,有点不确定是否继续了。
这时候,钻井平台上的蓝色电话“嘟嘟”的响了起来。
“我是钻井队长李虎。”李虎拿起电话,首先自报家门,旁边就是辅助船,电话线也是拉到那里去的,不用说就是指挥中心打过来的。
“我是苏城。”苏城中气十足,却是听的李虎一愣。
“董事长?”
“是我。现场的情况如何?”
“目前……还没有见到出油的迹象。”李虎说的很艰难。
“我是海洋石油研究所的所长顾海健,任何迹象都没有吗?”顾海健趴在桌子上,对着免提大声喊。
李虎将话筒拿的离自己稍微远一点,等他说完,才低声道:“没有见到出油迹象。”
“从2850米到3000米,没有任何迹象?”顾海健重复问了一次,这与他的判断可不相符。
“没有。”李虎明知道对面看不到,还是摇了摇头。
“继续下钻吧。”这次换成了苏城。
“苏董!”
“董事长!”
顾海健和李虎都叫了出来。
“李虎是吧,我刚刚看过你的履历,你在瑟坦油田是找到油井最多的钻井队长之一,进尺虽然不是最高的,得到采油井产量却排名在前10,我认为,你是一个足够细致的钻井队长,不会遗漏出油迹象。我相信你的判断,请继续下钻,我们等待你的好消息。”苏城的声音不急不缓,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不知怎的,李虎突然说不出话了,嗓子一下子变的无比干涩,像是跑了一万米似的。
他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专业水平,相信自己的经验,相信自己的感觉,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拒绝副队长的建议下,坚持下钻。
但是,他也知道辅助船上有国内来的考察团,还有国外公司的参观者。最终,苏城选择相信自己,而不是海洋石油研究所的所长顾海健……
身为大华的员工,谁都知道大华实验室在苏城心里的地位。顾海健更是海洋石油方面的绝对权威……
苏城的声音依旧平稳,似乎向众人解释着道:“虽然有钻井在没有出油迹象的情况下完井试油能够成功,但这种情况毕竟不多。相反,认为2860米就能出油,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我相信李虎的判断,继续下钻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苏城第二次说“相信李虎的判断”了。
李虎喃喃的重复了一遍,犹豫的神色一扫而光。
“继续下钻!注意记录……”李虎大吼一声,像是帆船时代的水手长似的,气势十足,意气风发。
第六百零一章射孔
钻机的嗡嗡声就算隔着几百米,也听的清清楚楚。
两桶油和菲纳等公司的代表们脸色如常,只用好奇的眼光不时的打量一下周围,大华实业的员工就神色凝重了。
前者是来旁观的,大华的油井能不能钻探成功,他们不是那么关心,而大华自己的人就不同了,此情此景,谁愿意失了面子。
继续下钻的命令是苏城说出来的,顾海健等人唯有盯着电话,希望能有好消息传来。
漫长的等待,格外的令人心焦。
沉闷的气氛中,菲纳公司的代表吉乐斯“呼”的笑了一声,说道:“苏董很信任大华的工人啊。”
“当然,大华实业的各项战略能够顺利推行,依靠的就是优秀的基层员工,没有这些工人,我们这个石油开发公司就该关门了。”苏城乐得宽松气氛,顺着这个话题道:“当然,培训和筛选也是必不可少,就我看来,中国目前的企业,只要改变只进不出的体系,多少都能增加一些生命力。”
吉乐斯嚼着法兰西大舌头,笑道:“法国也有很多的国家企业,不过,私企的雇工限制也很多,没有太多的区别,因为工会的原因,每年的损失都有不少,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有优势。”
左右无事,苏城就将大华实业的红利制度给介绍了一遍,转而笑道:“只论蓝领工人,大华实业去年收入最高的蓝领拿到了接近200万元,也就是23万美元,超过100万元的蓝领工人有二十多人。虽然将人民币换成美元不太容易,但是,这笔钱要在中国生活的好是太容易了,基本上,这是全中国的最高薪水了,大概是,普通工人的300倍吧。只论薪水,也要在普通工人的三倍以上。所以,尽管比国外企业的薪酬低,我们的员工的满意度还是相当高的。”
94年1月,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节价并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从5.8下降到了8.7,从账面来说,同样的100万元能换到的美元是减少了的。不过,这种减少对大华或者大华员工都只有好处,一方面是国内的消费为主,不会影响到人民币资产的价值,另一方面则是大华新增利润的外汇比例不少,人民币相对贬值意味着收入实际上增加了。
尤其是在国外工作的大华员工,等于是被动加薪了,随便存点钱,都能赶上年均两三千元的社会平均收入。
吉乐斯呵呵了两声,叹道:“现在的法国毕业生,普通专业的起薪大约是3万美元,石油专业的却要6万美元,已经是一等一的高薪了。如果是能够独立负责钻井平台,年薪至少要在30万美元以上,否则,就要被外国公司抢走了。”
石油工业是最全球化的工业之一,不仅是物料和产品的全球化,也意味着员工的全球化。懂得外语几乎是高级工程师的必修课。其实,在无聊的钻井平台呆半年,和外国同事朝夕相处,怎么也能说个半懂不懂,执勤两三次下来,也该学会外语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归来 (梦道者) 起点VIP2014-05-07穿越到仙侠世界的赵扬,在经历了五百多年的修行岁月,达到渡劫期后,却在渡劫时遭人暗算,被天劫...
-
未来教科书 (coxi) 起点VIP2014-05-07 600年后的蝴蝶在今天扇动翅膀所引起的飓风,要比今天的蝴蝶在600年前扇动翅膀所引起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