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超级能源强国 (志鸟村)



苏城笑的十分憨厚,几千万的订单拿给了大华,还要受到一个城市的赞美,多少是有些难为情的。

一辆解放车,伴着四五十人的小队伍,竟是敲锣打鼓的要穿行全市,苏城瞅空溜了下来,直奔总部大楼而去。

欢乐的人群才不管主角在不在,继续开着花车闹腾。

溜进总部大楼,苏城才轻轻抹了一把额头。

楼内认识他的人也不少,但行政人员的情绪内敛,只是打招呼的人多了些,也不免有人问东问西。

作为万年老二的胜利油田,但凡找到一点点机会,都不忘刺大庆的菊花一下。

爆菊者英雄,是默认的规矩。

等在林永贵办公室外的人,依旧是那么多,且多是油田二级部门的负责人。

孤东指挥部的书记亦在其中,拉着苏城的手说了几句话,主动笑道:“看在你薪火传承了大庆精神的份上,让你插个队,站我前面。”

他前面的采油四厂厂长一看,也笑:“老茅将我的军,小苏,来,咱也给你加个塞。”

这些二级单位的领导,十有八九是老副厅,又表达出极大的善意,苏城只得一个个道谢,最后站到了队伍的最前列。

片刻后,他就进了副书记办公室。

绕过屏风,就能看见林永贵端着茶杯,姿势拿的极稳。见是苏城,那严肃的表情,却一下子眉飞色舞了:“小苏,去了一趟东北,给大庆争脸了。”

他开着玩笑,干脆站了起来,说:“前两天在北京开会看到报纸上你的名字,我就给老刘说,你们大庆人,要感谢我们胜利人,否则,我就不借‘种’给你们……那家伙,脸黑的像炭一样。”

苏城脸也黑的像炭一样,心想:老林同志,您得有多无聊,才玩这种游戏。

林书记难得笑的肆意。

1000多公里外的松嫩平原,突然有人发出被扯蛋的吸气声。

笑够了,林永贵才拍拍苏城的肩膀,道:“我们上会讨论了一下,决定增加抗偏磨系统的采购数量,以前是5000套对吧,加到1万5千套,总不能比大庆订的还要少。”

最后一句,暴露了加订单的主因。

这样一来,订单总额就有近2.9万套了。

苏城极快的计算了一遍:每套系统1660元的毛利润,比例高达83%……利润总额则有4800万之多。

无论哪个时代,这都是一笔巨款了。

苏城一下子笑了起来。

“高兴了吧?”林永贵吹着茶杯,淡定下来,道:“回去以后,一定要组织好生产,不要拿了订单没办法完成,到时候,可别指望大庆放你一马。”

“您放心吧。全体总动员,大干100天,又好又快完成公司生产经营建设。”苏城熟练的背了一条宣传语。

出得办公室,又向一群老领导们道谢,苏城才沿着街道走回去。

大华实业同样张灯结彩,但厂区却看不到人。

直到厂办大楼,才见工会主席陈良,带着手下的“大娘别动队”在写黑板报,拳头大的粉笔字是“锐意进取,自主创新”八个大字。

苏城打了声招呼,就笑问:“陈主席,怎么只有你们几个人在忙?那几个帮手的小伙呢?”

“林厂长下令,凡是40岁以下的男人,全部上生产线,不上的不是男人。”陈良伸着胳膊腿笑。

“生产任务很重?”苏城没想到不声不响的林厂长,竟有此魄力。只是,若非任务繁重,魄力这种东西也是不必出现的。

陈良无所谓的道:“能忙活的过来。三班倒,还有人主动加班,哪还有人折腾的动。我们工会计划,趁着这股子火,等周末了组织活动,大家乐呵乐呵。”

“大家情绪怎么样?”

陈良奇怪的看了苏城一眼,道:“那当然是高兴了,六十块工资的人,都拿到90块了,七八十块的,现在拿到一百多。要不是规定工作时间不许超过12小时,我看有人敢不睡觉。”

苏城哑然。

他的思维又穿越了。放在20年后,连续三班倒或者12小时工作,指不定要引起多少抱怨和抗议,但在80年代国企普遍开工不足的背景下,能够加班加点的进行生产,简直令人嫉妒的眼红。

在农民年收入三四百元,现金不足百元的背景下,大华实业的薪酬水平堪比后世的外企,这种情形下的加班,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苏城突然想到舒兰那日用荤油做春卷,说板油难买,转头问道:“那工人拿到工资,能买到商品吗?”

陈良嘿嘿一笑,道:“抢呗。”

身边几位大娘,也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

改革开放以来的10年里,通货膨胀和物资紧张轮番儿出现,有时候一起来,衣服、被罩、火柴、副食品,或者冰箱、彩电、洗衣机……无论是耐用品还是日常用品,都在抢购的范围内。

苏城也遭遇过抢购浪潮,只是有了美元后,改去华侨商店购物中国人生产的最精致商品,这个时期都是用来换外汇的,在不追求高科技的前提下,生活品质并没有多少降低。

“以前,咱们遇到物资短缺怎么解决?”苏城一边问,一边向办公室走去。抢购来的多了,各国企都有自己的招数。

陈良就得意的笑道:“我们以前都是换。咱们和化工厂的关系好,给他们多批点材料,再通过他们联系化肥厂、化纤厂、再联系地方物资局、副食品厂和布料厂。这几年油田效益好,从上面也能要来东西。”

苏城也笑,这个交易链可真不短。要说起来,八九十年代,甚至到21世纪初,工业上游企业的生活都不怎么样。

进到办公室里,陈良更是食指向上,点睛道:“最主要的是,油田有外汇。”

苏城颔首。初来东营,他就见识到了油田的进口大客车,对油田的外汇价值深有体会。

不过,在苏城眼里,吃不起肥肉,说起幸福多少有些心虚。

苏城想了想,道:“陈主席,你能不能给咱搞一批好肉?大家劳动强度这么大,清汤寡水的,身子怕是撑不住。”

东营有肉铺,数量还挺不少。但职工一方面舍不得买,一方面要抢着买肥肉。谁都舍不得把有限的钱,花在排骨和腱子肉上。

苏城所谓好肉,在此时有一个形象的标准“四指厚的膘”。

在饲料尚未大行其道的时候,膘肥体壮的猪,还真是挺稀罕的,味道也相当不错不是体魄健壮,基因优良的猪种,它根本长不出四指厚的膘。

陈良以为苏城想给职工食堂加餐,一拍胸脯道:“您说个数,我弄来给您送过去。”

苏城摸着下巴想了想,道:“咱们一千多号人,每人30斤的话……”

“打住,打住。”陈良吓坏了,眼睛发直道:“我的天爷!苏厂长,这才过重阳节呢,您就准备年货了。这时节,我到哪里找几万斤猪肉去,还得是好肉,根本不可能。”

“1万斤肉,也才五六十只猪吧。”苏城怀疑的看着他。

“苏厂长啊!五六十只猪啊,您问问油田总部,他们分年货的时候,敢不敢夸这个海口。”陈良摇头道:“现在物资供应是充足了些,但买的人也多了。撒胡椒面似的一摊,谁都别想多拿。再者说,这没节没假的,发30斤猪肉,过年发什么。”

“咱们工人三班倒,比别的工厂也辛苦多了。”苏城说着点点头,道:“那先这样,我完了打电话问问。”

陈良只当苏城有心,但也没太在意他的话。如今,市场上3块钱一斤的猪肉要票,不要票的黑市肉则需4块,一进一出,1万斤就差1万元。那些能拿到条子的“官倒”们,又怎会放着1万块钱不要做好人。

第七十五章大肥猪

家庭安装电话的风潮,尚未从福建飘至东营,苏城想打电话,还得从家里找到通讯录,再到办公室里来打。

清晨,苏城往工厂去的路上,就在考虑打给谁。

去年毕业的北大同学,如今也该站稳脚跟了。苏城印象里,似乎有人去了物资局和铁道部,这两个地方,都是能走正规渠道,批来大宗物资的。相比之下,屠宰场、畜牧局最多小打小闹几百斤,只够个人消费。

除此之外,像是王廷所在的公安部,刘建国所在的国务院办公厅,歪着脖子叼几十只猪也应该没问题。

苏城暗想:如果一个电话搞不定的话,就提着茅台去首都拜山,或者干脆派车去外地拉猪吧。虽然贵了一点,但生产任务毕竟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年月,也请不到熟练工人,招新反而要浪费高级工的时间,极不划算。

“猪肉、牛肉、蔬菜、水果,还有植物油。”将车停好,苏城一样样的掰着指头。如今的世道,加薪只是让大家工作更上心,加班无怨言而已。要体现荣誉感和“合资厂”的优越性,非得发东西不可。

就像是21世纪的国企,想留人就盖房,加薪奖金都是浮云。

“苏厂长。”一只锃亮的光头,挡住了苏城的视线。这位大约老早就等在了厂门口,人都冷的蜷了起来,还笑呵呵的自我介绍:“我是嘉宝螺杆厂的田嘉宝,是咱们大华实业的供货商。”

“那个供货团的团长,对吧。”两手相握,光头的手掌是纯凉的,像是早晨的石头一样。苏城连忙拉着他道:“我们到里面说话吧,怪冷的,怎么大早就来了。不会出事了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