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懒得和林永贵说,直面苏城,瞪着眼道:“大华实业究竟要搞什么?我们和俄罗斯谈了一年多的时间,费了多少钱,多少时间?你们倒好,不知使了什么手段,找来哈萨克斯坦。这不是拆台吗?”
苏城一个人坐在下面,就像是接受一群领导的面试似的。不过,他的脸上可没有接受面试的谦逊,轻松的道:“我们也是费了钱,费了时间才做成的。”
“哼,这才多久的时间,谁知道你们谈出了什么丧权辱国的条件!”
“老张!”林永贵可不能让他这么定性,即刻拦住道:“有话好好说,条件你也看到了,总公司没说反对的话,你要反对,也不要上纲上线的!”
“那你说说,这么短的时间,不卖人家的好,怎么谈?”
“能力问题而已。”苏城再下面轻飘飘的。
“你说什么!”张长亭的声音是越来越大,像是咆哮了。公司的小年轻要是敢和他这么说话……令其愤怒的是,几年前的苏城,也不过是胜利油田的一个小年轻罢了。
苏城撇撇嘴,不屑的道:“不管是俄罗斯的石油,还是哈萨克斯坦的石油,谁能提供中国所需要的,我们就买谁的。你说谈了一年多的时间了,那就继续谈好了,如果你能谈下中俄石油管道,我们再说哪条更有利。如果你谈不下中俄石油管道,你就是民族罪人。”
自从要与大庆争夺石油管道,苏城就让信息局收集了张长亭的资料,这是个吃硬不吃软的男人,典型的石油工人的风格。因此,他把话说的很重,但也没有脱离实际。
一条正确的石油管道,提前10年或者推迟10年建设,不光能帮助国家节省几亿美元的运费,而且在国际活动中,能够减少很多的顾忌。俄罗斯从苏维埃时代开始,走的就是石油政治的路线,到了90年代,更是变本加厉。要从他们的嘴里找一条物美价廉的石油管道,那是想也别想。就是哈萨克斯坦,那也不是好相与的。日本早在70年代,就开始在哈萨克斯坦寻找石油了,为了获得里海石油,他们也没少付出。
苏城如果不是抓住纳扎尔巴耶夫想要建都这件事,带去的几千万美元,非得全部用掉,才能有目前二分之一的效果。
不过,虽然没有花费现金,但许诺的建筑队也不能说是没有付出。而且,省下的几千万美元,也不见得真能省下来。接下来的程序依然复杂,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张长亭却是被苏城说的呼吸不畅,胸前起伏了两下,气哼哼的一拍桌子,站起来道:“好,我这就去莫斯科。让你看看,平等条约是怎么回事。”
“祝您顺利。”苏城的脸上看不出喜怒来。
张长亭不理他了,转身对外交部的官员道:“中哈石油管道,我们不同意,你们也请注意一下,不要被那些蝇营狗苟的公司给骗了。”
礼宾司的司长一脸尴尬,笑道:“我送一下你吧。”
张长亭甩手走了,经过焦国平的时候,又哼哼了两声表示不满。
焦国平当没听到,转身对苏城笑道:“苏董,旬日不见,你又放了卫星。”
苏城和他握了一下手,道:“正好遇到了。”
“没想到你对中亚国家的研究也这么深,纳扎尔巴耶夫可不是个好相处的人,你能让他主动邀请中国铺设石油管道,真不知你怎么做到的。”焦国平说的半真半假,有些恭维的因素。
他和苏城都是周老的幕僚,以前见面的机会不少。不过,周老的年纪大了,参与国政的时间越来越短,主要精力也慢慢从国内外兼顾,转移到了国内部分。如此一来,外交部的焦国平和“国际问题专家”苏城同志,被呼唤的机会也就慢慢的少了。
不过,对两人的关系来说,见面的少了,反而会亲切一些,也免得二人在国际问题上总是出现不同意见。而随着周老沉默的时间增加,焦国平对苏城的态度也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假如没有了周老的光环,苏城的势力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焦国平就有从天堂跌落凡间的可能了。
攀上苏城,不是焦国平的第一选择,但有了这样的机会,他也不放过。
苏城对焦国平的示好表现的很平淡。他如今的目标是推林永贵上位,到了这个层次,一个副司级干部的态度,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了。
焦国平也不指望苏城倒履相迎,又说了几句自己对哈萨克斯坦问题的认识,就主动告辞了。
苏城也和外交部的几个人打声招呼,就与林永贵出门上车。
坐到后座上,林永贵才皱眉道:“张长亭在俄罗斯是有关系的,你激了他,这家伙说不定真能谈下中俄管道。”
“谈下中俄管道哪有这么容易。”苏城靠着椅背,慢吞吞的道:“张长亭有俄罗斯的关系我知道,他在巴库工作学习过一段时间。其实,我今天激不激他,他也会去莫斯科吧。”
“这倒也是。”林永贵叹了口气,道:“就我所知,张长亭认识俄罗斯现政府里的好几个当权派,在能源方面的影响力不小,否则,总公司也不能那么容易同意安大线。当年就有人提出其他的管道线路,是张长亭亲自到俄罗斯,确定了安大线。其他人提出的线路,全部被俄罗斯那边给否决了,表示只有安大线这一个意向。如果张长亭现在过去,真的谈成了协议,咱们就被动了。”
如果在安大线和中哈线中选择,中央十成十的会选择安大线。和俄罗斯保持良好的关系,是比中哈关系更重要的。
苏城知道安大线的前生后世,听了林永贵的话,却是笑道:“有意向和签合同是两码事。安大线是俄罗斯的私人公司提出的,和政府又没有隶属关系,张长亭再有本事,也得一口口的啃下去,他啃的时间越长,越说明中哈线的价值。”
“他要是真的啃不下来,事情就好办了。”
“他全力谈判,两三个月悬而未决,也够他受的了。我们要是能在这段时间,说服总公司接受中哈线,也算是推进了一步吧。”苏城说着怪笑两声,道:“张长亭去了莫斯科,他总不好遥控总公司吧。”
林永贵登时乐了。
第四百六十二章先拔头筹
即使没有苏城的刺激,张长亭也是要去莫斯科看看的。
中哈线出乎意料的先拔头筹,俄罗斯的态度就变的很重要了。如果安大线还是浑浑噩噩的不清楚,那天平肯定会向中哈线倾斜。这种国际工程,政府的态度往往很重要,有时候一两个小小的让步,就能促成一个大工程,光是增加的税收可能都要比付出多的多。
不过,全世界的政府都是一个德性,在不威胁官员们的位置,又没有足够的好处的时候,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会为了企业而损失政府的利益,巴巴的主动寻找工作的官员更是濒危动物。
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会花费巨资公关政府,就是为了让政府主动一些。而中国的企业,多半是依靠关系的。
像是张长亭,他认识许多的政府高官,通过千丝万缕的关系能办成不少事,也许比用钱办事的效果还要好。因此,即使明知道大华实业在国际竞标中屡战屡胜,他也没有畏怯的地方。
或者说,哪怕有什么畏怯,张长亭也无路可退了。
能源开发就是如此,你可以按兵不动,混吃等死,然而,你一旦决定开始某个项目的时候,就再没有后退的空间了。
安大线不成,张长亭损失的将不止是一条石油管道,还有他毕生奋斗的正部级头衔,以及掌控全中国石油的诱人滋味。
其实林永贵也是一样的,如果他想从别的方向来竞争,那就从别的方向来。而他决定了支持中哈线以对抗安大线,那他也是没退路的。
只用了一天时间,张长亭就办好了出国手续,悄悄离开首都机场,和几个几个换班的外交部官员混在一起。
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行踪,他还找人用假名登记机票。
尽管如此,未等飞机降落,苏城还是收到了董峰的消息:“张长亭去了莫斯科。”
大华的信息局时刻盯着张长亭呢。他的手段对付普通媒体或者有效,对付国际市场里杀奔出来的大华信息局,那就显的有些稚嫩了。
苏城倒是不着急,让董峰再次确认,看到了莫斯科方面传真过来的张长亭下机的照片,方才通知林永贵,道:“张长亭到了莫斯科。”
“时间正好,今天下午就有一个会议。”电话另一端,林永贵颇有些惊喜的问:“他什么时候到莫斯科的?”
“刚到。”
“刚到你就知道了?”
“正好遇到。”苏城说的言不由衷。
林永贵呵呵的笑了两声,自不会去追究。他甩了甩手,从办公桌的抽屉中拿出几份文件,从中选了两份,装进了公文包里。然后,再次拿起电话机,道:“准备车。”
不等下面的人进来报告,林永贵拎起包就往院子走。
一墙之隔,就停着一辆皇冠,一辆奥迪100和一辆桑坦钠。驻京办的伍主任飞奔而出,手上还拿着哗啦啦的钥匙,见到林永贵,脸上就堆出笑容,道:“林书记,皇冠的油多一点,咱们坐这个?”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归来 (梦道者) 起点VIP2014-05-07穿越到仙侠世界的赵扬,在经历了五百多年的修行岁月,达到渡劫期后,却在渡劫时遭人暗算,被天劫...
-
未来教科书 (coxi) 起点VIP2014-05-07 600年后的蝴蝶在今天扇动翅膀所引起的飓风,要比今天的蝴蝶在600年前扇动翅膀所引起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