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王敏,他已经有四个老婆了,按他的战斗力,目前还能顶得住,任重而道远啊!
小月儿满两岁,在家好好热闹了几天,而后就忙于工作了,首先在去年插旗公社,现在已经不能叫公社了。
北斗的编制也发生了变化,首先,北斗正式恢复了镇的编制,因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发达,不光有水泥厂,还有煤矿作为产业,每年的税收都不少。
跟着平安公社并进了北斗镇,角山公社变成了角山乡,前进和吉祥公社合并成了一个乡,前进公社取消。然后八一和插旗公社,合并了,取消插旗编制,改成八一乡。
但编制取消了,当地老百姓对于公社的称呼依旧没有变。另外就是生产大队成了村,每个村又分成很多组,每个组又有几乎人家,生产队长依旧有,每月有非常少一点工资。主要是负责传达上面的政策,发发文件什么的,每个村也多了一个抄电表的人。
而电费的价格有所下降,从之前的两毛多,降了一半下来。不过依旧时常断电,这并非是因为供电不足,也因为电力设施太垃圾,大风一吹,或是老化了,就会造成某一段地区断电。煤油灯依旧很**,蜡烛还没普及。
北斗之前是七个公社,现在成了一个镇,三个乡,仍然还是区。人口略有增长,主要是偷生的太多了。
方大军在今年,突然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打算愚公移山,干出一件愚蠢的事情。那就是想把角山乡**成镇。
按照后世普通镇的面积来说,目前北斗区有些过大了,以他的估计,很可能到时候会把吉祥、前进的地盘,砍一部分到新场镇去。新场的地盘接着往下砍。
因为现在是十二个区,以后会变成接近二十个镇,每个区的地盘都会挪一些出来。
他若是把角山升级成为镇,那么北斗地区就会变成双镇,往后就不需要砍面积出去。若是他不干这事,到往后区公所取消之后,现在的八一乡以及角山乡,都会合并进北斗镇里面去。
等到有一天,角山的煤炭开采光了,赚了钱多半会跑城里去干其它生意,而穷困的依旧会穷困,哪怕他在角山招了不少工人,但却无法全部招收完。即便全招完了,那角山也变成了空山,成为十室九空的局面,那是他万万不肯见到的。
所以,他想在角山的忠勇村修建一条长约十公里的车道,外加角山到北斗五公里的道路,总计十五公里,一直通往下面射虹镇。
然后废弃之前北斗到射虹的道路,往后两个镇之间的来往,包括过路的客车等,都会到角山来绕一圈,路程会多出五公里,但若是把公路修好了,那么交通时间,其实差不多,甚至还能节省,耗费的只是一点点油费。
但这样一来,将给角山创造未来,哪怕煤炭挖光,工人下岗,但交通发达了,编制又成了镇,那么随便搞点什么都能挣到钱,角山的人也不去到外面去,在自家门口就能自给自足。
这个事情,不光是修路这么简单,还有配套设置,各个单位的入驻,其余设施的修建等等,这将是一个远大的工程,靠他一个人,投资根本就收不回来。
而且这条路,他打算打造成全直线通道,并且是一次姓上四车道,这将占用不少土地,甚至是直接戳穿横阻的山脉。
他计算了一下,大约要花掉一百五十万左右,从水泥上,他个人分红那部分,能省上十万元。若是说通了县人民政斧,大约还能节省三十万左右的资金。
而若是说通了乡亲们,又能节省二十万左右的人工费,可这,还需要九十万,而这钱,若是在一两年内凑不出来,那么到时候随着物价的上涨,建造花费又会提高。
这九十万,他用在其余地方,比如购买地皮,扩大业务,多年后,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中。
角山目前也就六百户,哪怕每户出一百元,也才凑集六万的资金,根本就没意义。
另外他也有一个私心,他知道后世高速公路的大概规划路线,可以借着这次修路,让往后角山能与高速路出口对接,那是二十年后的事情了,但至少有个奔头,成了高速路出口,角山的情况马上又会不一样。
最后,方大军决定,87年这一年,去挣到更多的钱,用外面挣到的钱,来反哺角山,作为穿越者,他觉得人生确实也应该做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既然穿到了这里,那么在能力范围内,就应该试着去改变这里,随着角山的一改变,那么北斗其余地方同样会受益。周围的片区也是一样。他开了头,修路的就会越来越多,要致富就得先修路。
另外有一件事,水泥厂的二期工程,终于在去年年底动工了,他让邻居一家迁去了楼板厂,而原来的房屋给拆了,今年计划把房屋和他目前的房子修建在一处,组成一个超级大院子。
隔壁修建成三层楼,到时候他家的房屋,带上院子,占地会有一亩半,这才足够使用。这点花费,相比修公路来说,只是毛毛雨。
原本想把李玉兰娘俩接到外面住一段时间,现在李玉兰怀孕了,到是不好奔波了,而他也要去赚钱,以往觉得赚的钱已经够用,渐渐变得懒惰了不少,但现在为了角山这件大事,他又有了目标。
今年的计划赚到超过三百万的现金,固定资产的涨动不计算在内,去年他挣了差不多百万,但也花掉了大部分资金,钱赚钱,就容易了。手下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固定资产也变多了。
卡车已经多达十五辆,面包车十辆,摩托车近百辆,三轮车近四十辆,省城的铺面也变多了,多了十五家服装店。
剩余的资金,正计划修建电饭锅厂,这次他把厂房定在了省城,随着赚钱的途径、市场,渐渐移到省城后,他也有必要去打通关系,建立一个厂子,胜过在省城开设无数铺面。
因为厂子才是实打实的**物,不光能解决工作岗位,还能给政斧创造税收,以及政绩。
通过几年的研究,他终于自主突破了其中的技术关键,内胆那块解决了,可以生产电饭锅和电炒锅,以及其余锅炉用品。
所需的设备,也在筹集到中,资金差不多全到位了,下一步就是走上正轨。现在上马电饭锅貌似有点迟,但其实不然,大约要九十年代中期,电饭锅才能普及到乡镇去,当时的价格在八十元左右。现在卖五十元一个,完全不是问题。
而成本价大约在十五元左右,若是终端销售,能吃下两倍的利润,这也是他第一次进入生产制造行业。
PS:新书《全能大叔》已经上传,麻烦大家去收藏支持一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收获
桑塔纳又涨了一万,在八七年就突破了十万大关,让方大军感觉这时代也有疯狂的一面,这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啊。
可就是这个价格,依旧是有价无市,并非有钱你就能买到车,桑塔纳也渐渐成了身份的象征,特别是这车行驶到乡镇的时候,代表的就是大干部。
好吧,这车也就是相当于后世满大街的出租车,甚至舒适度还远远不如。但到九十年代末,二手五成新的桑塔纳,也要五万左右。两千年前,普通家庭,一般都不会考虑购买私家车,价格太贵了。
方大军又买了一辆桑塔纳,这次是作为面子工程,手下业务大将,要去谈生意时,就开桑塔纳去,见车气势便强了三分。
他开着车当先到了省城,一进房门,却见金池和小玉琴都在专心致志的看电视,扫了一眼,他就知道这是什么剧了,算是八十年代初的内地神剧“武则天”。
这是香江在两三年前播出的,现今在内地开始播放,原因在于,年初的时候,X公把香江97回归的事情谈妥了,虽然还要等十年,但现在已经算是回到母亲怀抱了,所以在文化方面,渐渐开放了起来。
一代女皇的故事,算是翻来覆去,怎么都看不厌,在女姓里面很有市场。
这不,他离开这么久,回来了,两女都没什么太大的反应,问了他一句吃饭了没,然后又把目光放到了电视机上,没办法,现在追剧不容易,错过了,就真错过了。
好比西游记每年暑假都出现,但很多人都没看过第一集。一般都是等播放后,收到消息,第二天播的时候,才会准时收看。
“晚上吃什么?”方大军坐到沙发上,两女中间,却无心看电视,翘着腿,想引起两女的注意。
小玉琴算是被收买了,一直呆在省城,金池的事情想隐瞒也瞒不住,等到九月份时,小玉琴也要满十八岁了,长高了许多,但身子依旧有些消瘦,只是瘦,并不是营养不良,属于天生怎么吃都长不胖那种。五年前认识李家姐妹,五年过去了,感觉小玉琴的面容还真没什么变化,生了一张惹人怜惜的童颜。
“海鲜大餐!”“莲藕汤锅!”
好吧,小玉琴和金池的选择完全不对头,方大军无奈的等着两女把电视剧看完,还好,现在不是“长腿欧巴”的时代,女人们虽然追剧,但都没到疯狂的地步。
电视剧播完,该干嘛也就干嘛了,比如刚看的这剧,最多就是讨论武则天这位历史人物本人,而非武则天的演员。又好比大侠霍元甲,也是讨论的本人有多厉害,而非演员。追的是剧情,不是偶像。
相似小说推荐
-
校园护花高手 (仙人) 他,是个二世祖。他,身边美女如云。他,记忆超Qun,学校风云无敌。他,横行无忌,让人又爱又恨。他,就是黄方龙,校园里的...
-
法途医道 [精校] (执戟郎中) 起点VIP我终于发现,在这个末法时代,修道还真是一件比较苦催的事情。 我不敢白日飞升,因为大气层外的卫星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