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让煤炭飞 (兵家传人)


“恩,那我先去楼上了!”金池突然冒出一句。
方大军一怔,这才想起教师们有不跟孩童们抢着打饭的传统,另外就是,教师们有时候会有额外的小炒加餐,让孩童们看见了影响不好,这种加餐并不是每天都有,要看上面的安排。
揉了揉妹妹的小脑袋,交代道:“那我给们把饭菜打上来,四妹你们也一起上去。”
等三人一上楼,他就往食堂而去,本以为小孩子们不会认识他,谁知道很快就围拢过来很多人,都是高年级的,跟着哥哥们打过黄鳝,自然就认得他这个“老大”了。
“老大,你咋来了!”
“老大,后天就放假了,我们都去抓黄鳝!”
“老大……!”
这些孩子们一闹,马上就引起了其他孩子的关注,不过好在现在大家都在抢时间打饭,也就没引起轰动。
“都快去吃饭,过会空了在来找你们说话!”方大军说着,随手把包里的糖果抓出来散了出去。
也不在多耽搁,孩子王这个名头,对于如今的他来说,已经可有可无了。
食堂的两个房间连在一起,中间有门框,但是没有门,此时门中间放了一张木桌子挡着,防止孩童们胡乱跑进里面的厨房,他这一到自然就不一样了,彭师热情的把他迎了进去,“方厂长,面汤就快好了。”
“恩,那你们抓紧时间通知一下,要是晚了,有些孩子吃了饭就跑了。”方大军嘱咐了一句,孩童们中午的玩耍地可不限于学校内,有些孩童会跑外面山坡上去玩,听见上课铃声才快速跑回学校。
无论在那个时代,往往相对最穷的孩子,读书才更努力,家庭情况一般的,反而把读书当成了任务,乡村里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孩童们还无法理解只要读书成绩好,对于他们的未来会造成多大的改变。
家长们即便能理解,却无法给孩童们帮助,因为家长们普遍没有文化,教育孩子的方式无非就是打骂,这其实是没有作用的。
教师们也一般是靠体罚,不是科班出生,教师群体的素质也不行,偏爱好学生,放任坏学生,这就是行业现状。
“成,我这就去广播室去通知一下。”彭师一口应道,一般的厨师当然没这权利,但他却是校长的亲戚。
彭师是走了,但他儿子还在,帮着方大军打起饭菜来,他只要了一盆米饭,外加一大盆混好调料的面片,找了个小簸箕端着上楼去了。
耳边也传来广播声,“通知一下,今天水泥厂的方厂长来学校,就是修锅炉房的方厂长,他免费给每个学生送一碗面片,在等十分钟都拿碗到食堂来免费打面片。再通知一遍,今天……”
方大军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扑倒在地,这通知方式可有点陡啊,笑了笑,对他来说无所谓,也不指望这些孩童们往后报答。
一抬头,见金池已经在门口等着了,“快进来,原来你是免费给孩子们加餐啊。”
方大军笑道:“不是免费,我可是出了钱的。”
小一会儿,两大两小都对付起碗里的面汤,面粉合得很板实,比起后世的刀削面稍稍有些硬了,但味道却是很好,吃出了农家味。
俩丫头埋着头站在木桌边吃得满头大汗,不时喝上几口面汤,吧唧着小嘴巴。
金池也不“矜持”了,同样大口吃着,而方大军反到是笑了,犹记得第一次一起吃饭时,正是徐工下乡那次,金池吃饭的时候可没现在这般放得开。
“你看着干嘛!”金池抬起头来横了他一眼,女人总是敏感的,即便低着头也能感受到别人的目光注视,传说中的第六感。
“没啥,面片好吃吗?”方大军说着就喝起碗里的汤来,果然如他交代那般,混了不少好调料,味道十足,油水也大,当地农村吃面食都喜欢把猪油混在汤里面以增加油水味道。
“当然好吃啊,你没听见楼下孩子们的欢呼声啊。”金池露出了笑脸,发现又有些看不懂方大军了,这人有时候贼坏,但有时候心地又很好,以前还从来没听说过谁私人给所有孩子们免费加餐。
“恩,那你就更应该来帮我啊,只要我赚的钱够多,那么给孩子们加餐的次数就越多。”方大军笑呵呵的说道,这也是实话,假如挣到了十头牛,那么就可以拔些牛毛用来做善事嘛,九牛一毛不伤身!
如果金池知道他是这么想的,估计对他的印象马上又要改变了。
言归正传,他开始询问起粉条收益分配的事情,希望能在金池这里得到答案!(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转一响
方大军颇有些惊讶的看着金池,“你这个办法还真是不错!”
“那当然,我可是人民教师呢。”金池有些骄傲的回了句,大军还是第一次用佩服的眼神看她。
金池所提的建议就是,红薯照常分配,按照这一年每户所挣工分,按比例分配红薯,但这也仅仅是分红薯,也就是原材料的价格。
把成本刨除掉,剩余赚到的资金,在按照人均分配出去,这样一来,原本挣工分多的家庭得到了与以前相当的红薯分配,而工分低的家庭也得到了平等的粉条利润分配。
这道理其实相当简单,就跟一毛钱买一个鸡蛋,但是一块钱却买不到十个鸡蛋是一样的,用笨办法,化繁为简,一步步从源头理顺,事情也就明朗了。
方大军拍案叫绝,这样一来,所有的问题不就都解决了吗。
“下午你有课没,一起到镇上逛逛吧!”方大军斟酌了一番,最后还是决定邀请金池一起。
“逛什么?”金池秀眉一挑,眸光带着审视的意味。
“呵呵,大采购啊,我要买几台电视机!”方大军微笑道,水泥厂建成后,还会进行面子工程,电视机也要用来撑场面,以后也是工人们下班后的娱乐项目,并且可以延伸出很多便宜设施,比如乒乓台,篮球场,这些用水泥就可以搞定。
“我们不生产水泥,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就是他想好的开业标语,不知道以后“农夫三拳”会不会找他买广告版权!
金池惊讶的问道:“你要买电视机?别人家连三转一响都没有,你居然都买上电视机了,还一次买几台?”
方大军莞尔,金池口中的“三转一响”,也就是俗称的“四大件”,从建国起,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四大件一般是指:“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前面三件都是会转的,收音机会响,也就被称为三转一响。
一般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就觉得是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三转一响”也可以说是普通民众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同时也是大部分女姓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
而方大军脑海中的四大件却稍稍不同,算是八十年代普通家庭的标准,变成了,“黑白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收录机)。”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又升级成了,“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发达地区在八十年代就购买上了彩电,甚至是空调。
到了后世,主要就是看,车、房、家业、存款了。
当然,每个时代都有穷富差距,三十年后,空调也没有普及,大多数人不是买不起空调,而是舍不得电费,一晚仅需一度电,那只是传说!
“呵呵,又不是我自己买,是给水泥厂置办。”方大军乐呵呵的回了句,自行车大概需要160,手表100左右,缝纫机便宜的80元搞定,上档次的要180左右,收音机30元左右,这里面收音机最便宜,自从中国可以自行生产晶体管之后,已经可以自行生产收音机。
应该说目前这四大件,大中华已经可以自行生产了,相对以前来说,目前的价格已经算是便宜,购买齐这三转一响,300元就足够,中档的花400元也能拿下。其中只有手表才不需要票,其余三样都需凭票购买,计划经济时期嘛!
而新四大件:国产黑白电视380元搞定;电冰箱贼贵单门的要700左右,双门的要1200左右;国产洗衣机350左右;录音机(收录机),这东西也贼贵,单声道的就要195-205元,双声道带两个小高音喇叭420-610元。
全套下来,选一般档次,都需要1600元左右,如果把电视机换成一般的小彩电,至少还要追加600元,合计2200元,普通家庭根本顶不住,城市里的普通工人阶级也扛不住。
这时金池有些幽幽的说道:“一台电视机就能顶四大件了。”
方大军无奈的摇头,时代在变,八十年代的四大件也已经变了,但按角山目前的轨迹,说是落后一个时代也不为过,即便进入九十年代,估计在北斗连“三转一响”也没办法普及。金池目前一个月十元钱的工资,不吃不喝,需要存上三年,但三年后物价已经涨了。
“不就是电视机吗,只要你到水泥厂,我保证你一年内自己就能买得起电视机。”
“少来,你怎么说什么话都往这上面扯,我昨儿不都已经答应去水泥厂上班了吗?”金池横了他一眼。
方大军顿时尴尬起来,这气氛,搞得他好象生怕金池不去水泥厂一般。
便快刀斩乱麻似的说道:“那你下午去不去啊,我可得出发了,要是晚了,玉兰就收拾东西回公社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