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洪荒养鱼专业户 (景元上人)



某人底气十足,只要是配对的鱼种一切都没问题。

兰琳鱼坊开业,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一半,珍贵品种羡煞同行和鱼友们,至于以后能否或如何转化效益,丁文不再多花心思。

简单的开业典礼结束后,许多人的心思早已转移到国庆阅兵式上,丁文被丁香拉到桑家鱼庄大厅。

鱼庄大厅有台超大屏幕的LED电视,很快聚集一大群人,虽然错过升旗仪式的直播,但阅兵式仍令人振奋不已,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村委的楼顶升起五星红旗,新村那边传来密集的爆竹声,呃…放鞭炮庆贺祖国母亲的生日,看来大伙儿觉悟也蛮高的嘛,新村总有新的精神面貌。

国庆节目结束后,泡泡和咱爸安排鱼友们就餐,丁文等人不愿参合,回自家吃个舒坦。

冰棍女在李若琳和蓝子极力邀请下,不会跟咱客气,一进客厅瞧见茶室那株兰花,居然呆住了。

这株兰花婉约有形,含苞欲放的花蕊,散发淡淡的幽香。

“兰花……”

其实茶室内不单这株兰花,还有一盆莲荷,同样吐露芬芳。李若琳和泡泡曾眼馋,想把这两种花卉移往兰琳鱼坊,但丁文一句话让二人绝了这个念头。

“假如你们二人能伺候好这两株奇葩,搬走也无所谓。”

在茶室的显眼位置,一丛寻常的青竹疏离斜插,那叶子时至中秋,仍绿得诱人。丁文尤爱竹子,因为那是蓝子的象征。

随飘云突觉得丁文如谜一般人物,兰琳鱼坊即使刚刚开业,已经占尽风头,而且从追求企业的利润来说,兰琳鱼坊在开业当天产生效益了,更让随飘云心里不平衡的是,叶振捷如此厚爱丁文,随氏的研究中心多次邀请都被拒绝。

可某人和蓝子逗着小囡囡,此时看来更象一位小男孩,与小囡囡争起一颗糖果,蓝子只好再剥一颗算安慰住某人,这等情形让随飘云哭笑不得。

“哥哥,那只白白的小狗狗呢?”小囡囡记性不错,居然还记得嘟哮,丁文随即学起小狗叫,咬着小囡囡小手,让小囡囡笑个不停。楚婉玉在旁教唆,教小囡囡说哥哥是小狗、是个大坏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桑木兰对此只是莞尔一笑,朝丁文皱皱鼻子。

丁母正招呼众人吃午饭,泡泡的父母姗姗来迟,尽说公司开业没有及时赶到,明摆着给李若琳解释。

午饭还算丰盛,花鳗鲵炖汤、干煎马胶鱼、海鲜焖面、老蛏抱蛋等,整整摆出八大碗。咱**手艺日臻进步,想必从常知伟讨来一些心得,就算最近一直想减肥的李若琳都吃撑,直摸小腹子。泡泡父母暗递会意眼光,真个希望未来儿媳妇有了。

丁文草草用过午餐,去接替守在兰琳鱼坊的丁父。

“爸,您不用废寝忘食到这个地步吧?”

“老师和老章送来这么丰厚的礼物,鱼坊拥有这么优越条件,若不养出个名头,实在对不住老师的厚爱。”

“那你们想定位什么样的市场?您还是赶紧回去吃饭,不然妈一发火,说不定会捞条锦鲤清蒸。”

“焚琴煮鹤,她断不会做的。”

养观赏鱼固然为了赚钱,养起来也赏心悦目,可毕竟不能充饥,丁文强推着父亲离开鱼坊,来到红顶紫罗袍的鱼缸前,拨打房总的电话。

接到丁文的电话,房总感到意外,说五洲国际贸易公司撑不过金融危机,早在半年前收摊,他现在改行了,与朋友一起开发房地产,若丁文不计前嫌,可再到上海去。

丁文想问的是那对红顶紫罗袍,房总回说那对金鱼被一位港客买走。

看似不是原先的那对,但丁文怎么觉得这对金鱼眼熟?便拿来小玉购鱼时的证书一看,居然和原来的同一个编号。

世上的事就是这么凑巧,原来那对红顶紫罗袍竟又回到丁文眼前,但丁文视这对金鱼的心态已然不同。那时想自己什么时候能这对金鱼价值的钱,养这对金鱼时战战兢兢,只怕出了差池;如今兰琳鱼坊拥有了这对金鱼,间接成了这对金鱼的主人,而且由叶振捷送来这些名贵鱼种,有的已超过红顶紫罗袍价值。

这也许就是款爷的底气。

泡泡刚刚还说把鱼店捞来的垃圾鱼处理,但咱还是劝了一句,兰琳鱼坊如果能把寻常的货色养出不同寻常,那么养鱼的技艺层次便高人一等。

养鱼首先注重养水,山坳子水库供来的水,泡泡知道其中巧妙,于是听从建议,把这些鱼分散到其他鱼缸里,用心养起,好好发现养鱼的乐趣。

第一七四章月下情话

中秋,把双节的节日气氛推演极至。

双节期间,各施工队伍都放三天假,老章头和大舅选在中秋前一天搬入新居。

楚天行和楚天舒两兄弟初次来到桑家坞,路上碰到丁文却不理睬,恨恨地扫了丁文几眼便步回自家。

犯不着解释,有些事越描越黑。

快艇送了母亲等人前往笔架岛妈祖庙上香,丁文顺便看看自己的海岛别墅。

今年双节期间,不少人来到笔架岛和新村,论说人气,笔架岛更高一些,因为桑家坞新村即使旧貌换新颜,仍带着浓浓的乡村气息。

在人们的观念里,乡村具有浓厚的排外和宗族氛围,这些“房爷”自不愿被人盯着,更不愿与村野俗人为邻。

随氏的两艘堪称豪华的快艇停泊在船坞,样式比某人的阔气,出入可谓繁忙,趁涨潮时期接送一拨又一拨的购房客。

环岛公路建成一大半,公路两旁是人行道,新栽林木花草在海风中摇曳,现在初见环岛公园的雏形。一栋栋别墅错落有致,之间的道路也有卵石细径。

岛上使用的是电动车,为方便业主们出入,丁母说海岛别墅这一个月得付多少物业费?

能在海岛购买别墅的爷,多不计较这点小钱,也有许多象丁文这样拥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助长了笔架岛别墅脱销。

预定的别墅已经封顶,象小囡囡叠起的积木方块玩具,丁母自然不晓内情,嫌说别墅内部空间不实用,一味催着离开,这里没啥好看的,不如咱桑家坞新村。

丁文和桑木兰摇头暗笑。

节日的时候,乡村女人们太忙碌,净想做出一顿好吃的犒劳丈夫和儿女们,因此吃是过节的主基调。

回到新村,风中飘送饭菜香味,让人加快回家的脚步。

夕阳西下时,鞭炮的硝熿味道已弥漫,礼花把刚刚入幕的夜空装点得绚丽多彩。

憨憨在村委前垒起砖头塔,引来村里十多位小孩们围观,这时把塔烧得通亮。

圆盘般的月亮冉冉升起,月光洒下新村清辉,在新村四周的浅水渠生了粼粼波光。山地部分的沟渠在国庆前已通水,使得公共花园里的喷泉开起来,在月光和灯光交映下,俨然成为新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渠水潺流无声,有路灯、树木、曲桥倒映;硝熿味随风散去,水面漂浮着鞭炮纸屑,桂花香味始可闻到。路灯下,家庭主妇们在忙碌之后都聚集到第十排附近,各捧来一箩的花生、瓜子之类,围成一圈子,边嗑着边闲聊日常琐事,偶尔欢笑起来。

三奶奶那透风的声音,含糊地诉说桑家坞过往,引得丁母那辈人颇多感触,象桑木兰这样新生代没有那些记忆,却听得兴趣盎然。

与过去年代相比,今日的桑家坞可比拟人间胜境。居有屋、食无虞、劳有得、邻相亲,这些正是三奶奶所感叹。

在这样的节日里,男人们总喜欢用酒来挥洒豪迈,大舅家里的酒场正酣,大碗小杯让一些人醉倒才算尽兴,父亲和老章头几人醉得最早,阿曾他们也带着八分醉意,于是大囔小呼开来,把大嗓门的劲喊得淋漓尽致。

就让他们闹去吧,过个节该好好休息一天了。

主妇们依旧谈兴正浓,索性不管不问家里的那位与否醉倒。

包品之也难得休息一天,回家团聚去了。丁文串完各家各户,和桑木兰一块儿去养鳗场巡看,今晚喝了不少青红酒,体内散发出烫热,漫步在微凉的夜风中觉得有些快意。

夜晚,从水库看往新村,路灯通明,勾勒出新村的全部轮廓,把这边海滨装饰得一片明亮,新村俨然显现小型城镇繁华的新气象。

镇里已经把桑家坞新村列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为这事,村里召集大伙儿一起讨论,推出“建设新农村、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呼吁乡亲们改去一些陋习和不良习惯,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踩踏草皮等等。

听说在这次村代表大会上,讨论的气氛从未有过的热烈,看来大伙儿都挺关心居住环境嘛。

是啊,学校、文化活动中心、村医疗诊所等硬件设施都有了,按九叔公的话说,咱们桑家坞人不能被人看扁,有不对的地方就改。

今年的中秋节,乡亲们过得舒心、开心,连泡泡的父母都直说这里好,一家四人在丁文家用过晚饭后,全回兰琳鱼坊去了。

山坳子水库由于地势高,海风显得大,水面被海风吹起的微波细浪,轻拍着堤岸。但山坳子水库并不安静,高低长短不一的蛙声和草虫鸣叫声,交织成大自然的乐章,让人感受到与都市不同的声息。不多时,涨潮迅猛的声音如号角,呼呼呼、哗哗啦掩盖一切,撞击在滩涂的岩石上,在月光下浪花点点飞闪,紧接着发出大鼓般的巨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