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t!现在我宣布《电锯惊魂》正式杀青了。”看着镜头完美的表现,李毅华高兴地大声喊道,以抒发最近一段的压力。
“终于结束了,导演,拍你的戏真累,你看看我都拍瘦了。大家说说,我们能这样放过导演吗?”吴梦达和李毅华合作两次了,戏虽然过瘾,就是拍的太累了。
其他主演听到呼喊声,知道有好戏看了,都走了过来。看着玩闹中的俩人,也都加入了战团。到最后是李毅华对众人,演员都不愿意放过他,拍戏把大家拍的那么惨,到报仇的时候,那当然是有怨抱怨有仇报仇呀。
众人把李毅华团团围住,把他抛向空中,来发泄这一段时间所受的委屈。
第72章分享心得
4月17曰,下午的时候,阳光显得明朗,有点灼人!
《电锯惊魂》已经送去剪辑室了,李毅华也赢来了一段时间的轻松期,正好《武侠》杂志邀请他参加作家座谈会,所以李毅华就应邀而来了。
“阿华,现在应该该叫李导演了,欢迎来作家座谈会,分享自己宝贵的写作经历!”杨浩然亲自在门前等着他,最近武侠界一切繁荣,离不开眼前的这位。
李毅华见到老朋友等着自己,微笑地点头道:“应该的!你也别嘲笑我了,毕竟这是我的娘家呀,我的梦想就是在这里起航的。”
“里面都准备好了,我们进去吧。”杨浩然颇为满意这一个答案,证明当然没有看错人。
在杨浩然的陪伴下,李毅华来到了《明报》的礼堂。
一进门,便看到了“欢迎各位作家光临”字样的红色条幅,被悬挂在礼堂中。演讲的礼堂中,工作人员还在布置,麦克风、座椅、演讲台。
不少的作家,好奇的在礼堂内打量着这个天才的作家。为了这次座谈能够成,李毅华甚至打了一些演讲的腹稿。虽然稿子没有带在身上,但是却记在脑子中。李毅华认为,要么不去演讲,要演讲,就要对作家进行帮助,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写出出色的作品,繁荣文化市场。
在《武侠》领导靛词之后,主持人开始邀请李毅华作为第一个作者演讲,由此可见对李毅华的重视。
“万分的感谢衣食父母的读者,也感谢编剧部给了我这次演讲机会!”李毅华微笑到,“我的公开演讲是第一次,演讲不好,请格外多担待。今天这次演讲,只是想和大家聊一聊未来武侠的出路。”
场下已经一片肃静,几十名作家,都觉得李毅华的气场,果然是强大,不亏是香港现在的风云人物。
这几个月经历很多大场面,李毅华完会可以撑得住场而,他追忆说道:“武侠小说是一种通俗的小说,它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爱好者,固然是因为它可以将现实中的痛苦或者迷茫,暂时用虚幻中的情感或者离奇际遇来遮盖(因为人们在读小说时,总是不自禁地把自己想作是文字中的主人公)寻觅一种精神的世外桃源;然而却只有一部质量较高的作品才能够达到这样引人入胜的效果。”
李毅华把小说的定义,简单地概括了一下,以为下面的演讲做铺垫,这样不会使其他作家感到跳跃。
“以武为体,以侠为用,是中国武侠小说最基本的特征。也一向迎合我中华民族崇尚仁,义,智,勇,信理想人格的传统心理。但在发展中它也是不断变化的,武侠小说从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是一变,到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又是一变,如今又到了变的时候了!有媒体说我改变了固有武侠体系,这点我可不敢承认,因为武侠一直都在变化,只是你们没有感觉到而已,而我只是改动的大一点,仅此而已。”
几十个人,聆听涛讲。由开始的不屑慢慢又了变化,更多的是在思考。
李毅华不理会作家的情绪,拿起麦克风,走下台下,神情悲伤的说道:“在各种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而武侠却如此相反,失去光环的武侠小说已沦为阅读领域的弱势族群,当曾经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的光环,从当初的万人争读堕落到现时的无人问津。在下此时心中只有四字可言;“隐隐作痛”。我不只一次次问自己,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顿时,整个礼堂中,泛起了搔动,是呀,为什么?众作家在心中也暗道。这种现实大家都知道,可是都选择逃避这个问题,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李毅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我不仅一次听到,作家抱怨市场不好,没有真正的读者。可你摸着胸口问过自己吗?你的作品合格吗?能吸引读者吗?”
“其实最本质就是现今绝大部份小说创作水平实在太差,大量伪劣之作充溢市场,情节更是千篇一率。每每男主角身负血海深仇,下山行侠仗义,奈何武功太低,屡屡不敌。幸好我神州大地,人杰地灵,千年人叁,万年灵芝,珍禽异兽比比皆是。在奇遇巧缘之下内功大增!名山大川,边疆荒漠,风尘奇人藏龙卧虎,更是慧眼独具,传之衣钵。更授予绝世神功。另奉赠上古宝剑一把。天下弟一高手从此诞生。固然,少不了绝世美女倾心相爱,以身相许。”
“唉!读此等小说,正如“味同嚼蜡”,久而久之,不禁心灰意懒之极,“独伧然而涕下”。长此以往,武侠岂能有市场,即使金老爷子复出,恐也难消其颓势矣!”
随着李毅华的演讲,底下作家可以说表情各异,从面上看,他的演讲其实触动了一些人的思想。
“所以,我建议诸位要耐的住寂寞,把自己的水平提上去,而不仅仅是怨天尤人。我个人的观点就是首先在形式上要改变,要迎合现代人快节奏的阅读方式;其次在内容上,要另辟蹊径,跳出金庸等创造的模式,在人物的刻画上,要写得合乎人姓。”
李毅华的肺腑之言,在诸位作家心目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响。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把武侠的现状分析的那么透。
“李兄,当初你是怎么创作出《飘渺之旅》?”一个梳着淑女头的女作家,豪迈地举起手问道。
李毅华丝毫不介意被打扰自己的演讲,微笑回答道,“那时我过的很窘迫,也就是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境地。只想通过写小说改变现状,经过一年的时间,我的稿子逐渐积累到了百万多字,便不断的修改,一遍、两遍、三遍、十遍,就这样又用了半年多时间,反复的翻新修改,不断的推敲情节,文字!这时候,我终于决定投稿了,稿子取名为《飘渺之旅》……”
诸位作家听到好不遮丑的回答,友好地笑出声来。如果李毅华不说,谁又能想到,一部流行小说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第73章武侠的出路
李毅华的现身说教,激励有文学梦的作家热血沸腾——原来,李毅华就是那么红起来的!
“李小友,对于武侠的前途,我们感觉到迷茫,您是怎么看待武侠小说的未来!你以为一部小说什么是最关键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作家,对李毅华求教道。
李毅华看着这个老作家,拱手拜了一下,“武侠能发展到现在,像你们这样的老前辈功不可没,在这里向你拜谢了。一本小说怎么才能红,其实归根到底也就不外乎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写好。对于这个问题,我本没有发言权,只能硬着头皮“班门弄斧”,就随便说两句吧。”
“其一“文笔”[武侠的基础];一个成功的作品不必要有真正趋向完美和浓厚墨香的文字。但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有自已的风格和特色。成名并不是偶然的,如今武侠作者数不胜数,可真正的杰出人物能有几人,真正称的上宗师的也不过这古龙、金庸而已。他们都有自己的文字特点,想必大家都知道,在这里我就不献丑了。好的文笔并不一定意味着能成功,但想成功没有好的文笔却是万万不行。”
“其二“情节”[武侠的命脉];这里用“命脉”二字是因情节于武侠小说的重要姓就如同脉搏于人一般。常人心脉一断固然命不久矣,对于武侠而言,情节平淡无奇自然整部小说都死气沉沉,索然无味。而一部成功的作品情节营构应当蜿蜒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
“其三“历史”[武侠的主流];对于武侠小说来说,“历史”通常是使之更生动,更精彩的背景要素。而我国的历史又素以“博大精深”而著称。正所谓入宝库岂能空手而归。,“历史是武侠小说‘真实化’的无上法门,如若一个棋盘,作者所要做的是如何把棋子摆上去。抽离历史,脱离现实的武侠小说,便失去与那时代文化艺术结合的天赐良缘。”
“其四“人姓”[武侠的灵魂];我们这里所说的人姓,指的是小说主人公一定要有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武侠小说讴歌的正是生命的自由,人姓的壮美,以及长留我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传统中的浩然正气与道义精神。正所谓“武侠”,“武”不仅是对力的崇拜,更是对义的追求。而“侠”更是重然诺,尚气节,轻生死的,见义勇为,扶正除邪的“正气”化身。只要能深刻的创作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主人公,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让读者感觉亲切,感觉自然。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这样的小说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随身带着百草园 (天夏02) 起点VIP2014-04-10 一次意外车祸让李邀月失去记忆,拥有了百草之园。 有花有草有树,有虫有鱼有鸟,可以放牧,可以...
-
狱警手记 [精校出版] (鲁奇) 重庆出版社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狱警、囚徒、毒贩、村长、越狱、追捕、枪战、探险、追击、寻宝—&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