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当然嫌少,可毕竟不能说,只是有些疑惑:“杨爷爷,我是不懂,可我爸经常喝茶的人都说这茶好,为什么不多种一些?这样的茶在市场上价钱应该不低的吧?你这是守着一块大宝库啊。”
杨老汉却不以为意地一笑:“什么宝库啊,人家都兴种粮食,哪有种茶的,我们也是闲来无事种着玩的。再说,也没有闲地让我们种,要是把耕地扒了种茶,人家也不同意啊?庄户人家的土茶,也没人买不是吗?”
听到这话,韩俊若有所思,点点头道:“杨爷爷,你知道山下的绿石博物馆吧?”
杨老汉点点头道:“听广播了,听说弄的不错。”
“那就是我的买卖,我想你联系联系一同种茶的朋友,只要是你这种品质的绿茶,我全收了。价格嘛,你觉得怎么样合适?”
“啊!这个……”杨老汉听说那是韩俊的买卖,大感惊讶之余又有些为难,本来是想送他,可很明显眼前这个青年要的这么多,就算自己全送了也满足不了他的胃口,虽然对自己炒制的绿茶很有信心,可还是不明白这种庄户人家的东西他为何就这么喜欢,可要是联系其他友人炒制的茶叶,那自然不能让人家也免费了,思量了片刻,本就没指着这玩意儿能挣钱的杨老汉说道:“要不……一斤10块?”
韩俊囧了,他爸爸的铁观音他可是喝过的,那一两就不止这个钱。摇摇头说道:“杨爷爷,您着也太看不起自己的手艺了。这么的吧,暂时一斤50块。你这茶桶是一斤装的吧,我先给你300块钱,您尽快帮我联系那些种茶的朋友,到时候直接送博物馆就行!”
“哎呀!这怎么使得,怎么还能要你的钱啊。”杨老汉赶忙推辞。
“一码归一码,您都送我爸一筒了,这次我可是来买的,当然,我还要买您朋友的那些呢,不过,这品质可一定要跟您这儿的一样啊!”
“我一会儿就去!最晚明天,我就给你送去!我先代他们谢谢你了。”这茶叶还能卖出不错的价钱,杨老汉有些惊喜,虽然他不用为生计愁,平白多出来的钱财也不会有人嫌多的。
“杨爷爷,以后没准儿咱产量上去了,我还得感谢你呢。到时候,你别给我加价就行了!”韩俊笑道。
“瞧你说的,别人不敢说,对你,我保证不加价!”人家韩处长帮了那么大的忙,心存感激之下,杨老汉也想帮韩俊多弄一些来,这个价钱本就不低了,他怎么还会加价?
原本只是想搞个噱头的韩俊,怎么也想不到,他今天来的这一遭,将会给这里带来一个怎么样的变化。而他同样也想不到,仅仅为了一个噱头,又会给他自己带来何等不可估量的利益。
第六章 红中一点黑
临走之时,杨老汉又仔细地叮嘱了韩俊一番冲泡的技巧,比如“水温应控制在80c至90c。这从水沸腾的程度就能看出来。如果水冒鱼眼大小的泡,则水温就低了,逼不出‘茶香’;如果水全部沸腾,则水温就过高了,冲泡的茶叶会显出‘糊’味;只有水冒螃蟹眼大小的水泡,才是冲泡崂山茶最好的水温”
韩俊带着六斤绿茶返回了博物馆,当天下午朱培江就题了一副“观石品茗”的大字装裱好了挂在了二楼,本来茶就少,要是放在一楼,谁来没事儿都能喝上一壶,那六斤绿茶根本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被消灭掉了。
第二天一大早,不知道杨老汉费了多大的劲,居然送来了二百斤的绿茶,并且保证,这些绿茶的品质,比他自己炒制的只高不低!像这种品质的茶,几乎是当时崂山所有种茶户的全部存货。
毕竟一年的产量也就一千斤不到的样子,还有很品质达不到他的要求的。而且这茶的采摘只能在五月前后,剩下的时候都出不了好茶。韩俊也不含糊,当场点出了一万块,让一旁的朱培江咋舌不已。
原本还想责怪韩俊不知轻重的居然一下子收来这么多茶,二百斤,得喝道猴年马月啊?可下午的时候,朱培江就不说话了。
当天,前来二楼参观的游客,惊喜地现,在观石之余,不管购买与否,漂亮的“绿石西施”都会奉上一杯碧绿的茶水。对奇石感兴趣的都是些什么人?几个不是附庸风雅的人?不好茶的能有几人?
大夏天的,生津止渴只是其一,而这种清香宜人,回味悠久的好茶就不得不让他们感到惊喜了。虽然只一杯,却不难尝出这茶的独到之处。纷纷询问这是何茶,可当得知这是崂山的特产的绿茶的时候,客人们纷纷表示不解,为何到了崂山,却并没有见如果有此茶对外出售呢?
当即有喜好此道的客人提出要购买,却被告知,这种茶一年的产量极低,暂时没有对外出售的意思。这种回答自然不会让人满意,而且一句“产量极低”,让绿茶登时在客人们的心目中打上了“稀罕物”的标签。在客人的一再要求下,“绿石西施”只好托辞要询问一下老板才能做出回复。
其实,这根本就是韩俊的一个小伎俩,抓住了人们“物以稀为贵”的心理。见这么多人想买,韩俊自然不会不卖,可毕竟他开的是绿石馆,又不是茶馆,对于这个绿茶究竟应该作价几何他心里也没个数,索性装作不卖,让客人们自己出价了。
“小韩经理,下面有个客人非要买,他出价80一两买半斤,您看……”韩俊原本只是想着只要不赔本就卖,毕竟他只是打着让绿石馆更吸引人的主意,可他根本没有想过,这价格居然会被抬到这么高!
韩俊跟朱培江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说道:“卖给他!”趁着有市无价,不卖的才是傻子呢。这可是十几倍的利润啊!
韩俊肚子里已经笑翻了,朱培江对此也甚是无语,待介绍员走后,看了韩俊一眼:“小俊,不如咱博物馆改茶馆儿吧。”
“我也没想到居然能卖这么贵,不过咱存货太少了,一年也就二百来斤,这些要是卖完了,后面可就没有了。”韩俊挠挠头,这么火他也没有想到。
“我看未必,小俊,咱现在可是旅游旺季,过了这个月,恐怕游客就少了,到时候估计就卖不出这个价,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买了。”朱培江不认为本地人会来买,毕竟此时的滨海人还是习惯于喝花茶的。
当然,他说的也不无道理,即便这两个月绿石馆的生意如此之好,但俩人相对都比较清醒,现在是沾着旺季的光,等旺季一过,就不能光守在这里等买卖了。
“恩,不过咱也不能人家买多少就给多少,限购吧,一人最多半斤。”刚才那客人说要买半斤,给了韩俊一点启,两百斤完全够四百个客人来买的。
这段日子以来,韩俊完全没有想到绿茶竟然有这么强大的吸引力,居然还拉动了绿石的销售,到了8月中旬,甚至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每天的营业额基本都在五万元以上。韩俊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赚了多少钱,想到不久就要开始的第二项“实验”,韩俊信心勃勃。
不过,花无百日红,在生意如此红火的时候,却生了一件不太和谐的事情……
十六号这天,韩俊找到母亲,悄悄问起现在账上还有多少钱,对韩俊跟老朱俩人的股份分配,金芳是知道的,韩俊这么问,她自然明白韩俊想了解他最近赚了多少钱。
趁着两个老会计外出,便跟他说道:“你这小子,欠了银行一**债,也没见你关心过。”随手翻阅了一下账本,拿起算盘噼里啪啦地一阵拨打,说道:“哟!不算不知道,你小子居然有二十多万了!”面对这个数字,金芳也是惊喜,在背负着银行一百多万的债务下,除却每月的本金利息的还款,居然还能有如此多的盈利。
韩俊心下了然,二十多万,差不多足够启动了,可刚待离开,母亲却叫住了他。
“小俊,有个事儿我得跟你说说。”金芳面带疑惑地问道。
“怎么了?”
金芳似是有些犹豫道:“这两天放在保险柜里的钱,我怎么感觉少了呢?”
韩俊知道妈妈每天都有上下班之前盘点一下余款的习惯。如果数额很大,自然要存到银行的,但博物馆内每天还是要准备三万元左右的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所用,当时因为金芳的这个习惯还被韩俊笑话有“数钱癖”。但母亲说钱少了,韩俊却知道那一定是少了的。
眉头一皱,问道:“少了多少?”
金芳思索了片刻,说道:“连续三天了,少则几十,多则一两百!而且,这门也没有撬过的痕迹啊。”
“妈,您的意思是?”韩俊心里先是放松,才这么点钱,可转念一想,又是恼怒,看那手法,定然是内贼了,这种事情,是他无法容忍的,而且,听妈妈的话,从现场也根本看不出什么痕迹,这样一来就算报警,警方也不见得会立案,毕竟只是他们自己说钱少了,可不是全被偷光了。
金芳摇了摇头说道:“每天王师傅和孙大姐来的比我晚,走的都比我早,这俩月跟他俩相处的不错,我看不像是他俩干的。”韩俊刚才眼珠朝着会计室里空着的两个座位乱瞟,自然知道他的意思。
“会不会是你数错了?”既然妈妈说不是另外的两个会计所谓,想必也是如此,毕竟妈妈管钱不管帐,保险柜的钥匙只有她有。
相似小说推荐
-
都市桃花运 (孤单常量) 新浪VIP班花、校花、警花、记者之花、商界之花、特种兵花,乱花渐欲迷人眼。美女全都入怀来。 有了《采花系统...
-
惊门 (徐公子胜治) 起点VIP3月29日完结 成天乐,人如其名;年过二十、一事无成,却成天乐呵呵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 他游荡到苏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