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础,不代表能够成功,可是,没有基础,是一定不会成功的,所谓见的多了,才能识得广,这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
“就是因为选择的很严格,所以,最终,完全合格的,才有这么点人,如果没有那么严格的话,至少,有两百多人,能够通过考核。”
董伟的脸上,带着笑意的说道,也是因为王坤给他的一个提醒,他才是想到,如果老师的数量不够的话,完全,可以让这边大二的学生,临时的充当教师,那些比学生的水平,高不了多少的人,自然,就是在他挑选的目标之外的了。
毕竟,学校里面,是不需要养闲人的,多养一个教师,都会是增加更多的负担,虽然,王坤不在乎学院的投资,只要能够把学生培养起来,就好了的。
“不过,学校的实验室,根据规划,好像现在的没法填满啊,我们几个开会讨论了一下,认为,应该招聘一部分有科研经验的人,暂时的充斥到实验室里面,以便学生们开始锻炼的时候,有足够的人,在里面进行指导,虽然,这些人,如果按照教学的要求,是不够的,但是,在科研方面,至少,在短时间里,他们还是一流的科研人员的。”
想着几个校长、管理人员之间,讨论所得到的一个结果,董伟连忙对王坤说道,这种事情,还是需要王坤来点头的,他不点头,没有人,敢去做这样的事情。
毕竟,实验室,在这里,就是纯粹为学生们,准备的。
现在招聘一些研究人员,虽然可以充斥研究室里面,可是,一旦学生培养的多了,那些人,就可能,占据一部分学生应得的资源。
没错,学院里面的资金,是有限的,如果,现在开始就支持一部分科研人员,做研究的话,自然的,学生们的资源,会有一部分,被这些人使用了,至于说,到底会不会出成果,反而,是没有什么好考虑的。
本来王坤就是说明了的,在两三年内,不指望会出什么成果,主要,就是给学生们练手的,当然,如果出了成果,那也不错,总之,是顺其自然的态度。
“我们的实验室数量,有多少?”
王坤摊了摊手,一副无奈的表情。
“目前,有大概八十栋实验楼,还有两百多栋正在建设。”
董伟张嘴就说了出来,这样的资料,不用他再去查,因为,心,已经是有数了的。
正文 第四百七十三章 采购的危害
“那咱们的学生,数量有多少?”
王坤继续的询问着说道。
“有两千人,其有三百人左右,将会在暑假过后,离开学院。”
董伟脸上表情不变的说道,这些问题,实在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好多的东西,虽然他不是直接的负责,可是,大体上的方向,早就熟记于胸了,否则,他又怎么可能,做好一个副院长的工作。
说是副院长,实际上,除了方向性的东西之外,整个学校里面的权力,他至少,能够抓住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是在朱玉的手里,至于,最后的三分之一,基本上,就是下面的人平分了的。
可以说,他就是王坤之下,几千人之上的两大巨头之一。
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他已经是,非常努力,非常努力的,在学习着了,至少,在目前来说,工作,做的还不赖。
“一个实验室,基本的配置是多少?一个实验楼,可以安排几组实验同时进行?一个实验楼,又能够安排多少人,同时,做各自的事情呢?”
王坤的脸上带着笑意的说道。
那边的实验器材采购,是足够八十个实验楼,进行分配的,很多的实验设施,甚至,都是有着至少三套到五套的,足够让学生们,进行练手的了,即使,有一套设备,在实验的过程,被损坏掉了,甚至,可以直接的换一个实验室,进行实验过程。至于损坏的实验室,让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就好了的。
“一个实验室三到十个人。一个实验楼,在两百人左右。”
“额,我明白了。”
计算着属于学院的实验室的数量,董伟恍然大悟的说道,如果,所有的实验室,都是运作起来的话。
这里,是可以容纳差不多万名研究人员,进行工作的。当然,事实上,不可能让所有的实验室,都满负荷的运行,有个四万人,就可以的了,如果,纯粹的依靠学院里面的学生,来充斥实验室的话。
那至少。也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才能让实验室,完全的运转起来,这怎么可以呢。这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的,更何况,看起来。这边能够留下来的学生,是一千七百名。可是,真正属于研究方向的。需要专门的实验室进行研究的,甚至,只有一千人,都不到。
至于其他的,像是学习建筑规划、策划之类的学生。
像是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学生。
金融等等,这些类型的学生,是不需要进入实验室的,或者说,只需要一个办公场所,有着电脑、教师,再进行实际的操作,就是可以了的。
如此说来,想要十几二十年时间,把所有的实验室,都给填满,难度,无疑是非常的大的,除非,学校,一直都是进行着扩张性的发展,才是有可能的,但是,对学生的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的学院,有可能,那么做吗?
“所以,有些事情,你们,不需要我来问的,你们认为有价值,可以做一份可行性报告,然后,交给我,或者直接交到我的秘书团,由他们进行评估之后,我签字确认,就可以了的。”
王坤点着头的说道,未来,实验室里面的绝对主力,无疑,将会是学院里面的学生,这是不需要怀疑的。
可是,必要的打杂的人,还是需要从外面招的,至于说,人家愿不愿意打杂,做下手,还用说吗,不愿意坐,想要单独进行研究的人,就看你的能力,够不够,不够的话,该哪里玩,就去哪里玩呗。
现在,实验室,都是建设好了一部分,自然,不可能,将之空闲起来。
不但实验室里面的人手,要配备起来,同样的,那个专门为了超精密仪器加工心,做准备的地方,也需要准备起来。
想到这些之后,王坤又是给董伟下了一个命令,就是,从各个工厂、企业里面,挖掘一批懂得机械设备维护与生产的人员,当然,所有人,都要是技术人员,人数,可以在一千人以上。
这无疑是一个大工程。
光是这种等级的人的工资,都是一个天数字了,任何一个,这种等级的人,那工资,都是按照年薪来计算的,即使,最低等级的,那也要是七八万一年的,等级稍微高一点,年薪达到百万,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像是一些人,光是有这样的技术,都能够作为一个公司的总工程师了。
可是,他又是不得不如此做,因为,超精密加工心的等级,实在是太高了,毫不客气的说,即使,在里面打扫卫生的,都是必须要有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面的知识,你没有这方面的化,万一,弄坏了仪器上面的一丁点东西,可能,造成的损失,就是天一般的数字。
整个工业母机,特别的先进的工业母机。
譬如欧美之类的国家,华夏以前,想要购买这种机器,特别是完整的机器的话,每一个,都将会是天一般的数字,没有几十亿美金,你是想都别想,提高一个等级,其价值,至少,也要按照次一等级的十倍甚至百倍计算。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机器的价值了。
而是一个国家,最先进的科技结晶,是可以,推动国家,所有的技术,全面的发展的。
像是计算机晶片技术,在华夏,实验室里面,可以制作出来的等级,无疑,是非常的高的,甚至,比欧美国家,都差不了多少,在尖端方面,华夏,并不差,但是,在实际的普及化的生产过程呢。
华夏,就是落后了许多。
像是64nm元晶片的生产,华夏方面,甚至,都无法做到普及,普及的概念,就是一般的工厂,都可以进行生产。
而欧美国家,甚至,都已经是达到了16nm的层次,这才是其,真正的差距,不但是材料技术的制作有着巨大的差距,同样,民间的加工能力,也是有巨大的差异性。
一方面,是华夏的体制的原因,不重视民间技术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则是长久以来的落后,让大家,对自己的研发,都是变得没有了多少的信心,在国外,一般一项技术开发出来,虽然,率先是使用在军事上面的,但是,慢慢的,是会朝着民间普及,可以说,军事技术,比实验室低个两代左右,而民间的技术,又是比军用的,低了一代到两代。
而华夏,则不一样。
军用的,就是军用的,即使够先进,也没有向民间传播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一年年的积累下,华夏的民间科技,比实验室科技,至少,要落后五代以上,在这个时候,想要升级换代,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军用的一部分技术,根据民用的要求,进行转化。
相似小说推荐
-
创世魔方 (凌顶听风) 纵横中文2013.05.31完结一个山村少年被神秘人物调换了身份,从此踏上了魔方士的道路,但他的身上也被套上了无形...
-
重生贵公子 (江湖猫) 起点2013.05.02VIP完结身患先天心脏病的资深传媒新闻人,重生成为四九城里声名狼藉的纨绔世家贵公子。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