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你父亲是个值得去尊敬的人,你要时刻以你父亲为榜样!将来超越你父亲,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说到叶之秋的父亲,郭校长顿时变得慷慨激昂起来,脸上的笑颜透露出内心的欢喜。
“恩,我会的!”听到郭校长对父亲的高度赞扬,叶之秋越是觉得迷茫起来,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感觉各行各业都认识人,先是唐凌,紧接着便是刘仲景和宫正隆,没想到连教育泰斗郭校长都和父亲熟识,好像这些人都是排着队与自己见面般。
为了解答心中的这个谜团,叶之秋便选择厚着脸皮向眼前的这位老人请教。
“郭伯伯,我爸是怎么跟你认识的啊?他经常不回家,我都不知道他在外面忙些什么。”叶之秋挠了挠头,望着郭永复问道。
“呵呵,想从我口中套出你父亲的身份啊?”郭校长轻抚着嘴边的胡须,听到叶之秋这么一说,便看出了他心里的那些小心思,笑盈盈的回答道,“暂时还不能告诉你,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的。”
“哦。”叶之秋失望的应了一声便低下了头,心想等父亲回来一定要问个清楚!
叶之秋的一举一动早就落在了郭永复眼里,望着情绪低沉的叶之秋,郭永复不由叹了口气,心想道,“孩子,这也是为你好,过早了解那个世界对你而言并不是好事啊!况且我也受你父亲所托,要替他保守秘密的。”
老人站了起来,缓缓的走到叶之秋身边,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怎么垂头丧气的,这种状态怎么去演讲。”
“郭伯伯,我没事。”叶之秋抬起头,将失望之情埋藏于心底,朝郭永复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
“小秋,演讲稿准备好了吗?演讲地点就定在教学楼1号学术报告厅。”为了能让叶之秋演讲能够成功,郭永复可是费了点力气。1号学术报告厅号称是教授的讲台,每当国内知名学士来学校讲座时,校方都会将地点安排在1号学术报告厅,久而久之,只要听到1号学术报告厅有讲座,学生们便会蜂拥而至,而这种现象完全可以和图书馆抢座事件相媲美!因为是中医演讲,郭永复便查阅了中医系的课程安排表,发现今天下午整个系的课程安排是最少的,这样学生们才会有时间过来听叶之秋的讲座。
“恩,待会我就过去。”叶之秋胸有成竹的说道。
“祝你成功!”
“我会的!”说完,叶之秋便转身离开办公室。
看着远去的背影,郭永复的脸上泛起了笑容,双眸之中无不是赞叹之色。
“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第一百一十八章 精彩的演讲!
初探门道 第一百一十八章 精彩的演讲!
学术报告厅里热烈的气氛着实让叶之秋吃了一惊,本来以为只有四,五十个学生,没想到竟然来了两百多人,竟然还有几个摄影师在录像,看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叶之秋不由欣慰的笑了。黄浩、陆晴思、杨炜以及班上的同学全部都过来捧场了,叶之秋朝他们点了点头,便走上了演讲台。
“很荣幸今天能够来这里演讲,看到这么多人坐在这里我很高兴,但是……”台上的叶之秋神色自若的望着台下的同学,突然补充道,“我想有些同学是被迫来这里的,所以趁演讲还没有开始,你们可以选择离开,但离开一定是你们终身的遗憾!”
这话一出,便让台下的同学炸起了锅,都纷纷低着头议论起来。
“草!毛都没长齐!装什么逼啊!你要我走老子偏不走!”
“我倒要看看什么叫做遗憾!风风光光二十余载,我还没体会过遗憾的感觉。”一个浑身肥肉的男同学不屑的望着台上的叶之秋,朝他竖起了一个国际手势便摔门而去。
“刚才那家伙真够味!我倒要坐在这看台上那傻逼怎么收尾!”
全场同学都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唯独靠演讲台的一块区域没有嘈杂声,这便是叶之秋所在班级的同学,他们都选择了安静的倾听来支持台上的叶之秋。
看着走出报告厅的胖子,叶之秋摇了摇头,轻蔑一笑,将报告厅的门关上后便走上了台。
“中医是否要废除!?”叶之秋双手用力拍向演讲台,勃然大怒的说道。
原本吵闹的报告厅,顿时变得鸦雀无声起来,台下的同学用一种疑惑的目光注视着台上的“疯子”。
“学校怎么会让这样的人过来演讲?他脑子有病吧?”
“受不了了!受不了了!竟然比我还会装逼!”一个黑框眼镜男痛苦的捂住脸,伤心道。
“为什么要废除?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只是现在处在一个发展危机罢了。”一个身材高挑的男同学,站起身来反驳道。
“恩,你说的有道理,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医的命运是中华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缩影……是否废止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中医界本身的事,而是整个思想界、文化界的事,是“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潮的重要环节。”叶之秋赞同的点了点头,朝那高挑的同学扬了扬手,示意他坐下。他目光扫视了一圈,台下同学的表情都一一收入眼中,有惊讶、有愤怒、有期待,这些便是叶之秋所要的效果!
“大家都是中医系的,我想大家对中医的历史都有所了解,一百多年以来,中医所走过的道路真是坎坷多艰,几次险遇取缔。当然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中医的命运是中华传统文化命运的一个缩影。”叶之秋的这番话引起轰然大波一时间窃窃私语争论辩驳者无数但是声音在这位嚣张的演讲者面前实在过于没有底气。见台下的人没有辩驳之意,他便补充说道:“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废除中医的人是俞樾。俞樾是一代经学大师,他在1879年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废医论";之后又发表《医药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第一次政府部门公然排斥中医的行为发生在1912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这就是著名的"教育部漏列中医案"事件。当时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这个《法令》前后两次颁布,都没有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而是只列了西医。这在当时引起中医界强烈抗议,纷纷要求将中医列入教育计划,但被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汪大燮明确拒绝。后来为了安抚中医界的情绪,又辩称“非有废弃中医之意也”。这样的历史对你们而言有何感想?”
台下的陆晴思认真倾听着叶之秋的一言一语,当他阐述出中医存亡的观点时,陆晴思不由为之点头赞同,那双迷人的双眸至始至终没有从他的身上移开过。
“花痴,是不是觉得台上那家伙很有才啊?”一旁的江燕附到陆晴思耳边,轻声道。
“才……才没有呢。”见人看出了自己的心思,陆晴思连忙解释道。
“嘿嘿,有没有只有你自己清楚,但这家伙确实蛮不错,能说会道,还做的一手好菜。哎,可惜名草有主了。”
听到“名草有主”这词,陆晴思不由神情黯淡下来。
台上的叶之秋并没注意到这边发生的事情,而是继续做他的“传销”。
“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提出,传统文化遭到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是否废止中医已经不仅仅是中医界本身的事,而是整个思想界、文化界的事,是"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潮的重要环节。中医药学作为"旧传统、旧文化"的一部分,也遭到了批判或否定。新中国建立初期,余云岫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继续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50年代初,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因为毛主席大力扶持中医,最终卫生部两位副部长王斌和贺诚被撤职。”叶之秋缓住气喝了一口香醇的龙井茶继续说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医在政策层面上获得支持。1982年,新修改的《宪法》中提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然而,对中医药学是不是科学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有人提出中医不能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检验,所以"中医是当今最大的伪科学"!。”
当听到叶之秋把中医说成伪科学时,台下的同学可坐不住了,毕竟都学的是中医,现在当着在座同学的面,说中医是伪科学,这不是在抽同学们的脸吗?
“伪你妈个头!既然是伪科学你怎么也选择来这里读中医了?”一个典型的愤青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站起来便指着叶之秋吼道。
随着导火索的点燃,不少同学都对台上的叶之秋产生了不满之情,可细心的同学却发现台上的他并没有因为同学们的举动而发怒,而是一直保持着微笑看待着这一切。
见时机成熟,叶之秋便大声说道:“百余年来,中医的命运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捆绑在一起,风雨飘摇,一路走来。难道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中医药学真的不堪一击吗?不!恰恰相反。面对西方科学文化的挑战,中医药学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现代科学发达的西方国家经过了从排斥中医到信中医、看中医的过程,并渐渐开始出现"中医热"。”
相似小说推荐
-
医师 (草席) 点13.12.30VIP完结本书不讲中医,只谈西医。 本书同样有未来的一个神奇的医生辅助系统。 本书没有装了个系统...
-
金牌特工 (白衣先生) 特工队长陈龙,退役回到都市成了保姆,美若天仙的女主人,火辣动人的酒吧女,温文儒雅的俏主任,冷若冰霜的女明星,帅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