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倒不是田路敷衍叶兰,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现实中不同于系统,系统内不用考虑实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没有设备被别人占用的情况,一切都是在最佳条件下最快的速度。而田路原本的计划确实有些太想当然了,虽然也有考虑现实和虚拟中的区别,调整的幅度却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田路的烦恼,叶兰也给不了什么帮助,只好加重了手上的力度,尽自己的去消除着他的疲惫。
就这么按了一阵子,田路突然拍了拍叶兰的小手,笑着说道:“好了,差不多了,休息一下吧,我刚好也可以把牛奶给喝了。”
把叶兰按在旁边的椅子上,田路这才端起杯子慢慢的喝了起来叶兰静静的趴在桌子上,秀美的长发自然的披散在肩上,歪着脑袋静静的看着田路,直到他喝完了整杯的牛奶,这才起身去收拾杯子。
“先别收拾。”
一把抓住叶兰的小手,田路微一用力,轻轻的把她拽到了自己的怀里,低声笑道:“陪我坐一会儿吧,咱们聊聊天儿好不好?”
叶兰自然不会有什么反对意见,很幸福的往田路腿上一坐,靠向了他的怀里。
“最近忙什么呢?”
轻轻的在叶兰额头上一吻,田路笑着问道。这段时间他太忙了,白天耗尽了所有的精力和体力,晚上吃过饭,看会儿电视就睡觉了,两人有一段时间没有好好的聊过了。
“我有什么可忙的?”
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眨动着,叶兰笑着说道:“这里不比旧金山,乐乐不在,我也不认识几个人,所以就只好天天在家呆着了。不过这段时间我正在学打毛衣呢,等今年冬天的时候一定给你织一件毛衣外加一双手套出来!”
说到这里,叶兰突然从田路的怀里挣脱出来,双拳一握,表决心的样子异常的可爱。
只不过……
全神贯注之下,田路非常敏感的发现,在叶兰开朗的笑颜之下,隐隐的透露出了一丝无奈与黯然。心头一突,一股深深的愧疚感渐渐的涌上了田路的心头!
“兰兰,这些年委屈你了!”
双手突然用力的抱紧了怀中的叶兰,田路的右颊紧紧的贴在了叶兰的小脸上面,低声的喃喃道。
被田路突如其来的表现吓了一跳,不过叶兰随即就明白过来,原本挺直的娇躯渐渐的软化了,紧紧的咬着嘴唇,把小脑袋深深的埋在了田路的怀里。
要说委屈,她当然是有的!
当初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叶兰同样也是怀着自己的理想,对于去做一名住院医师,抱着十分的期待。任她怎么想也想不到,田路不但第一年就成功的申请到了职位,而且是几率最小,同时也是最难进的神经外科!
这几乎就断了叶兰去做住院医师的可能!
为了能和田路呆在一起,叶兰不愿意申请其他城市的住院医师职位,只能局限于旧金山一个地方。而以她的条件而言,虽然后来经过田路的安排,进行了好几次的见习,也拿到了不少的推荐信,依旧还是没能成功的申请到理想的职位。
慢慢的,两年之后,她的这种心思
也就淡了。
住院医师的工作本来就很繁重,外科系统的住院医师尤其如此,至于说神经外科,那更是累上加累!虽然田路因为有系统的帮助,表现的没有别人那么明显,有些日子也是筋疲力尽的回到家里,一头栽到床上爬不起来了。
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叶兰也做了住院医师,家里怎么办?
实际上,即使是在美国,外科住院医师,或者说外科医生的另外一半基本上都是不工作的。外科医师们繁忙的工作,让他们的妻子只得留在家,负责照看孩子,料理家务。而那些以事业为重的女外科医师们,往往也是要么彻底放弃婚姻,要么就会频频的遇到家庭问题。毕竟,愿意做家庭主夫的男人在哪个国家都是少之又少的。
田路所散发出的光芒越灿烂,叶兰想去做住院医的念头就越淡了。
人常言,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往往是一个愿意默默付出的女人。如果是几年前的叶兰,是绝对不愿意做这样一个女人的,一向好强的她,更想做的是一个成功的女人!
,相比之下,她却更爱田路!
因此她只能压下心中的不甘,选择了去做他背后的那个女人。
叶兰的付出,一开始田路是不明白的,很多时候他在这方面表现的都很迟钝。田路毕竟不是一个真正的笨蛋,过了一两年之后,当叶兰不再撒娇求他帮忙安排见习机会,当她在每年的九月不再去申请住院医师职位,当她越来越努力的学习去做饭,做家务的时候,田路明白了!
这样的一个女人,他还能说什么?
紧紧的抱着怀中的可人儿,田路此刻心中温情慢慢:此生有她相伴,绝对是他这一辈子最大的幸福……
第六十五章 发表
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曾经声称:“二十世纪是基因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脑的世纪。”
二十世纪后期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有了巨大的变化,而人类基因组计划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个人类科学计划之一!
在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上主要的科技强国纷纷加快了对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投入,比如美国提出的“脑的十年计划”,欧洲的“EC脑十年计划”,以及日本的脑科学时代计划跨世纪大型研究计划,计划在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间投入巨额的研究经费,着力进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
当然,纵然有各国实际行动的支持,这句话肯定还是有些夸大了。,无论如何,有一句话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这一点,最明显的是体现在那些顶级科技期刊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讨论顶级科学期刊的时候,往往会用NSC,或者S来代替,指的就是《nature(自然)》,《sce(科学)》和《cell(细胞)》三本顶级杂志,似乎只要能在这三本杂志上发表论文,就一定是好的研究。
《cell》是纯粹的生命科学期刊,而《nature》和《sce》虽然是综合性的期刊,生命科学的文章却占了非常大比重。由此可见,对于生命科学的重视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当然,能够在三本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也是上所有生命科学研究者所梦寐以求的,尤其是那几个科研大国之外的国家,研究者一旦能在三本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往往都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资本……
2011年的9月和2012年3月,前后不过半年的时间,《nature·Neurosce》杂志上先后发表了两个研究机构的文章。文章的内容惊人的一致,都是关于百年来的医学难题:如何突破血脑屏障的研究。
一时间,这两项看似一致,却有有很大区别的研究,在神经生物学界,甚至在生命科学的很多领域内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nature》抢先发表的文章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免疫学系,那里的科学家们利用老鼠体内的一种分子——腺嘌呤核苷受体对大分子进入大脑进行控制,当腺嘌呤核苷受体在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上被激活时,就会建立起一个进入血脑屏障的通道。在实验中,他们成功地将葡萄聚糖和抗体一样大小的大分子运送至大脑中,试图厘清它们能让大分子到达何处以及这种方法是否对分子的大小有要求。他们也成功地让一个β淀粉样肽抗体穿过转基因老鼠的血脑屏障,并观察到它依附于导致老鼠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淀粉状蛋白斑上。
而后面发表的那篇文章,同样也来自美国,由大名鼎鼎的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系完成。
这篇第一作者署名为“田路”的文章里,研究者同样宣称他们成功的突破了血脑屏障,与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不同,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更加的明确,也更加的具有系统性。
严格的来说,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的研究结果并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一个为数三篇的系列文章!在当期发表的《周细胞/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周细胞自分泌信号分子对内皮细胞的影响》中,首先大致的介绍了这一系列文章的内容,包括成功突破血脑屏障的结果,而在文章的最后,则预告了下一期杂志中本系列文章的标题:《内皮细胞在血脑屏障防卫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与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只是取得了突破血脑屏障这一结果不同,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似乎是想先试图去阐述血脑屏障的部分作用机制,然后才谈及具体突破血脑屏障的具体方法。在本期的预告中,最后一篇文章里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的研究者们甚至列出了他们实验出的,能够成功的通过血脑屏障的物质名单!
这一篇文章的预告,不仅仅让全这方面的科学家们饱含期待,那些跨国的药企们更是激动万分,很多有心人都等不及后面两期杂志的出版,纷纷的坐上飞机,飞向了美国加州的圣地亚哥……
与此同时,加州索诺兰沙漠边缘。
“呼……”
田路重重的喘了一口气,身子一斜,“砰”的一声,硕大的行囊滑落在地上,而他本人自己也一屁股坐在了细软的黄沙之上。
“好累!”
靠在背包上,田路急速的喘息着,只觉得整个身子都像要散架了一样,双肩背包的位置也火辣辣的疼痛,想必被沉重的行囊给磨破皮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不死医生 [精校] (隔壁小王) 起点2013-12-25VIP作品完结周廷这辈子第一次扶老爷爷过马路就中奖了,中的还是超级大奖,不死之身。...
-
极品眼镜 (福月) 别叫我老师,叫老婆!"一觉醒来,冰山女教师要当自己的女朋友?还未欣喜那该死的声音就响起来:主人该接受惩罚了&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