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医师 (草席)


听到田路打招呼的方式,谢全海登时心中一动。
被其他人怂恿着来找田路之前,谢全海曾经自己尝试着打了一个电话,只是找到了杂志专门负责接听作者电话的一个人,回复也是非常公式化的让他等待消息。现在听田路的话中的意思,似乎是直接找上一位编辑,而且听口气是非常熟悉的编辑!
“嗨,田!你好吗?最近过的怎么样?”
手机中很快便传来了保罗编辑那兴奋的声音,声音之大,甚至连屋子里的其他人都隐隐约约的听到了。
“我很好,谢谢你的关心。你怎么样?”
……
“你的朋友想来参加我马上举行的学术交流?他是哪家医院的?”
……
“好吧,我等待着他给我带来的惊喜。”
……
“……哈哈,那就先这样,辛苦你了保罗,下次再来京都的时候我还请你去吃烤鸭!”
田路拿着手机笑呵呵的说道。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不过田路依然记得那个胖胖的编辑保罗最喜欢吃全聚德的烤鸭,在电话里很是高兴的许下了承诺。
又寒暄了几句之后,田路就挂了电话。
作为一个注定将来要在研究领域持续不断出成果的研究者,或者说一个研究机构的老板,和那些杂志的编辑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必须的,尤其是像《nature》这样顶级杂志的编辑。虽说田路对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有着十足的信心,多个朋友也不是坏事。
就像现在的谢全海一样,看向田路的目光中充满了怪异的羡慕之色。
“你和这位叫保罗的编辑很熟?”
刚挂下电话,谢全海想问又有些不好意思问的问题,就被钱乐乐问了出来。
“还行吧。”
田路耸了耸肩,微笑着说道:“以前我在那儿发表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他负责,而且他上次来京都的时候我还请他吃过烤鸭呢!”
“那,那结果怎么样?”
谢全海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了起来,急声的问道。
“别着急!”
田路摇了摇头道:“时间太短了,那边还处于专家评议的阶段,估计还要一两周的时间才能出结果。你要知道,《nature》杂志的专家是遍布全球的,就好像我一样,呵呵。”
当初田路的稿子只所以能那么快的就得到对方的回应,那是因为关闭应激开启的血脑屏障,确实是一项里程碑似的成果,而此次的四篇文章虽然质量也很高,明显就到不了那个档次了。
田路这么一说,屋里的人这才恍然记起,眼前的这位老板可是《nature》杂志的审稿专家之一!
看到谢全海的表情似乎有些失望,田路微微一笑,淡淡的说道:“谢老师,要对自己的成果有信心才行。我们的研究虽然不是什么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刊登在《nature》上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田路这话说的一点儿都不夸张,当初他给自己实验室留下的课题,可都是在血脑屏障研究领域出于关键位置的点,在未来的血脑屏障理论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田路心中是非常有数的。
听田路这么一说,谢全海总算是稍稍安心一些了。
这也怪不得谢全海焦急,毕竟他不可能像田路一样,发高水平的文章就像喝水一样简单,如果不是来到了田路的实验室,按照田路的思路去进行研究,说不定一辈子都难以和这本杂志有打交道的机会了。
“呵呵,如果四篇都能发表的话,咱们实验室者这下子可就露大脸了!”
韩军此时也不由得兴奋了起来。虽说只是《nature》的一个子刊,能够发表四篇文章,而且是一年四篇,那么对于国内任何一家研究机构来说,恐怕都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作为实验室的实际管理者,韩军似乎看到了自己梦想的光明未来!
“或许吧。”
相比较起其他三人脸上的兴奋来说,田路的表情就要淡然多了,甚至在沉吟了片刻之后,反而是轻轻的叹了口气,低声的说道:“而且就算是一口气能发表四篇文章又怎么样?比起上其他顶尖的研究机构,甚至单独的实验室来说,恐怕距离还是比较大的!”
听了田路的感叹,钱乐乐和谢全海都是一怔,他们两个心中都有些诧异,甚至有些不以为然,只有韩军的脸上显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也没有太过在意钱乐乐和谢全海的想法,田路悠悠叹道:“国外顶尖的研究机构,嗯,甚至只是一个研究团队,有的时候一年就可以在这种顶级期刊上发表十几篇文章,什么时候咱们实验室能够做到,或者说接近他们,才勉强可以说是露了一把脸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保罗的惊喜

“明天的会议,合作机构方面总共来了将近三十人,除了国内有三家是来了两位之外,国外的合作机构都是只来了一位,基本上都是项目负责的医师。”
看了一眼手上的名单,田路笑着说道。
刘明此时看起来是相当的满意,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大家都愿意来,说明一年的临床试验没有失败,看来,大家应该是都接受了?”
“这是当然!”
对于这一点,田路从未怀疑过,认说道:“一年的时间,不,考虑到观察术后的效果,实际上我最后只统计了前九个月的病例,超过四百例手术。而根据术后随访的情况看,疗效要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项研究的结果,可以说,我们这次初步成功了。”
听到田路这句话,刘明终于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非常好!小田,非常好!”
片刻之后,噌的一下,刘明兴奋的站了起来:“等到研究结果一发表,就可以证明我们附二院在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上面,真正是站在的前列了,对不对?”
看到刘明此时很是激动的样子,田路的额头微不可查的微微一皱,本想开口说些什么,不过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轻轻地点了点头,低声道:“是的,如果单是从学术理论上讲,我想我们应该是处在前列了。”
“理论上?”
刘明停下脚步。愕然看向了田路。
“是的,只是理论上!”
轻轻的叹了口气。田路摇头道:“即便是发布了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全神经外科医师们的承认。也只是证明我们再临床理论研究上走在了前面,而如果论起真正诊疗水平的话……院长,您也知道,咱们神经外科的底子太薄了!”
刘明顿时默然。
作为一名普外科医师,刘明当然知道田路这话是什么意思。
从本质上讲,田路组织的这次国际临床合作。实际上就是癫痫病灶定位的研究合作,也就是说,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术前的病灶诊断上!,一台癫痫神经外科手术。它的整个诊疗过程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有病灶的诊断,术前的准备,手术过程和术后管理等等,神经外科恐怕还没有达到刘明的那种水平。
外科就是如此,即便是懂得了全部的理论,也并不等于就能在临床上真正做好。
在手术台上,或许你懂得了所有的过程,步骤,也知道所有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手术就能做的完美了吗?
解剖图和真正的人体始终是两回事儿,就像是那些纤细的血管和神经一样,在图上它们是层次分明,清晰可见的,当你打开患者的颅骨,面对着全立体,而且充满了干扰因素的景象,就那么容易分辨、解剖出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手术次数积累,像孙默这样的年轻医师。能够真正的做好一台复杂的癫痫外科手术?
眼高手低,是除了极少数天才之外大多数人的通病,这个上的任何一件事情,不经过足够的练习就能做到最好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毕竟,拥有临床操作支持系统的,全也只有田路一个人而已!
再者说,除了关键的手术过程之外,还有像术前的准备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也是需要足够的经验,一些症状和体征并不见得会非常明显,这时候就需要依靠医师个人的能力和经验了。这也就是田路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制定一个标准化的诊疗方案,只有把尽可能多的临床内容数据化,标准化,才能以最快的培养起一名合格的神经临床医师。
最高效的培养计划,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病源,如果想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医师,这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这方面,附二院的神经外科恐怕暂时还无法真正的做到最好,毕竟其他的合作机构基本上都是成熟的神经外科医师参与进来,足够的临床积淀就是他们的底气,只要知道了理论,结合实际只是很简单的事情罢了,对于附二院神经外科的年轻医师们而言,这恐怕还是需要足够的时间去积累经验了。
好在,神经外科还有田路在。
正是因为心理很清楚科室的短板所在,所以他才会不惜血本的准备把那些年轻的医师们派出去,送去各地顶尖的神经外科去见习,去积累经验,就像他准备在实验室那边做的一样。因为田路明白,无论是实验室还是神经外科,能做到现在的成绩无非就是靠着他的先知先觉,靠着他给出现成的研究方案,其他人只不过是吃现成的而已,一旦田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做,说不定这些现在看来很有前途的年轻人们很快就会打回平庸,至少不是那么出色的状态了……这学术交流来的人少,不过关于癫痫病灶定位的培训班可是招了不少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