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拣宝 [精校] (烛)


尤其是眼前这栋宅院,有点儿像四合院的布局。在前院之中,搭了个竹棚,篱笆上缠绕了许多爬山虎。绿油油的藤条丝叶,随风飘扬,十分青翠惹眼。
“叮咚……”
杨老随手按响了门铃。
一会儿,宅院之中,走出来一个保姆模样的年轻女子,看见了杨老,立时笑道:“杨老爷子,是你来了。”
杨老点头,随口问道:“黄老哥在不在?”
“在呀。”保姆笑道:“不过,刚才有个什么公司的人上门,老爷子烦他,借口忙,现在躲在工作室里看书呢。”
“呵呵,黄老哥的脾气好,换成是我,真烦了,把人撵走得了。”杨老笑呵呵道:“去,告诉黄老哥,是我来了,而且带来了件好东西。”
“知道。”保姆笑嘻嘻点头,转身回屋里去了。
看得出来,这个地方,杨老很熟悉,也不需要人带,反而当成自己家一样,引着王现与俞飞白,大大方方的穿过通道,走进了客厅之中。
与此同时,在客厅之中,有个西服革履的中年人,安静的坐在沙发上,百无聊赖的翻着一本杂志,看见杨老进来了,连忙惊喜抬头,起身迎了上去。
“杨老,你来看黄老啊。”中年人十分热情。
不过,杨老似乎也不认识这人,或者不愿意搭理他,只是敷衍的点头,淡然道:“我找黄老哥有正事。”言下之意,你这种没事的闲杂人员,赶紧走吧。
然而,不知道是中年人脸皮厚,还是没听懂,继续笑容满面道:“杨老,您快坐。黄老在忙,不过知道你来了,肯定会十分高兴的。”
虽然说,会把人撵走,但是真正遇到这种死皮赖脸的人,杨老还真是无可奈何。加上对方态度恭敬,又是笑容可掬的,确实很难恶语相向。
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况且,中年人烦是烦了,但是还没有烦到让人不能忍受的地步。
在这两三分钟的时间内,王观可以感觉到,这个中年人谈吐风趣幽默,博闻广见,而且身上有种亲和力,能够让人勾起与他聊天的兴致。
也难怪,那个黄老先生,尽管觉得这个中年人烦,最多是躲起来罢了,还真不好意思把对方硬生生轰走。
王观觉得,具备这种强大的沟通能力,多半是什么公司的联络部经理之类。
“杨老弟,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就在这时,一个须发银白的老人,慢慢的在二楼走了下来。
王观注意到,这个老人虽然走得慢,但是步伐非常的稳健,而且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时不时流掠像年轻人一样的神采亮光。
“黄老哥。”杨老连忙上前招呼。
两个老人在厅里坐下,保姆又端了几茶杯进来,摆在众人的桌子前,又退了下去。
“杨老弟,又淘了什么宝贝,让老哥我见识一下。”黄老笑道,喝了口茶之后,一脸十分好奇的模样。
“小哥,把东西拿出来,让黄老哥也开开眼。”杨老笑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老哥看过之后,怕要烦劳你露一手绝活了。”
“哦,那我倒要仔细看看,倒是什么宝贝了。”黄老笑了笑,也不怎么在意。
“一幅古画,请黄老鉴赏。”
与此同时,王观拿起卷轴,双手递了过去。
“好……”
黄老点头,也十分讲究的戴上白手套,才把卷轴接拿过来。顺手解开了绳子,把画卷向两边铺开,只是画轴还没打开一半,黄老就惊讶道:“这个,好像是宋式装。”
王观不太懂,不过也听得出来,这应该是一种装裱字画的手法。
倒是杨老,不懂就问道:“黄老哥,这个宋式装,是怎么回事呀?”
“我国书画装裱的技术,很早就开始有了,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这种卷轴的形式。到了宋代,由于书画字帖空前繁荣,所以出现了许多装裱的技术手法。”
黄老微笑解释道:“其中在宋代,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宣和装了,有严格的尺寸与规格。不过,也是样式最复杂的一种。”
“这种专业知识,老哥你心里有数就行了。”
杨老半知半解的,笑呵呵道:“装裱只是辅助,你先看画。”
“谁说装裱只是辅助的,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没有装裱的保护,那些流传至今的古画早就破烂得不成模样了。”黄老辩驳道。
“老哥,是我错了,我们不辩这个,看画看画。”杨老连忙说道,他差点就忘记,黄老作为装裱的工艺大师,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小看了这门手艺。
看到杨老服软,黄老这才满意的点头,继续观看画卷。
打量了片刻,贡老轻轻颔首道:“嗯,是宋式装。只不过,是仿宋式装。真正的宋式装,裱料应该是绢绫,而这个是宣纸。看工艺,应该是明清时代,我们南派的手法。”
“黄老哥,工艺手法你慢慢研究,主要是看画啊。”杨老哭笑不得道。
然而,旁边的王观却感到十分的惊讶。他用特殊能力观看,除了墨竹图的画心,是紫色宝光之外。外层,装裱的边沿,却是淡黄色光芒。
由此可见,文同的墨竹图真迹,应该是在明代时期,被人以装裱手法,敷了一层伪装在真图的上面,以便掩人耳目。然而,黄老没有异能,却能够从装裱的手法之中,推测出大概的事实来,的确是让人敬服。

第一百一十一章 露一手绝活

“这天杆地杆和轴头,倒是用木头做的,用料还算不错。”
在杨老的催促下,黄老终于把画卷全部铺开,稍微打量了下,顿时皱眉道:“只不过,用来裱这幅墨竹图,好像有些大材小用了。”
此时此刻,王观在画上滴沾的水渍,已经蒸发干净,墨竹图的钤印,自然消失不见了。黄老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作为大师级人物,黄老看似祥和,实际上也有几分心高气傲的,一般的东西,绝对不能入得了他的眼睛。如今,杨老却带了一幅普通的墨竹画来给他看,这对黄老来说,有点儿像在戏侃他的意味。
“哈哈,黄老哥,你也没有看出来吧。”
杨老笑眯眯道:“你仔细看看,这幅画有什么地方不对?”
“有什么不对的。”
黄老嘀咕,带着几分迷惑不解的心情,再次打量墨竹图。
过了一会儿,黄老摇头道:“画里的竹叶,倒也有几分逼真,偏向写实的风格,但是笔法一般,不像是名家之作。而且,连名款也没有,我估计应该是古代文人自娱自乐的作品。不过,这人也有自知之明,知道画得不好,干脆连名款也没有留下。”
“但是,这画不知道是给谁得去了,竟然精心装裱起来。我觉得这裱画的材料,恐怕要比这画值钱多了。”黄老打趣道:“当然,也不排除,作画的人,是个达官贵人之类。手底下的人为了拍他马屁,才把画裱起来讨他欢心。”
如果是不清楚这幅画的底细,王观几人肯定觉得黄老的猜测,很有道理。
“黄老见多识广,看得一定很准。”
这时,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趁机说道:“还有可能,只是普通文人的画,只不过被一些附庸风雅的地主豪绅得了,根本不懂欣赏,干脆供起来。”
尽管清楚中年人在奉承自己,不过黄老得着也感到舒服,和颜悦色道:“小赵,或许你的猜想,更加接近事实。”
“哪里,哪里。”中年人连忙谦虚起来。
就在这时,杨老嘿嘿笑了,有点儿幸灾乐祸道:“黄老哥,你平时不是号称,书画鉴定的大家吗,现在终于打眼了吧。我已经提醒过你,这幅画不简单,你还是看不出来。”
“说我打眼?”
黄老一怔,眉头一皱,不快道:“杨老弟,你不会是专门戏弄我的吧。这幅画哪里有什么地方不对呀。”
“就知道你不相信。”杨老笑容可掬,指着画上微湿的地方,神秘说道:“老哥,你看仔细了,觉得这里会有什么?”
“能有什么。”
感觉杨老不是在故弄玄虚,黄老专注的观察起来,甚至伸手微微的碰触。一瞬间,微湿的纸面上,又有一丝丝的泛红。
见此情形,黄老错愕,立刻拿起了放大镜,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来。而且,他不仅只是只看微湿的斑点,甚至从头到尾,把这幅画上上下下,正面反面都认真细致的观看了几遍。
良久之后,黄老搁下放大镜,皱眉思索起来。
“老哥,看出什么来没有?”杨老含笑问道。
黄老若有所思,却没有急着回答,反而问道:“老弟,你这幅画,是从哪里收来的?”
“不是我收的,而是这位小哥的东西。”
杨老指了指王观,十分感叹道:“黄老哥,我们不服老怕是不行了。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当年强多了。”
“杨老,你这话有些折煞晚辈的意思了。”
王观微笑道:“我们再强,也是建立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前辈们的经验积累,悉心指导的话,我们只能从新开始,哪里还谈得上有什么树建。”
“小哥你谦虚了。”
杨老摇头道:“就是同一个老师,学生自己不努力,没有天分,也是枉然。”
“这倒也是。”
俞飞白深以为然,自己学了几年,还没有王观入行一个月厉害呢。
这个时候,黄老才迷惑问道:“杨老弟,这两位是……”
“才认识的两个来自瓷都的小哥,在送仙桥市场遇上的。”
杨老笑眯眯道:“说起来也是巧,我是亲眼看着这位小哥以五百块钱,不动声色的在一堆赝品之中,买了一条真品沉香手串。然后,再拿那条沉香手串,换了这幅墨竹图。其中的一波三折,完全可以拍成电影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