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贝尔纳终究没能复仇。他太小看这些云爆弹的威力了。为了对付他们这写神圣骑士,杨斌煞费苦心地给这些云爆弹加了些料。提炼自地脉深处岩浆层的浓烈火毒被杨斌及其手下的妖族技术人员与云爆剂混合到了一处。随着云爆剂的爆炸,这些火毒如孔不入地侵袭着神圣骑士身上的防护铠甲。其作用,与魔鬼对付天使军团的硫磺烈焰相似,却比之更具威力。
很快,加持在铠甲上的防护魔法阵就开始失效了。贝尔纳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热,呼吸也越加困难。
“这不可能!”贝尔纳拼命将圣力输送到铠甲上,维持魔法阵的运行。这让他体内澎湃的圣力如同决口的大堤一样迅速地消耗着。
几分钟后,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逐渐恢复的时候,贝尔纳的圣力已经消耗殆尽,因长时间缺氧,他的脸已经憋成了酱紫色。而更多的修为不如他的神圣骑士们早已消耗完了圣力,因高温和缺氧而倒地不起。其中运气好的还能残存着一口气,而那些修为不足的年轻骑士,大部分已经魂归天国了。
但杨斌组织的攻击又岂能如此简单。就在贝尔纳等人庆幸自己幸存的时候,又一轮火箭弹袭来,这一轮的爆炸,带来的是无数高速射出的破片。
同样的,这些破片也都由特殊材料制成,能够破开神圣骑士身上坚固无比的铠甲。
于是,在这两轮火箭弹的打击下,一万余神圣骑士团全军覆没。他们甚至连对手的脸都没有见到…
第二九六章 教廷内部的争吵
神圣骑士团的覆灭对教廷的震动极大。这一夜,梵蒂冈教皇宫灯火通明,被紧急召集而来的枢机主教们没有了以往的从容,甫一下车就提着红色教袍宽大的下摆疾步往教皇宫内冲去,其动作灵活得仿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丝毫不似平均年龄七十岁以上的老人。
梵蒂冈的异常引来了媒体记者的注意,但教皇近卫军和罗马警察的严密封锁使得任何没有通行证的人都无法靠近圣彼得广场一步。这种史无前例的警备让新闻记者们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兴奋起来,为了追求头条,他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老成持重一些的想方设法寻找各自的线人打探消息,年轻冒失一点的挖空心思抄小道试图穿过警戒线,还有些比较聪明的眼见打探不到消息便想着抢在别的媒体前面讲梵蒂冈的异常报道出去。但让他们难以想象的是,这一天,任何关于梵蒂冈的报道都被各自的老板亲自下令封锁,片字都不许流传出去。
就在外界对梵蒂冈的异常举动惊疑不定,私下里议论纷纷的时候,梵蒂冈内部则是一片悲怆与激愤。
“一定是那些该死的魔鬼干的!除了它们没人能够对伟大的神圣骑士团造成如此巨大的伤害!”
“对!一定是它们!这是对和约的背弃!魔鬼们已经向天国宣战了!”
“冷静!冷静!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是魔鬼们干的!我们应该等待调查结果,不能因为一时贸然的举动,破坏好不容易达成的和平局面!”
“叛徒!魔鬼们已经对我们不宣而战了!所谓的调查根本徒劳无益!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应该即刻备战!”
……
随着那保存在西斯廷教堂深处,象征神圣骑士生命的一万余颗紫水晶在转眼间相继破碎,作为圣座所在的梵蒂冈就陷入了一片混乱。众多的枢机主教忘记了在教皇座前应该遵守的礼仪,一个个不顾形象地争论着,甚至是争吵着。
这些枢机主教中,吵得最凶的大多出身于教廷九大圣部之一的信仰理论部。作为一个自十三世纪就已经存在的古老机构,信仰理论部在历史上有过很多不同的名字,而在这些名字中,有一个永远不会让人忘记,永远让人不寒而栗,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宗教裁判所”。尽管在1967年保罗六世将宗教裁判所更名为信仰理论部(简称“信理部”)时,曾将这个部门的职责定义为“维护信仰与教义,查禁和制裁任何违反信仰原则及教义教规的言论和刊物”,但在暗地里,这个部门的实际职责却与13世纪时的宗教裁判所一模一样,那就是“侦察和审判异端”。
因其传统和职责所在,信理部内从不缺乏宗教狂热份子和好战之徒。而那些要求彻查事件真相的呼声,则被这些狂信者们视为对魔鬼的妥协,是堕落之始。千百年以来的惯性思维,这些狂信者从未想过整件事是否会是黑暗理事会以外的势力所为——反正所有非教廷所属的异教神灵及其信徒都被他们当做是魔鬼和异端。
尊贵的教皇格里高利十七世端坐在宝座上,看着手下的枢机主教们吵成一团,从最开始为解开事件真相的争辩,逐渐演变成了九大圣部之间的互相攻讦。曾经做过信理部部长的格里高利十七世十分清楚这愈演愈烈的争吵背后其实是九大圣部之间矛盾的一次爆发。
造成九大圣部之间矛盾的是信理部短暂的历史与强大的实力之间的不对称。就历史而言,信理部从其前身宗教裁判所开始,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在这八百年中,宗教裁判所为教廷铲除了数以十万计的异端,为教廷在一段时期内垄断欧洲各国大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教廷原有的八大圣部看来,威名赫赫的宗教裁判所也不过就是教廷养的獒犬罢了。獒犬再凶狠,它也必须对主人言听计从、摇尾乞怜,以为主人看家护院、围捕打猎来换取主人吃剩下的残根冷炙。但如今,这条獒犬摇身一变,居然化成了人样,和原来的主人坐在了一张桌子上吃饭,还有模有样地讨论起各种事物。甚至,这些獒犬中的一个,居然成为了主人们之中最具权威的一人。这,让一贯看不起宗教裁判所的其他八大圣部怎能服气?
和极具“主人翁”精神的八大圣部不同,信理部从来就对自己走狗和鹰犬的身份知之甚深,甚至是甘之若醴。而且,信理部从不认为自己的主人应该是坐在梵蒂冈教皇宫宝座上的那位,更不是位于梵蒂冈的教廷本身。在他们看来,他们效忠的主人应当是主,或者更具体一点,是那个神秘的评议会中代表着米迦勒、拉斐尔、加百列、乌利尔、沙利叶、雷米尔、米达伦这七位上帝御前天使的圣徒们。所谓的教廷以及教皇,也应该竭尽所能地为这七位圣徒服务。而为主人服务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他们这些仆人实力的高低。因为这样的理解,在信理部看来,作为九大圣部中武力最强盛的信理部,应当执掌教廷之牛耳。而新任教皇的信理部背景,更是加剧了他们的这一认识。
这种观念上的不同,加剧了信理部与其他八大圣部——尤其是主教部、圣职部、修会与世俗修院部——之间的矛盾斗争。
看着场下众枢机主教争吵时狰狞的嘴脸,宝座上的格里高利十七世心中一阵悲叹。都到这个时候了,这些家伙还没有忘记争权夺势。
格里高利十七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秘密档案中记载的教廷成立的历史。
在教廷成立之初,教皇的确拥有着无上的权威,但凡基督徒,无论他的教职有多高,都会全心全意地如木偶一般随着教皇手指的摆动而起舞。这一切,只因教皇是“宗徒彼得的继位人”,是“基督在世的代表”。仅以这两个称号,足以让那些无比虔诚的教徒心甘情愿地贡献自己的生命。
而那时候的教廷内部也没有如今这般的勾心斗角。在那时,教廷草创,强敌环绕,奥林匹斯神族、奥丁神族等各种有名或无名的异教及其背后的神灵无不对教廷虎视眈眈。若非各个原有神族之间本就矛盾重重,让教廷在夹缝中获得壮大的机会,只怕教廷成立之初,就被各个宗教联起手来屠灭的一干二净了。可即便如此,在几大宗教的压迫下,当初那个名叫耶稣的年轻圣徒也没有逃脱被钉上十字架的命运。而建立起属于教廷的第一座教堂的圣伯多禄(圣彼得)也最终被罗马当局处死。
可以说,在教廷最初的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血腥。外界的压迫与残害让教廷内部无比团结。因为他们都知道,只有团结一致,才有可能杀出重围,获得新生。
格里高利十七世怀念的正是那个“纯真”的时代。没有勾心斗角,没有阳奉阴违。
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格里高利十七世自问。大概是从教廷成为罗马的实际统治者开始的吧?那时候的教廷先后攻克了奥林匹斯山,毁灭了瓦尔哈拉神殿,势力笼罩整个欧洲。也是从那时起,教廷的高层开始为了那人世间的至高权力争斗起来。随着冲突的加剧,教廷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本来濒临灭亡的异教神灵与地狱的魔鬼勾结起来,成立了黑暗理事会。
“只差一步之遥啊!”格里高利十七世暗叹,“如果教廷内部的分裂来得再晚些,教廷就能成为西方世界真正的统治者。可惜啊!就差那么一点点!”
此后的数百年间,教廷持续堕落,数任教皇都被人暗杀,各种各样的丑闻层出不穷。**、私生子、贪污、贿赂、诈骗、勒索几乎成为了教廷内的常态,这将教廷的威望削弱到了极限,使得教廷不得不依靠宗教裁判所这一血腥的极端组织来维系其权威。这是真正的屠刀下的权威!
相似小说推荐
-
官德 [精校] (奥比椰) 起点小说网2013-11-25 VIP 完结透 视、切水果、时间倒流、洗名、光线扭曲、储物空间、治疗术、隐身、遥视、...
-
销魂校长 [精校] (浣清词) 一个高富帅,他竟然还想逆袭!到底要摧残多少白富美才肯罢休?得多败家的人,才会为了一个女人买下一所学校!像他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