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机械 (艾力露牧师)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艾力露牧师
- 入库:04.12
“还有发动机,我需要一款功率大的,现在国内的发动机还是偏小了些。”博士回答道。
“如果是投资,你认为我们怎么做比较合适?”祝楷还是觉得无论如何先把他弄来再说。
“我出图纸,你负责投资办厂,我把飞机制造出来,你负责推销出去。”博士平静地说道。
是啊,确实就这么简单,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有技术的捧个人场,再敲锣打鼓的吆喝出去,收三两个钱,就解决生存问题了。
祝楷听懂了,这是一个机体设计制造工程师,在德国这样是人挺多,不可能个个有好出路,国内可是没有,先抓一个再说。
“行,我来负责购买发动机,那么办厂需要多少投资?”祝楷问道。
“十万马克。”博士说道。
“什么?”祝楷不禁瞪大了眼睛。
“啊!有个八万也行。”博士看着祝楷吃惊的样子,以为报多了。
“别,别,别开玩笑,十万、八万的能做什么?”祝楷不相信这样就行。
“怎么不能做?我在德国就花了两万办厂。”博士不以为然地说道。
“哦,你说说看,怎么操作的?”祝楷有些感兴趣了,想不到还有怎么便宜是事情。
“呶,那家伙是专门生产铝材料的,也能生产一些合用的铝合金,蒙皮材料就是他们生产出来的。”祝楷随着他的话转过头去,看见一个光秃着脑门的搞个子,不由对他点了下头,他看见这个情况,马上聚拢过来。
“那边那个是特种合金钢的生产商,我在他那里买点不锈钢做飞机骨架。那个是锅炉生产商,他们能做发动机,我一直就是用的他们生产的发动机;这个是轴承的生产商,这个是仪表生产商。”博士看着逐渐围过来的商人们一一介绍着,大家也是客气地应着博士,虽然没有搞清楚状况,但是也知道博士在向祝楷推介他们。
祝楷明白了,博士做的就是今后我们非常熟悉的产业大协作的事情,小工厂也可以做大买卖。这些厂家看来都是产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行,自己就大开方便之门,让他们都落户青岛。
“博士,我同意了,这个投资我会第一时间给你,工厂里必要的设备还是要添置的,不要想着怎么省,而是要想着把飞机造好。”祝楷决定给埃托奥特权,他可以自由选择怎么配置、加工飞机的部件,经费没有限制。
两天之后,祝楷把众多的德国人介绍给了青岛市政府委员会,让季福临他们参与了合作的谈判,他自己已经脱出了工厂合资的会谈。道姆将军和德国金融界的人士邀请祝楷和祝隶进行高层次的会晤,就军事合作和金融合作进行深入地探讨。
“祝先生,我代表德国政府以及军方对你的友好行动表示感谢,同时,我们准备提供一批价值五百万马克的军事物资援助给你们,物资已经在路上了,估计一周内到达。”道姆还是很高兴能够顺利完成了谈判,虽然自己的作用微不足道。
祝隶高兴的是小弟嘴巴一张就这么拿到了德国的武器,至少这个月会缓解不少。山东半岛目前的局面是张宗昌的部队一直在向青岛的边缘地区进攻,自己的部队已经扩充了两次,可还是感到应对吃力,现在不算垦利县的军垦士兵,就青岛、烟台等地就有近十五万的士兵,前线在作战的部队就有十二万人,军备压力非常大,每个月光军饷就超过了五十万两。而武器弹药方面威海的军工厂三班倒开动也满足不了需要,许多的武器弹药从上海军工厂运过来,已经积欠了好大一笔款项。
祝楷不是很清楚山东的财政状况,他只知道好像他们手头钱不多,要不怎么在烟台那些村民会闹那么大。事后,何壮也把事情原委报告了祝楷,江开戎当时征地的时候是按正常价格向村子里买,可是后来因为战事没有付款,就一直拖欠了下来,到现在则是没有钱付,村民们在讨要无果的情况下,开始拿工地上的物资,长期积累的怨气在那次小小的斗殴事情上集中爆发,酿成了大规模的械斗场面。不过,好在那次没有出现村民死亡,祝楷之后也派人向他们保证,在年底之前会全额付清征地款项,而且不会对参与那次械斗的村民算旧账,之后如果还有类似事件,那么就对不起了,会按律进行处理,附近的几个村子,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将会接受技术教育,到年龄后,会优先安排进厂工作,这是对他们被征地后的出路问题,祝楷做出的考虑。
这又扯远了,其实在青岛征地也会有类似问题,祝楷想着能够有个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至少应该自己培养一批产业工人队伍。
第七十六节 代银卷风波
德国的金融人士对这次的工业合作还是相当看好,他们也是迫切想投入其中。这次随同代表团来到青岛的银行代表不只有大型的银行,还有许多规模并不大的德国小银行,他们跟随着他们在德国的企业客户一同前来青岛,为这些德国小企业在青岛的建设进行融资。
祝楷了解到这个情况,就设想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打算借机扩大浦江发展银行在山东半岛的规模。首先,他建议这些德国小企业在青岛的投融资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让跟随他们前来的这些德国银行有所顾忌,投融资的条件和利率会有所优惠,其次,他建议德国这些企业从银行取得的贷款由银行通过在英国伦敦市场或是美国纽约市场换购成黄金,然后存入青岛的浦江发展银行。浦江发展银行以它自己的黄金储备发行一种在山东半岛流通的代银卷纸币,如果德国企业愿意,浦江发展银行会以这种纸币支付企业在山东半岛所要花费的款项,当然,在德国国内需要动用的款项不需要采取这种复杂的兑换措施。祝楷也考虑给这些合作的银行以及予以一定的兑换补贴优惠,并且企业到期归还的款项也会由浦江发展银行直接换算成黄金。
但是,祝楷的这个建议并没有得到多少德国银行和企业的响应,一开始只有埃托奥博士和投资埃托奥博士飞机制造厂的那家银行,以及其它几家与祝楷有合作合资关系的企业和投资银行采纳了祝楷的建议,他们认可这个建议大部分的原因是与祝楷在山东半岛的地位有关,其次是祝楷是浦江发展银行的大股东,他不可能坑害自己的银行,最后那部分原因也是兑换有百分之五的优惠之故。
就这样,他们一共才汇聚了价值七十万马克的黄金,后来莱茵金属公司的洛斯基实在是看不下去德国银行的小气,同时也是为了搞好与祝楷的关系,他把他们公司控股的一家银行准备贷款给企业的两千万马克全部换成黄金,存入了浦江发展银行在青岛的分行,以示支持祝楷的计划。不过,这笔钱的百分之七十只能存十天,这部分黄金将会运到上海的一家德国银行的分行作为储备,在德国国内则会变成设备款项由这家德国银行的总行支付。然而准备贷给祝楷款项的那家德国银行在青岛也有分行,它不同意采纳祝楷的建议,而且贷出的一千六百万马克只能按工期的进展支付,期限也只能是三年,还贷的货币是德国马克,不过利率给的低,年息才4.5,祝楷倒是不想强人所难,他自己也明白,这个货币发行计划还是有些不完善,存在不小的风险,但是一旦成功,利益也是惊人。
在得到这几家企业和银行的支持下,祝楷在上海、烟台、青岛的银行同时以本身自有的和存储的黄金储备近五百万两白银发行了七百万代银卷,在山东半岛全境和上海的工厂之间使用。
为了促进代银卷的顺利流通,他从美国和日本采购了大批的粮食,在山东以较优惠的价钱批发给经销商,收取的就是代银卷。在上海,则是贷款给职工家属,鼓励他们在工人生活区创办了许多的商店,供应粮食以及日常用品,收取的还是这种代银卷。之后,在工人能够接受的情况下,上海和山东的工人工资部分采用代银卷发放,而军队的饷银发放在三个月过渡期后,逐步开始由代银卷取代,这也迅速促进了山东半岛代银卷的使用。
祝楷在试行代银卷的半年里,让何壮带领人员时刻监视大额代银卷的存取情况,以防有人故意操作,形成局部挤兑,威胁银行的健康运作。
在发行后半年多时间里,日本人为了阻止德国企业进入青岛,曾经试图在青岛的施工工地制造骚乱,被祝隶的部队及时制止,但是却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据进行指控。之后,不甘心受冷落的日本人开始极力地抵制代银卷的使用,差点在青岛造成银行挤兑的局面,好在何壮起初的防范措施得力,在几家银庄的支持下,才渡过了难关。随即,祝楷开始针对日本人集中投资的纺织品产业和进出口贸易行业采取措施,通过设置关税壁垒,对通关的纺织品原材料施行严格的分级审查制度,同时,通过青岛市政府委员会的协商,大幅度提高产业工人的最低工资保障和实施强制性的工人劳动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和退休保障制度,使得青岛纺织品行业的人工成本大大地提高,最后生产出来的纺织品成本价格超过了上海以及其它城市纺织品的销售价格,迫使大批日本企业和贸易公司或是破产,或是外移,到了1928年底,在青岛的日本人已经不及高峰时期的百分之二十,日本企业更是缩减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不过,这些措施也深重打击了在青岛的其它纺织企业和贸易公司,使得在青岛的大批纺织女工失业。祝楷为了使日本人能够离开青岛,确实没有办法能够面面俱到,只好下大力开展女工培训,其中就培训了大批女电报员、女护士,在企业的招工中规定不得采取性别歧视,使得大批女工进入不同的企业上岗。这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