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机械 (艾力露牧师)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艾力露牧师
- 入库:04.12
队伍在祝家人的簇拥下开进了祝家大院,下人们准备吃食,祝楷、李烽在更衣,一波人出去通报消息,院子里进进出出,一阵的鸡飞狗跳。
吃中饭的时候,下人过来叫祝楷,他来到餐桌前,李烽已经在和祝老爷聊上了。李烽是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毕业后直接就在直隶做军官,他在团长的职位上比大哥待得还久,许多绍兴籍的直隶军官有不少认识,祝老爷也认识一些人,他们谈得是相得益彰。
大家落定开始吃饭时,祝老爷问起了北伐军的情况,祝楷只是大致说了他们已经过了诸暨,往杭州方向运动,已经变天了,家里要有所准备。
少量的散兵游勇倒是不足为据,只要城里的官员心思定下来,大军一出动,地方的匪患就会被清剿一空。
祝楷问父亲上海有没有什么消息过来,祝老爷支支吾吾半天没有说清楚,祝楷知道他不在厂里可能会出些事,但那些人在应该也能解决,况且大老板约翰会盯着厂里,不会太离谱吧!
祝老爷最后说了周馥来电报要他赶紧回去,祝楷接过电报才发现,这份电报是初五发出来的,周馥是初四回的上海,应该是一上班就发了电报。祝楷问父亲绍兴边上的上虞县有没有海轮到上海,父亲找来了管家询问,还是真有,在曹娥江那边有个港口,明天清晨六点就有一艘大海轮到上海,祝楷连忙吩咐祝管家今晚就联系去买船票,他们有一百多人,临时到上虞怕是买不到那么多票,到时候可能还有部分人上不得了船,搞出麻烦来。
下午士兵们换掉了身上的旧军装,护卫们统一把枪支弹药收了上来,g01也是拆卸装箱带走,至于这些步枪,全留下给家里,乘坐轮船带不上去。
傍晚的时候,二哥祝严来找祝楷,把他叫到自己的房间里。
祝严对他说:“三弟,家里半年前得大哥的吩咐,已经收缩了大多数的买卖,收拢了银钱。但这样坐吃山空却是不妥,父亲意思是既然你能够在上海闯出事业来,希望钱能够放进你的厂里生钱。”
祝楷对家里的情况倒是不知道,厂里现在怎么进得去钱!不过可以做其它,他问二哥:“家里有多少钱?”
“家里有三十万,大哥名下放在家里的有二十万。”
“啊,有这么多!”祝楷也感慨不已,“要带多少过去?”
“爹的意思是家里留二万,其它你都带过去,以往兵灾后肯定要协饷,家里留那么多银钱也是心慌慌的。”
“好吧,我会小心的,家里谁跟着去?”祝楷可不认为家里钱就给他了,想不到二哥说了一句,“派个账房去。”看来父亲是真的把他当大人了。随后祝楷到父母亲屋里交接了这四十八万的银票,感觉着袋子里沉甸甸的,心里也有了不小的压力。
江家二少爷闻讯过来了,嘘寒问暖了一番,走时带去了二十条枪。晚饭后,祝楷找来了黄东和晓翰,告诉他们明天回上海,要他们安排第二天一早的行程,他们要在凌晨二点就出发,以便赶上上虞清晨出发的那班轮船。
祝楷还是担心他那么急着离去母亲会不高兴,将将地来到父母亲的房间,电报的事母亲还是知道的,那么大一个工厂,她也是会担心出点事儿子会吃亏,心中即使万般不舍,还是强忍眼泪让儿子走,祝楷感慨再世又遇上了好母亲。他也是现在来道别,凌晨就直接出发。
今天已经初十了,然而不过元宵不算过完年,这里还是留有年的气氛,凌晨没有人走动,往日里卖菜的农民已经出发了,早早地来到城门口等着。冬天的夜风还是那么刺骨,星星稀疏落在银河里,毫无生气。队员们整装站在院门外,静静地等着出发的命令,父母亲还是起来送他,二哥祝严则是带着账房出来,没有多说什么,一家人默默地告别。
一行人走在夜色里,无声无息地前行,冷厉的脸颊显得更有气质。虽然大家历经了一番磨难,却也锻炼了一支队伍出来,真是令人感慨。
祝楷一路在想着事,这些士兵们先要安置在训练场那边,让他们能够带领队员们训练,暂时是没有办法进入工厂。工厂的飞速扩张也到了要整顿的时间,只有调整生产任务,进行人员调整,生产效率才能提高,这些本应该早几天进行,现在厂里肯定是一团糟,不过没什么大不了的,调整一下,也就会上正轨。
到了上虞的境内,道路非常的平坦,队伍的行进速度也加快,远远的,已经闻到了海风的味道。直隶的士兵都没有见过海,不由得有些小幸福。他们来到码头,看见一艘大海轮都惊呆了,以前的大船在它的面前就是只小舢板。
轮船是宁波海运公司的,每周只有两班去上海,其余时间专门跑宁波和上海的航线,从上虞出发,它还要经停宁波,才能去上海,也是年里旅客不多,需要中途搭载客人。船上的船长是个德国人,其他船员倒是华人,中西合璧,祝楷想到了这句话,他心里也是轻松了许多,上海,我回来了。
第十九节 变故
冬日的大海变的温顺可爱,一轮火红的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来,就想一个跳脱的孩子突然从门后蹦了出来,踩着零碎的波光向你走来,妮妮呶呶地和你撒娇。
“很美,”在甲板上的一个三十来岁的人说着,“好久没有看见如此美丽的海上日出了。”
“是啊!”祝楷接口说道,“每天忙着俗事,顾不上这些美好的景色。”
“你好!我是祝楷,绍兴人,你是去上海吗?”祝楷打了声招呼。
“是啊!我叫李克农,广东人,你也是去上海吧!我看你带了许多人。”李克农说道。
“我带新招的人去工厂,开年了,工厂都需要人,你呢?。”祝楷随意地聊着。
“我去看朋友,他们也在工厂上班。”李克农回答道。
两人没有再说什么,都静静地看着海面上的太阳,欣赏着这美景。海上航行的时间不长,他们停靠在宁波码头,这里上来了很多人,拖儿带女商人模样的,成群结队扛着包裹工人模样的,还有群西装革履学生模样的,整个轮船塞得满满的。祝楷也在甲板上呆不住,回了船舱,而李克农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
中午时分,轮船上没有午饭,大家只能对付吃点干粮。接下来的旅途在吵吵嚷嚷的声音中度过,弄的人脑子嗡嗡直响,下船了才恢复过来。
到上海吴淞码头时已经日头偏西了,祝楷一行人最后下了船,他们回来没有人知道,码头上也不会有人接他们,收拾起随身的东西他们健步出发。队伍里许多人是第一次来上海,当他们看见上海的高大的楼房时,发出了惊人的欢呼声,一遍又一遍的叫喊声传到祝楷的耳中,他不禁也欢乐了起来。“上海,熟悉的现代都市,这是我要的生活。”祝楷想道,“机械时代,电气时代,现在是刚刚开始,自己不可能创造一个时代,但自己可以建设好一个城市。”
祝楷首先把他们带到了训练场,到了训练场的时候,他发现这里很冷清,没有人,怎么可能?应该有人训练,难道是进行拉练去了。待他走进那排平房,这才发现零零散散的几个人,他们看见他都围过来,“祝老板,您回来了。”
“晓翰,看看有没有房间,把人安排了,被褥什么的你带人准备,你们几个留一个人和我说话,其他人去帮忙。”祝楷感觉出了些问题,赶紧打断他们几个要说的话,别刚到上海就让他们心里有疙瘩。
祝楷把留下来的那个人带到了原来德国人住的那间房间,进去时果然也没有人,祝楷定定看着这个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说说这里发生了什么?”
“我叫付小东,这里的人初五都走了,有批洋人士兵过来把人赶走了。”付小东回答道。
“洋人说没说为什么赶你们走?”祝楷问他。
“好像是说不许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又好像说不会花钱养不干活的人,德国人和他们吵过,可后来没有再吵,四个人都高高兴兴地走了。”付小东看着祝楷,“我们几个是没有地方住,后来回来的,发现这里没有人看着,就住下了。”
祝楷发现问题超出了他预料,得找人问问。
祝楷把付小东打发走,告诫他不要和其他人说这事,也让他告诫其他几个人不要说这事,他们可以住在这,不过得集中到一间屋。祝楷叫来晓翰,交代他安排大家的事情,他自己现在去了解一些事情。他又把段志达、李烽、黄东叫来,要他们协商安排原来护卫队和士兵们的整合,明天就做这个事情。他今天要去拜访一个朋友。
祝楷出了训练场,叫了一个车子直奔周馥家。他一见到周馥,周馥就埋怨地说:“你怎么才回来?我不是给你家去了电报?”
“我去了乌伤,初九才回家。出了什么事情?”祝楷问道。
“约翰把我们的股份都拿去了,你的那份说是已经转了,就是钱等你去拿。”周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