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民国大亨 (真相之下)


这下乔治也没什么意见了,他耸了耸肩:“希望他们能好好对待我的车吧。”,接着他对陈君容展颜一笑:“陈,我想我们还有再见面的机会的。”
到了这地方,陈君容再也不用像在炒货厂一样,靠着乔治帮他置办东西。因此她也就毫不客气起来:“算了吧,你还是忙你的去吧。”
“杜月笙!”,蒋志清将一封介绍信塞给他:“我到了云南会给刘存厚拍电报,讲明你的事情。这是孙先生为你写的介绍信,要是你有事要去找刘存厚帮忙,拿着信去就成。”
“那就谢谢了。”,杜月笙嘻嘻一笑,伸手接过来揣到兜里。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吗?我曾经对孙先生抱怨过我要改名字。”,蒋志清忽然扯起了闲篇儿。
杜月笙哈哈一笑:“当然记得,他说你老想改,可总也不知道该改成什么。”
“现在我终于想好了!”,蒋志清踌躇满志的一笑:“我从周易上得了灵感: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什么玩意儿?”,杜月笙没听明白这绕口令一样的话。
“记住我的新名字,姓蒋,名中正,字介石!”
杜月笙如遭雷击,脑子里嗡嗡直响。眼前这个小子,这个跟自己一起出生入死好几次的小子,这个跟自己如此要好的小子,就是...就是蒋介石?!完全不像啊,他的性格——蒋志清,哦不,蒋介石叹一口气:“以前孙先生跟我说***会的重要性,我总是嗤之以鼻。现在我才明白,他的话是多么的正确。月笙,以后你有用得着我蒋某人的地方,尽管开口。同样的,我有用的着你的地方,也决不跟你客气。”
杜月笙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没听清楚蒋介石在跟他说什么。
戴春风斯斯文文的一笑:“我也凑个热闹吧,我的老师说我做过斧头帮的副帮主,在江湖上有名号,不适合做他那一行。他也给我改了个名字。我五行缺水,名字就从水中来。”
他清了清嗓子,低声对杜月笙说出自己的新名字:“戴笠,戴雨农。”
这又是一个震撼的消息,杜月笙上下打量着他,看了一遍又一遍。戴笠哈哈一笑:“怎么?我身上长出花来了么?”
杜月笙忽然笑了起来:“很好,很好,你们两位很好。”
刘三禄不得不打断他们:“以后你们还会见面,别再聊了。时间已经不早,我们还要往前赶路。今晚凌晨之前,我们一定要赶到云南跟蔡锷汇合。”,接着他叹一口气:“到时候我才算是完成任务。”
乔治发动了小厢货,带着革命党们走了。杜月笙开始指派人手摸清周围的地形,并且跟兄弟们商量下一步该怎么做。
一路向着云南开进的小厢货上,戴笠轻轻皱起了眉头问刘三禄:“老师,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把杜月笙给放出来?我们耗费诺大的力气,可对我们却没有一点用。如果让他留在上海,他被逼无奈之下,只能投靠我们,我们岂不是又要多一大臂助?”
此时的戴笠,冷静的出奇,刚才在杜月笙面前那种深情厚谊的表情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冷静,客观,完全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很现实的考虑事情。
“他这个人外圆内方,骨子里强硬得很。他要是抵死不肯投靠我们呢?你们是共患难过的人,你忍心看他遭难?”,刘三禄表情不变的问了一句。
戴笠微微一笑:“他一定会投靠我们,就算他骨子里强硬,可他更懂得识时务。”,他这样回答刘三禄,对刘三禄提出的问题避而不谈。
“你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刘三禄耐心给他解释:“新兴的,进步的体系,取代腐朽的,落后的体系。这是历史潮流,因此我们必能胜利。可胜利之后呢?上海滩的局势你也看到了,我们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帮会人物为我所用,还有比杜月笙更合适的吗?”
戴笠如梦初醒,终于点了点头。蒋介石却把眉头一皱:“这人,跟他平等的做朋友是很好的。要想利用他,大概不好办吧?”
“那是以后的事了。”,刘三禄摆一摆手:“最起码这几年他的作用还不会体现出来。志清——,哦不,中正啊。等你再回到上海的时候,我要你第一件事就是极力拉拢黄金荣。拜他做老头子,跟他有个名义上的师徒关系,你愿意么?”





第一百七十九章 神秘杜先生
更新时间:2012-7-5 20:05:21 本章字数:2686

蒋介石有些惊讶:“不用这样吧?我们不是一直都跟他有来往吗?”
刘三禄叹一口气:“你还是没真正意识到上海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也没意识到帮会对上海来说意味着什么。爱蔺畋罅以后不好说,可现在,他姓黄的是上海滩帮会界的第一号人物。他有这个身份,就值得你去倾心结交。”
“我也赞成老师的意见。”,戴笠忽然插话,蒋介石苦笑一声:“你们容我再考虑考虑,等重回上海的时候,我会给你们一个答复的。”
他们就这样一路颠簸着去了云南。而杜月笙呢?他真的要做山大王了吗?
“唉,说到底我们还是朝中无人。要是有大人物罩着,我们早发了。”,连大元站在杜月笙身边,拍着半挂的车头,看着眼前的荒山,做出一个总结。
“我们很快就要朝中有人了。”,杜月笙轻轻地回了一句,那更像是梦呓一样的自言自语:“大元,你讨厌上海吗?那个总是下雨或者总是准备要下雨的城市。”
“什么?”,连大元有些摸不着头脑:“下雨不是很正常的吗?我们都习惯了。”
宋三喜来到杜月笙身边,比起别的人,他的腰板更直,腿脚更快。也不知是因为他当过兵,还是因为他觉得自己追随杜月笙的时间超过了连大元而更有面子。
“杜先生,我们上哪里去?”,宋三喜问了一句:“兄弟们看过了,这地方就是一个光秃秃的荒山,不适合做马贼——”
“谁说要做马贼了?我很像一个山大王吗?”,杜月笙反问了一句。接着他看看天色,距离夜晚还有一段时间。他捏着蒋介石给他的介绍信,冷静的下了命令:“大伙儿先在这儿委屈一下,我去给你们找住的地方!”
他带着袁珊宝走了,临走之前,杜月笙扭头对连大元呲牙一笑:“大元啊,有人罩着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大树底下好乘凉,明白吧?”
杜月笙带着袁珊宝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联系到刘存厚。正如鬼眼所说,四川的局势远没有上海那样混乱。这里也在战斗,可清兵明显逊色于革命党。
刘存厚对这个孙中山亲自举荐的少年不敢怠慢,他急忙做了安排。而经过几次相处之后,刘存厚彻底喜欢上了杜月笙。杜月笙见惯了大风大Lang,在上海滩那片漩涡里面他尚且能够应付自如,更不用说在这相对偏僻的四川了。
此时的他,已经远非昔日刚刚闯荡江湖的时候可比。更何况他现在有人有钱,又有革命党襄助。杜月笙迅速在四川站住了脚。在这里,他如鱼得水,一步一步开始壮大自己。渐渐地,四川从上到下,从革命党到清政府,从社会名流到帮会大哥,都知道了这个横空出世的神秘杜先生。
为什么神秘?因为杜月笙留了个心眼,没有大摇大摆的显露自己。除了刘存厚等几个少数知道他身份的人之外,别人跟他交往,都是通过陈君容和袁珊宝等人。杜月笙的想法很简单,他是在清政府上了黑名单的人,尽量不能抛头露面。
终于,大街上开始有人剪辫子了。有欢呼雀跃的激进者,也有呼天抢地的遗老遗少。在四川的各个非官方势力里面,杜月笙他们是最先响应号召的。咔嚓一声,杜月笙脑袋后面的辫子剪了下来。这可真把他高兴坏了,他满心欢喜的从卷发到背头,从分头到碎发,从毛寸到寸板,然后平头,最后连光头也试了一把。
街上的长衫马褂依旧很多,但是西装革履终于也渐渐多了起来。再没人会嘲笑西装革履的人是假洋鬼子。因为现在的掌权者革命党里面,就有大批的西装革履。这些以前被称为乱党,现在被尊为英雄的人,谁敢说他们是崇洋媚外的假洋鬼子?
清政府最后没有被赶尽杀绝,而是被迫做了妥协。而革命党也没有紧逼,而是也做出了让步。巡抚依旧代着省长的职务,而他的一身官服自然也换成了西装革履。于是皆大欢喜,局势一步一步开始明朗起来。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距离杜月笙离开上海,已经足足四年了。这几年里,杜月笙在一步一步经营着自己的势力,早已经跟他刚来的时候大不一样了。可他总是很悠闲,似乎总也不着急。陈君容和袁珊宝等几个人都明白,杜月笙之所以不着急,那是因为他根本没打算在这里常驻。
他们没断了跟上海的联系,隔一段时间杜月笙就会跟革命党人打探一下上海的情况,并且会时不时的派人去上海走一趟。陈君容和袁珊宝等人都在私下里嘀咕,他们觉得上海似乎成了杜月笙的心病。他以前一直没在那里混出个样来,所以就跟上海较上劲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