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帮三班安排好任务,李小青不用想那么多,带着战友向二连浩特进发。平时三班要掐着点走,怕走的太快,现在想快却快不起来。半腿深的积雪严重影响他们的速度,同时也制造了很多天然陷阱。
如果只是下雪没有大风,凹陷的地方总能看出点端倪。但大风把一切突出部分都吹掉,整个草原上的雪都是平的。这种暗藏杀机的雪原给三班带来大麻烦,从山包上下来不到一个小时,负责开路的李小青掉进深沟的次数就积累到两位数。
好在严寒把草原的沼泽冻成冰块,不然李小青已经死过好几次了。虽然不用担心沼泽,可摔沟里也不是好受的事。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三班没办法找到补给,必须在今天赶到二连浩特兵站,不然的话李小青担心会有意外发生。
“周少文,走了多少公里?”当李小青再一次从深沟里爬出来,苦着脸问道。
“班长,不用着急,虽然这种大场面我也没见过,可我们三班不怵它。不就是找不到吃的吗?你问问他们,那个没试过挨饿,我们都习惯了。”周少文的确是个聪明人,不用李小青说就知道他在急什么。
“杨龙,有没有办法找到吃的?”李小青满怀希望的看着杨龙,可杨龙很老实的摇摇头,“班长,现在生物感应器都找不到动物,我更不行了。”
“班长,不如咱们去附近的草场,说不定那里有人在放牧。”安宁的提议算是有建设性的,不过也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草场跟他们预定要去的兵站不是一个方向,等于是绕远路。如果草场也提供不到食物,三班将会面临更大的危险。
李小青想了很久也无法决定该怎么走,天上的雪却越下越大。
“走,去草场。”最终,李小青决定去草场碰运气。理由很简单,在没有补给的前提下,继续这种超高强度行军肯定不行,就算草场没有人在放牧,求助也比较方便。最重要的是,草场可以找到躲避风雪的地方。不像ye外连个安全扎营的地方都没有。
三班再次启程,九十度转弯开始南下,向最近的草场乌兰进发。说是最近,其实也有二十多公里的距离,三班用龟速迈过这二十多公里用了足足一天。等李小青看到草场的钢丝网围栏,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兄弟们,这下得救了,看见前面的灯光吗?有灯肯定有人。”李小青身上背着周少文的装备,手里还拎着范武的重机枪,看起来很像劫匪。
大家都翻开护目镜,确认看到的灯光不是幻觉,然后高兴的一pi股坐到雪地上。李小青挨个把他们拉起来,“别坐下,再走几步路就到地方了,到了再坐也不迟。”
俗话说看山跑死马,三班全体盯着貌似很近的灯光,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来到灯光所在的牧场。要不是李小青不停的用内气帮助战友,很难说这一个小时路程会不会出现倒地不起的情况。
“你好,我是人民xx的战士,我叫李小青,这些是我的战友,我们需要帮助。”李小青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得不到牧民的回应,开门的牧民只是呆呆的看着李小青。
杨龙说了几句鸟语,牧民有了反映,热情的把三班战士让进屋,还对着屋里喊了一嗓子。结果从屋里出来一堆nan女,帮忙烧水做饭。
“他叫德尔,这些都是他的亲戚。”杨龙负责翻译,把李小青的话告诉牧民德尔,再把德尔的话告诉李小青。
“你问问他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咱们来一趟白吃白住多不好。”李小青进牧场的时候留意了一下,发现不少死羊死牛,知道这里遭的灾肯定不小。
“德尔说政府会救济他,不需要我们帮忙。”杨龙把德尔的话翻译过来,自己都觉得气闷,按照他老家的规矩,欠什么不能欠人情,这次被德尔救了,如果不做点什么,杨龙很难原谅自己。
“救济?为什么要救济!这些死牛死羊只要处理的好可都是钱啊,你跟他说,这些死了的牲畜我买了,另外请他们帮忙按照要求处理这些牲畜,我会给工钱的。”李小青想法很简单,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地方,把处理好的牛羊放在外面比放在冰箱里还保鲜,保存上不是问题。
等他到了二连浩特,组织人把牛羊肉运到内地,发财不敢说,亏本肯定不会。这笔生意怎么算都做得过,还能还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阅读 260章 生意经
杨龙把李小青的话翻译给德尔,德尔自然欣喜若狂,拉着杨龙再三确定。
李小青让德尔统计一下牛羊数量,然后报个价,李小青会先拿五万给他当定金,等全部宰杀好再一起结账。德尔拒绝了李小青给工钱的好意,让杨龙告诉李小青,“长生天不会降福给贪婪的子民。”长生天就是草原民族的神,不管是否信奉它,草原上的人都会把长生天挂在嘴边。
李小青用电话转账五万块给德尔,德尔确认之后带着一家老小忙活起来。李小青不管德尔怎么处理暴毙的牛羊,洗了个热水澡爬进暖烘烘的被窝睡了。
第二天一早,吃饱喝足的三班准备出发。临走前李小青跟德尔达成协议,用四十八万的价格购买德尔六百头牛和一千一百只羊。按照市价,六百头牛就值六十万,一千多只羊也值四十多万,总价超过一百万。但德尔用半价还不到的价格卖给李小青,自有他的道理。
在这次白灾中死去的牛羊,大部分是老弱牲畜,但看数量好像很厉害,其实品质参差无法跟投放市场的成品牛羊比较。在一个是死牛死羊也不能跟活牛活羊比,就算李小青说按市场价收,德尔也不敢真的按这个价算。而且德尔还留了个心眼,他也是灾民,还能从政府手里得到救济,这四十八万当白捡的,自然不会太在意。
李小青跟德尔签了协议,这份协议还是德尔正在读初中的小儿子写的。双方握手道别,来到门口,李小青见到门外有十多匹上了马鞍的马,转身看着德尔询问道,“这些马能不能卖给我?”
“不卖!”德尔的小儿子不帮父亲翻译,直接回答了李小青。李小青也不好强买,转身准备走人。德尔上前几步牵过一匹黑马,把缰绳塞进李小青的手里。
李小青不明白这两父子卖的是什么药,一个说不卖,一个硬往手里塞?
“我爸说这是捐给军队的,不收钱。”哦,明白了,这是人家的谢礼。李小青问周少文,“这些马咱们能不能收?”
“收是可以收,但还要补办一个捐赠仪式,最好让德尔现在写一份东西,说明这些是捐赠的,咱们回去也不用多解释。”无非就是写几个字,马都送人了还怕这些小麻烦。
德尔的小儿子再次cao刀写了一份捐赠证明,让老爸在上面按了指印,捐赠仪式简单而隆重。说简单因为现场只有这两帮人,最高级别领导是班长李小青。说隆重也真隆重,三班的战士每人向天开了一枪,用九声枪响代替九响礼炮向德尔致敬。
折腾完终于要走了,德尔还派出大儿子当向导,领着三班向二连浩特进发。
三班从步兵转职当了骑兵,就算这些牧马都很温顺,可大家第一次骑马自然闹出不少笑话。连一向最多话的范武都一言不发,两只手死死的捏住缰绳,那个紧张的样子就够逗乐了。
有熟悉道路的牧民带路,有马骑着代步,三班用了大半天时间,轻松穿过八十多公里的草原到达目的地二连浩特市。
“谢谢。”三班战士逐一跟德尔的大儿子握手道别,把这个四十多岁的草原汉子感动的不行,如果不是语言不通,德尔的大儿子可能会唱上一首歌来表达心意。
三班鲜衣怒马的来到兵站,把兵站的士兵吓了一跳。多少年没看见骑着马的军人了,这帮家伙从哪儿来的?李小青在门岗确认了三次,满心疑惑的执勤战士才放他们进去。
进了兵站,里面的景象让三班众大开眼界。由于冬季拉练是步兵的必备项目,兵站在这个季节会接待很多来内蒙拉练的部队。前晚的那场大风雪把刚刚离开的部队吹了回来,又把路过的部队留在兵站,结果,二连浩特可以容纳一个营人数的大兵站人满为患。
来自全国各军区的步兵们,看着这只不存在于任何建制里的骑兵班,羡慕的眼冒金光。
由于大雪天气,二连浩特所有对外jiao通处于断绝状态,兵站里有不少来拉练的战士属于机械化部队,汽车摩托车都很多。他们到了兵站就投入抗灾抢险,没注意兵站的油料见了底。没有了油料,机械化等于机歇化,全部趴窝不动了。搞的这些机械化部队的战士无法使用机械协助抢险,正一筹莫展窝在兵站里发呆。
现在见到一支骑兵出现在兵站,大伙的心思活了起来。这里可是内蒙古,别的找不到,马肯定大把。级别高的军官找兵站站长帮忙搭线,看看能不能借用老百姓的马匹。等级低的士兵自然围着三班问东问西,一心要从三班嘴里掏出获得马匹的方法。
“买的。”周少文代表三班当发言人,把三班的遭遇往惨了说,起码夸张一千倍。不过问道马怎么来的,周少文淡淡的吐出这两个字,把五湖四海的弟兄们吓了一跳。
“买的?这得花不少钱吧!”有人提出问题,有人解决问题。围观士兵中一个家里干畜牧的开始算账,“这些马都是纯种蒙古马,大部分都是四岁到七岁的成年马,不用怎么相就知道是好马。在外面卖大概一万一匹,在产地卖三五千有保障。这十匹马最少三万以上十万以内。”
相似小说推荐
-
很纯很暧昧 (鱼人二代) 杨明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打架斗殴逃课作弊,标准的差生一个。暗恋着校花不敢表白,参加高考也没有希望…&h...
-
老子是癞蛤蟆 (烽火戏诸侯) 国士。国士无双,一骑绝尘。红顶。那一年,风雪漫京城,我一鸣惊人。 书评:烽火前面的书,其实我感觉看到后面,有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