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癞蛤蟆 (烽火戏诸侯)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烽火戏诸侯
- 入库:04.12
第二天赵三金睡到中午,没在午饭上兴师动众,跟酒店要了份牛肉面填了下肚子就坐进旧金海最招牌的宝马7系加长版,上车前拿到手北京饭店方面由担任党委书记的总经理亲自送来的袋子,里面都是临时购买的财经类杂志报纸,赵太祖坐进车后,抽出一本,看了看格外醒目的封面,对拍摄效果还算满意,他自己和齐冬草,以及一帮金海的乱臣贼子,都是陪衬,居中的青年,虽然不知道这个投机取巧的安排,但依然淡定从容,极为上照。赵太祖换了两本,照片都是同一张,标题各有千秋,《帝国的分水岭?》《东山再起!》《向左,黄金。向右,还是黄金。》一些个副标题都不遗余力极尽感性渲染,赵太祖嗤之以鼻,笑骂了一句拍马屁都拍不到点子上,总算找到一本能让他有兴趣翻看内容的,主标题很异类,《他是谁?》杂志内页更是用上了绝对足够分量的大篇幅,难能可贵的是措辞朴实,没有一味歌功颂德,只是纪实一般揭开了封面上提出的疑问,自问自答,赵太祖才看第一小篇,就给了八十分的高分。这本杂志明显早有“预谋”,给人感觉就是万事俱备只欠封面图片的东风,因为这篇有众多采访对象唯独没有当事人的报道,太详尽了,一举揭开所有内幕谜团!
那个叫赵甲第的青年,这一天名动的不止是北京城了。
拜金女们看到的是报道引用《灰色帝国的坍塌》中对赵太祖身家的保守估测,以及两个采访对象中国福布斯负责人和胡润破天荒保持一致的预判——“赵鑫目前资产应该在500亿以上”,“赵鑫即便被踢出自己一手创立的商业帝国,一样握有最低不少于600亿的财富”,前者是相对严谨的福布斯,后者是这些年一直将赵太祖不肯上胡润榜视作最大遗憾,而榜单又不敢擅自让赵太祖上榜的胡润亲口所说。这两个数字已经足够吓人,但局内人都清楚,福布斯和胡润在观望中还是不敢轻易得罪赵太祖啊,哪里会只有五六百?
与封面主角的同龄人更多看到的是这个旧灰色帝国太子爷荒唐却彪悍的高考成绩,尤其是后来的国考第一,一些个尤其是英语成绩不佳的高中学生肯定都在狂笑,这哥们牛掰大发了,英语鸭蛋,真汉子!因为有那个叫赵甲第的大学母校方面佐证,对于这家伙的成绩,尤其是理科素养,毋庸置疑,绝无半点水分,这不废话,杂志内都附带上上年度工行的大致责任模型图片了,被采访的工行也直截了当验证了这份模型的出色以及创建人赵甲第的独力完成。任何一个旁观者都得感慨一句不服气不行啊。
杂志最神通广大的是不知从哪里搬出了一些好东西:赵甲第的毕业论文,他自娱自乐的一些晦涩模型。
这让自视甚高的一些个财经大佬们情何以堪?
但最让人动容的是末尾一篇四川偏远山区支教的报道,照片上的观音村孩子一起站在希望小学校门口,这个报道篇幅最小,却是最为用心,十分尊重那个与世无争的小山村,没有跟孩子们提起赵老师的真实身份,只是采访了一位经常来往乡镇和观音村的拖拉机师傅,质朴的言语片段,让浮躁的社会不得不唏嘘:“赵老师啊,我当然知道,真是好人呐,对谁都客客气气,搭过我的车,我哪好脸皮要他的钱,每次回村子都带着镇上书店买来的书,很多,都是他自个儿掏的钱。赵老师呆了整整一年,穿来穿去就那几套衣服。”“观音村出来的孩子都懂事。”“你们问这个干啥子哦?别是赵老师出啥事了吧?老天爷可不能这么不开眼,好人都没好报啦?!”
这篇报道提到一个细节,赵甲第每次回信,都会给孩子们寄回空信封和邮票。
他是谁?
通篇报道都只是给出一个个事实,没有任何拔高嫌疑的评价。
赵太祖只留下这本杂志,其余都丢出窗掉落在长安街上。伸了个懒腰,赵太祖拿起手机,呵呵笑道:“关机关机。”
红顶第49章 接班和演讲
铺天盖地的报道。
连八卦杂志都挖出很久以前在上海半岛酒店偷拍到陈皇妃与神秘青年“约会”的照片,重新当作副封面。
赵甲第早上一直呆在房间里研究赵三金让唐绣思带来的资料,如果说以前庞大金海帝国只是露出冰山一角,现在才是真正全盘浮现在赵甲第眼前,盘根交错,至于布局,赵甲第光是看正反17张a4纸看得眼睛都快绿了,这玩意本来就已经是压缩精简到极致,要真扩散开去,一点不比看大块头的学术巨著来得轻松,关键在于赵甲第根本没有亲身参与任何纸上描绘地下帝国的打造,只能先囫囵吞枣,再细细咀嚼,再抽丝剥茧,这才能初步建立起仍然很勉强的视野,上次在上海,赵三金有句话让赵甲第受益匪浅,经营几十个人的小作坊和管理几千几万员工的企业,截然不同,赵甲第暂时还不清楚赵三金是何种心态,是不是两三年以后就把他赶鸭子上架,如果是,那赵三金会不会做太上皇,又是个问题,如果赵三金真当甩手掌柜上瘾了,那赵甲第如何去面对大多数家族企业继承交替期蒸发60%以上的规律?退一万步说,这个即便还可以忍痛,摆在赵甲第面前的是一个绕不开躲不掉的更宏大命题——如何最大化接手赵三金的隐性特殊资产?这包括赵太祖的红色关系,赵阎王的灰色人脉。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问了没用,一切都得看赵甲第自身的本事,赵甲第扪心自问,还远远没修成独孤九剑,能去屠龙吗?这可不是做数模,不满意推倒重建便是,资料上的项目,动辄几十个亿,几个亿的那种小打小闹,都没好意思写在a4纸上。赵三金倒好,啃完面条拍拍屁股就闪人了,只留下个私人会所的地址,要不是齐冬草在一旁坐着,赵甲第真想去长安大街上暴走。
童养媳姐姐马上要回锦朝总部安抚开国功臣们,情理之中,赵甲第这些年倒是被逼出不少心胸了,自然不会对此有疙瘩。冬草姐肩上的担子只重不轻,自己好歹还有两年的死缓期限。
到了酒店大堂,跟几批房客擦肩而过,赵甲第总觉得这些陌生人眼神不对头,不像是看一只癞蛤蟆的视线啊,到了大堂退房,更是气氛诡谲,一帮北京饭店中高层在附件扎堆,没指手画脚,礼仪素质还是有的,就是对着自己微笑,把赵甲第整得毛骨悚然,他和齐冬草的关系还未公开,没理由闹出这么个排场。赵甲第望向齐冬草,她笑而不语,似乎还有些心虚。赵甲第一头雾水地赶赴私人会所,步行即可,原因很简单,那家会所就在紫禁城里头,不过有人候着,否则赵甲第注定找不到地方,结果赵甲第见到赵三金安排的饭局成员后愣住了,商务部部长助理李英平,据说即将下放的红高干杨丰,还有李檀!
李檀比赵甲第更惊奇,李英平是李家女婿兼头号门生徐震牵线,而名声颇大的杨丰则是李英平搭桥,体制内修行,无非是铺路和借势,李檀不奇怪见到杨丰这个正二八经的团派出身红色公子哥,可赵甲第是怎么回事?李檀知道赵甲第和王家千丝万缕的关系,赵甲第对此也从不隐瞒,但李英平是怎么回事?看赵甲第的眼神一点都不生分。赵甲第主动跟三人打招呼,杨丰笑问道小八两认识李大秘书?赵甲第对这个认识了很多年的无良大叔不矫情,没好气道在杭州天天去李哥那边蹭烟蹭酒。李英平比赵甲第预料得要和气许多,起码说了点场面话,这顿饭吃得寡淡,下午李檀和李英平要去就在长安街上的商务部大楼,杨丰和李英平一起送到院门口,点到为止。
就剩两人,杨丰就原形毕露,翘着二郎腿,丢给赵甲第一根烟后幸灾乐祸道:“还没拿下李家的闺女?追求这样的优秀女人,闪电战胜率要远远大过持久战,这是叔的经验之谈。”
赵甲第撇撇嘴道:“信你才怪。”
杨丰呵呵道:“你小子现在了不得。”
赵甲第今天从头到尾都在纳闷,“嗯?”
杨丰笑道:“你今天没看报纸什么的?”
赵甲第有种不祥的预感,道:“没啊。”
杨丰故意藏着掖着,只顾抽烟,悠哉游哉。赵甲第苦中作乐忙里偷闲,干脆什么都不想。杨丰收敛神色道:“晚上杨叔叔带你见个人。不出意外,明天就是他带着你去见谁了,是谁,别问,问了也是白问,我不知道。反正这么几轮下来,你总会碰到陈靖,到时候再由他带你继续过关斩将,你做好心理准备,肯定比上次金海风波更累。都是些不省油的灯,不是笑面虎就是不倒翁,我应付起来都觉得吃力。”
赵甲第刚拿出手机,马上就放回去,苦笑道:“肯定关机。”
杨丰哈哈笑道:“你小子就是聪明,明白赵三金的意思了?”
赵甲第呼出一口气,“懂了。”
结果,赵甲第在北京走马观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算是见识到了漫天神佛,对于那张照片引发的满城风雨,根本没功夫上心,与这一周“磨难”“取经”相比,太小儿科了。省发改委那边没有动静,倒是老校长相当恼火,让他赶紧滚回去。赵甲第火急火燎跑去上海,都没敢先去杭州,结果还是一照面就被骂得狗血淋头,正当赵甲第低头认错的时候,老校长来了句“明天学校有个讲座,你去说说,就当给学弟学妹们传授点经验。”
相似小说推荐
-
锦衣夜行 (风雨) 夜行人横空出世,以强横的手段横扫一切……刑警队长,隐秘机关,黑道老大,各国的超能者,还有网络上一只...
-
流氓高手 (无罪) 一个混迹于大学的不是流氓的流氓,在极度猥琐的情况下,和两个美女发生了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老无的故事里,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