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太宗皇帝成长计划 (云绕半山腰)


人流攒动,车马不息,叫卖吆喝之声鼎沸,街边各式商铺、摊贩应接不暇。
道童年纪不大,又是刚从山上下来,见此繁华景象,不由得左右挑头,满眼都是对见到满城热闹,繁华无比的景象而感到新奇高兴。
“哇,这中庆城,真的好繁华啊!比古越镇还要繁华!”道童按奈不住喜悦,兴奋地对着身边两位师兄道。
古越镇,是龙虎山下的一个小镇子,和这云国京城,自然是没得比了。
听到道童的兴奋之声,游侠儿打扮的粘杆处小头领当即道:
“我云国京城,只论繁华,可不输夏国京师……咦,说来还有些奇怪呢,往日人可比今天多太多了,怎么现在人这么少?”
道童眼睛圆睁,惊讶道:
“往日比这还要多?”
“是啊!奇怪,今天又有什么事儿吗?”粘杆处小头领有些不解道。
青年道士二师兄一把扯过还想要说什么的师弟,然后对着这名小头领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接了他的话。
粘杆处小头领见状,眼睛微微转动,然后对着三人呵呵一笑。
虽说都是道袍打扮,但也许是因为修行了道家高深功法,这三人气质太特殊太出尘了,粘杆处的人一早便怀疑这三人的身份。一路之上,这名粘杆处小头领,可是一直留心着三人呢。
不过如今既然到了中庆城,粘杆处的老巢,只要提前有了防备,倒是也不怕三人有什么花样!
这个时候,一名游侠儿打扮之人,从前方匆匆跑来,凑到小头领耳边轻语几句。
小头领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旋即点了点头,对着一众道士道:
“诸位,前方人潮拥堵,请随我绕行吧!”
小道童闻言,当即出声问道:
“前面拥堵?怪不得你刚刚说人少了,是不是都去前面凑热闹了?今日这中庆城,可是有什么事情啊?”
小头领闻言,点了点头道:
“今日恰巧第三次科举放榜,不少人都挤在前面看榜了。因为人太多,朝廷都已经调动了巡防营、禁军前去维持秩序。咱们啊,还是不要去凑热闹了!”
“第三次科举?就是之前颁布,选拔读书人的那个制度吗?”道童问道。
小头领再次点了点头。
道童眼睛一亮,垫脚看着前方隐约之间传来喧闹之声的地方,心中颇为意动。他犹豫片刻,扭头看向自己的大师兄,出声道:
“师兄,我想去看看!”
清冷道士闻言,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道:
“去吧!”
道童闻言,当即欢呼一声。他脚下一点,高超的轻功径直施展,衣襟破空之声刚刚响起,不待众人有所反应,身形便已然飘然而去,直落在数丈之外。
小头领见状,眼前不由得一亮,点头赞叹道:
“这年纪轻轻的,便有好厉害的一身轻功啊!”
青年道士神色一僵,旋即看向小头领,讪笑道:
“我这师弟,嗯……这是家传,再加上天赋异禀,呵呵呵……”
小头领闻言,对着青年道士呵呵一笑,一副看破不说破的神色,径直走开了他们身边,领着一众道士绕路前行。
青年道士嘴角微微抽搐,无奈地看向自家大师兄。
你刚刚不还说在见到云国皇帝之前,要低调行事吗?
清冷道士一瞥自家师弟无奈的神色,便看出他的心思,神情依旧平淡,道:
“我也很想知道,所以让小师弟去看看。”
“可您刚刚不还说要低调吗,这小师弟少年心性,显露身手的,岂不是让人怀疑……”
清冷道士闻言,沉声道:
“心有触动……此前身在门中之时,心中便屡屡对西南之地有所触动。我的机缘,或许便应在了这云国之上。”
这一句话,便将青年道士的话堵住。
自家大师兄,修行的乃是道家最高传承功法,自古至今极少有人能够修行《太上洞玄天机阴符妙经》。他走的,便是是顺应天机,感悟天地大道,修炼道家本心的路子。
修炼这门无上道家真传,便能自天地之间,获得自身机缘的启示。清冷道士这道心被屡屡触动,便是冥冥之间的天机启示。
如此一来,这才说得通。
怪不得自家这一心修行,不喜俗事的大师兄,这次竟然主动在道主面前,接下了前来云国探查的任务,而且在道主闭关之后,还能听得进去门中庄长老之言,乖乖地前来云国了。


第四十三章 出金卡了!!!
皇宫,养心殿中。
张昭对着萧承微微一礼,沉声道:
“启奏陛下,此次科举,通过第三轮试者,其中秀才科合格者二十七人,明法科四十四人,明算科三十九人,兵科四十八人,农科一十九人,墨科二十人,辩科五十二人。共计两百四十九人。”
听到最后的数字,萧承还是微微皱眉,道:
“这么少?”
要知道,第一轮的科举,报名之人高达上万。结果到最后,就录取了两百多人?
张昭闻言,当即道:
“陛下,此次科举,举办实在过于匆忙,滥竽充数者众。毕竟是为国取才,必须严苛,以免才学不足者混入其中。而且既然科举之制,今后会成为国家钦定的取士制度,这第一次科举,便需要给后世制度定个标杆。录取底线只许更加严苛,绝不许放松!”
萧承闻言,也觉得这话很是有道理,点了点头,有些急切道:
“录取名册呢,拿上来给朕看看!”
张昭闻言,当即将手中名册双手奉上。
萧承自小太监手中接过,一目十行扫视起来。
常人无法看到的视线之中,金手指随之而动,密密麻麻的面板浮现在萧承眼前。
面板之上,是一个个考生的姓名,以及他们的简单能力数值。
【姓名:翟苏文科:46武科:58人品:61】
【姓名:向世涛文科:65武科:41人品:59】
【姓名:徐志强文科:60武科:61人品:42】
【姓名:时成文文科:89武科:81人品:73】
……
……
……
萧承看着眼前展开的面板,不由得眼睛一亮。
还真是好贴心的机制啊,为了萧承能够更好地录取人才,每个人显示出来的属性数值,都是直接分为文武两科的综合数值。
不过说起来,自己虽然运气不好,抽奖从来都靠保底,但好歹是第一次科举,总要出个名臣意思意思吧!
张昭见萧承如此着急地要看录取士子名册,还以为他是对着科举结果极为上心,沉吟片刻,开口道:
“陛下,召集士子于京中科举,今年尚属第一次。科举消息,尚未完全流传开来,也有不少士子心存疑虑,正在观望,所以京中场地、官吏还算能够应付。但这些士子若见科举,却是是为国取士之路,明年举办之时,这些人必然蜂拥而至,京中恐怕难以应付啊!”
萧承双眼飞快地扫视手中名单,心不在焉地随口道:
“那便让各地官府,进行考核,挑选合适人才,给予这些士子科举的资格。”
今年京城的这场科举,应试之人上万,便已经牵扯了云国朝堂之上的大半力量。若是年年如此,那云国朝堂也不用处置政务了!
况且萧承今年也只是临时应急,之后每次的科举考试,必然是要资格、前期考试所需的人力物力,分摊给下面的行政力量承担的。
张昭听到萧承所言,下意识地连连点头,然后心中琢磨几回,却又猛地摇头,道:
“陛下,将科举资格之权下放各地官府,虽能分摊压力,但亦有不妥之处。就比如这科举诸科,像是明算科、明法科,这些考题答案恒定,自然无妨。但若是像秀才科的策论,兵科的兵法推演,农、墨两科审查所需的知识,地方官府几乎不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审核判定。”
若说像明清时期的八股文科举,那各地官员都是这般科举出身,自然有一定的能力判定文章好坏,衡量士子学识的高低。
但这个世界,百家争鸣,则必然不能照搬这等制度。
试想一下,你让一个法家出身,所学的主张,是“以法为教”的地方官吏,去判定一位儒家士子,以“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为题的卷子,那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自然不用多说。
萧承手上一顿,抬头看向张昭,沉声道:
“有道理,科举之事,是不能下放各地官府。”
他顿了顿,又扭头看向身边的冯保,问道:
“司马徽、庞德公那边怎么样了?”
冯保闻言,当即躬身道:
“二人得陛下看重,自然是感激涕零地接下了圣旨。五万两白银,此时已经送到了二人手中!”
眼看着拒绝了萧承三次,司马徽、庞德公心中还是很有数的,本来都打算带着家人去深山隐(跑)居(路)了呢。
却没想到,宫中侍者第四次上门,来得那么快。
这次宫中侍者带来了五万两白银,以及皇帝让他们二人此后专心教书育人的圣旨。
为官,司马徽、庞德公二人自然是不太乐意,但让他们教书育人,他们还是挺乐意的。再说了,好歹是一国皇帝,态度都这么好了,不能不太给面子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