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便是历代修行人物生平事迹及其著述,比如张道陵,葛洪,袁天罡,吕洞宾,陈抟,王重阳,张三丰……我只是列举了几个最广为人知的,真要细究起来,内容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说到这里,他面上平静,心中却极为忐忑的问:“这些内容,都有收集保存吗?”
第二九章 文明抢险委员会
欧自远有些错愕,问:“这些东西……很重要吗?”
“呃……您不是说随着大家修为觉醒突破,传武也已突破了自身极限,有了奇功绝艺的影子吗,这些传武功法到底发展成什么模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咱们的立意和脑洞,我就想,咱们或许可以从远古神话、先贤典籍、先贤修行记录中得到一些灵感。”姜不苦道。
欧自远一脸的狐疑:“真这么简单?”
在他探究的目光下,姜不苦道:“好吧好吧,我有些想法,都是未经实证的一家之言。”
欧自远双手笔直前伸,交叠按在拐杖顶端,道:“说来听听。”
姜不苦有种错觉,只是瞬间,原本乐呵呵的一个亲和老者突然变成了沉凝庄肃的大佬。
他忍不住悄悄吞了吞唾沫。
“大西洲圣堂圣剑的进化之路非常特别,粗看也是一种修行,可真细究起来,和咱们的修行不是一回事。
我不知道其他人对此是如何解释的,我的观念是,意识干涉现实。”
“意识干涉现实?”欧自远低声自语。
“若从这个角度去看,全球以此道作为进化方向的远非大西洲一处,其他几个因信仰组成的势力,多少都有这方面的迹象。
之所以成效没有大西洲这么显著,我猜测和大西洲宣称的个人信仰虔诚度或者光明神真的伟力惊人关系不大,和信仰人数的关联更大些。
因为全球信仰光明神的人数远超其他宗教的信仰人数,这才是根本原因。
有个事例可以更进一步佐证,源大陆有几个小国,共同信仰一位名叫乌桑玛的巫神,祂以雨林为家,雨林中的毒蛇猛兽,乃至其他各种危险恐怖,都是听祂号令的部众。他们坚信,只要成为乌桑玛的信徒,就会得到祂的庇护,在恐怖雨林中的生存能力就会远超常人。
天变之后,全球受到雨林威胁的国家非常多,在火药武器失效后,这些国家都被迫整体迁移远离,唯有那几个小国没有向外迁移却还过得不错,还有一些小部落融入他们,改信乌桑玛之后,生存压力也有了明显的下降。”
欧自远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早在天变之前,人类就有意识与现实的各种猜想,比如盖亚意识,这种观点认为星球上存在一个由所有生命共同构成的意识体……”
他说到这,欧自远的眼神陡然一凝。
姜不苦却恍若未觉,继续道:
“又比如著名的曼德拉效应,全球各国互不认识的人,会共同形成一些错误的认知,以为死了的人并没有死,以为存在的地方其实是虚构,都以为发生过的事件其实从没发生……
还有这样一个实验,给一群人一张虚构的人物照片和部分虚构信息,他们就会集体脑补完善,赋予其完整的灵魂人性,然后,类似曼德拉效应的诡异现象就会发生,那些完全没有参与实验的人,会下意识觉得这人存在,其他性格事迹生平之类都与虚构完善的内容相似。
有人据此宣称,信仰和神灵便是这种实验的究极态。
当然,在天变前这都是小众思维,更多人指责其荒谬无稽,我以前也只是当成有趣的故事看,可现在,越来越多的实例,却在逐渐改变我的想法……官方不是也说要抛下既有的认知束缚吗?”
欧自远沉声道:“你是觉得这些人类意识虚构的人物可能在现实中出现?”
姜不苦摇头道:“祂们会不会出现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祂们和人类正在产生更强的交互。至于祂们会不会由虚化实,我真不知道。”
这话出自真心,至少,在前世他重生归来之时,这事还没有发生。
可意识与现实彼此交互干涉,也是真的。
若说那时的炎夏人最痛惜的一件事,就是天变之初的混乱期没人对那些珍贵资料进行抢救性收集,等到秩序重新底定,在废墟之上重建文明,收集到的信息已经非常不完整,支离破碎,只言片语。
因为炎夏的传承实在是太过浩瀚,汗牛充栋,繁若周天星辰。
天变之前世界早已进入信息大数据的时代,所有珍贵文献都被录入电脑中予以保存,等电子灾难降临,这些承载了炎夏文明的重要传承瞬间湮灭;
而纸质版的文献一来数量极少,而且,被存放在不同地方,分散在天南海北,很不集中,经过多年的浩劫混乱,大部分都已永久性的损毁丢失。
再难将自己的根脉补齐,这不单单是传承的缺失,更是实打实的削弱了整个炎夏体系的后劲和潜力。
等到人类后知后觉的明悟其中的因果,不知有多少炎夏人痛得捶胸顿足。
反倒是那些一神教的信仰保存得最完整,因其内容少,主脉简单,凭借信徒的口口相传就能基本复原。
想到这里,姜不苦忍不住道:“若官方之前没考虑到这方面,现在做也还来得及。”
因为他的提醒,官方对电子灾难的到来有准备,而且天变未久,就连网络都还没有完全断绝,一切都还来得及抢救,再加上这世的炎夏秩序井然,纸质文献应该都得到了极好的保存,那些相关学者甚至道人也都健在,只要官方有心推动此事,一定能够避免出现前世那种让人痛心的局面。
欧自远双手稍微向内收了收,让有些紧绷的身体轻松下来。
面对姜不苦恳切的目光,他微微摇头道:“天变之后,高层着力推动了很多事,成立文明抢险委员会,对炎夏文明的一切成果进行抢救性的保护就是其中之一。最重要的就是完整收集所有文献资料,其次是各类古董文物和遗迹遗址。
除了遗迹遗址因其特性只能就地保护或者封存,那些古董文物都用最好的技术进行批量复制和分散保存。”
说到这里,他看着姜不苦一脸轻松的笑道:
“古董文物都如此,那些文献资料就更不用说了,我虽没有具体参与这项工作,但你说的这些肯定都在其中,而且,数量绝对不少。
因为按照我们的设想,每个聚居地都有可能独自担负起重启文明的重任,那么,每个聚居地都至少要有一份完整全套的资料文献。”
说到这,他眼中闪过思索之色,喃喃道:
“对啊,虽然六一学院最初的定位只是摸索研究人类的进化之道,现在我们在这条道上也走上了正轨,可谁说咱们不能做成综合性大学?
即便不是综合性大学,以修行为主,可修行人也是要学习的啊,不然我们难道教一批肌肉疙瘩文盲出来!”
说到这里,他激动的拍了拍姜不苦肩头,道:“你提醒了我,我要再建一座大型图书馆,搬一全套文献资料放进去。……我走了,你好好想个方案报给我。”
说罢,他头也不回的快步走了。
姜不苦愣了一下,而后失笑摇头,又独自在一堆堆资料文件中转了几圈,就回职工宿舍将所有个人物品搬到后殿一侧的房间安置下来。
除了外出去食堂吃饭,他宅在里面足不出户。
三日后,一份方案终于在他笔下成形。
第三零章 校外一游
新历3年,6月15日。
六一学院校长办公室,几位主事人难得的聚在一起。
副校长燕洪,三把手教导主任周塔山,全面接管科研组工作的翟舒同教授,认真传阅着一份手写文案。
欧自远大马金刀的坐那里,不离身的拐杖立在双腿之间,稳稳的撑着他的双手,他左顾右盼,神色很是悠然。
等三人都仔细看完,他才问道:“怎么样,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
翟教授最先开口道:“我对修行本身的体验不深,只是从感觉上判断,应该是可行的。”
燕洪随后开口,言简意赅。
“可行。”
周塔山最后道:“可行倒是可行,可这样一来,和我们最初设想的典藏室模式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欧自远拍板道:“既然可行那就这么定了,至于和咱们最初的设想有很大不同,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真要说来,也只能说我们的思路没有年轻人开阔。”
很快,姜不苦就得到了回复。
下午,他在校门口坐上了201路公交车。
虽然车辆动力已经全部改换成了蒸汽机,但从外观上并不能看出明显的变化。
真要说变化,就是公交车厢变得更大,能搭乘更多的人。
从新历开始,各聚居地就开始逐渐放宽出行管制,除了往来不同聚居地需要很严格的手续外,同城之内的出行已经很自由。这一法令迅速恢复了各城的生机活力。
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私家车已彻底成为过去式,人们出行现在只有三种选择,公交车,自行车,步行。
虽然放宽出行已经两三年,但姜不苦出校的次数却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