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真正愿意在修行一道上投入精力的人,基本都是努力修炼至少能够达到内壮境巅峰这个层次的人。
对于这个群体的比例,炎夏官方对此有着准确到小数点后五位数的百分比统计,粗略点说,就是有四分之一左右。
而内壮境巅峰谋求突破练气境,并成功的比例大概在八分之一左右。
综合来看,一百个人里面刚好有三个练气境的修行者,这个比例看上去也不是太离谱,可若以炎夏三万亿的人口规模来看,练气境修行者的数量就显得非常夸张。
而自从晋入练气境以后,每一个小境界的跨越都非常艰难,其中,绝大部分突破练气境的修行者,属于刚跨步迈进门槛,就已经站在了终点。
或是突破之时已经年纪老迈、气血不旺,或是天资所限,后劲乏力,他们会主动选择停在原地,对于这部分修行者来说,他们修行最大的动力就是突破内壮境与练气境的关卡,获得更长的寿元,更健康的身体,百分之三的成功率,这也是但凡又往突破内壮境巅峰者多会努力冲一把的原因。
对他们来说,修行最大的意义就是加生命,修炼功法在他们眼中等同于养生之术。
除此之外,他们和普通人没有太大的不同,娶妻生子,务农经商,既没心思、也没能力去掺和修行界的事,所以,通常情况下,这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并没有被纳入修行界这个群体之中。
其中,又有大概五分之一的群体能达到练气境中期,又有五分之一能突破中期达到练气境后期,在此基础上,又有大概十分之一的群体最终能够突破到筑基境。
通常所说的修行界底层,就是指修为处于练气境中期到练气境巅峰这一群体,其规模大概在炎夏总人口的1/160,除去突破筑基境的人数,以炎夏三万亿的人口规模算,就是183.75亿。
修行界中层,一般就是指筑基境这一层,占炎夏总人口的1/8000左右,即3.75亿。
修行界之所以能称之为“界”,这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
如此庞大的数量,他们分布在炎夏广袤无垠的国土之上,城市中,宗门内,编制外,编制内……他们分布广泛,是构成修行界的血肉和骨架。
拓荒垦殖,清理瘴气弥漫之地或毒沼遍地的湿地,为整个炎夏拓展更多的生存空间,他们是绝对的主力军;
开发宗门驻地,深山,莽林,深谷,峰顶……修行宗门能有如此表现,少不了她们这些修行民工的付出。
他们与普通人的联系最为紧密,互动最为频繁,广泛存在于一个个行业中,在普通人眼中,他们是人生与事业的天花板,在高阶修行者眼中,他们是基石。
因为他们,整个修行体系才有了根。
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甚至是绝大部分的绝大部分,此生修行的上限也仅止于此。
他们自己也深知这一点。
一方面,他们也是正经修行者,另一方面,他们的追求与大道这类高大上的东西没有任何关联,他们也清楚的明白这点,不配。
从天资、心性各方面审视之后,扪心自问,他们就会得到一个真实的答案,自己不配拥有这样高的目标,修行不是自我麻痹,需要实事求是,需要有自知之明。
而他们最不缺的就是自知之明,至于那些没这类品质,偏偏不信邪的,要么把自己搞得头破血流,认清自己,要么干脆走火入魔,外魔入侵。
既然大道追求成为一种奢谈,那么,他们自然就要追求点别的。
从某种角度讲,修行界中低层是最功利、最追求实例的,包括修行本身,都有一个价码。
“对我有什么好处?”
这是他们一切行动的思维原点,有好处才干没好处就不干。
或许那些有着更纯粹的大道追求,也确实站到了更高位置的修行者会对此心生鄙夷,甚至觉得“这一切不是没有原因的”。
但姜不苦却从不鄙视他们,甚至能够理解他们才有的彷徨与苦闷。
他们就是修行界的打工人,而那些追求大道且真的有所成者却是股东,走得越高越远,相当于持股比例越大,他们压根不需要去考虑任何好处,天大的好处就会自动向他们涌来。
而他们不同,不仅永远成不了股东,永远都是打工人,若自己不去主动谋取,不会有任何好处主动跳进他们的碗里去。
更悲催的是,只要炎夏格局不发生巨大变化,内部没有涉及范围深刻的动乱,外部没有伤筋动骨的战争,他们这些修行界中低层永远无法摆脱这困境。
随着炎夏按照既定的道路持续和平发展,和平扩张,越发展,越扩张,他们将越苦闷越彷徨,因为他们必将遭受源源不断进入的新生代的冲击。
持续而惨烈的内卷,将使得他们本就不幸福的处境雪上加霜。
让他们陷入这样的境地,似乎是一种客观的必然。
但就炎夏人道而言,因为这意味着壅滞与堵塞,是大量本该发光发热的个体陷入无意义的内耗内卷之中。
姜不苦左思右想,想到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给他们一个新的选择。
这种事情很多年前就有过,陈中夏的曾祖辈就是远离炎夏本土,前去源大陆扎根定居的志愿者,之所以有那么多优秀的志愿者,除了那些宏大的情怀,也不乏对个人前程的考量——为了摆脱炎夏本土的内卷,甘愿去异域拓土开疆。
这个思路给了姜不苦一个启发,现在陆地空间已经不足以支撑炎夏庞大的修行者释放压力,必须寻找到一个新的、足够广阔的蓝海。
很自然的,他的目光就瞄向了海洋。
比整个陆地都更广袤的海洋。
若海洋彻底对他们敞开怀抱,至少在他们彻底征服星球内所有海洋之前,这种无意义的内卷必将最大程度的被抑制,他们的才华和能力不用再消耗在彼此的竞争上,而是用在为炎夏人道做增量。
这样一来,他们还能挣点气运,若是机缘好,能力强,获得人道功德也不是不可能,真到那时,他们也可以重拾道藏,静悟大道。
收心敛性,从充满物欲与功利的圈子中挣脱出来,摆出一副大彻大悟的觉悟姿态。
“亲们,哥不同你们混了,从今以后,远离浊浊浑流,哥要去追逐真正的理想。”
姜不苦相信,可能再过上一年半载,相关机构也会反应过来,只是,那些深受内卷之苦的中低层修行者们用切身行动表达了自己鲜明的倾向。
从今以后,哥要奔赴蔚蓝,不和你们一起玩了。
第一三三章 下海吧少年
鲛人的忽然出现,除了让措手不及的炎夏官方跑断腿之外,整个炎夏民间的舆情也因之沸腾。
上一次这样全民参与讨论,集体亢奋的事件还是二十多年前,从鬼魂诞生到阴冥之地开辟这一系列事件对人们观念的冲击。
至于后面气运规则的诞生于神道体系出现,民间舆情对此虽也有反应,却远没有这两次这么热烈,因为善恶有报本就炎夏人思维中既有的观念,不需要重塑三观或者构建新的社会伦理,而早在神道体系出现之前,城隍庙土地庙就已经诞生多年,这次出现,颇有种水到渠成的意味。
虽然都是非人智慧生命,万族万类的智慧生命和一个以族群形式出现的智慧种族,完全是两个概念。
特别是炎夏人道的概念经过这些年的渗透,已经深入大众观念之中。
人们都已经知道,冥冥之中,有一个炎夏人道在罩着我们,庇佑我们。
三十年前那条横亘长空的神龙只要见过的都不可能遗忘,所以这个观念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现在的情况就是,鲛人不是人类,但却同样是炎夏人道体系下的一份子。
那感觉就像是一直都是独生子的炎夏人类,享受了炎夏人道一百多年,甚至可以延长到五千多年的宠爱,这爱是唯一的,因为炎夏人道只有一个儿子,祂给的爱当然是全部。
现在,扭头一看,旁边忽然多了个流着鼻涕舔着棒棒糖的臭弟弟,明目张胆的就张开怀抱对炎夏人道喊:“粑粑要抱抱。”
爸爸的爱不完整了,当了五千多年唯一的儿子,受到的冲击该有多大?
再看看这个臭弟弟,咦,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变得!
所以,炎夏民间的舆情是非常微妙的。
敌视谈不上,亲切更谈不上。
再就是各种桃色绯闻的点缀,从外形上看鲛人的形象更是无可指责,确实好看,这可都是茶余饭后最助兴的谈资。
深邃者能看见深度,肤浅者能看见绯色,爱斗者似乎看见了流血,是非者似乎看见了争端……一时间鲛人成了一个筐,什么人都能往里装,但不论何种人,在开口论及之前,总归要先摆出一副思绪满腹,忧国忧民的姿态,先叹一口气。
“哎!听说了,居然有人跟条鱼搞起来了,道德沦丧啊!啊?你还不知道,来来来,我来跟你说说。”
“哎!你看看她们穿的那身衣裳,我就没见着一块布……居然还说这是民族特色,呵呸,简直就是给我们炎夏人道丢脸啦……你看看,你看看,该遮不遮,不该露的她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