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成神从种田开始 (汤圆狗)


  确认山城可以建造后,第一步就是清理山头。
  以最高大的山头为主山,命名雷龙山,寓意在原来狮城的基础上迈向更高层次。
  雷龙山高三千米,山脚边缘直径五万余米,坡度平缓,无陡峭崖壁,作为主城区再好不过了。
  在雷龙山周围,有五座山岭环绕。
  分别命名为凤鸣山、铁王山、青岚山、瀑冰山、火焰山。
  五座体积略小些的副山拱卫主山,基本上形成了北石岭山脉走势。
  建造王都从雷龙山开始。
  第一步,除去山体上所有植被,露出山体的真正容貌。
  第二步,依照山体形状初步设计建造方案,规划不同建造区域。
  山城的城市布局要求比平原上建造城市要求要高得多,每块区域必须环环相扣,稍有差池就会给居住环境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第三步,按照规划方案开始动工,打造地基,形成山城雏形。
  把不需要的表面浮土和碎石去掉,留出以后会用到的管道布路,然后用土属性魔力将山体从上到下全部加固一遍。
  这道工序完成后,相当于把雷龙山变成了一个坚固的底座。
  接下来第四步就是往底座上安装建筑物,听起来有点像把插头插在插座上,事实上两者的确很相似。
  根据海拔高度的不同,将高度三千米的山体分为三十三层环形区域。
  每一层区域都是等高的,只有从下层区域前往上层区域的时候才会感觉到是在爬山。
  若是按照传统贵族的思路来看,肯定会认为每一层区域等同于地位高低,但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奥丁手底下的城市。
  三十三层等高区域只是单纯地为了方便建造而规划出来的地理条件,不会跟地位高低所挂钩,更不会以此来设置管理条件。
  实际上,因为雷龙山很大,腰部以下每一道环形区域都具有非常大的距离跨度。
  如果真的以此来作为管理区域划分的话,会非常不便,毕竟走完一整环就要用去大量时间,导致管理效率低的可怜。
  于是奥丁以最底部的五层为基础,把360°环绕区域划分为六块60°扇面区域。
  每五层的扇面区域即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区域,由该区域的至高神殿分管。
  往上第6~第10层区域因为表面积减少的原因,相应的减少一块扇面。
  即把360°分割成五块72°角的扇面。
  同理
  11~15层,四块90°角扇面;
  15~20层,三块120°角扇面;
  21~25层,两块180°扇面;
  25层以上则是王宫和各家族商会聚集的多瑙河最高势力,唯王宫御卫特管地带。
  当然,尽管奥丁已经再三避免以区域高低来决定居民地位高低,但房价是硬伤,越高得住处越贵是硬性条件。
  他只能在基础设施等其他方面做到全体一视同仁。
  山体最顶端为水塔。
  取水方式是从山顶往下垂直打出一条隧道来,然后在平行往南方开凿,连接河谷口水库。
  河谷口的水源自流至雷龙山山底中心,在通过魔法阵把洁净湖水抽上来储存至水塔内。
  通过居高临下的地理位置,一座超大型水塔可供应整个雷龙山城的居民用水,而且水压还大。
  雷龙山海拔最高,如果管道铺设到位,其他五座副山城同样可以享受到水塔供水,无需另行开凿隧道取水。
  算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全王都的用水问题。
  相应的,水管网路也做了升级,全石质建筑可以让净水管直接入户,在家里随时随地享受到洁净水源。
  比巨石城的街道取水房方便多少倍了。
  净水管能入户,同样的污水管也能入户,而且污水处理总站可以直接建造在山体最脚下,利用水流自重收集到所有的污水进行处理。
  省去了抽取污水的魔能消耗,一举两得。


第552章 国家带头向前冲!
  雷龙山城的所有基础设施全都按照最高规格来建造,所有的民居都是独栋复式多层结构,大量的民居聚拢在一起就是一个居民小区。
  坚固的石质街道…金属杆魔能路灯…
  水渠…城市花园…观赏性林木…
  魔能列车…魔能升降缆车…
  各种各样新奇的魔能设施成为雷龙山城的主调,每个区域都拥有独立的至高神殿负责民生管理。
  包括举行节日祈祷、祭祀等活动。
  这座城市运用了全大陆最先进的理念和魔能科技,其巍峨之势连中央王庭的沙玛什首都也无法企及。
  十六万工人夜以继日的劳作。
  砍伐、挖掘、凿石、搬运、修砌…
  除了普通工人,还有数量众多的超凡者参与到这项空前浩大的工程中来。
  这些超凡者都是学院培养的非战斗类新型职业者,他们更擅长用元素能力或者身体力量进行生产活动,而不是破坏。
  也正是有他们的帮助,才能完成这项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工程。
  就在巨石领集中人力物力大搞建设的时候,奥丁老爷没忘记国家振兴计划的其他内容。
  虽然撤销了所有千人以下的偏远村庄,但零零散散分布的小型城镇依然广泛存在。
  除了人族生活的城镇外,他还下令统计了一次生活在多瑙河公国的其他类人种族数量。
  其实也不多,而且他们在此生活的时间远比多瑙河的历史久远,倒没什么理由驱逐他们,除了几个小型矮人部落集体迁到巨石领融入当地部落之外,其他的暂时搁置不管。
  雷鸣大殿
  八点钟,奥丁老爷雷打不动的准点上朝,留下几女瘫在藏雷殿不醒人事。
  话说他最近在考虑是否还要进行灭活处理,毕竟他实际身体年龄也有三十出头了。
  没一会儿,他就坐在了雷鸣大殿的专属王位上,屁股刚贴上凳子,下面就有人急吼吼的开始汇报情况。
  “启禀奥王,第一步人口集中化已完成,接下来是要把更多的人口迁往巨石领吗?”
  “当然不是!巨石领就算发展的再好,也容不下整个国家的居民,下一步人口集中是把资源贫瘠地方的人口往资源富裕的地方进行集中。
  大家可以说说,都有哪些好地方。”
  很快,众位大臣和祭司你一言我一句,把多瑙河各资源地说了个七七八八。
  这类资源地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类:正在开发过程中,并且具备较高的开发效率。
  第二类:正在开发过程中,但因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导致效益超出低下。
  第三类:发现了,但尚未开发。
  第一类资源地大多是平原之类良田耕地,已经耕耘多年,形成了固定的开发模式。
  再继续往这方面增加人手没什么意义,所以奥丁把目光集中在第二类和第三类上。
  既然开发起来有困难,那就想办法克服,无非缺钱或者缺人,一个领地搞不定,那就让整个国家来搞定。
  权力越集中,国家所能爆发的凝聚力也就越强大。
  曾经很大的阻力,对现在的多瑙河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启禀奥王,几年前鲍格温子爵的领地内发现了一座珍贵的黄铜矿,可惜子爵一直没有开发铜矿的能力,也不愿意低价将铜矿卖出,所以一直拖在现在还没有开发出一枚矿石。”
  “真是暴殄天物,珍贵的黄铜矿可是应用在城市建设上的重要耗材,也是锻造高强度合金的必备成分。
  当地可有至高神殿分殿?”
  “没有,最近的神殿是距离三十公里以外的伏尔城神殿。”
  “嗯…干脆这样,把鲍格温子爵领的管理权收归到伏尔城神殿,然后由神殿牵头,对外公开招标联合多方共同开发黄铜矿。
  缴完税后的收益按各自投入比例分配,神殿和鲍格温子爵都有份。
  另外,如果黄铜矿蕴含数量大,还可以把周边小型城镇全都聚拢过去,包括吸引有技术的冶炼工坊、锻造工坊,形成产业链。”
  “前期不要害怕投入,黄铜这种东西一旦冶炼成铜锭,有大把商人抢着收购。”
  “遵命!”
  从这件事情中,就能体现出国家公信力的好处。
  以往各自算计来算计去,你不相信我我也不相信你,生怕钱投进去打了水漂。
  但至高神殿牵头就不一样了,它拥有不可挑战的威望和公信力,说一不二。
  商人贵族们愿意让神殿带头,自己跟在后面吃肉喝汤。
  后面像这样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努角森林的魔植生产地经常被盗贼偷采。
  采摘未成熟魔植效力微弱不说,在偷采过程中还会破坏生长地,长此以往下去,好好一块魔植生长地就被废了。
  还是人为的。
  处理方式依葫芦画瓢,集中人力物力对生长地提供全方位保护,形成利益共同体,收获均分,人人有份。
  几个小城镇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的就行了大成。
  在扩大生产资源的同时,无形之中就聚拢了人口繁衍生息。
  原本每个小城镇都要建造的至高神殿,现在也不需要那么麻烦了,只在集中起来大城镇建造一座就够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