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杨辉三角开始走向无限的级数。
因为原本项数里,能够靠着(n-n)=0使得后面的项都为0。
可n=-1时,原本有限的杨辉三角项数便再也不全为零,无限的级数便是无限的可能。
而这个公式,牛顿发觉两边同时乘以(1+x)会变成1=1,所以确实在某种角度而言,是有意义的。
后来牛顿便尝试着将n=1/2代入,同样也可以展开多项式。
到了这一步,曾经的林奇便开始震撼,因为1/2次方就是开根号!
要知道圆的方程是x^2+y^2=1。
因此y=(1-x^2)^1/2。
这便可以展开成一个新的多项式,仅仅把多项式的x替换为-x^2即可。
(1-x^2)^1/2=1-1/2x^2-1/8x^4——1/16x^6……
至此,魔法的烟花终于开始释放!
对公式两边同时积分即为面积,区间为0到1之间。
以左边(1-x^2)^1/2积分结果就是四分之一圆——
π/4!
右边公式,积分后是1-1/6-1/40-1/112-5/1152……
也就是π=4(1-1/6-1/40-1/112-5/1152……)
谁也无法相信,这右边的无穷级数居然能够算出π!
能够精确到小数点后任意一位数。
从此π的计算,便走向了另一个维度,再也没有人进行割圆,反而是在继续优化这条公式。
诸如对0-1/2的区间进行积分,加快收敛速度。
这便是林奇在法师之路的第二关里,草草写下的π计算公式的来源所在。
在新积分区间下,甚至只需要5项便能够精确计算到3.14161,误差为十万分之二。
而达到鲁道夫用四千万亿边形算出来的35位精度,也不过需要50项而已。
数年功夫压缩至一天!
曾经的林奇看完现代π数值计算的由来,才彻底明白那句话的真谛——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最直观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方法。
相比之下,研究规律,有时候反而能更快达到彼岸!
因此,林奇默默在徽记的内部,将整个二项式公式书写完毕,再一步步代入1/2,最终得出最简单的无穷级数!
瞬间,契灵那传统的割圆法面对“无穷级数”这一划时代的工具,瞬间哑火。
自己被林奇压服至于谷底!
拥有绝对理性人格的契灵力量,开始在林奇的脑海深处显现。
只是祂已经失去了主导地位,只能够安静地观摩林奇的行为,再也无力对抗。
渐渐地,林奇感觉到整个契约之力,慢慢遍布全身,他与那绝对理性人格开始拥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方的精魂与他的精神,仿佛墨水兑水般,完全融合为一体。
而这契灵的表征,便是他的眼神渐渐变得冰冷,不带有丝毫生机。
实存定义实在。
无物存在,虚无亦不存在。
因而,如果契灵并不存在,以上简单的论证就无法辩驳。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这些超越一切限制的力量,为何会在哲学意义上吸引着不少对契约魔法感兴趣的先贤们。
有人在林奇耳边倾诉,契灵是一般意义的神话,并非真正存在,而是扎根与众生心中。
也有人在林奇耳边倾诉,契灵是真实意义上的精魂,由于神灵的协议而被抛弃到任何魔法都无法触及的位面里。
可无论真相如何,契灵都渴望参与到现实里。
哪怕只是借用生物的双眸,来窥视着这个世界。
林奇感受到“绝对理性人格”威力在自己体内荡漾的余威!
他终于,成功将这股力量,臣服于自己手下。
微处理器的春天,正式到来。
第261章 指令集
作为林奇最大的矛盾,便是哪怕自己利用巨龙灵魂复刻出了“与非门”,他依旧得面对工作量庞杂的问题。
一方面,他无法心分二用,做不到一边处理现实一边在记忆宫殿堆积木。
另一方面,微处理模块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就如同简陋一些的动画,只要画几颗树木,剩下的用复制粘贴来完成。
然而记忆宫殿并没有“复制”、“粘贴”!
按理说,照片理应是世界上最为逼真而昂贵的“画”!
可它可以复制的那一刻,便会变得不值钱。
可以被“复制”或者说“机器重复取代”的手艺,也将会如此。
瞬间林奇感受到脑海里的“绝对理性人格”以“契灵”的渠道进入自己体内,他深呼吸一口气,直接下达命令——
“根据宫殿上的微处理器草图,将整个结构继续微缩并且搭建完整!”
他的眼神渐渐变得锋利而尖锐。
“畏难情绪”实际上是每个人在解决问题时,天然会出现的难点。
微处理器一直以来,都被贴上了诸多“高大上”、“高科技”。
甚至前世在结合芯片战略后,他仿佛达到了国运级别。
但正如他小时候翻阅的“十万个为什么”里所说的。
科学(魔法)最强大的地方,便在于你只要理解了,便知道这个东西没什么。
微处理的本质就是识别处理一系列101010……的数据。
比方他要计算2342x43563x25543这个乘法,实际上便是将这三个数都转化成二进制,随后调用乘法模块对二进制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再把结果翻译成十进制数。
而这个“处理”之所以能够成行,便在于与非门本质上就是二进制运算符,他靠着这些逻辑门,便完美切合了整个体系。
林奇眼前是一张他自己考虑了不同方案后设计出来的CPU结构图。
上面列举了数十个方框,每一个里面简要书写了本方框所代表的硬件单元。
基本上具体的方框涉及的门电路单元,上百上千上万都有,只要林奇绝对扩展下去,整个计算机的性能与储存量便能够继续上升。
如林奇小时候交计算机作业,还用到了那种3.5寸的软盘,再到他大学就已经变成了容量上G的U盘,而后穿越前1Tb的u盘也并非没有。
更重要是他考虑到了框架图与实际的结构之间,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
换言之这便是积木图与积木的关系。
最初绝对理性人格很快就上手了“加法器”模块,而小学最基本的便是“加减乘除”,自然下一步是“乘法器”。
知晓原理,便能践行。
二进制数乘2,实际便是后面加个零,正如数字2是“10”,数字4是“100”,数字8是“1000”……
所以乘2不过是“移位”加“补零”的操作,逻辑回路自然不难。
乘3,便是乘2再加自身一倍。
乘5,便是乘4(连续两次乘2)再加自身一倍。
最终“乘法模块”=“加法模块”+“移位模块”。
所有的楼阁,都不是天然出现,所有看似复杂的方法,背后都能拆解。
不过,到这一步后,CPU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够替人类节省无数的工夫,便在于接下来的一项神器的物品。
而因为前后计算的原因,早期的CPU处理(A+B)x2与Ax2+B这种问题时,还因为先加后乘与先乘后加的顺序不一样,还得特意更改逻辑门的接线。
因此早期的CPU都是有专人根据程序要求不断地在模块之间改造着接线,更像是现场针对问题的计算模型量身订造。
但林奇哪能够这么傻每次根据具体的加减法需要再来重新接线。
所以便有了触发器的诞生!
很快,绝对理性人格便布置下四个逻辑门,相互直接导引接线便布置成了最简单的RS触发器。
它的作用便是两路输入(R与S),同时输出一位。
根据回路的原理——
R输入1时,结果便清零。
R输入0,便有S输入1便保存1。
RS都是输入0,那便保持原本数据。
因此计算机便出现了“保存”功能,能够用来锁定数据。
很快绝对理性人格复刻四个触发器,自己组合出四位数据量的“寄存器”,接下来它便专门用来保存数据。
此后围绕着寄存器开始添加选择器,从此寄存器里的数据会根据输入的“数据”进行变化。
这时新的“寄存器”同样有两路输入。
一路R便是“指令”输入。
一路S便是“数据”输入。
根据R的不同,诸如“1000”、“0100”、“0001”这种,寄存器便对同时输入的S进行不同的操作。
诸如“读取”、“加法”、“移位”。
如此种种!
因此CPU模型便在这一刻开始走向不同,R的指令便是开关,决定了接下来数据的走向!
很快,绝对理性人格不断地机械化完成着模块的搭建,甚至林奇都能够处于完全托管的状态。
同时在契灵的作用下,他也很清楚当前模块搭建的幕后代表着什么指令。
诸如一行数据——
01000001
前四位“0100”是一路输入R,根据接线是“写入”指令。
后面0001是S数据,便是数值1。
因此这8位机器码便是“写入数值1”!
久而久之,有人便把这8位数变成了“MOV 1”。
这便是工科里接触的汇编语言。
相似小说推荐
-
逆刃传 (隐忍de夜) 17K VIP 2021-10-06完结龙蛟大战中,战神一族覆灭,其唯一一脉不幸遗失。生于压迫之中,也自当心比天高。八岁习武...
-
昆仑第一圣 (怕辣的红椒) 起点VIP2021-12-01完结 20WSC8.65万总推荐大荒世界神魔遍地。江澜成为昆仑弟子,知晓外面危险的他决定躲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