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我叫排云掌)
- 类型:玄幻奇幻
- 作者:我叫排云掌
- 入库:04.12
比如,先得在族谱中将名字划去,而后在宗谱上记上一笔算是旁支一脉之长。当然还属于荣国府这一房,和族学先生贾代儒差不多,如此便算得到了族里的同意。
之后,便是在衙门建立新的户籍,与荣国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纯粹的宗族关系了,对他的约束力极小。
宗族族谱之事,自然有贾蓉代劳。这厮可不会因为贾琮出府立户,就敢有丝毫小觑。反而大有扑上来抱大腿的架势,热情积极得很。
见识过贾琮的本事和人脉,他和媳妇可不认为贾琮出府立户会是什么坏事,相反很有那么点子蛟龙入海的意味。
早膳相当丰盛,包子油条豆浆面条甚至牛奶应有尽有。
又不差钱,还在长身体的阶段,贾琮自然不会苛待自己。
早在买下这处三进小院时,就花费了不少精力寻摸到了几位酒楼大厨带出来的徒弟,暂时没有出头可手艺都相当精湛,全都花重金网罗下来作为院子里的掌厨。
至于小厮和丫鬟,都是通过会友书店的关系,从人牙子那买来的。先放在书店那观察训练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现在已经可以派上用场了。
反正荣国府里的家生子,除了奶娘和小丫鬟以及小厮旺财之外,其余他一概不要,当然府里的家生子也看不上他就是。
奶娘有一大家子,贾琮还特意征询了他们的意见,通过大老爷将身契全部拿到手,先安排在府里观察培训,等以后时机合适再做妥当安排。
小丫鬟灵雀也是外头买的,根本就没家人拖累,倒是省去了一桩麻烦。
小厮旺财却有些麻烦,主要还是他的家人不愿意跟来,贾琮也没强求,只是把旺财的身契拿在手里便罢。
如此,贾琮带着几个心腹,几乎就是拎包入住新的居所,一切都井井有条没有丝毫混乱,不管是舒适度还是空间环境,都比荣国府里的靠墙小院子强多了。
怎么说,‘琮三少’的名头不是吹出来的,贾琮一点亏待自己的意思都无。
就算现在荣国府那头反应过来,放走了一头蛟龙想要反悔都迟了。
贾蓉跟着上桌用膳,一点都没感觉有什么不妥之处,就和在府里的氛围和环境差不多。
等放下筷子的时候,这才猛然反应过来,心中不由暗暗得意自己的反应迅速,琮叔这哪像被逼分府立户啊,分明就是主动跳出荣府当家作主。
咳咳,贾琮的修为又到了关键时刻,暗劲已快大成。此时正用虎豹雷音的特殊手段小心翼翼震荡强化脏腑,需求的能量又猛然大增,他一个人就将丰盛早膳解决绝大部分。
要是还在荣府,‘大饭桶’的称号又要甚嚣尘上了。
“你小子还有什么事?”
见贾蓉坐在对面没有丝毫告辞的意思,贾琮眉头一挑直接问道:“有话就说,等会我还有其他事情!”
“这个,琮叔能不能在族学上的动作小点,族人们的意见都挺大的,侄儿承受得相当难受!”
贾蓉小心翼翼提出想法,同时不忘仔细打量贾琮神色,一旦发觉不对立即便打算住口。
“理他们作甚?”
见这小子如此模样,贾琮摆了摆手好笑道:“把我的想法跟他们说道清楚,若是不同意的话,要么他们另寻学堂,要么就只能接受族学的新规定!”
“可族人们却认为族学是教授科举学问的地方,不能添加那些乱七八糟的科目,免得教学堂的学生分心!”
“啧,他们也不想想,以前的族学培养出人才么?”
贾琮满脸不屑,嗤笑道:“别看我手下小弟几乎全部在科举上有所成就,可那是我硬逼着,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培养出来的!”
说到这里,他没好气道:“眼下族学学生上百,我一个人哪能照顾得过来,更没那等时间精力单独培养了!”
更重要的是,他要通过族学,尽可能的将京城贾氏一族八房的人力资源,主要还是后辈子弟培养出来,然后分散送入各部衙门,在元春宫妃地位稳固的时候,形成一张大网。
这时候,单纯的科举入仕速度太慢,就算贾琮教学能力强悍,起码也得三五年才能考出头,谁知道那时候什么情况?
话说,此时贾琮也是族学先生之一,类似于校长的存在,自然的考虑短期培训和速成班的模式了。
好在,有贾蓉这个代族长鼎力支持,他在族学加设算学,地理舆图,水利工程,还有武课的事情相当顺利,只是现在族人也反应过来了……
第200章 糊涂人糊涂事
就贾琮所知信息,大庆的冗官情况已经比较明显了。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每次都有两百到三百不等的进士,积累的数量超过八千,甚至可能达到一万以上。
将二十年作为一个节点,每二十年新生进士的数量,最起码都有一千六百之数。
整个大庆最底层的县级单位一千出头,也就是说二十年就要换一遍县令才有可能勉强达到供需平衡。
可这,根本就不可能达到!
上一个二十年节点的进士,甚至上上一个二十年节点的老牌进士,都可能依旧窝在位置上不动。
官场之上一个萝卜一个坑,随着时间流逝自然而然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
可不仅是进士,数量更加庞大的举人,同样能够当官。
尽管眼下官场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规则,举人入仕除非能力逆天,又或者有贵人强力扶持,不然最高到四品知府一级也就到头了。
可就是如此,不少能力出众的举人,混成县令也不成问题。
更别说,大庆的勋贵集团虽然一直都在衰落,可势力丝毫不容小觑,不管是因着爵位还是荫庇入仕,又或者通过走后门进入官场,每年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如此一来,大庆冗官的情况慢慢开始严重起来。
可另一边,大庆又极度缺乏专业技术官员!
因为四书五经乃是主流的缘故,凡是通过科举入仕的官员,按照现代标准全是文科哲学一类存在,不能说没有能力强的天才,可基本素质也就那样,执行力和行动力都很一般。
特别是在遇到比较专业的问题时,就只能求助于身边的师爷了,这也是钱粮师爷以及刑名师爷广泛存在的基础。
也就是说,不管是中央六部中的户部,刑部以及工部都极度缺乏专业人才,另一边科举入仕的官员数量又多到难以安排的地步。
不仅中央六部,就是地方省一级,以及府一级和县一级衙门都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因为社会环境,还有舆论主导的缘故,就是勋贵子弟入仕,又或者恩荫做官,还有走后门进入官场的,除非家学渊源,不然大多甚至还不如科举入仕的官员。
贾琮改造族学的目的,就是让所有学生,都学得一门实用能力,就算不能正常科举入仕,也有机会因为专业方面的才干进入官场,而且还能因为专业才干立稳脚跟,成为部门不可或缺的人才。
再不济,依靠学到的专业知识,从族学出来后混个小康绝对不成问题。
同时,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速度可以加快许多,一年之内就能培养出合格的初级人才,起码在衙门底层立足不成问题,贾琮和京城贾氏一族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培养速度。
至于有科举天赋的学生,毕竟数量极为稀少,族学会将他们安排在一个专门冲击科举的班级,贾琮也可能做到小班教学精细培养。
如此分科明确,能够尽量挖掘族学学生天赋的模式,相当适合京城贾氏一族。
勋贵家族么,用不着一门心思走科举这条路,能够进入官场的渠道太多了,安排有专才的子弟进入某些衙门,也不会引起多少不满和反弹。
甚至,若非担心太过惊世骇俗引起麻烦,他都打算在族学内部建立兵学课程,专门教导行军布阵的内容。
这些,贾琮在两代荣国公的手札上看到过,对于行军打仗的种种细节以及布置描述的相当直白清楚,算是两代荣国公以自身多年行军打仗经验,编写的‘实战教材’。
在这时代,可以说两代国公留下的‘战争笔记’,绝对是无价之宝,乃是一个将门稳定传承的核心机密。
只是可惜,大老爷早就宅废了,政二老爷走的是读书人的路子,根本就看不上两代国公留下的‘战争笔记’。
幸好王夫人基本算是文盲,对于府里的藏书根本就不屑一顾,不然两代荣国公的‘战争笔记’早就落到王子腾手里了。
指不定,王家能借此成为真正的将门世家,就和宋朝时期的种家将和折家将一般。
贾琮倒没敝帚自珍的想法,只是两代荣国公留下的‘战争笔记’太过敏感,不然作为族学兵科的教材,再好不过。
眼下,贾琮可没打算太过引人注目,也就只能将兵科改成武课,除了教导拳脚兵器功夫之外,也就是简单的带兵和战斗技巧,算是一种基层军官的培养手段吧,相当粗糙那种。
这些,他倒是隐约向贾蓉透露过,就是不知道这小子想明白没有。
“放心吧琮叔,族人那边我会顶着的!”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在异界蛮荒 (花菩提素霓裳) 百度小说vip2021-07-21完结重生在一个刚有人类的世界,周阳感觉心很累,他要做的事太多了,差一点都过不好,首先要...
-
吃出个星辰大海 (文羽5471) 起点VIP 2021-07-26 完结166.98万字 6275总推荐吃吃吃,就能提升实力修为。吃吃吃,就能学会功法技能。林轻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