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孙策的野望[三国] (隔壁的小蜥蜴)


  金银宝石,香薰料和调味料,还有些异域特色的东西。
  传说曹操就喜欢西域那边生产的长裙,那种很束身的类型,能把她的身材很好的凸显出来。
  同时略短的裙摆,正好把她的穿着黑丝的大长腿展现出来。
  女性的魅力,完全的绽放开来,让人不禁感慨:这样的美人,就算入赘都值了!
  “只是想着,如果百姓知道,就算过年街上也有摊贩的话,会不会出来逛?”朱信饶有兴致的说道。
  “大概会的吧?”孙策想了想,“毕竟在家里多闷啊!”
  换了四百多年前可能还不会,但这四百年的发展,温饱贫富的情况姑且不说,这防寒的手段,的确是丰厚了不少。
  以前是知道店铺不开门,索性不出门逛,逛的人少,店铺更加不开门。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
  可如果百姓知道外面的店铺是开门的,而且街头摆摊的人也多,那么没理由待在家里。
  毕竟没什么娱乐,一天窝在家里多无聊对吧?出来逛逛街,吃吃喝喝玩玩多好!
  “可长辈说过,没有散年就出去花钱,那么今年的财运可是会不好的。”大乔也凑了过来,弱弱说了句。
  不仅仅是花钱,就算是垃圾,都要等到初四以后才能丢,否则就相当于是‘流财’。
  若非要出门,回来必须要带着东西回来,说是‘添财’。
  “主要还是习俗的问题……话说其实没必要纠结这个吧?”祖郎随口回了句。
  她之前几年都是一个人过,且不说知不知道这些规矩,就算知道也没有怎么遵守。
  过个年,最重要的还是开心就好。再说在她看来,这种不出门的习俗,没什么依据。
  出个门,丢个垃圾还能让今年的财运丢掉?
  要说换桃符,燃爆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习俗还好说,那些玄学的习俗她是不管的。
  “话说,你怎么会突然在意这个?”祖郎疑惑的看向朱信。
  “过年这段时间,有些太无聊了……”朱信随口说了句,“对伯符来说。”
  仅仅是初四,被关在家里四天的某人,已经一副不耐烦的样子。
  想出门,想要玩,想吃好吃的,想要打架!
  大乔和祖郎看向孙策,后者将头别到一边,然后敷衍地吹起了口哨。
  “可这个时期,能做什么?”大乔有些为难。
  大街上没什么行人,店铺也没有开,整个城池静悄悄的,在这种环境逛街,只会觉得渗人。
  在吃的这块上,朱信已经尽力了,这几天变着法子烹饪不同的主食和甜食过来。
  而且东西也的确美味,就算是一脸不屑的孙权,也在私下疯狂的‘真香’。
  问题仅仅是吃东西的话,似乎不能满足孙策的要求。
  于是夜晚的战斗力,明显有了上升的趋势……好吧,难怪朱信会那么感慨。
  这再不让孙策找个压力宣泄的途径,只怕最多两三天,朱信就要下不了床。
  “对啊……这个时期能做什么?”朱信若有所思。
  江南这块,虽然也会下雪,但雪并没有那么厚。
  要说冬天的活动,要么吃火锅,要么去滑雪、堆雪人,做冰雕什么的。
  火锅首先去除,然后冰雕也可以忽略,堆雪人显得有些幼稚,那么剩下也就是滑雪。
  只是就江南这片区域来说,适合滑雪的,大概也就是天目山那边。
  也就是后世的江南天池滑雪场,据说是江南唯一的滑雪场。
  问题这天目山在丹阳郡,先不说过去麻烦,那边也没有成为滑雪胜地,设施也没有到位。
  最重要的,那里目前也不是孙策的势力范围。
  以后的话,可能会尝试投资一下,开发出个滑雪场出来,经营得当,收入应该不会比历阳那边的温泉要差。
  说不定对于江南百姓来说,还会很受欢迎。
  “要不然,我们稍微处理一下政务?”朱信看向三女,主要是看向孙策。
  后者没说话,只是不失尴尬的笑了笑。先不说这个时候已经封印,难得休假办什么公?
  就说难道朱信还不清楚,自己最讨厌的,就处理公务这件事情吗?
  到时候别说宣泄压力,这压力还会吨吨吨的往上涨……
  “我说的处理公务,主要是进行一下数据统计和实地考察。”朱信解释,“我和仲谋,最多加上大乔负责数据统计工作,你和夫起负责实地考察工作。”
  “这样啊……”实地考察,那不是打着办公的名头到处出去玩?孙策顿时就精神了!
  “具体调查什么?”孙权疑惑的看向朱信。
  “会稽郡的农田数量,以及粮田数量比例……”朱信回道,“我很早就就想那么做了。”
  还记得二十年前,我还是个孩子,当时家里人是规定初四之前不能出门,垃圾都不能丢的。初四之后可以出去,但回来必须要带点东西回来。
  比如桔子,比如甘蔗什么的。
  初四的时候出门,大街上也静悄悄,没什么人出来,也没什么东西销售。
  但最近三年……怎么说好呢,扣除去年要隔离另外说,基本初一出门逛街的也大有人在,初一就点鞭炮散年的也越来越多,街上的摊贩趁机搞活动的也越来越多,总之就是各种逛街,和以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情况。
  某种意义上来说,若再加上禁燃烟花爆竹的话,那么这年味,差不多就只剩下大扫除、贴对联和祭祖了。
  至于加菜什么的,生活条件好的天天加,衣服也可以随时买,未必需要等到过年才添新衣,或者说我们如今天天都在过年,只是春节的时候,气氛会更浓一些吧?


第298章 打算烧第一把火
  这年头的世家大族就没有一个乖的,或者说各个朝代的农民就没有一个善茬子。
  涉及到土地的问题,只要自己还能干得动,就疯狂开垦。
  尤其是会稽郡这种地方,地广人稀的,不仅违规开垦严重,隐户也非常严重。
  其中最多的,就是跑去山里居住的,借助地形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这样的人没有一万,怕是都得有几千的。
  其次就是粮田数量,如今这世道,粮价不断在提升。
  今年如果自己没猜错,中原还要有一场旱灾和蝗灾,到时候中原地区的粮价估计要翻倍。
  明明高产作物都齐备,土豆、玉米、南瓜和番薯都有,天知道怎么还能闹粮荒……
  要知道,这大汉的人口,也没有多到大汉十三州种出的粮食,都养不活的程度。
  正常来说应该溢出个三五倍的才对,现在出现这个情况,唯一的解释就是粮田面积太少。
  作为参谋的周瑜,被孙策叫了过来。其实也正好,这几天在家里也是闷得厉害。
  她和小乔的婚事,大概会在年后进行,食髓知味,这几天两人没日没夜腻在一起。
  这不,小乔这次都没办法跟来。
  “检地倒是可以……”周瑜听了朱信的意思,虽然很想吐槽,大过年的怎么还办公,但也是尽心尽责帮忙分析,“只是粮田数量比例,你知道打算做什么?”
  “打算定个比例,每郡的粮田比例,必须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朱信回道。
  “果然是这样啊……”周瑜顿时头痛,“你觉得那些地方乡绅,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别的不说,多种出来的那些粮食,导致粮价大量下跌,你打算怎么做?”
  “建立常平仓进行粮价调节怎么样?”朱信询问,记得汉朝已经有常平仓。
  只是西汉后期就废掉,主要是主官和地方士绅勾结,贪污挪用粮食,旧粮换新粮,以及恶意操控粮价什么的。
  后续东汉明帝时期,有打算重建常平仓,最后还是以上述原由,没有建成。
  其实扣除上述原由,最核心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常平仓,不利于世家大族操控粮价。
  “你这样会把乡绅都给得罪狠的,尤其是吴郡顾氏。”周瑜提醒道。
  “得罪人肯定是要得罪人的,不过就常平仓的问题,还不会引来那些乡绅们的反弹。”朱信分析道,“最近一百年,他们的底线不是粮食,而是西域的商路。”
  西域的商路可以说是一本万利,打击都垂涎,奈何扣除万事屋谁也没有能回来。
  东汉朝廷组织过两次大型贸易,不少世家大族参加,结果去的人都没有能回来。
  当时随行的,还有三千大汉精锐,这样都没有能回来,大家意识到情况不对劲。
  果断后续没有继续投入,只是用入股的方法,加入到万事屋的队伍里。
  还不能安排人跟着过去,只能由万事屋的商队去走这条商路。
  大家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那部分商品,交给万事屋帮忙销售。
  虽然基本能销售完毕,但多少钱卖出去的,却只能由万事屋那边报价。
  这种能赚钱,能赚大钱,但什么都没有掌控在手里的路子,让大家又爱又恨。
  和丝路的利润比起来,粮食收入,早就不是世家大族关注的重点。
  也最近四十年,大家把目光转移到粮食上,是从天灾人祸不断出现的情况中,看到的商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