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的野望[三国] (隔壁的小蜥蜴)
- 类型:玄幻奇幻
- 作者:隔壁的小蜥蜴
- 入库:04.12
有时候真的觉得,她不愧是军中长者,明明投靠孙坚的时间,还在程普之后,更别说最早跟着孙坚起家的韩当,祖茂和朱治三人。
可现在,要说一个家臣之首,却是谁也不会反驳。哪怕,她一直坚称自己永远十七岁。
新来的不懂事,只觉得朱信拿出这种饭食,有些过分。只是奇怪别人哪怕有些生气,也没有追究朱信的意思。
之后少不得问了问,才知道这东西非同凡响,更是第一次知道,三级并非职业顶点。
都知道三级肯定不是顶点,不过并非霸王和皇帝的第四级,却是闻所未闻。也奇怪,既然存在,而且已经有朱信和张飞两个四级职业,却不见任何文献记载。
是文献是缺失,还是被故意抹去?可怎么样才能做到,那么大范围的消除?算了,这种事情,本身也轮不到她去管,说真的,她对自己的职业本身就不太满意。
第二天起来,早餐之后,便开始正式拔营。从曲阿出发,到毗陵的时候稍微减慢速度,这边的水泽分布比较广,要稍微绕行。
“围湖造田的话,或许能行……只是洪水到来的时候,缺乏足够的泄洪地,沿岸的百姓可能会被波及,甚至长江可能会改道。”朱信看着这片水泽感慨道。
还没有达到湖的程度,就是一片沼泽地。干旱的时候就是烂泥地,到了洪水的时候又是蓄水地。这片区域若围起来造田,良田万顷问题不大,可没有泄洪的地方,洪水会变得非常的凶狠。
“把大坝修起来不就好了?”吕范对围湖造田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这里以后都是孙策的地盘,粮食再多也不多。
就算不直接作为军粮,酿酒什么的作为收入也不错。
“这样前期投入很大,同时也是治标不治本。若是某一代君主懒得修了,偏偏那段时间来场大洪水,那么不知道多少人受苦。更别说打仗的时候,也保不齐一些势力为了阻挡敌军,故意掘开大坝,放洪水淹敌人。”朱信摇了摇头。
水火无情,偏偏对敌的时候,水火又有奇效。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爽了,可博望坡的植物动物就可以无视?如果这都可以无视,那么澳大利亚持续四个月的大火,也可以无视了?
“那得多长远的事情?”吕范觉得朱信的担心有些过了。
“毕竟一场洪水,尤其是长江黄河级别的洪水,不是开玩笑的。”朱信回道,“河道改道,意味着支流也会跟着改道。原本沿河而建的城池,结果城池边上的河改道不见了,那么这座城池的唯一出路,就是废除,然后迁徙到靠近水的地方。”
就说后世的地图,和这个时代的地图对比,不少城池都因为河道改变而搬迁过,里面涉及的开销有多大?
“可粮食产出不够怎么办”吕范直接反问,“人口的增长,带来的是耕地的不足!”
“还能怎么样?”朱信直接怼回去,“扩大领土范围,要不然就改良耕种结构和耕种技术。看看现在,粮食不值钱,每年粮食的种植范围都在下降,经济作物种植范围却在不断提升,而且耕种的方法也一直没有改变!”
其实这背后真的只是因为粮食溢出?当然不是,其实真正的目的,是因为这样可以用经济作物赚钱的同时,粮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这样地方的粮商,主要是他们背后的世家,就能通过这个这个方法,来操控粮价。
汉初的常平仓,到了中期就给这些世家给废掉,至今没有重建,一旦天灾人祸,那些世家豪族操控粮价,明明有玉米土豆南瓜番薯,居然还有饿死人的情况……简直是笑话!
吕范闻言也说不出话来了,这玩意牵扯的利益和范围太多,不好说。
这章主要是解释一下,这个时代既然什么作物都有,为什么还有黄巾起义出现。
第197章 父子见面
朱信的确是有些抱不平,那么多高产作物在,居然还有饿死人的情况。居然,还能因为饥荒,让黄巾起义出现。
喵的,就算告诉他,黄巾起义是一群不满雇主压榨愤然起义的无产者,都还能接受。
只是没有黄巾之乱,那么这天下也乱不起来。说句公道的,这黄巾之乱的所有动乱,都和这场动乱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眼看吕范根本没有接话的意思,朱信也懒得说下去。大军继续前进,当天傍晚抵达无锡,休整一晚后,第二天继续出发,在中午前抵达吴县。
“伯符!”朱治大概是提前收到消息,早早在十里亭外等待,看到为首的孙策,当即策马上前打招呼,“多年不见,转眼就是个……大姑娘了。”
此刻朱治心中也是在感慨,自家那个蠢儿子,看来是有福了。就冲着这规模,就算生个五六个孩子,都不怕不够奶喝的。
真不开玩笑,小点的,最多生个两个,第三个差不多就得找奶妈,实在是供不应求。
“伯父,四年前一别,也的确是许久不见。不过看您依然精神,晚辈就很高兴了。”孙策上前打招呼,语气很温柔。和朱信算是确定了关系,她也开始以儿媳妇的态度,却面对这个公公。
“你我也无需如此客气,以前我是你父亲的旧部,如今自然也继续在你麾下效力。但凡有差遣之处,尽管吩咐便是……对了,也别在这里待着,先进城再说。”朱治也顺势表态效忠孙策,并且提议进城。
孙策点了点头,且在朱治的开路下,进入吴县之中。
吴县作为吴郡的郡治,繁华程度自然是最高的。只是就算是最繁华的城市,也没办法允许近万人进入,是以军队还得在城外找地方驻扎下来。
周瑜和鲁肃等新人留下来帮忙安排,孙策和孙坚旧部,当然也包括朱信进入城池中。
“伯符!”刚进去不久,一个三十几,反正不到四十岁的青年将领策马上前。
“叔父!”看到来者,孙策激动的上前见礼,“多时不见,别来无恙?”
“有心了……叔父一切安好,只是闲着无事,帮君理打打下手。”来者笑道,“对了,嫂嫂和几个侄儿侄女,都在这里,稍后你得回去看看。”
“好的,谢谢叔父这段时间的照看!”孙策连忙点头回来。
来者的身份到这里自然已经不言而喻,孙坚的弟弟孙静,字幼台。孙坚起家之初,便是孙静拉起五百乡中和宗族子弟,作为孙坚起家的基础。
孙坚死后,带着一百亲兵,主动保护孙坚的一家老小,帮助孙策渡过最困难的时期。同时搭配她十多个孙氏子弟,作为亲随。
原本以为他在富春老家,没想到已经来到这里。应该是跟着朱治一起行动,甚至有可能是他帮忙出谋划策。毕竟孙静实力或许比不过孙坚,也比不过孙策,但却允文允武。
算是孙氏子弟里面,脑子比较灵活的一个族人。
“侄儿拜见叔父!”孙河上前,按照辈分,他也是要称呼孙静一声叔父的。
“伯海啊!”孙静看向孙河,笑道,“不错,壮实了不少,难得是这一身杀气。在军中,没少吃苦吧?伯符这不靠谱的性子,你可少不得受累。”
“不不,伯符这一路过来,顺风顺水的,倒没吃过什么苦。”孙河连忙回道,或者说就算遇到困难,也很快就迎刃而解。
“这倒是难得……”孙静一愣,有些不敢置信。别人从零起家,那都是磕磕碰碰,就说孙坚,一路起家也很不容易。怎么到了孙策这里,就变得一帆风顺了?
眼看三人开始聊天,朱治的注意力,自然也转移到队伍之中的朱信身上。
“长高了?”朱治减慢马步,与朱信齐平后问了句。四年前分别的时候,也不知道是体重压坏了骨骼还是什么,朱信就一米五上下,二百斤以上,长得和肉球差不多。
转眼四年下来,都高出他一个头,身高至少也得有八尺。连带着,感觉都瘦了好多。问题这可不行啊,瘦成这样的话,孙策那边估计要不乐意……
“人总要成长的……”朱信回了句,多少还在生闷气。自己好不容易给他去一封家书,结果回信里面,居然完全不回答自己的提的问题。
“知道会成长,还问那么幼稚的问题。”朱治随口回了句,“当初订婚,只是口头订下,婚娶还是入赘其实也没有具体的文字的,也不知道你纠结个什么?”
朱信闻言一愣,还能那么玩的吗?说好的君子一诺,千金难换呢?
“难道我在你眼中,是那种迂腐之人?”朱治见朱信那表情,直接有些不高兴了。
“不是吗?”朱信回了句,这儿子和老子就是天生的仇家,很难和平相处的。
“分开四年,真当老子揍不动你了?”朱治顿时头冒青筋,显然是被气的。
“君理,估计你是真揍不动他了。”不远处的程普回了句,“你家小子,在阵前接下了张飞和伯符的全力一击,还是一拳一个接下的。”
“什么时候你那么厉害了?”朱治一愣,这些他都不知道,“厉害也没什么,老子要揍,难道他还敢还手不成?”
“还不了手我还躲不开么?”朱信嘀咕道。
相似小说推荐
-
庄园革命 (鹿人戛) 起点VIP2021-05-21完结223.24万字 3.41万总推荐俾斯麦家族的人擅长耕种培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丰收之神的意...
-
我成了正道第一大佬 (傅啸尘) 起点VIP2021-04-03完结138.05万字 181.4万总推荐 别人穿越都要死全家,被退婚,被打脸,而顾元初却穿越成了正道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