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诸天仙武 (亘古孤寂2)


  傅采林的表情一瞬间凝固,深深地看了看天空,那轮月亮……好美。
  他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叹息了。
  包含着追忆、仇恨、不舍、期待、悲恸、恐惧、解脱等等复杂的情感,或许也只有他自己明白,这里面包含了多少情绪。
  何恒的双臂猛地一合,阴阳两股真气交织,相生相克,无穷无尽,绞动着所有。
  傅采林的面色永恒凝固,他的身躯、阴神、阳神,都在这真气交织下,被撕碎了。
  一道血雾飘散,天下三大宗师之一,“奕剑大师”傅采林自此陨落。
  什么都没有留下。


第三十一章 道藏(为盟主战神阿瑞斯加6/10)
  凝视着傅采林化作那抹血雾,何恒身形一滞,抚了抚胸口一点血迹,然后淡淡一叹,径直走回杨广那里,作揖道:“无量天尊!陛下,贫道幸不辱命,已将逆贼傅采林归天。”
  杨广深深看了看何恒,点头道:“国师辛苦了,傅采林这厮自以为被一帮武林中人尊为三大宗师,就洋洋得意,不尊我上邦,三番四次地意图谋杀朕,国师将之杀于此,当真大快人心。”
  何恒道:“哪里哪里,这些都乃陛下之功,若非陛下运筹帷幄,定计破开平壤城,以您天威,摄尽高句丽心魄,贫道哪能建功?”
  “国师大人所言甚是,全系陛下洪福齐天,运筹帷幄,我等才可一举踏平高句丽,成千古未有之大业。”一干将领在旁应和着。
  “哈哈哈哈,这都是众爱卿的功劳。”杨广面色大为欣喜,望着周围道:“今日我大隋一举破开平壤,高句丽俯首,全赖诸位爱卿鼎力相助,全军将士英勇厮杀,这才有我大隋之胜。待朕班师回朝后,定论功行赏一应有功之臣。”
  “陛下圣明!”
  ……
  平壤城破了,这不代表高句丽之战就彻底结束,平壤城虽是高句丽都城,但在它之后,高句丽依然还有大片广袤的国土。
  只不过,高句丽真正的精锐都是集中在平壤城那里,最后被隋军一股脑端了。
  他们剩下的国土虽然不小,但也没有然后有为之士了,尽是一些散兵游勇,在隋军兵锋之下根本不堪一击。
  在杨广攻克平壤城不到一个月,隋军基本上就已经荡平了高句丽大部分地区,对高句丽之战基本上结束。
  杨广将大军分散在高句丽各处平定着最后的乱军,他自己却率着三十万禁军留在平壤,与一干文臣武将商量着如何治理高句丽。
  高句丽被其攻下来也不是当摆设的,必然要把之“郡县之”。为此他下令调集百万贫苦的中原汉民,把之迁移过来,欲让中原百姓在这里与高句丽之人交流融合,把之“汉化”。
  同时,这也是他削弱士族影响力的一个办法。
  在中原之地,士族扎根已久,影响力太过巨大,他想要提高普通百姓的地位,以此削弱士族的影响力受到的阻碍太大太大。
  而高句丽之地则不同,此地属于士族没有插手过的地方,杨广调集了百万贫苦汉民来此,不光让他们在这里耕种,得以解决温饱,调和民生,缓解国内矛盾,同时“汉化”胡民。
  更是在给予普通寒门百姓一个机会,远离士族欺压,得以公平竞争的机会。
  同时他还下令自高句丽迁移百万曾经反抗大隋的“贱民”回归中原,这是他给自己准备的奴隶。这些年他大兴土木,国内民不聊生,起义军蠢蠢欲动的事情他多多少少也有些清楚,但他也不准备放弃他那“伟大”理想。
  故而他还是需要大量民工,这要是征发中原之民,恐怕会弄得天下皆反。但现在不同,高句丽战败之国,他们的逆民,这些都是与隋军有过血腥交战的,用他们做奴隶,反对的声音就很好了。
  不要高估百姓的同情心,尤其是外族之人,对于这些曾经与汉人交战多次胡人之民,即使某些自诩仁义的酸儒也不会同情的。
  用他们作为奴隶,不光削弱了高句丽最后的元气,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而且也大大缓解了国内民生,同时不影响自己的“大计”。
  杨广此举称得上一石三鸟,或许这也是他开战高句丽的重要原因,中原之民他不敢太过剥削,但高句丽的蛮夷却是可用,死了也就死了。
  就这样,在高句丽哀嚎遍野的声音下,杨广下令,把一批批“逆民”遣送回国,贬为奴隶,继续杨广的各种土木工程。
  而被送来的汉民也被杨广令人安置,自国内派来一个个官员,带着这些汉民开始对高句丽的治理、教化。
  杨广把高句丽改为辽东六郡,设六大郡守,留二十万大军作为镇压,自己带兵回国。
  在何恒“观天之道”下,他发现,原本因为杨广各种“败家子”行为,有些不稳的大隋气运,现在已经逐步开始稳固了,这也标志着杨广已经开始摆脱他的宿命了。
  “事有可为呀!”何恒暗忖道,他发现,伴随着杨广气运的回转,他这个其亲自任命的大隋国师的气运也在增长着,已经隐隐有着些许橙色了。
  ……
  大业八年秋,隋世祖杨广率军平定高句丽,完成千古未有的开疆拓土之事,班师回朝,举国欢庆。
  杨广回国之后,开始了论功行赏,对一干随军出征的大小官员进行各种封赏,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何恒。
  他被杨广赐予黄金万两,加封“通真应道玄妙真人”的赐号,杨广并在洛阳城外修建了一个御建通真应道观,任何恒为观主,开始修订道藏。
  何恒作为大隋国师,自然有号令天下道人之权。
  在茅山、天师、楼观三大道门领袖的配合下,他成功收刮了天下各大道派的典籍,当然,这是不包括最核心的部分。
  然后他再请了天下最杰出的几十位道学大家前来,一同修订道藏。
  这些人都是天下道门真正的精锐之人,广博多学,精通天下道经。论武功他们比不上宁道奇,但是要是论起在道学的研究上,这些人任何一个都能怼死宁道奇。
  这次也就是修订道藏这等关系道门传承的千古大事,否则就算是王知远,以他的面子也请不到这些人出山。
  所谓道藏者,就是把天下道经去芜存菁,成一个体系,汇聚于一书。
  何恒之所以要修订道藏,除了这是对此界道门体系的一个统合,对信仰的一次统合,确保在日后与梵门对决里不会发生自身经义出现问题。
  同时,这也是他数世武道修行的一次统合。
  他现在已然阳神大成,距离凝聚元神乃至道胎境都不远了,而道胎境就是武功修行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之前,何恒他要对自身几世修行做一个统一,做一个总结。
  这是他武道初成,破碎虚空,凝聚道胎的根基。
  而修订道藏,就是他在对自身武道的统合、整理,开始化茧成蝶之路。


第三十二章 太极一炁书,天剑君如是!
  “晦蹟之功,影响不真。清清之炁,朴朴昏蒙。滚符流影,寂截判魂。含华历运,炁聚或奔。焊焊火盛,无底无轮。骞暮灵晃,辉黑精魂。血灌五体,神符火君。脑灌华液,胎高辅真。边阙不动,神燥命门。噉呼风雨,茫茫不作,类类守根。三变一定,九变极神。一初载日,二象月分。清灵合委,屣脱励真。潜心在志,遁迹幽门。格乎跳翳,盗禹轰轮。帝运历纪,阳符为心。万泰变业,劫劫长存。”
  杨广御建的通真应道观里,殿宇阁楼耸立,一个个道人忙碌下,作为大隋国师,皇帝御封的“通真应道玄妙真人”何恒,此刻却悠闲自得的盘坐在道观的后园里,在草木鲜花覆盖下,轻声吟诵着一篇玄妙的法诀。
  何恒借修订道藏之名,让杨广下旨,广邀天下道学宗师,集合普天之下一切道学大成之辈,一个世界数千载的道经,他与几十位道学宗师苦心孤诣两年之久,终于修订出道藏三千卷,而他也对自身武道真真正正的进行了一次完美的统合。
  统合的结果就是他口中吟诵的一百四十个字。
  这就是何恒武道初成之作——《太极一炁书》。
  现在他只是得了一个一百四十字的总纲,其他部分却是没有半点头绪。
  “可惜了,我的底蕴终究还是有些不足之处,否则何至于只得一篇总纲。”何恒幽幽一叹,虽然他修行数世,有这几个世界的底蕴加身,但这已然不足以使他完成那武道之上至关重要的一步。
  以他现在的底蕴,成就道胎境已经足够了,甚至未尝不可以冲击那大圆满道胎,可是也仅仅只是如此罢了,要想领悟天法,凝聚完美道胎,奠定纯阳之根基,与大天世界真正的天骄比拟,他还差的远呢。
  “根据我的推测,要是可把太极一炁书完完全全的创出并大成,我在道胎境之下的肉窍、元神、真气这三个方面都必然可以臻至极巅,只要心灵方面顿悟天法境界,就可一举凝聚完美道胎了。”何恒蹙眉道,“只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其他都还好说,天法境界才是真真切切的困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