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部落里的后备祭祀,其他人对苏明的教育都插不上嘴,只能让他随意折腾,只要没有生命危险就行。
这样苏明就拥有了很大的人身自由,而且还不用参与部落的劳动。
成为后备祭祀后,苏明每次分得的食物也比以前更多,更好了,而这样丰富的食物,也让他身体恢复得很快。
不然也不会在仅仅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也已经可以开始修习初级锻体术了,虽然还没有长到和以前一样的健壮。
这是他开始修习初级锻体术的十天了,每天的练习,让大家对他的行为已经习惯了,也不再围在他的傍边,观看他的诡异表演了。
迎着大家怪异的眼光,坚持锻炼也给与了苏明丰厚的回报,现在他的力量已经达到他自己全胜时期了,而且身体动作变得更加敏捷,耐力也更强了。
尤其是苏明身上的肌肉,已经开始转变了,每根肌肉纤维,都变得更有任性,更有力量了。虽然现在苏明拥有的肌肉,还只是薄薄的一层,但是其表现出来的爆发力,却比以前都提高了很多,很多。
锻体术的每个动作都被深深的刻在脑海里,苏明除了在刚开始修习时不怎么熟练,每个动作都需要系统进行修正,到他熟练了几遍后,就已经可以行云流水般的完成所有的锻体术动作。
这个半残的系统还是有点用的,至少苏明自己就知道,如果就靠他自己去记忆这四十五个复杂动作,他更本没有这么快的速度,更不用说动作还要做得这么标准了。
上次使用了推演功能,差点死去后,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进化了一些,出现了新的功能,在保证宿主安全的情况下,显示宿主可以利用的能量数量。
而现在,系统显示苏明可利用能量为零,还好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功能,不然以后苏明怕是再也不敢使用它了。
这次意外,不到将这个没有智能的系统的短处赤裸裸的表现出来了,但也发觉出了这个系统的优点,可以进行被动的进化,增加新的功能,可以不断的进行完善。
其实,在冬天,部落里的生活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每天上午,跟着慧进行知识的学习,也就是辨认十几种常见的草药,并记忆它们的采集时期,还有药用价值。
晚上,苏明则是进行初级锻体术的修习,因为只有在吃饱了拥有充足能量的情况下,修习起锻体术时才会有很好的效果,毕竟我们还是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
每天一种草药,十几天一个轮回,然后再进行草药知识的考核。一个一个的排着队,慧随机拿出来的三种干枯草药,要将它们辨认出来,并讲解它们的喜欢生长的环境,在什么时节进行采摘,还有就是它们的药用价值。
每次考核,苏明都可以顺利过关,每次在祭祀慧讲解完一种草药后,他都会将学到的知识,用炭笔写在石壁上,这样他就可以随时的进行查阅,根本不怕突然间就忘记或者记混了。
靠着他能写字的外挂,慧对他的考核,重来就没难住他,这也让祭祀慧对他更是满意,已经将他列为部落第一后备祭祀了。
要知道就是在当初他刚开始这些知识的学习时,在面对前祭祀进行考核时,他也不能达到每次考核都顺利的通过。
…………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就像入冬以来,最长的一次,连续下了八天的大雪终于停止了,又或者苏明终于恢复但出事以前的体型了。
入冬已经有两个多月了,在大雪停止的间隙,苏明也想像小说中其他穿越者一样,准备到山洞下方的河里钓鱼。
当着钓鱼线的细绳子,用石头打磨了好几天的兽骨做成的粗大钓钩,从口粮中省下来用着鱼饵的熏肉,甚至连用于穿鱼的粗绳都带上了。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但当苏明一出山洞,这钓鱼的绝佳计划就无限制的搁浅了,山洞外没有了火塘取暖,那气温,真的是要冻死人。
原来大家不阻止他走出山洞,原来他们都知道,那是不现实的事情,也让苏明想好出山洞的托词胎死腹中,冬天还是宅在山洞里面好。
放弃了出洞钓鱼的计划后,苏明就将全部心思放在了学习和锻炼上,这也让他在这个冬天,就被祭祀慧确定成为了正式的后备祭祀。
在慧逝世后,他将直接成为火部落的祭祀,而另外两个用于培育祭祀的孩子——白牙和黑耳,虽然他们失去了继承祭祀的机会,但也将会被培养成为部落祭祀的助手,在部落里的地位依然很高。
因为现在苏明已经正式的成为了后备祭祀,慧对他各种知识的教授,也开始根据他的学习速度而进行,毕竟他与白牙和黒耳的学习速度相差太多。
与其他部落交流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祭祀火神的注意事项,什么时节该狩猎那些猎物,各种猎物的生活习性和身体弱点,怎样画制简易的地图,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对石壁上的图画怎样进行解读。
第6章 采集
燃烧的火塘
祭祀的石室
祭祀慧对着石壁上的图画,给在旁边的苏明进行解读,这些都是火部落的历史,是文化,是精神的传承。
在对它们进行解读,以及将发生的事情进行记录时,运用正确的图画和方法,将事情记录或还原成其本来面目,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事情。
在不断的跟着祭祀学习,随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后,苏明觉得这些图画就像文字的萌芽,每个符号,方向都表示了不同的意义,一件事就用很少的图画的符号就可以表达清楚,这就更像是古代的古文——甲骨文一样生涩难懂。
一个字就可以解答出非常多的意思,如果是一小段甲骨文,那用现代文来翻译,可能就要翻译成一小段。
而部落里运用的图画和符号,却比甲骨文更加难懂,它表达的意思更深更多,难怪部落祭祀的培养如此的困难,仅仅只是一个人的资质就拦下了大部分的人。
这样的学习是如此的困难,效率如此底下,苏明不得不考虑是否应该让文字出世,毕竟文字比图画这些更能准确的记录和表达。
而部落平时运用到的少量词汇,还有部落人口的数量,文字的使用需求又限制着文字的运用推广。
现在,部落除了祭祀可能会运用到文字,其他的族人更本就是对于文字漠不关心,也不会用心去学习,因为他们对于文字没有一点需求。
而祭祀对于图画等运用已近得心应手了,再加上依靠图画等手段,已经能够满足部落的需要,再加上他已经是老年人,活不到几年了,也更没有必要费时费力再去学习文字。
但现在苏明是未来的祭祀,他知道文字对于一个部落来说是多么重要的,那代表着文明和文化,更是一种传承最好的载体,现在可能还不是那么凸显,但以后随着部落的壮大,文字将会发挥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在还用不到,但也可以开始做些准备工作了,比如,苏明用文字记录的方法,将祭祀教授的特殊解读方法,还有他解读是对图画的翻译在石壁上记录下来。
这些宝贵的文字,就将成为后面部落祭祀必须学习的知识,通过这样转换部落记事的方法,将文字传承下去。
这样也可以将他苏明的存在过的印记留在这个世界上,让后来人知道,从前有个叫苏明的人,他创造了我们使用的文字。
……
太阳出来了,阴沉了一个东的天空,终于被划破开来,温暖的金色阳光,普照整个大地,送来了春的气息。
铺满大地的雪被,开始融化开来,汇成了一条条的小溪,最终流入那极大的河与湖泊里,完成它一年一次的轮回转换。
在短短的七八天里,大地上的积雪就全部消失了,气温也开始极速回暖。如果你仔细的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那些枯黄的草丛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嫩绿,胡乱分布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
窝了一个冬的人们,都走出山洞,乘着有威胁的野兽还没到来的时机,在外面肆意的玩耍,这不仅仅只是部落里的小孩子,就是那些大人们也都一样。
他们要抓紧时间,在这安全的时机,全身心的享受这安定闲适的生活,因为要不了多久,危险就将来临。
有可能再次走出山洞时,他们来到的又是那个尔虞我诈的生存竞技场,要用生命在舞台上进行表演。
苏明也不例外,也要走出去,跟着慧的后面,来到山洞下的那块小平原上,那儿有一些可以采集的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草药,在这个时节,它的使用量是非常的大,必须进行大量储存。
在可以走出山洞活动后,部落每天早上的食谱上,就会增加上一小块,酸涩苦口的块茎——春根,那就是用于预防风寒感冒的草药。
沿着湖泊边的山坡上,有一条人走出来的小路,随着湖泊的岸边,蜿蜒曲折的延伸到了平原上。
小道的左侧是波澜壮阔的大湖,右边则是高耸入云的蜿蜒绵亘的山岭,山岭上最低处的林木线也与小道一同蜿蜒,在它们抽出绿叶后,也为小道上人们的活动提供了掩护,降低了被袭击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