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节 真正的冒险
“险也冒了,甚至见到了龙族,你们还想在冒险中碰到更强大的对手,估计要到宇宙里去才行。”曾理的话,得到了黄晓筱的认可。
小丫头立刻接话:“冒险太没意思了,他们都是骗人的!只有那些臭烘烘的东西,既不刺激也不好玩!我再也不冒险了。”
确实,对于一身传奇装备的人来说,想在冒险里找刺激,还真是不容易,除非像戚远一样!
他把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所在坐标往地球一发,就开始了又一次长距离传送。
从突破号上拆掉的设备和各个部件不好带着一起走,就被戚远填埋在了五号行星深处,也不知道还有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他则仗着六个元素池的充足能量供应,只携带高能射波探测仪和魔力对撞加速器,准备在传送时必须经历的特殊状态中,探测一番。
事实上,人类观察世界的手段非常贫乏,这是由人类的生物结构决定的,先天的劣势,难以扭转。
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所有的一切感知外在的直接手段,都有着巨大的局限性,不论用于探测的仪器再先进,都必须将观测结果转化成人类可以理解、可以感知的方式。
其中语言和文字,在现代科学的研究中,也已经成为了新的、极其重要的感知手段。
承认,所有的一切,都受到了人类先天条件的制约,眼睛无法直观观测到的东西,就很难用语言去描述清楚。
而为了使眼睛能够看到,就必然要有转化的过程,比如戚远在创作显微术的时候,他就必须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视神经接收到的图像变慢,微观世界的粒子们的速度或许本身并不算快,但它们所运动的距离实在太微小,速度即便慢到了人类感知会判断为静止的地步,也没办法被视觉捕捉到。
然而,只要经过了这种转化,观测结果是否还会准确,是否还能用于判断正误,就必须存疑了!
正如人类对光的认识,最初通过不同的观测方法,有人发现了波的特征,另一部分人发现了粒子的特征,于是两部分人各执一词,都能拿出相当有说服力的论据。
直到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出现,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你错了,也不是我错了,而是所有人都只看到了一部分。
然而事实上波粒二象性,是不是也仅仅是光的一部分?
谁都不敢下定论!
所以就有善于总结的研究者给科学下定义,告诉所有人,“能够证伪的才是科学”。
自信,仅仅是研究者在以严谨而负责任的态度,去认识世界罢了!
任何已知的问题,都有存在错误、存在不全面的可能性,原因很简单,人类在大自然中,自身就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受到限制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用感性一点的说法来讲,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奥术的出现,之所以没有令众多研究者高呼不可能、不科学,反而万分欣喜地投入其中,尝试认识、尝试利用,就是因为奥术进一步丰富了所有人观察世界的手段。
既然世界改变了,出现了新的事物,那么去认识就可以了,认识新事物,发现新事物,难道不是值得开心的事情吗?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方法,只有适用不适用、好用不好用、用对地方了没有的分别,工具本身可没有对错之分!
认识世界,才是真正科研人的终极目标,那些臆想着证明科学错了从而打击研究者的人,都不过是些门外汉罢了。
所以,戚远在发现自己所提前准备的这些仪器,全都没有作用的时候,不是怀疑仪器曾经给出的实验结果有问题,而是首先考虑当前环境非常特殊,这些仪器不适用于这里。
论是高速粒子射流,还是各种各样的波,甚至于戚远施法在突破号的奥术保护能量以外,尝试建造力场,都没有产生任何作用。
但是也有可能是产生了作用,而戚远根本没能观测到。
对于他来说,后一种情况是最可能的!
如果说这个传送状态,所经历的环境,稳固、排外到了不与粒子产生分毫交互的程度,那么戚远从突破号内抽取魔力,又在外部建造力场,施法失败才是最应当得到的结果!
可是施法成功了,而且在成功后迅速崩溃,戚远制造的小引力场的中心似乎波动了一下,随后便整体消散,什么也没留下。
戚远怀疑中心那里是生成了什么东西,可能是物质,可能是能量,也可能是未知的什么,但他没证据,而且也找不到捕捉那东西的方法!
就算是六个元素池,也经不起他的挥霍啊!
非常快的,戚远就不停止实验了,他将自己的实验经过形成了近二十万字的报告,依旧觉得描述不甚清晰,很多现象都是现有语言文字所难以表达的,他必须辅以作图,而作图同样存在局限性,原因就在于看图的是眼睛!
人物卡上数百级的专业汉语技能,此时看来确实很讽刺。
一份令戚远不满意却只能如此的报告,再次通过微粒子穿刺传送术发往地球,此时距离突破号再次脱离传送状态已经很近了。
当曾理他们看到戚远的这份报告时,地球的第一批移民舰队已经出发一周了。
大规模移民开始前,三百位志愿作为先锋的史诗、传奇施法者,已经在全球各地,驾驶突破级改型航天器,开始了不同方向的探索之旅。
后续的移民舰队将根据他们的指引,分别飞向被证实了安全的传送坐标。
整个移民行动,预计将会持续两百新历年,在航行中,人类必须完成数以十代的生命传递。
而他们将在远离太阳系的地方,找到适于生存的恒星和行星组合,将人类、半身人、矮人、精灵、侏儒、半龙人、半精灵等等智慧种族的种子,播撒向整个银河系,乃至全宇宙。
第二百七十七节 发现
“辉钻、栾叶先生,你们还要等吗?”
班加洛已经成为空城,在欧斯彭的“四合院”里,是最后的班加洛居民:两位半身人和一名地精。
“当然,至少还有十几名地精和两百个半身人家庭还在路上。”欧斯彭正在分派自己的炼金傀儡到班加洛所有城门处,将集合点的所在位置张贴清楚。
地球人类中还有许多不愿走的,反倒是艾梵瑞尔的住民们,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迁徙,当离开的号召公布后,绝大部分各族生灵都选择跟随大部队。
过他们的散居习惯阻碍了汇聚速度,许多小聚落、家庭都相距极远,特别是那些施法者能力不强的,就需要在陆地上长途跋涉,耗时许久。
此时此刻,黄馨根本无心他顾,曾理把戚远传回的报告里面,关于航路安全和环境的部分摘出来,交给黄馨她们作为安排迁徙路线的参考。
关于科研的部分,就只能来找欧斯彭了,因为曾理组织的,曾经拥有数十名成员的施法者小组织已经彻底解散。
有人成为了志愿者,早已先期离开;有人回到家庭中间,为迁徙路上亲人的待遇而努力;还有人肩负将《奥术》继承下去的任务,如果曾理和黄馨最终永远留在了地球上的话。
黄晓安和黄晓筱这一对小兄妹在父母、亲长的看顾下,就被安排在第二批登舰离开的名单里。
他们携有曾理全部的研究笔记和成果,类似预言错位的不成熟思考和作品在所多有,那些东西或者因为没有达到目的,或者因为没能获得足够论证,并没有被曾理发表过。
如果运气足够好,曾理认为黄晓筱最终成就一定可以超越自己,小姑娘的天赋更好,起点也更高。
她甚至拥有比戚远所能看到的风景更完整的机会。
在交托衣钵的时刻,曾理才终于深切理解了自己的恩师,蒯良教授的心情。
自己选择黄晓筱而不是其他人,原因其实很简单,小丫头的倔强与狡黠令他感到亲切,像是小时候的另一个自己,再加上她又有足够的天赋和对科学的热爱,这或许就是那些心理学家所说的移情吧?
蒯教授看待戚远,是不是同样呢?仔细想来,戚远那一往无前的执拗,面对科学目无余物的态度,确实很像蒯教授,只不过,从年轻的戚远身上,还看不到那无时不在的从容而已。
如此想来,曾理便彻底平衡了,原来长辈选择最看重的后辈,更大因素还是像不像自己,至于天赋如何,反倒是次要的了。
同的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同样的事情就会有不同的解读,戚远此时就对这个事情毫无想法。
因为他这次一脱离传送状态,就被从未见过,又一直期盼着的情形,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这一回,突破号准确地出现在了目标恒星系中,虽然地球上的天文学家们还没有给出上次偏差的准确原因,但戚远也并不是白给的,再加上突破号操控设备所在的计算器,在计算效率上同样属于地球顶尖。
自行矫正的数据和公式,如今看来是问题不
而就在距离恒星不远,一前一后,大致两团天体,似乎正在追逐。
戚远因为逆光,凭借肉眼根本看不清它们的真面目,但直觉上,那应当是与自己类似的存在,它们的运动轨迹完全没有规律,很直观地就能分辨,既不是小行星也不是彗星。
相似小说推荐
-
这个地球我罩的 (落笔翩跹) 起点VIP2018-04-03完结作为一名能够穿梭两界的神术师,黎洛对所有莫名其妙出现在地球的虫族、丧尸、异形、怪...
-
神奇铁匠铺 (时间海藻) 起点VIP2018-03-30完结修真界,有一家神奇的铁匠铺,它的每件作品,都能引起全世界的追逐……修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