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印记之塔 (方一点)


同时,太阳能也不是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将来“飞船”在旅途中必然有靠近恒星的时候,也有远离恒星的时候,离得远了太阳能根本供应不上,总不能跑一段就找个恒星“充充电”吧?
论那要浪费多少时间,单单“飞船”上要安装的“太阳能蓄电池”,就要占据多大分量?到时候那些质量也是要有能源推着跑的啊,纯粹是在浪费!
总的来说,这种思路,是要以奥术结合其它各个学科的技术手段,共同完成推进式动力系统。
另外一种思路,就是以奥术这门单独学科,独立解决所有问题。
有人喜欢说,这就是“奥术加科学”和“纯奥术”,两种思路。
曾理第一个反对这种讲法,奥术本身就是科学的一部分!
它只要出现了,不再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幻想之中了,那就不再是神秘,任何妄图以之装神弄鬼的人,都和科研不是一路人,混是混不进来的!
奥术可以视作数学、视作物理、视作化学,它还可以被细分,里面还有众多小学科,等到人们深入了解之后,一门大奥术被划分成数百上千的小领域,将是必经阶段!
就像艾梵瑞尔的奥术施法者,在世界融合前已经开始流行专精学派,他们中占据大多数的那部分,已经自发地有了分科研究的行为。
虽然世界不同,规则不同,但是既然有相同的地方,人们就必然有相通的选择。
世界融合后,不论是地球的学者还是艾梵瑞尔的施法者,研究奥术的人都开始放弃专精,转而将全学派都拿来学习、研究,不是因为大家的天赋都多么高,所有人都成了天才。
而是因为规则发生不为人知的变化,很多曾经的常识改变,大家进行全科研究,有助于更快地认识新世界,同时发现新成果,也变得容易了。
与地球的原本科学体系相结合,双方进行沟通、碰撞,灵感的火花就会不断溅射,这是一个科研人最幸福的时代!
曾理觉得自己又可以开一个课题了,就单单把戚远的“宇宙飞船”搞出来,上千篇各科论文都是少的,分解得细一些,说不得上万都没问题!
比如他现在考虑的纯奥术手段解决推进式动力系统,魔力既然可以直接转化热能、动能,好不好设计模型,使魔力转化的动能具有天然的统一方向,而不必经过机械转化?
再想得远一些,可不可以舍弃推进式动力系统,在宇宙中借助无处不在的引力、引力场,做诸如“引力场切割”之类的运动,从而达到产生动力的目的?
事实上,如果真的可以从四大基本力入手,解决相关问题,那么从今往后,人类就真的要进入“星际大航行”时代了!
过这个可以当作追求,目前来说,这是和研究明白魔力的性质,一样难度的课题……
但是魔力直接转化动力这个思路,还是可以详细考虑的,问题在于曾理自己在这方面也不拿手,关于能量转化,他主要是跟着别人公布的成果去学习,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在预言学派。
这里面有多少是蒯教授的影响,曾理自己也说不好,但是他确实对预言学派最感兴趣,这个学派奥术的模型与众不同,给他一种向无限远方“提问”的感觉!
从最初的侦测魔法到鉴定术,他作为第一个尝试施展的人,当时就发现了预言学派的一个特征,模型里总是会有几条射线,从“提问者”延伸向无限远方。
“提问者”将问题和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变作奥术模型,就像是计算机语言编程一样,最后要转化成零和一,模型就是奥术的汇编语言。
曾理很想知道,当他研究明白了预言学派到底是在向谁提问的时候,会不会他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
能否如地球某个原生宗教所宣扬的那样:全知全能!


第二百二十二节 勇士
全知全能是为神,按照蒯教授的说法,这是现代宗教给神祗赋予的概念。
在蒯教授的讲解里,任何事物都是有前后发展过程的,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没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而现代宗教给神的定义,已经使神没办法继续变化,祂既然全知全能,那就只能保持在这么个状态上,宗教和信徒往后再有任何阐发,事实上都是在将他们的神变得更为庸俗。
曾理没看上黄馨所描述的那种神祗,力量有限、管的事情有限、还要被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束缚,这样的神祗有什么意思?
所谓的“真神”,有什么意义?就为了活得久?活那么久做什么!
如果要有神、要成为神,曾理会选择“全知全能”!
虽然这个目标看起来没可能性,但是也就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让人心安理得了啊!
曾理其实一点都不喜欢每天累到失神的生活,世界融合之前,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让自己在家人、朋友面前挺胸抬头的生活,他不做,不累,但那不意味着他有那个爱好。
世界融合之后,曾理领略到了一点为了爱好而工作的乐趣,但工作就是工作,他现在就是不想蒯教授失望,不想使妻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失去助力,他十分清楚,黄馨的事业和追求,每一步都艰险重重。
他必须时刻保持强大的战斗力,那么不论黄馨遇到任何挫折,最坏的情况下,他也可以带着所有亲人,和妻子一起远离尘世。
这一切,都必须由工作来支撑!
既然如此,不如给自己一个目标,完不成无所谓,如果完成了,他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随意休憩。
你看,都“全知全能”了,还有什么可追求的?
这样一句反问,在任何时候都是理直气壮的。
或许这就是蒯教授不喜欢同曾理谈论太多哲学的原因,老人很清楚,自己的这名学生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同志,他没有足够坚强的精神,社会道德在束缚着他,使他不至于行失踏错,也使他没有破釜沉舟的动力。
事实上,曾理这种人才是最多的。
那些喜欢说自己的辛苦,就是为了给儿孙换来幸福的人,不就是这样的吗?
那些能够认清世界不存在一个终极答案、不存在一个做到了就永远不用再做的“终极目标”,自己做了再多,后辈依旧要做,要辛苦。
清楚明白,自己所面对的人生必定辛苦,而且还敢于正视,勇于要求自己一生都走在艰苦奋斗的道路上的人,实在是太稀少了。
真正的勇士,一生从容。
曾理算不上勇士,戚远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算不算是真正的勇士,虽然蒯教授对他的期望是最高的。
他此时此刻,沉浸在快乐之中,无法自拔。
将自己的发现,发现的过程,以此发现做出的猜想、推导,全部写下来,确实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既是能够为世界带来改变的成就感,也是向他人炫耀的筹码增多带来的满足感。
地精大法师在一边拿着小本,一会儿瞄几眼戚远的文章,一会儿写几笔的行为,极大地满足了戚远。
“啊,不看不知道,你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没有说出来啊!”欧斯彭惊叹着。
戚远在救赎之路的时候,想到做到的任何一点新成果,都曾有过一回来就告诉所有人的冲动,但是新发现太多了,回来之后说话聊天的时候可以提到的又太少,很多东西,欧斯彭他们都是没有听到的。
诸如自动摄录式秘法眼的细节、同时改变体积与重量的次元装备、巫木枝条的硬盘法阵、自动甄别视频文件的奥术模型、魔宠口袋的惊人细节……
太多太多了,戚远写起论文,就不止一篇两篇,他能够拿来说的东西简直不要太多,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一个集合式的课题论文库。
同时,只需要把相关实验在地球的正常环境下,重做一遍,拿到数据,然后再同救赎之路里做的实验的数据进行对比,这些就又都是佐证救赎之路的发现论文的绝佳论据。
将来,每一个进入救赎之路的施法者,都可以在其中复现式实验这些内容。
其中,戚远对魔宠口袋的相关文章最为重视,再加上学界最近的热点——魔力转化物质与能量,这之间在戚远看来,有着非常深刻的隐性联系。
魔宠口袋的模型,将那些动物变化成量子状态,重新排列组合,却不影响它们的“魂能”状态,也不影响,是将之保持在“生”的状态。
这里面涉及到的物质、能量、信息,涵盖了微观、宏观,可以说,目前已知的、已定义的观察世界的方法和角度,都有牵涉。
想要搞明白魔力为什么可以直接转化成物质和能量,相关的奥术模型凭什么有这样的效果,魔宠口袋是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除此之外,就要考虑研究解离术了,这是两个思路完全相反的奥术,解离术的无所不包,也是完美的切入点。
但是解离术太过不稳定,学习难度也高,除了作为课题项目发起者的传奇、史诗们,跟着项目学习、研究的学徒们就没有那么容易上手了。
魔宠口袋作为一级奥术,则很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施展难度低,稳定性好,安全!
定许多好奇心强的学生,自己给自己召唤了魔宠,这个魔宠口袋的奥术都已经施展过不知多少次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