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烽皇 (瑞根)


  比如同意他们进入寿州三县,以同样的方式来换取他们对霍丘、安丰和寿春三县土地的复垦。
  应该说江烽的政策在短时间内的确对浍州的士绅大族利益造成相当伤害,但是在士绅大族接受了这个政策之后,效果却迅速显现出来。
  一来涌入的大批流民得到了消除,在未拿下寿州之前这一年里,淮北和蔡州的流民迅速填满了盛唐和霍山以及殷城三县的荒地。
  这些荒地中,既有蚁贼肆虐时本地百姓被杀被裹挟而走抛荒的,亦有尚未开垦的,但在得到士绅大户们的粮食、种子和钱银支持下,这些本来就是九死一生逃难到淮南的淮北灾民们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安顿下来了。
  他们无求其他,只求一顿能果腹的安稳饭,在得悉官府的政策之后,他们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劳动热情,从第一季黍麦的堪堪饱腹,到早稻的小有收成,这帮流民终于发现生活又有了奔头,他们也可以成为浍州的一员。
  王邈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形。
  小有收成的农民们将自己收获的早稻挑到集镇墟市卖给商贩们,换取自己生活所需,而商贩们则又将其送到城里的粮商手中,再由粮商将这些颇受欢迎的稻米贩运到中原和关中,一条生意路线俨然重现。
  事实上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只要能确保社会平安,没有兵贼之乱,再加上老天爷赐福没有水旱之灾,一个地方恢复起来的速度并不慢,当然说易行难,要诸般顺心,却往往没有这等好事。
  像今年这种收成因为天旱原因,只能说差强人意,像浍州这等境内有多条河水,灌溉条件也还不错,所以还能过得去,像中原、青密、淮北、河朔乃至关中,旱情更重,一股子天变的味道已经隐隐流露了出来。
  王邈并没有先去找甘泉,对于他来说,既然是打定主意要投奔淮右,那就不如直接登门毛遂自荐。
  ……
  接到亲卫的通报时,江烽正在和新任光州刺史姚景、长史长孙玄交谈。
  朝廷的刺史和长史任命终于还是下来了。
  九公卿家族中的姚氏旁支嫡子姚景,以及长孙家族的庶出子长孙玄。
  对于来光州任职,在长安城里也是引发了一番风波。
  有资格来的,觉得是鸡肋,毕竟光州是个仅有三县之地的小州,而且刚经历了蔡州袁氏在光州的酷虐统治,元气大伤,而且远离长安,再加上头顶上还有一个防御守捉使,对于亲贵们来说,价值不大。
  但对于那些没有机会在关中出人头地的边缘性角色来说,这个位置就简直如同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
  一番激烈的争夺是免不了的,所以也才有李琰给江烽的交代。
  最终的胜出者也脱不开九大公卿家族中的角色,当然也不可能是太过重要的人物。
  对于这两位,江烽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姚景算是个有些来头的角色,曾经担任过关中新丰县县令,后来入朝担任闲散官员,毕竟是姚氏家族一员,加上他本人也不愿意在朝中混吃等死,所以就来了。
  而长孙玄的反应就不太好了,作为长孙家族的庶出子,既无能力本事,出身也有些问题,所以到处混吃打秋风似乎就是这位长孙家族的成员这十多年来的主要成就。
  据说这一位关中第一公卿世家的子弟已经在长安城里混到借贷无门的份儿上了,甚至欠下了相当数量的高利贷,所以才迫不得已的逃离长安来光州避难。


第六章 毛遂自荐,押衙
  “光州的情况可能两位大人都大致了解了,来之前,朝中诸位大人也有分派,政事堂诸公也有信给某,所以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恢复光州被蔡州袁氏糟蹋作践之后的秩序,恢复三县的农业生产,为日后向长安提供必要的钱粮做准备。”
  江烽话说得很漂亮,似乎一切都是在为关中考虑,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朝廷的目的也就是要慢慢将淮右之地纳入保障关中钱粮需求的体系之内,同时要求弱化与大梁的关系,只要能做到这两点,可以说江烽想要什么,他们都不吝提供。
  不过对于江烽来说,目的就不一样了。
  光州可以交给朝廷,因为这可以作为一块屏障,抵挡刘玄和蔡州的缓冲地,这三县之地,刘玄欲得未得,蔡州是得而复失,所以都是心有不甘,若是江烽自己拿着无疑是一枚火炭,但是交到朝廷手中,就成了大义所在。
  谁要敢犯光州,那么势必会受到朝廷申斥,或许有些人可以不在意这一点,但是以南阳和蔡州目前的情形,恐怕两家都还做不到对朝廷的斥责无动于衷。
  至于说光州的粮食要保障关中,本身光州就三县之地,所产粮食年成好也就是略有盈余,年成不好,那就还得要勒紧裤腰带,哪里可能有外运的可能?
  所以对江烽来说,光州目前的作用就是一块屏障,发挥好屏蔽的作用,就足够了,其他的,不奢求。
  “录事参军张璜张大人,老陈持重,对光州的情况熟悉,也有一些方略,所二位大人有不清楚的事务,可多与张大人协商,相信张大人会成为二位大人的助力。”
  姚景和长孙玄来光州一路上就在探讨着这位如彗星般崛起的光浍寿防御守捉使。
  寒门庶族出身,据说还曾混迹于蚁贼中干过斥候,从固始一县之地起家,一年多时间打下了三州十县之地。
  嗯,准确的说是两州,硬生生被这位防御守捉使大人给掰成了三州,也让他们此次担任职务的光州从五县之地变成了两县,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是喜是忧也不好说。
  喜,当然是如果不这么设立,估计这光州刺史和长史也没他们俩的戏,江烽不会把他根本之地交给外人;忧,当然是一分为二,固然给了他们机会,但估计这位防御守捉使大人对光州也没太多兴趣了。
  朝廷自然不傻,江烽将光州交给朝廷的意图也很明显,你想要伸手,可以,接过去之后,你得也尽责,一要确保不被别人夺走,二要自个儿侍弄好,给关中输入粮食,得你自己花心血去做。
  这大概就是双方妥协之后才轮到自己两人来光州的结果吧。
  姚景不是没有经验的官员,在新丰担任过多年县令让他对庶务十分熟悉,而他反而对自己这位长史充满了忧虑。
  这位长孙氏的成员在长安城的名声太差,来到光州怕是以躲债和捞钱为主,这很容易被江烽找到插手光州政务的借口,尤其是在六曹判司人选至今都未商量好的情况下。
  “江大人,张大人已经和我们见过面商讨过,我们一致认为恐怕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敲定六曹判司人选,这一点我和吏部也已经有一些沟通,还请大人尽早就此事有一个定策……”
  面对江烽在六曹判司人选上的推诿拖延,姚景也是无奈。
  照理说光州官员的遴选和防御守捉使府是没有太大官员的,但姚景和长孙玄都清楚,如果得不到防御守捉使府的首肯,就算是吏部出了告身,恐怕这些判司到位之后一样很难开展工作。
  这一点姚景还在长安时吏部就和他说过,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获得江烽的认同,这样避免日后受掣肘。
  江烽也并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拖延太久,关键在于原来比较中意的六曹判司人选都出现了一些意外,意外主要就是源于寿州被纳入之后,防御守捉使府的组建就立即提上了议事日程,而且是刻不容缓。
  而江烽心目中的防御守捉使府显然不会像朝廷设立的防御守捉使那样只管军务,在他的心目中,防御守捉使府肯定就会像节度使府那样,军政事务皆管,否则无以将三州的力量充分整合运用。
  防御守捉使府一旦按照节度使府的规格来组建,也就意味着它会与刺史府一样那样相对应,原来的不过是个人幕僚机构,就要升格为以三州府务为职责范围的所有事务。
  这个机构将要比原来的幕僚式架构大得多,所需要的人员也会多得多。
  这样一来,像陈蔚将会调任防御守捉使府的判官,专司政务,行军司马一职也将由崔尚接任,支使、掌书记、巡官、衙推等干员至今尚未甄选齐全,很多时候都不得不让浍州刺史府的六曹吏员来先行把这防御守捉使府中事务先干起来。
  浍州刺史府干员被抽到了防御守捉使府中干事,那么浍州刺史府这边就形同虚设了,所以不得已之下,又不得不把原来准备安排到光州的几名人选重新安设在浍州,这也就导致了光州那边的六曹判司人选迟迟不能到位。
  所以现在江烽最为头疼的不少军事方面的,反而是政务方面的,手里边要说武将不算少,但多以军将型人才,但是政务型和军务型人才反而奇缺。
  “姚大人急切之心某知晓,只是某才从寿州返回浍州,请容某稍加整饬,一月之内定能有个分晓。”
  对于这些长安来人,江烽现在还只能捏着鼻子受着,再怎么这姚景还算是能干点儿事情的角色,若是用得好,让其好好经营光州,一旦能起屏风作用,甚至还能成一块牌坊,所以现在还得要应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