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还没来得及回答,书童大牛闷声答道:“秀才老爷你好,一头青牛而已,请牵来我一同照看,你们尽快上山去吧。”
“这……”张易看向陈亮,这件事还得陈亮做主。
“大牛跟我一起长大,是我的好兄弟,如同你跟**一般。”陈亮没有丝毫在意,笑着道,“只是这家伙不会读书,没法跟**比,他心肠好,你们便将青牛拉来吧。咱们即刻上山。”
“那便多谢了。”
张易朝着大牛拱拱手,大牛连忙还礼,秀才老爷行礼他可受不起。
……
这件事情搞定,几人心情大好,随着陈亮一同上山。
桃山颇大,东山文会举办地址在桃山一侧山腰,跟张易知晓的那座破庙方向相反。山间有溪流曲折流下,溪水叮咚,洗去众人一身疲倦,不由得心情大好。
风重楼欲张口作诗,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颇为尴尬,他连忙道:“此刻我还在酝酿,待文会之时,我必定一鸣惊人。”
“哈哈哈哈……”
众人笑声回荡在山间,很快就来到了山腰。
山腰平坦,能够容纳数千人同时玩耍,大多数读书人都在此处休息。
再往上去数十米,还有一块平地,上面建有一亭。陈亮领着四人前往上边,见张易有些疑惑,他连忙解释道:“上方才是真正的文会举办地,一般来说,只有举人文位才来上前。但文名出众之人,也可上前。”
风重楼骄傲点头:“我和阿乔虽是秀才,文名却远胜一般举人,有才子美誉。阿易,你是天降秀才,地位更是远超举人,自然是有资格坐在最好的位置。”
“原来如此。”张易点了点头,一般文会应当都是这样排位。
山腰到上边平地,约有十来米,小路是用青石铺就的台阶,两旁摆满的花盆,显然文会的主人心思缜密,连这些小细节都办的极好。顺着石阶小路向上,从亭中穿过,方能达到平地。
走到亭中,张易才发现山间小溪竟然从亭中流过。亭中竖着一块石碑,上面书写着三个大字。
流觞亭。
见到五人走入亭中,就有侍女上前伺候,风重楼与侍女调笑几句,问清自己应该坐在哪边,便抢了侍女的工作,领着四人翩然而去。
平地紧靠山体的一侧,搭建了一座戏台。
戏台两侧,数十个案几排列整齐,上面摆放着各色应季瓜果。案几一下方是厚实的毯子,供来宾跪坐;一侧则摆满了美酒,更有侍女侍立一旁,不时添酒。
此刻,平地上几乎坐满了人,看见张易五人,都开口跟风重楼乔居正两位才子打招呼。
这些人当中只有少许长弓城人氏,而且这些长弓人氏,也只有极少数认识张易。要不是两人身着白衣秀才服,他们说不定还把两人当做容貌俊秀的书童。
张易没有在意,这十分正常,风重楼乔居正两人在东山文会上露脸了几次,大家印象深刻嘛。风重楼倒有些看不下去,站起身来要介绍张易的身份,被张易拉着坐下。
不多久,东山文会便正式开始了。
------------
第二十章 东山有树名青竹
“诸君安坐,谢姑娘有事耽搁,恐怕迟些才会来。”一位侍女从戏台后的帷幕中走出,欠身向在场的读书人道歉。
“不妨事不妨事。”
“我等静候谢姑娘便是。”
“此等良辰美景,独缺谢姑娘一人呀。”
诸多读书人唏嘘长叹,好在谢姑娘只是晚到一会,不至于不来,否则他们来参加东山文会,定然少了不少乐趣。
风重楼嗤笑一声,低声对张易四人道:“陈兄,传闻这位谢姑娘可是来自东晋谢府,不知是真是假?”
陈亮对谢雨十分关心,对这个传闻自然也听过,微笑摇头道:“谢姑娘天姿国色,一看便是出身高贵之人。只不过,是否跟传说中那座谢府有关,却是不知。”
“东晋谢府?”张易有些好奇,他不曾听过。
陈亮连忙解释道:“你年纪还小,许多事情自是不知。东晋乃我大周皇朝排名第一的强国。而其能够雄踞诸侯国鳌头数百年,跟王谢两家脱不了关系。”
“王谢两家?”张易被陈亮越说越糊涂。
风重楼急忙接过话头,咧嘴道:“阿易,你连这都不知道?大周皇朝下辖百国,可整个皇朝旗下,只有十余世家。王谢两家便是大陆顶尖世家,东晋坐拥两大世家,自然无可匹敌。”
“原来如此。”
张易轻轻点头,如今这片大陆与他所知的截然不同。上古时代,王谢两姓几乎没有人才出世,现在却如此闪耀辉煌。等自己学业有成,定要学夫子驾牛车周游百国。
“王谢两府跟其他世家争锋相对不同,王府是东晋王族,谢府则跟王府世代通婚,永修旧好。王谢两府圣地在百年前被两族大儒合而为一,起名乌衣巷。”
很少说话的乔居正突然开口道:“传闻乌衣巷内,读书声震撼乾坤,浩然正气长存,能使枯木逢春,花开不败,若有机会前去看看,虽死无憾啊。”
张易等人随意闲聊,兴趣相投,相谈甚欢。
待聊到将来若得中进士,是要仗剑游历天下行侠仗义;还是到县府就职慢慢攀登,将来做个经世能臣。
风重楼自然选择仗剑天下行。
陈亮和乔居正,则对做治国平天下情有独钟。
而**,他一直很少说话,当风重楼开口问起,张易等人又好奇看向他,他低声道:“我没有那么大的梦想,若是能考上进士的话,那便再说。”
“这个不能算数。”陈亮对张易这个书童颇为好奇,得中童生后,三天积蓄文气,就能够考中秀才,这天赋比他都强得多。虽然**在县试时名次不佳,但足以说明实力。
**只好道:“我对做官和游历天下都没有兴趣,将来若是小易要做什么,我便陪着他去好了。”
众人将目光瞧向张易。
张易笑着拍拍**的肩膀,道:“**,你如今已经是秀才了,不再是那个文弱书童。许多事情,不要只为了我着想,得多为自己想想。”
**听张易这话有些不对,连忙道:“小易,老爷当初待我不薄,无论是将来走到哪里,我都是张府的人,你千万别赶我出去。”
“你我亲如兄弟,我怎会赶你离开。”张易苦笑摇头,**哪里都好,就是脑子有些迂腐,转不过弯来,“我的意思是,你得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努力,读书修行,得有所求。无欲无求,必然难成大器。”
“有所求?”
**摇了摇头,他现今真是不知道想干什么。就算是乡试县试,都是张易让他陪着一同考试,他方才去应试的。
……
“谢姑娘来了。”
正当大家开导**的时候,站在流觞亭迎候贵宾的侍女高声喊话,在场大多数读书人激动的站了起来,纷纷探头看去。
张易虽没有站起来,却也好奇看向流觞亭。
谢雨一袭素衣长裙,上面绣着几株青竹,头上插着一根银簪,就这样款款踏上流觞亭,出现在众人面前,张易眼里。坦白讲,谢雨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比起张易前些日子遇见的秋伊水逊色不少。
张易发现,这个女子身上有一股气息,能够吸引所有人的眼光,就连他都有一刹那的失神。果不其然,他转头看去,在场所有读书人的眼光,都聚集在谢雨身上。
万千宠爱于一身。
谢雨盈盈一笑,欠身道:“真是对不起大家,谢雨迟到了。为表歉意,先自罚一杯。”
话音刚落,谢雨从侍女手中接过一杯美酒,一口吞下,动作潇洒无比,面容看起来更加绝美。
“谢姑娘真乃巾帼英雄。”
“不输男儿。”
“谢姑娘,这可怪不得你,若不是我非要拉着你谈那首《青萝》,你怎么迟到?要罚也应当罚我,我自罚三杯。”一道响亮的声音从石阶下传来。
众人定睛看去,发现一名高高瘦瘦的年轻人正踏上,他身着蓝色举人袍,面容虽一般,气质却颇为高洁出众,站在谢雨身后,也没有被夺去多少光彩。
没等谢雨开口,他从侍女手里夺过酒壶,扬手抬起,哗啦啦的美酒顺流而下,落入他的嘴里,转眼间酒壶就空了,笑着道:“好酒好酒。”
“夏公子倒真是个妙人。”谢雨轻笑一声,伸手向众人介绍身旁的年轻人,“这位是从白马书院而来的举人夏乘风,在音律方面颇为厉害,之前我们便是在研究一首新的琵琶曲,方才怠慢了各位。”
我从白马来,请君骑白马。
在座有不少举人,甚至还有贡士在座。但他们听到白马书院四个字,看向夏乘风的眼神就变得尊敬起来。
除却高高在上的道一书院,白马书院是白马郡乃至伏流国的荣耀,伏流国读书人莫不以能够进入白马书院读书为荣。
“夏公子天赋异禀,谢姑娘更是音律大家,痴情音律,自是应该。”一名蓝衣举人开口道,众人齐齐应和,让开道路迎接两人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