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和煦的吹着,每个人都低了头不说话,大地一片肃穆,连时空都禁锢了。
忽然城头的方向有个声音呼道:“哥哥——”
众人回头一看,就见炎帝飞跑了过来,他的脸上挂着泪水,似乎听到了黄帝要走,自己哭过。也难怪这七弟兄在一起就没有分开过,在戚里君的细心教导下,他们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幸福相连,如今突然的分开,如何不悲伤呢。
炎帝跑过来,黄帝走下车来抱住他道:“好兄弟,我要走了,以后没有人陪你一道打猎,一道抓鱼了。还有我在西山下摆的那个石头阵,你帮我摆完吧,里面有几把我设计的青铜剑,就送给你了。”
炎帝道:“我这里有很多伤药,你都带着吧!你舞刀弄枪的,用得着。”
黄帝把炎帝送的草药拿了过来,炎帝道:“哥哥,我们还能再见面吗?”
黄帝仰着头想了想道:“不知道,但愿将来不要在战场上见面!”
炎帝道:“就是在战场上见面,我也让着你,因为我们是兄弟!”
黄帝拍了他的肩膀一下,笑道:“好兄弟!”
炎帝也拍了他肩膀一下,二人脸上都挂着泪,却开怀大笑,清脆的笑声回荡在阴霾的天地之下,犹让人刻骨铭心。
黄帝又向戚里君跪下道:“娘,你带了我七年,教了我很多东西,你比我的亲娘还亲,儿子给你磕个头了!”说着就磕了三个头。
戚里君无限爱怜的将他扶起,止不住泪水长流道:“孩子,听你妈妈的话,善待自己,心存仁德,做个好人!”
“知道了,娘!这几年劳累,您身体不好,要保护好自己啊!”黄帝道。
戚里君摸着他的头点了点头。
阿郎看着懂事的儿子离开,心里毕竟不忍,便对身边的武士道:“快去把岐伯、赵蒙、篦烈等人叫来!”
武士答应了一声就去了,不一会儿,岐伯、达立牧、赵蒙、篦烈等带着各自的家人和随从都来了,其是一对夫妻,赵蒙武艺高超,对阿郎是忠贞不二,篦烈善歌舞,巧打扮,又会制作,是巢郎族之人,后期黄帝时期制乐、制歌舞大部分都是篦烈的功劳。
阿郎对着岐伯等人道:“你们收拾东西,随瑶瑶和黄帝走吧,在泰山脚下的姬水有我们一部分将士生存,你们就去那儿生活吧!”
岐伯道:“大酋领,我们走了,你怎么办!”
阿郎凄然的道:“不要担心我,没事的!”
岐伯这些人是巢郎族目前最优秀的人了,阿郎都给予了瑶瑶和黄帝,说明在阿郎的心目很关心的。
瑶瑶走下车来,和阿郎相视了一下,各有许多心事在心头,只是都说不出口。阿郎看着她古铜色的脸和细长的眼睛,对她的记忆忽然清晰了起来:她第一次对他笑的热烈,第一次帮他杀狼的信心,她在战场上矫健的身姿,她的百步穿杨的神射箭法,斗杀羽陟的勇猛与刚烈,以及她作为女人面对玲玲时无奈的哭泣和眼泪……,阿郎觉得此生此世,如果没有玲玲,也许心了。
阿郎伸出手,擦干瑶瑶脸上的泪痕,道:“对不起,这些年让你受苦了!”
瑶瑶咬了一下嘴唇,想说话终究没有说,只是任凭泪水哗哗的流下来,好久才道:“阿郎,我虽然走了,我还永远是你的女人,我心是不落的太阳,他一辈子照在我的心/>
阿郎道:“有些事,忘了吧,想想我们在一起好的时光,那多好啊!”
瑶瑶听了这话,风干了的泪水又如出笼的狮子,整个人扑到阿郎的怀里恸哭了许久,边哭边拍打着阿郎的后背道:“阿郎,阿郎……”
阿郎听着她的声音,也流下了无声的眼泪。
瑶瑶恸哭良久,方才离开了阿郎,之后,她就一无留念的坐上了马车。黄帝站在车板的后面对阿郎喊道:“父亲,你永远是我心”
那天,阿郎看着瑶瑶和黄帝坐上了马车离开了自己,他感觉自己就像是折了翅膀的鹰,怎么也飞动不起来了,那个热烈的瑶瑶,那个雄健的瑶瑶,那个善喝酒和比武的瑶瑶,那个永远支持阿郎的瑶瑶,……,她也消失了。
阿郎身子一顿,将要倒下,但他还是站住了,他虽然失去了很多,可他永远不能倒下!,本书,清爽,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第一百四十七章 (附)黄帝大事年表(上)
下面据李延军《黄帝生平年表初编》,梳理一下远古战争以及华夏民族的诞生。言情内容更新速度比火箭还快,你敢不信么?(下面的内容是信史,有些地方有别于所以写这个,是以正视听,达到科学严谨的目的。)
前601,弱而能言,不到出简单的语词,到1岁时,就语言明晰,常提出一些奇特的问题。
前601,学步,思维敏捷,聪慧过人
前6016年(3岁),幼而徇齐,才智周遍,语言表达能力强。
前6015年(4岁),初学于项先生,授之结绳记事之术。
前6014年(5岁),初习伏羲卦象“——”、“——”,初识阴阳之理。
前6013年(6岁),对神农氏以前主要涉列一遍,尤其痴迷伏羲卦象“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前6012年(神农所重64卦,精解卦意——对天地万物现象的记录和规律性的解释。
前6011年(姬水(今陕西黄陵境内环绕桥山之沮水),因而姓姬。长而敦厚聪敏,善于思辩问题,通过游戏,在玩弄卵石、草棍杆,以后又用绳子相系,用一块石子在木棍的前后移动,就可以称起不用重量的物什……这一发现,以后被发明为千年的杆称。
前6010年(9岁),看人们从山上滚下的木头而发明了车轮,并进而想到,天地阴阳更替,周而复始,不也是车轮一样旋转吧?见一滚动的木头带动纵向搭于其上之木,感而有思,将车轮装于纵木之下,形成最初的“独木车”。
前6009年(10岁),成而聪明。是年少典逝世,因搏技和发明,袭封君之地,代有裹氏为姬王。知神农之弊。
前600),黄帝元年。初制冠冕,封王师(臣)项先生,调查氏族内部积弊与民情。
前600),黄帝2年。封附宝为王母。
前6006年(13岁),黄帝3年。以土德王,注重农业,革旧弊,施新政,初建宫室。
前6005年(14岁),黄帝4年。得后土辩乎北方,积弊初治,但氏族实力仍弱小。
前6004年(15岁),黄帝5年。得苍龙辩乎东方,知天下大势。
前6003年(16岁),黄帝6年。得宁先生制陶,封为陶正,辩乎西方。
前6002年(1起。炎帝神农氏所属马部落从西南搔扰,抢夺财物与妇女。
前6001年(1部落北逼。
前6000年(19岁),黄帝9年。边声日紧,马、虎部落联合进逼,马部落进至马山,兵临城下;虎部落北进到老虎尾巴村。姬王开始东迁。东迁至龙首。
前5999年(20岁),黄帝10年,西南同样受炎帝部落挤压的白鼠(西陵)部落使者辗转而至,传达和亲之意。东迁至交口。
前599),黄帝11年。姬王将部族分为东西两支沿葫芦河、洛河北上。姬王走洛河,北迁至茶坊。
前599),黄帝12年。北迁至今甘泉道镇。得西部陇东一带一学者指点,确定沿洛河西迁路线。封宁先生为前导。
前5996年(23岁),黄帝13年。西迁至今甘泉桥镇。
前5995年(24岁),黄帝14年。西迁至陕甘交界之姬塬。
前5994年(25岁),黄帝15年。遇广成子一徒弟,初识“至道”。喜天下戴已,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形色憔悴。南迁至今甘肃环县,与走葫芦河分支会合于华池。是年,西陵氏女嫘祖在故里盐亭养蚕为丝。
前5993年(26岁),黄帝16年。南迁至庆阳,改造“独木车”为战车、粮车、草车。
前5992年(21宁县。当地部落归顺姬王,封宁先生为当地镇守(子史称宁封子。于青牛与炎帝神农氏之牛部落遭遇,一役后西迁。
前59岁),黄帝1王村、玉都,与泾河流域炎帝牛部落对峙(此种状态直至玉王入川,玉皇轩辕出川后才结束)。
前59岁),黄帝19年。姬王始称玉王,以德令行天下(陇东)。前往崆峒山拜广成子老先生为师,“再拜稽首”其“至道”,前后达3个多月。广成子:“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
前59岁),黄帝20年。玉王得道后,西迁隆德以云纪官,以土德王,一方面派宁封子继续西进,于静宁、会宁、宁远与发源于青海湟河、洮河流域夏部落结盟,一方面派人回书西陵氏白(鼠)部落,表达和亲意愿。
前59岁),黄帝21年。接到西陵氏回讯,南下经土门、天水到达成县。
前59岁),黄帝22年。封后土留守北方,带宁封子,经望子关到武都,顺白龙江而下至白水江,经白水、昭化到广元,与北上迎亲的西陵氏女嫘祖结为连理。黄帝自造“皇”字以志纪念。臣民口念:“天(乾——玉王方位)皇皇,地(坤——西陵氏方位)皇皇”以示祝贺,玉王自此始称“玉皇”。同年,与岐坪识歧伯、旺苍识苍颉,拜为左右大臣。因玉皇有造车之功,又是天干与地支首配(子——鼠),苍颉造出“轩辕”二字为玉皇号(轩字之“干”代表天干,辕字之“袁”,取土地、城池和衣服之意)。这时候的白(鼠)部落已经有了城池和衣服。史传黄帝时“曹胡作衣,伯余造裳,于则制履”,而嫘祖蚕桑与蜀的关系,看一下蜀之古体(古体“蜀”字,上面象形蚕,下面似蚕吐出的丝)便知。“蜀”与“鼠”同音,白(鼠)部落得蚕桑实利后,保持了“鼠”音,而字形却演变为金蚕吐丝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龙神帝尊 (英气非凡) 起点VIP2016-12-03 东方玄幻你这怪物……变态……少女杀手……魔鬼筋...
-
九印神皇 (一撕生鸡) 创世VIP2017-01-13 异世大陆祭印,每人只能觉醒一个。而他却觉醒出了九个最神秘的祭印!阴剑,全天下仅存九把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