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归道 (玄阳szm)
- 类型:玄幻奇幻
- 作者:玄阳szm
- 入库:04.12
是章所言,若合符节,则知是章所言鼻窍,不可认作人身鼻孔,此窍必是玄窍,而鼻则祖义焉耳!
南樵子隐而未泄,恐误后人,不敢不白云。
乳哺婴儿第八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乳哺婴儿章第八
尹真人曰:前面火候已足、圣胎已圆,若果之必熟、儿之必生,弥历十月,脱出其胎。释氏以此谓之法身,玄门以此谓之婴儿。
盖炁穴(钞本作气,误也。按此炁穴即是玄窍,又名神室。而气穴是神炉,又曰坤炉,乃为药归锻炼之所,而炁穴乃是仙胎结养之地,此不可以不辨者也。)原是神仙长胎住息之乡,赤子安身立命之处。
婴儿既晏坐静室、安处道场,须藏之以玄玄,守之以默默。始借坤母黄芽以育之,断聚天地生气以哺之。此感彼应,其中自呼自吸、自阖自辟、自动自静、自由自在,若神仙逍遥于无何有之乡,若如来禅定于寂灭海之场。 虽到此大安处,仍须关无,勿令外缘六尘魔贼所侵,内结烦恼奸回所乱。
若坐若卧,常施莹净之功;时行时止,广运维持之力。方得六门不漏、一道常存,真体如如,丹基永固。
朝夕如此护持,如此保固,如龙之养珠,如鹤之抱卵,而不敢顷刻之偶忘,方谓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也。
其法:以眼观内窍、以耳听内窍,潜藏飞跃,总是一心。则外无声色臭味之牵,内无意必固我之累,方寸虚明,万绿澄寂,而我本来之赤子,遂恰恰然安处其中矣!
老子云:
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
如心空无碍,则神愈炼而灵;身空无碍,则神愈炼而愈精。炼到形与神而相涵,身与心而为一,才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
古仙云:此际婴儿,渐露其形,与人无异,愈要含华隐耀、镇静心田者,若起欢心,即为着魔。婴儿既长,自然脱窍,时而上升乾顶,时而出升虚际,时而顿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出没隐现,人莫能测。
修道必经之境,古哲处之,惟循清虚湛寂焉,是为潜养圣婴之至道。
南樵子曰:火候已定,圣胎已完,全赖灵父圣母,阴阳凝结以成之。
虽然,婴儿显象,尚未老成,须六根大定,万虑全消,而同太虚之至静,则婴儿晏居静室、安处道场,始能得灵父圣母虚无之祖炁,以养育之。养育之法:神归大定,一毫不染,开天门以采光天,闭地户以守神室,无昼无夜,刻刻堤防,勿令外缘六尘所侵,内贼五阴嗔魔扰乱,心心谨笃,三年婴儿老成,自得升超天谷,直与太虚不二矣。
偈曰:
含养胞胎须十月,婴儿乳哺要千朝。
胎离欲界升内院,乘时直上紫云霄。
闵小艮曰:青羊钞本,搀入门外汉语。如此章中,既云婴儿既长,穴不能居;又于注末搀入婴儿老成,自尾闾上升天谷。既长而穴不能居,是肉身耶,婴儿乃由尾闾钻上耶;且焉有玄窍嫌窄者,翻能透闾而上?自相矛盾乃尔,兹准山本订正之。
移神内院第九
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
移神内院章第九
尹真人曰:始而有作有为者,采药结丹以了命也;终而无作无为者,抱一冥心以了性也。
施肩吾曰:“达摩面壁九年,方超内院;世尊冥心六载,始脱藩笼。”
夫冥心者,深居静室,端拱默默,一尘不染,万虑潜消,无思无为,任运自如,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体含虚极,常觉常明,此心常明,则万法归一,婴儿常居于清净之境,栖止于不动之场,则色不得而碍之,空不得而缚之,体若虚空,斯安然自在矣。
阴长生诗曰:
无位真人居上界,空寂更无尘可染,
有为功就又无为,无为也有功夫在。
所谓“居上界”者,盖即婴儿之栖天谷也;
“空寂明心’者,盖耶吕祖向晦晏息合道之法也; “无为也有功夫在”者,盖即太上即身即世、即世即心,遥相固济之宗旨。
其次盖即谭长真所云:
婴儿移居上丹田,端拱冥心合自然。
修道三千功行满,凭他作佛与升仙。
谓必移居天谷者,非必以地峻极于天,实以其纯一不杂,婴儿居此,自无一毫情念得起。但起希仙作佛之心,便堕生死窟中,不能得出。
夫此清净体中,空空荡荡,晃晃朗朗,一无所有,一无所住。心体能知,知即是心;心本虚寂,至虚至灵。 由空寂虚灵而知者,先知也;
由空寂虚灵而觉者,先觉也;
不虑而觉者,谓之正觉;
不思而知者,谓之真知。
虽修空,不以空为证,不作空想,即是真空;虽修定,不以定为证,不作定想,即为真定。
空定真极,通达无碍,一旦天机透露,慧性灵通。乍似莲花开,恍如睡梦觉,忽然现乾元之境,充满于上天下地而无尽藏。
此正心注常明,炯炯不昧,晃朗宇宙,照彻古今,变化莫测,神妙无方。
虽具肉眼,而开慧眼之光明;匪易凡心,而同佛心之觉照。此由见性见到彻处,修行修到密处,故得一性圆明、六根顿定。
何谓六通?
玉阳太师曰:坐到静时,陡然心光发现,内则自见肺肝,外则自见须眉,知神踊跃,日赋万言,说法谈玄,无穷无极,此是心境通也;
不出庐舍,预知未来,身处室中,隔墙见物,此是神境通也;
正坐之间,霎时迷闷闷,混沌不分,少顷,心窍豁然大开,天地山河,犹如掌上观纹,此是天眼通也;
能闻十方之语如耳边音,能忆前生之事如眼前境,此是天耳通也;
或昼或夜,能入大定,上见天堂,下见地狱,观透无数来劫及宿命所根,此是宿性通也;
神通变化,出入自如,洞见众生心内隐微之事,意念未起,了然先知,此是他心通也。
若是者何也?
子思曰:“心之精神谓之圣。”
故心定而能慧,心寂而能感,心静而能知,心空而能灵,心诚而能明,心虚而能觉。
功夫至此,凡一切善恶境界,楼台殿阁,诸佛众仙,不可染着。
此时须用虚空之道,而扩而充之,则我天谷之神,升入大虚,合而为一也。
再加精进,将天谷元神,炼到至极至妙之地,证成道果。
太上曰:“将此身世身心,融归入窍,外则混俗和光,出处尘凡,而同流俗;往来行藏,不露圭角,而积阴功;开诚普渡,以修以证,是正性命双修之妙用。”
究其旨归,不外皇极阖辟之玄功。
《易》曰:“先天而天弗违”者,盖言机发于心,两大之气机,合发而弗违也。此即人能宏道之旨。而功法不外神栖天谷,行夫不识不知、惟深惟寂。阳光不漏。故能愈扩愈大、弥远弥光,自然变化生神。生之又生,生之无尽,化之又化,化之无穷。
东华帝君曰:
法身刚大通天地,心性圆明贯古今。
不识三才原一个,空教心性独圆明。
是言当以普济为事,是即行满三千、功圆八百之旨。
又曰:
世间也有修元者,先后浑凝类圣婴。
若未顶门开巨眼,莫教散影与分形。
是言杂有后天。
后天有形。一纸能隔,况骨肉乎?若夫先天,金玉能透,何劳生开巨眼哉!惟其杂有后天,开眼而出,虽可变化无穷,未能与天合德,故须加以九年面壁之功,淘洗净尽,乃与天合。自然跳出五行之外,返于无极之乡,证实相玄之又玄,得真功全之又全,成金刚不坏之体,作万年不死之人;自觉觉他,绍隆道种,三千功满而白鹤来迎,八百行圆而丹书来诏,飞升金阙,拱揖帝乡。
《中和集》有云:
成就顶门开一窍,个中别有一乾坤。
然此顶门岂易开哉!先发三昧火以透不通,次聚太阳火以冲之,二火腾腾,攻击不已,霎时红光遍界、紫焰弥天,霹雷一声,天门开也。
吕祖亦云:
九年火候真经过,忽尔天门顶中破。
真人出现大神通,从此天仙可称贺。
此言后天未净,破顶而出也。
至于积功累行,全在神栖内院之时。
余昔有云:
功圆才许上瑶京,无限神通在色身。
行满便成超脱法,飘然跨鹤觐三清。
而今金阙正需材,邱氏功高为救灾。止杀何如消杀劫,三千世界尽春台。
南樵子曰:吾师运心,何等之普?今之人得有一诀一法,秘密深藏,惟恐泄漏,知与吾师自较,岂不愧死?噫!渡人即是渡己,累行即是修仙,盖以普渡即性天耳!
闵小艮曰:按钞本此一章,大有改削,注不胜注,兹一准山本增之。
细体经文,直是医世入手功法,其间圆证宗旨,亦备示焉,第未说破医世之旨耳!驻世神人泥丸李祖,谓是书与山本所降《金华宗旨》,皆为医世而出,盖必上承元始法旨者。
相似小说推荐
-
真龙九天 (小妾) 逐浪VIP2016-09-22 修真武侠修仙世界,万族林立,宗门万千,妖魔无数! 修仙之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上能九天揽月,下能...
-
修真界扛把子 (撒丫的风) 起点VIP2016-11-18 修真文明sh市的一个扛把子林尘,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异大陆,这里是修行者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