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离王崩天 (茶烟)



“此三黑迹许是蓄残之处通达所排秽物,不知现下济王爷感觉如何?”

柳思诚道:“适才我运功调息,那蓄残处并无气滞。”

张望道:“若是蓄残之处贯通,王爷的功力可更上层楼了。”

柳思诚道:“这抱残功法以蓄残而得名,如无此破绽,三处经脉贯通,与其他门派功法便无差别,怕是要走回头路了。”

张望想了想道:“各派武功心法不尽相同,气脉运行也各异,但俱讲究融会贯通。抱残功法高绝,不落窠臼。官家习练者俱有蓄残之困。那老翁一盏茶就贯通了王爷蓄残处脉络,必是高人,末将愚钝,王爷以剑一试,若功力不退,则可认为是对王爷有益无害。”

柳思诚“嗯”了一声。站起身来,自剑架上取下自己的佩剑。张望站了起来“末将告退。”

张望知道规矩,皇家子弟习练抱残功法时旁人不得窥视。

“张将军请回。”

张望行了礼退出帐外。柳思诚身在营中,帐外也没有僻静处,就在大帐中练了一路破釜剑法。较之平日不仅功力未退,反而有所增强,只是不明显而已。

收剑入鞘,放回剑架,柳思诚在书案前坐下。到了现在,柳思诚满心欢喜,昨日回营时对华五的怀疑的确是谨慎过头。

蓦然想起华五昨日所言。筹划狩猎时要在此地驻七日,今日才三日,先前本王不当他的话算一回事。只是昨日三矢他算的准,春手亦确有功效,莫不是今日果真要回府?一时踌躇。

“莫要仓皇。”柳思诚心中念叨着。“怕是有紧急事务?”想到此柳思诚吩咐下去“拔营。”

柳思诚决定静观其变,若是辰时没有特别事务,再择地安营也无不可,王府的亲兵一刻工夫将帐篷等收拆装车停当。

一名偏将走进大帐。“启禀济王,收拾好了,这大帐……”

柳思诚起身走出帐外,跟随出来的偏将一挥手,几十个早已准备的亲兵一起动手,将大帐拆去,捆扎收拾装车,有条不紊。

第二章猎白虎

柳思诚看兵士收拾妥帖,心想:“现在卯末,马上就到辰时,难道大家就在这里待着?”

昨日随济王到过茅舍的侍卫,都听华五说过今日王爷是辰时回府。侍卫统领见济王站着,知道是在等辰时,就从车上拿了块毡子,铺在地上请济王坐下。

交辰时未见异状,柳思诚有点沉不住气,想想后对张望道:“张将军,带辎重先行。”

柳思诚拿定主意,一个时辰辎重也最多走二十里,到时候如无变故,快马令其就地择处扎营,偏不回济王府。

如有紧急事务,辎重先行不至于拖累了行军的队伍。倒要看看华五是不是真的能掐会算。

从内心来说,柳思诚希望华五是真正的高人。从他对自己的态度、作为看,有可能为己所用,这样此次狩猎也就不虚此行。

另一方面,柳思诚平日颇为自负,又怎肯轻易就范?

张望得了王命率辎重车队及二百余人先行去了。剩下的二百亲兵都是骑兵,济王的侍卫有三十余人,重新整理马具盔甲原地等候。

辰时过了一半,忽见数骑自山道驰来,马上军士背负一面青旗,一看便知是安国的探马。

营地离安、白两国的边界不远,平日两国都有探马在相交地区巡查。这几日济王在此狩猎,安国在此区域的探马较以往多了数倍。各山道隘口也有军士守卫,防范白国偷袭。

侍卫平日训练有素,有十余人翻身上马,张弓搭箭,兵不厌诈,如这个军士是白国杀手假扮,济王岂不危险。

副统领带了两个侍卫迎了上去,在距济王三十丈处等候,一刻工夫一骑探马就到了副统领面前,其余几骑往别处驰去。

来人勒缰下马大声道:“速报济王,白国两千军骑匿踪潜入,强行冲杀开最近的隘口,距此不到三里!”

侍卫副统领说声:“再探。”急拨马回来将原话复述与济王。

柳思诚见着探马时已知道大概,由于昨日华五已有莫要仓皇的话,所以并不惊慌。自毡上缓缓站起。

“回府。”

侍卫统领一声大喝:“上马!”二百多人齐齐上马井然有序。济王跨上马背,侍卫统领策马行了几步,一探身将先前的毡子收起。这个动作让见着的军士都安下心来,一块毡子都不遗弃,可见济王是胸有成竹。

济王人马出营地转上山道,只听得背后蹄声杂乱,白**骑离此不过两里,喧嚣之声传来。远远的看那旗号,是白国劲旅白虎军。

边塞的山道即是安**队的粮道,都经过修整,多是沿山脚而行,宽两丈余可以并行两辆马车。

济王狩猎时选猎场,自然要考虑进退自如,二百余骑在此疾行不是问题。济王的队伍一上粮道便策马奔驰。

白虎军见前方济王旗号,军心大振。白虎军的主将是与安军对垒多年的张胡子,四十余岁,勇武强悍。一部长须,其貌不扬却颇有韬略。得知济王在此狩猎的消息,甘冒奇险,引两千军潜入安国境内三十里,意欲一举擒杀济王。如今见济王在前方不远,怎容他逃脱?

张胡子在马上大呼:“擒杀济王,赏银万两。”

白虎军听主将悬赏万两,知是不虚,况见济王不过二百骑,齐声鼓噪奋勇向前,一时两军之间的距离又近了半里。

济王军骑快马加鞭,队形稍有些乱了,柳思诚见此情形,一时也没了主意,毕竟是久经战阵的人,恐军心浮动便大声道:“持稳军旗。”

马上的旗手一听各自将手中的旗帜调整一番,张胡子在马上追击,见了济王旗号变化:前一追还有些乱,如今追急了旗号倒齐整了,莫非有诈?

安军听到济王号令心中稍安,此时济王还关心军旗,可见是有后招了。安军在急驰中队形渐渐有序,急而不乱。张胡子一看心生疑虑。

白虎军前锋也见了安军变化,驰马便缓了缓。后军只听见重赏催马更急,白军的队形一时便有些混乱。张胡子见状大喝:“停。”即又令:“前锋百人成四列快追。”

张胡子在白军中素有威名,人称常胜将军,在安白两国的边界征战二十余年,颇有建树。是安军的劲敌。

军令一下,锋百余人疾驰而出,张胡子领十余侍卫紧随其后。张胡子在马上一挥手“追”。

连串的军令在短时间发出,整个队伍并没有停下来,前锋追的更紧,中军后队缓了缓而已。

这一缓队伍调置整齐,只是前锋脱离大队五十丈。张胡子在马上催促前锋紧追不舍,只要前锋赶上济王的后队,交后手济王必死无疑。

安军只是是济王的亲兵卫队,仪仗旗帜多,济王令旗帜不乱,对行军的速有一定影响。白虎军的先锋百人,仅一面张胡子的将旗,白军必定要快些。一盏茶功夫两军的距离不过一里。

道路蜿蜒于山脚,一侧是山坡树林,一侧是一条山间河流,地形复杂。侍卫统领见形势危殆,在马上对济王道:“王爷带百骑先行,末将停下断后,前面一段右侧是深谷,末将率百骑冲白虎军一阵,料其抵挡不住。”

侍卫统领对济王忠心耿耿,置安危于不顾请命狙敌。

百余安军面对两千骑兵的冲击虽然不至于一触即溃,但也拖延不了一会。济王一摇头,没有说话。

“既然华五算准了是辰时回府,那么今日应该是有惊无险。”追的如此急迫。本应弃去旗帜仪仗,柳思诚心中有所依仗,并没有这样做。他要保持王爷的尊严,牺牲一百亲兵就更不会同意。

柳思诚将希望寄托在先行的辎重车队上,如果能将大车辎重置于道上放一把火,辎重车队的二百多人应该可以拖延三里路程的时间。此地深入安国三十多里,各处的几十年来,安国在北三州与白国对垒,国力此消彼长的原因,安国一直居于守势,柳思诚主持军中以来,态势略有改观,双方互有攻防。

虽然安国守多攻少,却也一改往日安军惧敌如虎的局面,况此次狩猎的四百多人俱是柳思诚的亲兵,骁勇善战。如能居险扼守,在狭窄的山道上阻击两千骑兵,保济王脱身不难。

若是没有华五的提醒,柳思诚定会选择弃了仪仗旗帜,加速与辎重车队会合,留下亲兵据险拒敌,自己带侍卫脱身。而现在柳思诚希望军旗仪仗规整,亲兵尽少伤亡,务求全歼白虎军。

张胡子在马上见只有一里路程,恐迟则生变,一声大喝:“前锋卸甲”。

前锋百余骑除盔卸甲弃于路旁。长兵刃、盾牌也尽数抛弃,战马一下减了五六十斤的负重,军士用鞭子狠抽,马吃痛竟飞奔起来,两军距离又拉近百丈。

前方有一弯道,估计辎重车队离此不远,柳思诚对侍卫统领道:“后队百人过了弯道策马上山,一人三矢,射完即走。”

侍卫统领将王命复述于后队,一转过弯道恰是一缓坡,树林也不甚密,侍卫统领带百人不顾荆棘纵马上山。在离山道不足二十丈处翻身下马,张弓搭箭。

张胡子虽紧追其后。柳思诚令军士弯道后上山,所以并没有看见安军的变化。甫一追过弯道处,猛然见安军少了一半人马,急呼:“小心弓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