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同人之赦你无罪 (朱大概)


  
  比如孙苑母亲到将军府的事儿就是如此。按巧姐儿说的,是她母亲身子不好,小弟弟不太乖,所以外祖母来看母亲了。因为母亲见了自己的母亲,所以身子就好了,就是小弟弟见了外祖母,也乖了。
  
  这个有什么不好猜的?小孩子只看到事儿,大人却看到了人心。好在事情处理得还算是圆满,只与时先生对视一眼,贾赦就再听贾琮接着说话。
  
  时先生从未成家,也不知道如何与小孩子相处,可是听着贾琮一出一里的说着家里的这个那个,也觉得有趣。尤其这贾琮明明只是庶出,和家里的人处得却极好,并无什么怨懑之色,说起亲人来眉目间的得意与维护,挡也挡不住。
  
  “棒槌,”时先生等贾琮歇气的时候道:“这孩子心性不错,难得的知足不说,对家人更真心。你可不要为了什么规矩耽误了他。”
  
  “你也这么说?”贾赦问道。
  
  “怎么?还有人这样说过?”时先生不知道谁与他想法一样。
  
  贾赦点点头:“可不是,我岳父也是这么说的。就为了这个孩子实诚,他老人家亲自让这孩子到张家的族学里附学。其实也常亲自教导的,不过是为了堵家里儿孙的嘴,不挂那个名罢了。”
  
  这就难怪。当初听说贾琮在张家附学,还以为看的是贾琏的面子,不想是人家小孩自己争气。不过这样知道感恩的孩子,资质也不算差,是每一个做先生的人都喜欢的——就算是再有才干,人品却是白眼狼,你还得防备他反咬你一口不是。
  
  “怎么样?”贾赦有点自得:“我教出来的孩子都不错吧?个个都是又孝顺又明理,对家人又好,将来还能给姐妹和侄女做依靠。”
  
  贾琮小身子一下子挺得直直的,脸上的表情都快实质化了,就差写上:我就是这样的人。
  
  时先生看得可乐,却不愿意让贾赦得意:“你刚才可是答应让这孩子先跟着你了。你也不想想,咱们要回京,少说也得个一二年,孩子的学业不是耽误了?”

第160章
  听着时先生担心贾琮的学业, 贾赦就不担心了。刚才他不让贾琮与平郡王一样叫世叔,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你看我儿子如何?”他问道。眼睛瞪着时先生,仿佛人家一旦说出个不好, 他就要与人拼命。
  不是已经夸过一回了?时先生只以为他是乍一见儿子, 自己不知道怎么高兴好,想让别人与他一起分享喜悦的心情, 有心让他高兴一下:“当然是好孩子,只这份孝心就难得。这么小小的年纪, 千里迢迢地来看你, 一般的孩子哪能做得来。”
  刚才贾琮已经说过了, 是他自己主动来看贾赦,也是他硬抱着平郡王不撒开才得了这次机会。这样的孩子,很难让人不喜欢。
  “那给你做个弟子可够?”贾赦再问就到了正题。
  这就要给自己当弟子?说不动心是假的, 不过时先生有他的顾虑:“不是说张老帝师亲自教导着?”
  贾赦摇了摇头:“只是教导,有其实而无其名。张家子孙不少,哪能放着自己的儿孙不管,反管到他一个外人头上。要是琏儿还使得, 可是到了琮儿,说话的人少不了。老人家就算是家主,也得顾忌家人不是。”
  这完全是实话。要是贾琏去的话, 哪怕张家的子孙再有意见,为了已经去了的姑太太捏着鼻子也得认下,可贾琮就完全不行。一是和人家就没有什么血缘,二是要是人家的姑太太还活着, 那就是打脸的存在。要不是贾赦一惯在张家放赖,胡弄住了两位老人,贾琮就算是附学也不一定能成。
  想明白的时先生,不由地点了点头,同意收下贾琮。一向会看老子眼色的贾琮,早就端着茶跪到地上,要行弟子礼,却让时先生制止了。
  贾赦才不让他反悔:“你想说话不算数?”
  时先生才不怕他威胁:“我时铭收徒,哪能如此草率。怎么也得正式行个仪式才好。”
  得了,这又算是贾赦没见识。天地君亲师,拜师在这个时代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事,可不是送到张家族学那里去吃大锅饭,人家是一对一教学,言传身教并行。
  知道他不是反悔,贾赦就好商量多了:“反正咱们的人也来了几个,又有念恩在,也算是个见证。你看明日如何?”
  “怎么还是这个急脾气。”时先生嘴上报怨一句,到底没有驳回,贾赦忙让人去准备明日的拜师仪式。
  说来平郡王一行让那个林侍卫忽悠的不轻,明明他们的行程比时先生叫来的人近了一半,却比人家还晚到了好几天。也不知道贾赦会不会因此奖励他。
  晚上果然如贾琮所说,平郡王就没出现在饭桌上。贾赦见怪不怪,贾琮对此早有预见,时先生对贾赦的外甥女更加好奇,也就都过去了。
  好在第二天平郡王虽然黑了眼圈,还是参加了贾琮的拜师仪式。见证人不多,可是那些人一看就是有内涵的高人范,让平郡王有些好奇:“父亲,这些是?”
  贾赦也不瞒着:“大都是你父亲当年詹事府的人。”
  我去。平郡王对自己的父亲越发好奇,是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才让这些人如此多年后,还是相聚到了一起,只为完成他当年的愿望。
  可惜没有人愿意为他解惑。贾赦没那个耐心,时先生以为贾赦已经说过,别人只顾着看着平郡王一脸感叹。好在时间有得是,平郡王可以慢慢发掘。
  正式拜师后,贾琮又被移交给了时先生,贾赦再次一身轻松。他已经对时先生说过,反正你也没有成家的打算,那贾琮既然做了你的弟子,你只当是自己的儿子那么教就行了,我没意见。
  可是时先生有意见好不好,这个可是你儿子,这样大撒手,真的好?也不知道这些孩子为啥还对这个随时把他们塞给别人的人一脸孺慕。不过有了贾琮,时先生明显时间不大够用——一个小孩子,就是一个十万个为什么,尤其是面对愿意为他们解答的人。
  这次回京报信去的是明锣,与他一起回去的是那位御医。至于太医?对不起,贾赦说自己不知道哪里不好,总得留下几个太医以防不测,死活不让人回去。
  太医们快哭了:你是自己不好吗?多半个县城的人都让你招来看病了好不?就算是医者父母心,可他们可是顶级的医者,是给京中一流人家看病的人。可惜反对是无效的,没见他们屋外站的就是贾赦的侍卫?
  走不成的太医们,只能看着御医的车子绝尘而去,带走的除了他们的一颗思家之心,就只有一封家信。贾赦也顾不上他们,只是让孔仪县令将话传出去,就说皇帝知道此地缺医少药,特意派太医来为大家义诊。记住,是义诊!不收费!
  然后他也不见了。不是去继续巡检,而是专心对付随时先生招来的人一起到来的种子。平郡王也被抓了差,和他一起带上种子,到新买的庄子上搞基建去了。
  太医们继续与病人搏斗,时先生继续回答贾琮的十万个为什么,平郡王继续搞他的基建。贾赦,继续过他的只卖嘴不卖力的日子。
  京中好容易得了他平安的信,多少人都松了一口气,可也有人不那么高兴,比如还没有起复的贾政,比如还是见不到女儿的王夫人,再比如其实没多大冲突的探春。
  真的没什么冲突,至少贾赦对探春连印象都停留在原著的层面上,却不想已经被探春暗中记恨上了。探春也有她的道理:原来三春在荣国府的待遇都是一样的,而探春因为说话讨巧,又会在嫡母面前奉承,在三春里面是领头的存在。可是贾赦穿来后,一切都就不一样了:先是迎春有了宫中的教养嬷嬷,然后又记在了邢夫人名下,接着就订了一门好亲不说,还被皇后封了郡主。
  要不是还有一点理智,探春也想象贾政一样,问上一句:凭什么?!原来连奶娘都能辖治住、连话都说不高声的迎春,凭什么会得到这样的待遇?思来想去,只因为贾赦,要不是他突然走出府门,哪来的嬷嬷?哪来的张大太太做媒?哪来的进宫拜见皇后?哪来的惜春被接回宁府?哪来的现在她沦落为姐妹中活得最差的一人?
  如果这些都不存在,那么探春嫉妒的一切就不会再出现,她就还是姐妹中的第一人。就算比不得林姐姐在老太太跟前得宠,只在能比过迎春和惜春,她也就满足了。可是现在这些却都存在。
  按理说,以探春的聪敏,应该知道,既然迎春和惜春可以依靠父兄,那么她也可以。可贾政是让人依靠的人吗?贾宝玉是让人依靠的人吗?答案如此明显,聪明如探春,自然不会去做白日梦。
  她也不能怨恨贾政,毕竟那是她的生父。贾宝玉呢,又是王夫人的心尖子,就算是在心里自己想想,探春也知道自己没有那个资本怨恨。可总得有人让她来恨一下,才好让她胸中那一团不平之火稍稍有个发泄之处。
  于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贾赦已经被自己的侄女给恨起来了。不过就算是贾赦知道,也会不在意地一笑,一个小女孩子,能翻出什么大浪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