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氏本就思虑着这二人去一人留一人,不过想借此考考慕容离是否略懂用人之道,这会儿忽然听到慕容离说有两全的法子,不由也来了兴致,当下催到:“那你快些说说。”
慕容离不疾不徐开口道:“我幼时家中附近有一座小庙,庙祝人很和善,常送我们这些小子一些供奉的瓜果。我们都很喜欢庙中南侧的那尊佛像,他总是一张笑脸,看着可亲。而北侧却又有一尊神像,黑口黑面,神情凶恶,我们年纪小,见了也不由害怕,就问为什么神殿里还要供奉这尊凶神?庙祝却说这可是有一番典故的···”
“哦?是什么典故?”执明听得入神,忍不住出声打断。
阮氏摇摇头,对慕容离道:“别管他,你继续说下去。”
“是。”慕容离接着道:“庙祝说,南侧的那尊是弥勒佛,弥勒佛笑口常开,大肚能容天下事,但是他却总是丢三落四,他来管理一个庙,会入不敷出。北侧那尊是韦陀菩萨,韦陀菩萨是佛教护法,驱魔斩妖,有震慑之功,但最是严谨肃穆。原先他们各自掌管不同的庙,但是因为各自的性格原因,却都经营不善。后来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就决定把他们放在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至此庙中香火鼎盛;由韦陀菩萨负责财务,管理庙中账务,他铁面无私,账目便井井有条。二人分工,庙里便一片欣欣向荣。”
“妙啊,妙啊,竟然还有这样一番说辞。”听完慕容离的讲述,执明大笑,双掌合十,“我今日可算明白了这二位尊神的益处了。”
阮氏面上笑容绽开,嗔道:“这庙祝,定不是个潜心的出家人,倒是编排起菩萨的不是来。”
“母父。”执明坐到他旁边,拉着他的手道:“佛祖座下有三千诸佛、三千揭谛、八金刚、四菩萨、五百罗汉、八百比丘僧、大众优婆塞、比丘尼、优婆夷,各天各洞,福地灵山,大小尊者圣僧,这些人不耕不织,都凭什么生活?还不是全凭这些庙中供奉度日?”
第122章 聚散茫茫31
阮氏失笑,伸手戳了他的额头道:“这是哪里来的浑话,尽是些歪理胡说的。”
执明语中带了撒娇的意味:“那母父,阿离说的法子,我看真是极好的,您想必也是赞同的吧?”
“这还没做了姻缘,便已是见天的念着他的好处。”阮氏看了一眼慕容离:“若不是你整日说这位慕容公子聪慧,勾的我心痒,我哪里会考他?”又招手唤慕容离上前,拉了他坐在椅子上,道:“好孩子,倒真真是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我浸淫商场十来年,今日倒还没有你想的周全。”
慕容离低了头,听阮氏此言,忙谦道:“慕容离市井出身,不过见得多些,哪里比得上夫人?倒还要谢过夫人不嫌我粗鄙。”
阮氏拍了拍他的手背,笑道:“我也是镖局出身,年轻时练了些武艺,便被阿父带着走南闯北。初到执家,大字也不识一个的,还不是接手了这一大摊子事?要我说,不论什么乾性坤性,倒都要活的爽利些,英雄不问出身,我们生意人家更看重主夫的头脑。”
慕容离微微点头,提到“主夫”二字,他倒有些赧然。
阮氏接着说:“我这儿子是个不长进的,小的时候跟着那些游侠厮混,现下整日里只知道玩耍游荡,什么都不在乎的,你今后可要多担待些。”
慕容离应下了,阮氏方吩咐端上饭菜,与二人共食。
晚间,阮氏又唤了执明到屋中,教到:“我看你自己没心没肺,混吃等死,倒是运气好,这夫郎我替你相看了,既聪明又良善,也算我们执家的福气了。”
执明听到阮氏夸赞慕容离,也顾不得前面说他不成器的那些话,忙跪下来道:“谢谢母父。”
阮氏好笑,一把将他拉起来:“你自己喜欢的,我几时硬是拂了你的意?我又不是那想不开的人,儿孙自有儿孙福,看你紧张的什么似的。”
执明笑道:“儿子不是怕阿爹嫌弃阿离的出身吗?”
阮氏摇摇头,吩咐道:“既然如此,也合该早早选了日子将他娶过来,省得夜长梦多。”
“此事还需阿爹出马与慕容家那边议定个章程。”执明心下欢喜,忙不迭的请阮氏帮忙。
阮氏笑着点头:“知道你心里着急,我明日便找来媒人,去他家里提亲。”
齐之侃不日便要启程赴天枢,为国出征,朝中诸位同僚皆设了宴席招待。他不喜应酬,多半是推脱了,却有些实在推却不得,只得硬着头皮前去。
那兵部侍郎是个极会劝酒的,齐之侃不得已多喝了几杯,待得明月高悬,方才从他府中出来。冷风一吹,只觉得酒气上头,身形有些跄踉。
回到府中,头重脚轻,扶着影壁方站住了,口中一味的寻着蹇宾。
随身伺候的小厮进不得内院,看到角门处隐约有人影,定睛细看,发觉是佟氏立在那里,衣裳单薄,冻得不住的搓着手,身后小侍提着灯笼,借着昏弱的灯光,二人焦急地向这边望着。
“如夫人安。”小厮忙行了个礼,道:“将军饮的有些醉了,还请如夫人去请夫人身边的白露或素缕哥哥前来扶了将军回去。”
明珠看见齐之侃,刚露出喜色,但闻言又有些不快,瞪了小厮一眼道:“怎么,我竟扶不得将军?”
小厮忙摇头,有些为难的说:“小的可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将军回来路上只顾着寻夫人···”
明珠微微摆手,道:“是老夫人命我在此候着将军,将军醉成这样,哪里晓得自己说的什么?”
“只是···”小厮还有些犹豫,齐之侃一向脾气不好,他可不敢拂了齐之侃的意。若是他醒了怪罪下来,这责任他可担不了。
“老夫人身子不舒服,夫人在房中陪着,这会儿过去岂不惊动了老夫人?”看他磨磨蹭蹭,眼神游移,明珠有些愠怒:“你这个小子怎么这般不懂事,这大冷的天,若是冻坏了将军,可是你我能担待的?”复又软下语气:“大不了我扶将军去夫人房中,你一个爷们,怎得这么墨迹。你若是再做不了决断,我可走了,你自己想法子唤人进内院吧。”说罢作势要走。
这小厮哪里能有法子进内院,只得作揖道:“是小的糊涂了,外面风寒,如夫人请这就把将军扶进屋吧。”
明珠哼了一声,唤小侍打开角门,合力将齐之侃搀进内院。
杨氏素日来见佟氏二人进门后,也算老实本分,并不生什么事端争宠,因此心里也高看了几分。只是看着齐之侃对二人置之不理,到底是天子赐下的,也不好太冷落了。况且府中至今尚未有子嗣,齐之侃又要远征,杨氏不免心急,今日便谎称病了,命明珠去角门候着,希冀他能够近得齐之侃的身。万一齐之侃有个什么···能为齐府留下一丝血脉也是好的。
复又看向坐在身侧为他按摩的蹇宾,他对自家儿子这个夫郎也是喜欢的。蹇宾自进得家中,府中一应事情打点的井井有条,齐庸和齐之侃遇刺后,也多亏了他才支撑的齐府相安无事。只是这肚子,却是太不争气了。
杨氏思及此,不由暗叹一声,只盼若那佟氏有了身孕,能将孩子放在蹇宾膝下教导,也算是个两全之策。
此时齐之侃晕晕乎乎的被扶到明珠房间,房中银炭烧的正旺,暖意融融,明珠解下了兜帽披风,只着一身淡红色纱支长衫,更衬的肌肤如玉,眉眼盈盈。
他屏退小侍,亲自服侍齐之侃擦洗。丰腴的身子动作间与齐之侃贴的密实,齐之侃醉中只闻得浓郁的熏香,不由皱了皱眉,这分明不是蹇宾身上的味道。
伸出手来推了身前人一下,他是习武之人,饶是没用几分力气,也推得明珠一个趔趄。
“阿宾···”齐之侃口中喃喃道,他头恼昏沉,只是下意识的动作,连眼睛也未曾睁得开。
明珠站定身形,眸中闪过一丝暗色,只嘴角依旧噙了一丝笑意。
齐之侃勉强站起身,跄跄踉踉想要向门外走去,奈何他已失了方向,竟越发走到里间,直至大床前便再也行不得,索性倒头躺下,就要入眠。
明珠伸手轻轻解开自己的腰带,衣衫滑落,又拔下发簪,及腰的长发落在雪白的脊背上,一步一步向齐之侃走去···
第123章 聚散茫茫32
“什么?我阿爹要来看我?”孟章疑惑的看着卷碧。
“是啊,少爷,夫人说了,他此番特意随大少爷进京,许久未见您了,很是挂念,便想来仲府探望。”
“真是奇了。”孟章摇头:“我自幼是在祖父身边长大的,几个儿子里面阿爹与我关系最是疏远,怎么今日会巴巴的从天枢进京来看我?”
“少爷,您看,夫人膝下三个坤性儿子,前阵子,七公子嫁了京城沈家的嫡子,我看呐,还不是因为仲官人官居上大夫,看着少爷您的面子才提携的家中兄弟也落了好归宿。”卷碧笑道:“许是夫人感念少爷的好处,又一时间挂念儿子们,也是有的。”
“如此倒也是。”孟章点了点头:“那到了日子,你和绿阑随仲府的马车去接了阿爹过来,务必礼数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