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种事看似是空穴来风,一般人可能不信。但若是依上面那位的多疑性情,只这点,就足够将本就不多的信任完全击溃。
这可真是好算计。
局中局,谋中谋,黄雀在后。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坐在床上就睡着了……于是四点半起床码字QAQ我真是国民好作者!
谢谢一天一渔一鱼的长评~
QAQ妹砸我可以么么□□么?感觉你就是我的精分【惊悚脸】
我又困了……可是六点半就到起床时间了,我再去眯一会儿……么么哒。
☆、推测(修)
这二人说话的声音不大,但字字句句好似沉重的鼓缒一般击打在宁青淮的心口上,闷得她两耳轰鸣,简直不敢置信。
她下意识攥紧拳头,为出席宴会而精心染就的绯色指甲陷进掌间肉里,却丁点感觉不到痛。
“与三皇子私会……”
“盟友……”
“穿越到这个世界和她相差不大……”
“宴会……崔瑶君……崔家主……”
……
宁青淮咽了口唾沫,竟觉口干舌燥起来。
与三皇子私会?
莫非是方才在那高台之上,裴绯同男人私会了?!且这男人还是尊贵无匹的天家皇子?!!
盟友……
贺姑娘和裴绯竟是盟友?!可为何两人在人前从未表现出熟捻甚至是相识的关系……
穿越到这个世界和她相差不大……
这是何意?
穿越,作何解?
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世界……到底是什么意思!
宴会……崔瑶君……贺九秋……裴绯……
这几个人的名字在她的胸膛间反复翻滚煎熬,像是要细细将它们拆开分解。
迷雾似乎淡了一点,透明了一点,她只需要再进一步,就能触碰到那个真相!
一定是有哪里疏忽了。
一定有什么联系在的。
宁青淮绞尽脑汁地回想――突然,仿佛是拨开浓雾、金阳透云而出,往日一幕突兀地定格在她脑海中――
明崇二十三年五月一十五,临仙楼中。
那是宁青淮病后第一次出门,央求了裴绯许久才得到的许可,也是在那里,她因为看不惯初雪而出言挑衅,第一次见到了贺九秋和崔瑶君。喔,对,她还遇见了广喻。
她记得,那个时候裴绯是在屋子里,直到争执结束,都未曾出来。
而且当她看见广喻、想要追上去看个仔细的时候,裴绯是异常坚决地拦住了她……
“今日崔瑶君来此,也是与他私会。”裴绯是这样说的,丝毫没提及到贺九秋,即使是后来状元楼的第二次重逢,裴绯和贺九秋的模样瞧着也不是认得的,一副平平凡凡的样子。
可现下裴绯就能够和贺九秋商量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那么必然,双方是可以托付性命的存在。
这样的关系,宁青淮不能不感到震惊。
是发生了什么样的大事,让两人火速由只见过一面的陌生人,变成生死不弃的患难好友的?!
还是……
宁青淮的目光终于锐利起来,柔美的五官仿佛也沾染上肃杀,她皱紧眉头,看着自己鲜血淋漓的手掌。
――她们早就相识了,只不过是装作不认识。
迷惑她……或者其他人而已。
贺九秋和崔瑶君交好,就是和崔氏是一条线上的,裴绯不想暴露和她的关系,也就是不想和崔氏扯上关系。
或者说,是不想和同崔氏有牵扯的贺九秋有关系。
是不想为裴家贴上崔氏的标签么?
毕竟裴府一族荣辱皆系圣心,而圣上是最厌恶结党营私的。
这样的理由看起来充分极了,宁青淮一时之间居然找不到任何反驳点。
但她总感觉有些违和。
有哪里不对。
&
对话依然在继续。
贺九秋今日穿了身淡色穿花蝶戏衫,下身是碎花百褶罗裙,这样清雅的打扮,更衬得她眉目温婉,几可入画了。
“这么多的勋贵世家齐聚一堂,只为一个小小的曲水流觞,莫说到底有没有谋划什么,但就崔氏这份号召力,足以让那位忌惮。所以,我觉得崔氏不可能会做出这样自毁城墙的事情。”贺九秋说着,把被风吹到嘴边的鬓发轻轻别在耳后,“而且,一旦出了事,崔氏无论如何都脱不了干系。”
裴绯顺势靠在离得最近的一株青竹上。
崔宅的竹子也是都城一绝。这种竹子表面分布着大片的紫褐色斑点,形状瞧上去极像眼泪,所以被称为“泪竹”。多有些多情善感的文人清客,喜将它拟人,故而又可唤“湘妃竹”。
“没有崔家家主的首肯,崔瑶君是不敢宴请的。”裴绯语气淡淡,“就算请了,顶多也是小辈们来。”
贺九秋头痛地揉揉眉间,倒是同意了她的说法。
这样的大家族,族长基本上都是说一不二的,具有压制性的权利。相对地,被选为族长的人,从小接受的培训也是家族至上,凡事以家族的利益为先,一定是可以为家族殚精竭虑的。
贺九秋:“这就说不通了啊。”
“还有一种可能。”
贺九秋看着裴绯。
裴绯的眼神变得有些晦涩不明:“崔氏可能开始是真不知情,但后来却不可能不清楚,可到现在都没发作,自然最大的可能性是老狐狸心甘情愿自己上钩。”
“宁愿冒着全族性命和千年基业的风险……”裴绯闭上眼睛,眉眼都模糊起来,“成功后得到的报酬一定难以想象。”
大齐当朝皇帝明崇帝,出身草莽,最初为一乡间游汉。
彼时前朝皇室其实是崔氏,各大小世家错综复杂,但也算和谐共存。
然世家子多善诗词,讲究风骨气度,以弱不禁风为美。致使大齐疯狂痴迷文人狂士,极度排斥武将。重文轻武在前朝末期达到顶峰,这段时期也是名士最鼎盛的时代。
一国武力衰退,影响是巨大的。
匈奴等游牧小族,每年逢冬便会来边境“打劫”些粮草过冬,意外发现齐军的衰弱情况,于是举大军压境,意图试探。
崔氏不敌,而此时的人多数以家族为先,更是巴不得崔氏倒台,自己家族好顶上。
崔氏伤亡惨重,无可奈何之下,当朝皇帝亲自宣布让位,一时间又是一场风雨涌动。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那个位置上。
毕竟这位置几百年来都是如此,你不行来我就上,这些个大世家里,祖上基本都曾做过皇帝。
而从那位置上退下来的家族,虽然伤得重,到底根基还在,大多会渐渐退到隐蔽地,默默休养生息,让家族恢复元气。
这几乎算是历朝历代商量好的、最不容易撕破脸的让位方式了,毕竟世家发展这么多年,姻亲联姻早已数不清,笼统来说,都算是一家人。
但谁也没料到被他们称作是粗鄙蛮夷的匈奴,会这样凶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那些平日里只知道敷粉涂脂的大齐儿郎们哪里曾见过这般大仗势,第一战便损耗泰半,接着就再也不敢出手。
大世家自然是有精兵强将的,可他们怕。怕自己拼死拼活出手,损耗了自个儿基业,打退匈奴,结果被别的世家抢先,那多郁闷。
一时间前朝气氛诡异,有能力的按兵不动,任由匈奴大肆侵略,民怨沸腾达到了巅峰。
明崇帝就是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他极为轻易地得到最底层百姓的拥戴,征兵打仗,在大世家还处在观望的状态时,以让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发展壮大,占地为王,自成一国。
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
向来温驯的百姓变得异常可怕骁勇,由他们组成的杂兵,一次次击退匈奴,屡战屡胜,也因此,越来越多被逼到极致的百姓加入,明崇帝的力量越发强大。
他继承民愿,干脆利落地挥兵,剑指世家。
之后的一切便如史书记载的一般,明崇帝成功了。
他成了皇帝。
众世家包括崔氏在内,皆十分有默契地隐忍依附下来。
新朝开始得十分艰难。
那些开国功臣们,大多不通时务,大字都不识一个。而大齐疆域辽阔,各小县郡无人管理,劫匪横出,渐渐民愤渐起,明崇帝在焦躁之中,得到了世家递过来的橄榄枝。
世家是最不缺人才的。
很快各地匪乱被迅速平息,因战争而带来的伤损,世家们也都很自觉地补上。
权势终究是诱人的。
本来满心满眼以百姓为先的新帝,最终还是变成了现在那个高高在上、性情多疑的帝王。
他再也听不见百姓的哭诉了。
也因此,他是最忌惮自己出身,还有结党营私的。
若宴会后真的发生了什么事,那崔氏,必将最直面来自帝王的怒火。
这样灭族的风险,崔氏依然肯担的话……
“要变天了。”裴绯遥遥望向都城最深处,褐色的眸子里仿佛酝酿起了刀光剑影,滔天巨浪。
她轻轻侧过头,却对着贺九秋说出了和三皇子未曾说完的话。
“若我推测的不错,那么,匈奴来犯的消息,不用多久便可传遍长安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名媛的荣耀 完结+番外 (清楼) 2016-05-23完结封婳骄傲了一辈子,不俗的美貌,可供随意挥霍的财富,高贵的身份,如过江之鲫的追求者…&helli...
-
是兮陌兮 (由吾寒) 2016-4-13完结是铭:年仅24岁的她有着娃娃脸,性格内敛思虑稳重的24岁的女人,她的优点正好是她的缺点,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