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麟趾公子 完结+番外 (孤光与清辉)


  这叫原本还有些担心的闻芷喜得不行, 立刻叫人着手准备起来。
  说好了要帮妹妹建诗社,闻颐书从来说话算话。家后头那一大片林子里叫能工巧匠搭上了一个特意仿拙朴的宽亭。又拿了药来熏染了许久, 将可能会咬伤这些娇小姐的虫蛇赶走。无名馆内的厨子随时待命,将那绝世的好手艺拿出来。各色开胃的小食,爽口的琼浆都齐齐备上。
  临到起社这一日,闻府上下严阵以待,只管叫一点儿错处都找不到才是好。
  此次来这儿的自有贾府三艳、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几人。几个姑娘差不多都是第一次去别家做客, 都十分紧张并兴奋。
  在家准备时, 便想着要带什么礼才不失礼貌。又想做什么样的梳妆, 不会失了身份。
  然而好事多磨, 这般欢乐的相聚少不得出一二岔子。原来是迎春不知怎么, 近日神思哀怨悲恍, 很是没有什么精神。原就是闷声的性子,如今听了这热闹便不想去。只传出话来, 叫姐妹们好生去玩乐。
  薛宝钗听得此事, 便也说不去。她说:“哪有我们出去玩乐, 将迎春姐姐一人留在府里的事?且这天也热, 我素来苦夏的, 便也不去了。只陪着她便好。”
  原来宝钗天生胎里便带着一股热毒,到了夏日便愈发难耐。总是吃着那冷香丸,喝着极苦的黄柏叶水镇着。所以, 有如此一话倒也不加。
  如此说话,未免扫兴,可谁也跳不出错处来的。
  爱玩闹的史湘云便觉十分无趣,略微埋怨道:“本就是立诗社去的。若宝姐姐不去,还有什么趣味。偏她是体贴人,唉……”
  这头她摇头叹气,遗憾不已。湘云也不是次次都有这样的机会玩乐,总是要回史家去。为了这次她特意求了婶婶让自己多留几日。若是去不成,便要提前回去了。
  而三春那头听得薛宝钗的话,反应各自不一。惜春只冷笑一声,留下一句:“她不去,我可要去呢。”
  说罢欢快地去寻黛玉去了。
  探春本对这件事也十分期待的,被猛地扫了兴,心中自然不虞。她站在门口,对着横窝在床上的迎春道:“她倒是会说话,只管拿你做由头。原本不是你的错,也成你的错了。”
  迎春窝在床上一动不动。
  见她如此,探春愈发怒其不争,“你总这般,戳三下动一下。只管叫阖府上下都欺负你!”
  听到这话,迎春终于有了反应,幽幽地叹了一声:“我有什么办法。”
  探春怒道:“但凡你硬气一些,如何落到这地步了?”
  她走过去,一把抓住了迎春的手,“你不是蠢的,她为何不去,当真是怕热?以前念着宝玉,现在时不时便去花园子里逛一圈。为的什么,你当真不知道?何苦替她做了辛苦,叫人议论。”
  迎春死抽抽不出自己的手,低着头嘟囔着:“别人要说,便去说么……”
  “你若真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探春眯起眼睛,将那手一放,“何苦整日里在房中自怨自艾!”
  说罢便不再管她,只管踏了出去。
  姐妹们之间的小争闹最后还是传到了贾母这里。老太太午睡刚醒,半眯着一双眼,迷蒙道:“怎么便不去呢?人家好意下了帖子来请的,去,都去!”
  又说:“小姑娘家嘛,合该是玩玩闹闹的才好呢。只是宝玉去不得,因为别人没请他。自己家里玩闹倒也罢,到了别人那儿便得守着规矩来。”
  于是,一锤定音,该去的都去了。宝玉实在遗憾万分,在众姐妹出发之前嘀嘀咕咕了好多遍。说回来时要与他讲一讲那诗社如何,做了什么诗,闻家姑娘是不是无比灵秀。
  来来回回好多遍,烦完黛玉烦探春,叫人见了他便恨不得躲开去。
  虽出了些许小波折,但到了日子。荣府还是大小轿厢,抬着尊贵的姑娘们往闻家去了。之后闻芷如何待客,又吟诵了什么样的好事,皆都是闺中乐秘之事。本为尊重缘故,此时便也按下不表。
  妹妹在家中招待蜜友,闻颐书却是不在的。他有心将整个府邸都让给妹妹玩乐,留下了全部的仆从不说。又央求了恭王叫五门兵马司的时不时在周围巡逻,不叫有贼子宵小打扰才是。
  而他自己则一大早领着日日被嫌弃的冯硕,躲到了昭王府上。
  梁煜是巴不得他每天都来,最好这辈子都赖在自己身边不走。于是本该是机密庄重的书房里,梁煜坐在桌前办公。闻颐书吊儿郎当地翘着一双腿,一手一个卤信鸭掌吃着,市井歪文看着。
  时不时调换一下姿势,端起桌上冰镇过的桂花杏仁豆腐舀着吃。
  只管自己心满意足后,见梁煜一脸认真的模样便觉不去撩拨一二实在可惜。于是起身端碗凑过去,一勺喂到人嘴里,还笑着问:“味道如何?”
  梁煜一本正经,“没有你甜。”
  这话可说得无比腻歪人,但闻颐书无比受用。
  “是么……”他嘟囔着,弯下腰在梁煜的唇上舔了一下,眯起眼睛,“这不是挺甜的吗?”
  梁煜面不改色,将闻颐书的头往自己这里下压了一些,“你怕是尝错了,再尝一遍便知不甜。”
  闻颐书哈哈一笑,推开梁煜,用手指着他,“好不要脸……”
  然后又折回来,与人厮缠了一番才放开。随手翻着桌上的公文,神情随意,“最近似乎都没有什么事了。”
  “你亲力亲为跑了这么多地方,合该等一个结果,实在不必着急。”
  这指的就是闻颐书这段时间上蹿下跳的,将那样子摆出去。梁煜暗中又配合,此时只等宫中闹起来。
  闻颐书摇头叹气,“我觉得我做的太刻意了。怕是别人一看就晓得我是故意的。”
  然而梁煜却不在意,他说:“故不故意有什么要紧的,只管有用,生造也能造出的。”
  昭王殿下满脸皆是讽刺,且道是为何?
  原来近日山阳上报,说是在维修河道之时,才废弃的河道之中挖出一尊天然石佛像。那佛像有三人来高,慈眉善目,栩栩如生。此事传扬开来,便纷纷传言是当今治世有方,上天显灵,特意天降神迹来。
  正巧宫中修缮宫宇,如此神迹怎么能不献上?于是漕运总督泰汇昙亲自赶到山阳,将那石佛押送上船,走水路献入京内。
  那奏折上不仅言华于面,说那佛像如何如何神奇,又道为了不叫佛像损伤动用了多少多少人力——极尽邀功显摆之能。
  梁煜自然对此很是不屑一顾,只觉那折子上谄媚扑面而来,叫他恶心得不行。只是永嘉帝那头龙心大悦得很,只管叫人将这石佛送上来,还叫泰汇昙好生看顾等等。
  “噗,河道里挖出石佛?”闻颐书一下没忍住,笑倒在了桌子上,“这,这,谁人出的主意?怕是没读过书?他怎么不说狐狸半夜鸣叫,鱼肚子里藏着吃素呢!哈哈哈哈!”
  他笑得肆意妄为,说出的话大逆不道。梁煜将人按住了,无奈道:“你呀……”
  闻颐书边笑边说:“也是会折腾,何必去山阳?寻个近些的地方,还省了许多人力。”
  梁煜道:“我朝龙起山阳,自然要奉此处为吉地。”
  “可是,他们这一挖,不怕把运势给挖没了?”闻颐书反问之。
  被他问的一噎,梁煜只好道:“那大概真的是脑子有些问题吧。”
  比起胡说八道,梁煜对着闻颐书还差几个档次。二人胡说一番,闻颐书随口提起一事,“对了,前儿有肃王殿下的人来找过我了。”
  “哦?”昭王殿下挑了挑眉毛,“如何说?”
  “也没什么事,不过说会为我做主。若到时要当面对质时,叫我实话实说,莫要害怕。”闻颐书回忆了一下,又实在想不起来具体说了什么。他刚午睡醒,正是迷糊的时候,哪里记得什么话来。
  梁煜点点头,“按照老六的性子也不过这两日便有结果。”
  闻颐书哦了一声,一双眼睛瞧过来,“不会连累到你吧?”
  听到他这样问,梁煜心里高兴,面上表情愈发温柔。摸了摸闻颐书的脸颊,柔声道:“不会,你只管自己便好。”
  “哦,”闻颐书又一点头,继而看着窗外。良久,他忽而开玩笑似的:“想不到自己还能去大明宫里走一遭……”
  梁煜没答话,只在心里道:只管到了日后,那大明宫于你便是家常来处。想出便出,想进便进,让你无比自由自在。
  作者有话要说:  石像梗: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栾城人韩山童因祖父烧香信佛,传播白莲教,(意在发动农民推翻元朝统治)被谪徙永年。元至正一年四月(公元1351年),朝廷强征民夫修治黄河决口。民工挖河时,发现有一独眼石人(韩山童、刘福通事先埋于河滩)。是时,流传于民间的谣谚:“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得以应验。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永年白鹿(路)庄聚众三千人,杀白马、黑牛立盟起义,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拥韩山童为明王。不幸事泄,山童被害。刘福通突围,其子韩林儿,随母杨氏逃往武安山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