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有媳妇来说,“二姑娘看着二爷像是大好的样子,请太太过去看看。”直把小王氏喜得,连念阿弥陀佛,坐也坐不住了。薛母见状,带着女儿告辞。小王氏打发人将两人送了出去,急匆匆扶着丫鬟的手去了宝玉那里,却见他神色清明。再又问他关于老太太、大观园等事,宝玉茫然道:“母亲,老太太不是早已仙逝了么?至于甚么大观园,我从未听过,想不是咱家的园子罢?”原来他浑浑噩噩的这段日子发生的事,他竟全不记得了。
小王氏揪心之下,再观察了一段时间,见儿子果然改好了,性情也极好,一样的温柔小意,对姐妹也亲近有加,却有礼有节,也不再吃丫鬟嘴上的胭脂。只有一点,宝玉好了,立时要将袭人收房做姨娘,小王氏才知,这个表面贤惠的袭人,竟然早就私下里勾引了宝玉!宝玉才十五岁啊!小王氏眼前一黑,大怒,要发落袭人,把她灌了避子汤卖到窑子里去,被宝玉拦住了。儿子硬要留下袭人,不惜和母亲对着干,小王氏无法,只得捏着鼻子认了。只是袭人如愿做了姨娘,却不知为何,宝玉反而不再碰她了。
小王氏揪心之下,再观察了一段时间,见儿子果然改好了,性情也极好,一样的温柔小意,对姐妹也亲近有加,却有礼有节,也不再吃丫鬟嘴上的胭脂。只有一点,宝玉好了,立时要将袭人收房做姨娘,小王氏才知,这个表面贤惠的袭人,竟然早就私下里勾引了宝玉!宝玉才十五岁啊!小王氏眼前一黑,大怒,要发落袭人,把她灌了避子汤卖到窑子里去,被宝玉拦住了。儿子硬要留下袭人,不惜和母亲对着干,小王氏无法,只得捏着鼻子认了。只是袭人如愿做了姨娘,却不知为何,宝玉反而不再碰她了。
此乃后话,只说小王氏见宝玉果然大好,招来探春询问。探春也说不清,只说宝玉一靠近宝钗,神色就清明了。小王氏大感诧异,详细询问。探春低头沉吟片刻,道:“薛姑娘身上有一种香气,不知有何名目,我瞧着宝玉像是闻到这股香气,才突然清醒的。”小王氏当即下了帖子请薛家母女赏花,假装无意间问:“我闻着宝钗身上像是有股花香,倒不知宝钗平日熏的是什么香?”
薛母闻言笑道:“宝丫头性情最是古怪,不爱什么花啊粉啊,自懂事起,就不让在衣裳上熏香。贾太太闻到的,约莫是冷香丸的香气。”小王氏笑道:“这可奇了,宝钗这样好的气色,也在进服丸药?这冷香丸可有什么门道?”薛母有意卖弄道:“说来也奇,宝丫头从小有个病根儿,不知吃了多少药,花了多少钱,总也不见好。后来来了个仙师,说宝丫头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吃凡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个海上仙方儿,又给了一包异香异气的药引子。他说犯了疾时吃一丸就好了。后来得了这冷香丸,宝丫头果真再也没有发作了。”
小王氏因问:“不知是什么方儿?”
宝钗遂道:“这方儿上的东西药料倒也有限,难得的是‘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和药引儿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天落水十二钱……”【引用原文】
小王氏笑道:“阿弥陀佛,这样琐碎。假若雨水这日不下雨,可怎么着?还有这霜降之日的霜、小雪这日的雪……等十年怕是未必能凑全呢!”
宝钗道:“竟好,自他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便不再言语。
和洋洋得意,说起这事来眉飞色舞的薛母想比,宝钗的神色之镇定,举止之端庄,是她这个年纪少有的。小王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觉动了要聘了她的心思,对薛家母女更加亲热了。
回到家的薛母问:“我的儿,贾太太一向对我们不冷不热,今儿却话里话外提着宝玉,她是怎么个意思?再则,你如何见过她家宝玉?”宝钗道:“女儿也不知呢。妈妈忘了?有个人来说表弟大好了那次,我说同探春去了花园子里走走,碰见了他。”
原是这样,薛母叹息道:“也不知他是什么病?”薛宝钗摇头,“他家下人也不敢说,只说是痴病。”“我的儿,约莫是贾太太觉得你是个福星,你一来,他就好了。”薛母也没想多,毕竟她家宝钗早早说了是要奔着宫里去的。宝钗倒有几分担忧,没奈何,只得端着心放下不提。
如宝钗心下所担忧,小王氏再次入宫时,对琴贵人说起宝钗:“……钗儿顶顶好的一个人,不怕她不能劝宝玉学好,何况如今宝玉长进了。再一个,宝玉和她也算是有缘,兴许是钗儿旺他也说不定。若是两个宝儿能凑一起,我这心里再高兴也没有了。”
薛家可是商户!
琴贵人拧着眉头,说的高兴的小王氏并未留心。不愧是王家旁支的,眼界就是小。宝玉好歹也是国公之后,若他们家还在荣府,这薛宝钗也只配做妾。这继母处处抬举薛宝钗,把探春压了一头,她难道不知道这是在丢贾府的面子吗?琴贵人叹气,若是母亲还在,定不会让这么个商女压在哪怕庶女头上。
琴贵人一言不发的听着,小王氏见贵人没反应,声音渐渐小了,最后止住。琴贵人方道:“母亲有没有想过,薛家的女儿能给宝玉带来什么助力?”
“这……”小王氏想了半天,说,“毕竟是你舅舅的侄女儿……”眼前这位不也是王子腾的侄女儿吗?小王氏自知失言,沉默半天,乃道:“薛家百万豪富,宝丫头看着是个会理家的,日后宝玉可生活无忧了。”
琴贵人无语片刻。入宫后的琴贵人认清了不少事实,知晓了不少手段,对小王氏母子的亲情也浅了。一心牵挂着,无非哥哥贾珠及其子贾兰而已。她本不欲同小王氏唱反调,只是再三思虑,终道:“若我不是真心把母亲当亲娘,这一肚子话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的。”
“虽然我们家已经从荣府那一支分了出去,在京中人家眼里,却还是同荣府最最亲近的一家。母亲只看我在宫中盛宠不衰便知了。薛家的女儿虽好,可身份实在太低。母亲且不着急说她的好处,我只说,纵然薛宝钗有千种好处,只一条商户出生,便足以抵消。其一,在大伯家的帮衬下,日后宝玉不愁没有前程。何况宝玉必有大造化的。若有这么一个商女出生的妻子,岂不是要遭人嘲笑?或有欲将女儿嫁与宝玉之人,见居然被一个商女比下去了,焉能不怨?既然心中生怨,自然于宝玉仕途无用,反倒有害。其二,大家夫人最瞧不上商女,母亲你如何带她出去交际?同夫人们说不上话,贾家如何同她们维持关系?”
琴贵人将其中厉害分说,将小王氏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竟忘了家中还有个长媳。琴贵人却是有意如此。薛宝钗既然是个厉害的,那就不能成为哥哥一房的威胁。
她笑道:“母亲若是喜欢,这商女不妨留给宝玉做妾,她年纪大些,正好放到宝玉房中,为贾家开枝散叶。至于宝玉的正妻,必得是书香传家的官宦人家方可。母亲你想想,我说的可有道理?”
然后让这薛宝钗和宝玉之妻斗起来,大嫂即使是个蠢的,也能坐收渔翁之利。
“可大家公子,哪有未成婚,就先有了二房?”小王氏叹道,“可况即使薛太太愿意,可这宝钗……”小王氏看得分明,宝钗志在宫廷,必不愿做宝玉之妾的。可若是薛宝钗落选,那可就是薛家求着她了。
琴贵人洞悉小王氏未尽之语,摇头道:“舅舅打通的关系,若让他知道我坏了他的事,必不会饶了宝玉的。”
琴贵人不肯出手,小王氏无法,只得归去。谁知不上一个月,大选第一关未过,王子腾的死讯传来,薛宝钗因要为舅舅守孝,自然被遣送回家。
贾瑚听说王子腾死了,心里一怔:他不该死的这样早才是。周肃那句“皇兄必有后手”再次在他耳边响起,贾瑚眼神莫测。
☆、第124章 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选
若是平时,刘氏倒有意思同这两家说合,只是一来公主要生了,二来远在扬州的林如海病重了,来信说要接了女儿回去见最后一面,荣府少不得忙碌起来了。
黛玉在荣府过了几个月,和舅妈嫂子再和睦不过,虽然还在守孝,心中却也宁静安乐。乍闻父亲病重,黛玉哭成了个泪人儿。刘氏轻声安慰她“吉人自有天相”,一边遣人去请贾琏。
家里男人中贾赦、贾琏最是清闲,正好贾赦久居京城,也呆腻了,自请去江南探望妹夫。贾琏苦不堪言,有父亲一处,他不仅要将旅途中事安排妥帖,还得伺候老子,不得一日空闲。
黛玉等人前脚刚走,怀柔后脚就发作了。贾瑚作为大伯子得避嫌,产房外只有刘氏并几个媳妇等着,对比当初贾赦在外急的团团转的情形,刘氏在担忧的同时,不免有几分心疼。
公主为贾家生儿育女,她的丈夫却没能守在她身边。待怀柔诞下一子,刘氏心里的愧疚也达到了顶峰。她握住刚生了孩子,虚弱的躺在床上的怀柔说:“等琏儿那臭小子回来了,必让他好好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