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执子之手·玄天乱世 完结+番外 (连城墨玄)
诸葛亮反唇相讥,面色却又偏偏又很诚恳,令张昭等人无言可答。凌昊看着谈笑自如的诸葛亮,眼中溢满了钦佩,他何必为诸葛亮担心呢?诸葛亮这番话完全驳倒了张昭的话,而且把他们说成了夸辩之人,不切实用,东吴众人脸色略有菜色。真是好应答!凌昊心里很是畅快。
堂众久久无言,座上忽一人问道:“现在曹公兵屯百万,将列千员,龙骧虎视,平吞江夏,敢问先生以为如何?”,诸葛亮看了眼那人,是虞翻。“曹操收袁绍残军,蚁聚于夏口,区区乌合之众,不足惧。”,“哼!”,虞翻听了诸葛亮的回答,就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被曹操一路追到江夏,现在就剩下求救于人,你怎么却说‘不足惧’呢?真是好笑!”,凌昊意识到这已经不仅仅是对战势的讨论了,他的一番话,摆明了是在贬损诸葛亮,饶是凌昊如此好脾气也不由怒了,“你——”,“子玄,不可多言。”,诸葛亮看了眼凌昊,眼中示意不要冲动,凌昊只得忍下怒火。戾渊少见凌昊生气,看来凌昊是真的不高兴了。
第82章 语惊四座
虞翻挑衅地看着诸葛亮,诸葛亮不怒反笑:“我主以数千仁义之师,怎么能敌过百万残暴之众?退守夏口,是静待时机。现在江东兵精粮足,占有长江之险,却仍然想让自己的主公屈膝降贼,不顾天下耻笑。从这一点看来,我主才是真不惧怕曹操的人吧!”,虞翻语塞,一时涨红了脸。诸葛亮的笑颜在他们看来,甚有反讽之意。凌昊在心里暗赞,说得好!
短暂的沉默过后,座间又有一人问道:“先生想要仿效仪、秦之舌,来游说东吴吗?”,诸葛亮从容应对:“步子山知道苏秦张仪为辩士,却不知苏秦、张仪也是豪杰。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这是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比不上的。你们听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也敢笑苏秦、张仪吗?”,步骘默然无语。
东吴座下薛综转而又问:“敢问先生,曹操是何许人也?”,“曹操乃汉贼,又何必问”,薛综却道:“此言差矣。汉传世至今,命数已尽。而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刘豫州不识天时,想要硬争,正如以卵击石,怎么能不败?”。
凌昊好笑,这人莫不是被逼急了,这么一问不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诸葛亮闻言神情一变,厉声道:“薛敬文怎么能说出如此无父无君之言!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你既为汉臣,见有不臣之人,当与天下人共戮,这是为臣之道也。现在曹操祖宗上下叨食汉禄,不思报效,反怀篡逆之心,天下共愤;你竟然归到天数上,依在下看,当诛之人你也在其中吧。在下不愿与无父无君之人说话!还请不要多说了!”。薛综满脸羞愧,讪讪退下。
“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还是相国曹参的后代。刘豫州虽是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下只是山间野夫,怎么能与曹操抗衡!”孔明看向说话的人,是陆绩。
诸葛亮沉声:“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那么应该世代为汉臣;现在他专权肆横,欺凌君父,不仅目中无君,而且蔑祖,不仅是汉室乱臣,也是曹氏贼子。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怎么说无可稽考?高祖尚且起身亭长,终有天下;山间野夫,又何足为辱?你这小儿之见,不要与高士共语了!”,陆绩语塞。
“先生所言,都是强词夺理,不是正论,不必再说。我请问先生主什么经典?”,诸葛亮道:“寻章摘句,这是腐儒干的事,怎么能兴邦立事?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都有匡扶宇宙之才,也没人问他们生平治何经典。怎么能仿效书生,拘泥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严峻低头丧气不能对。
众人见诸葛亮对答如流,都失色无语。正当张温、骆统二人,又想问难,忽一人自外而入,厉声道:“孔明乃当世奇才,你们以唇舌相难,这是敬客之礼吗?曹操大军临境,不想退敌之策,还有时间在这斗嘴!”大伙看着来人,戾渊扫了眼,他认得此人,零陵人,黄盖,字公覆,现为东吴粮官。
黄盖恭敬地朝着诸葛亮行礼:“还请先生见谅!”,诸葛亮起身回礼,“无碍,各位不知世事,在下自然该应答。”,众人看着诸葛亮,敢怒不敢言。“实不相瞒,今日主公才刚从外归来,这件事是众谋士自己商议,主公对此事并不知情,现在主公回来,听说刘将军的使者到来,命我速速接见,若有得罪之处,我黄公覆替他们谢罪!”,诸葛亮扶起黄盖,“黄公不必多礼。”,“那就请几位随我去见主公吧!”。
第83章 久别相逢
黄盖将三人引进堂上。“主公,刘豫州的使者到了。”,“请进来吧。”,凌昊听声音,是孙策的声音没错。黄盖退下,凌昊跟在诸葛亮身后走进堂中。堂中央端坐着的正是孙策,一旁那抹白色却是久而不见的周瑜。
“子玄?!”,孙策看到诸葛亮身后的凌昊顿时起身,语气中带着惊喜,一旁的周瑜也站起身,目露诧异。“伯——将军。”,凌昊才刚开口便发现场合不对,便改了口。诸葛亮知道凌昊与二人有交情,却不想交情这么深。
“叫什么将军!伯符、伯符!”,孙策喜出望外,几步迈到凌昊面前,一把将凌昊抱了个满怀。堂中几人神色各异。戾渊眸色一暗,盯着孙策。“子玄,没想到今天可以见到你。”,周瑜上前拍了拍凌昊的肩膀,凌昊推了推孙策,推不开……“公瑾。”,听见凌昊叫他,又看见凌昊明显尴尬的神色,周瑜不由莞尔。“好了,伯符,还是来说正事吧。”,孙策这才放开凌昊。
“坐吧。”,众人入座。“想必这位就是诸葛先生了吧?”,孙策道,“刚才之事请先生见谅。”,诸葛亮不甚在意,“无事,故人相逢,在所难免。况且这事子玄和我说过,孙将军不用在意。”,“先生此行,我和伯符已经略知一二,先生可是想要借我东吴兵力,共同抗曹?”。
“正是,不知孙将军意下如何?”,孙策一笑,“此事正合我心意。”,诸葛亮没料到在谋士处受尽刁难,在孙策这却如此容易。“将军,曹操兵力不下一百五十万。”,孙策闻言沉思了一会儿,“曹操部下战将多少?”,“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不下一两千。”,孙策似乎在思量着什么。周瑜见诸葛亮看向自己,这——是激将法。“先生所言,曹操确实是块难咽的肉,不过,我想依你我两军的实力,再加上天时地利,曹操也不足为惧。”,凌昊略微抬眸,暗道孙策果然和孙权不一样,若是孙权,诸葛亮还要费上不少功夫。
“那么这事就这么说定了,详细的安排还请先生与我军士共议,今日想必先生也累了,我让人备处所供先生居住。”,泛谈了半晌,孙策敲定了计划,诸葛亮也不多言,只是起身拱手。“多谢将军。”,孙策看向凌昊,笑笑:“诸葛先生,不知今晚可不可以让子玄留宿呢?”,诸葛亮一顿,看向面露诧异的凌昊,又看向不明笑意的孙策,“将军与子玄多日不见定有许多话要说,那在下就不叨扰了。”,凌昊笑容一僵,只好道:“那个……戾渊,你先和师父回去吧。”,戾渊的眸子隐在发丝的阴影下,看不出喜怒,诸葛亮又看了眼凌昊,这才告辞。
“师父?”,周瑜看着凌昊:“诸葛亮是你师傅?”,“嗯。”,凌昊点头。“管他呢,子玄,你可有一段时间住在东吴了吧?”,孙策半个身子越过椅子,哥俩好似的搭上凌昊的肩,周瑜只坐在一旁喝茶,“伯符。”,凌昊被孙策的举动弄得十分不自在,无奈:“堂堂一方之主这样子像什么样,人前可不许这样。”,“那是那是。”,孙策笑道:“子玄也真是,都没有来找我。”,凌昊笑笑,“所以今天不就来找你了吗,怎么,夫人不在?”,孙策闻言变了脸色,而一旁的周瑜则好笑地看着好友的脸色。“咳咳,她在行馆。”。
周瑜看似漫不经心道:“子玄最近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心仪的女子?不若在东吴寻一个?”,凌昊尴尬:“不用了,我现在还不想成家,一个人自由自在挺好。”,“是啊,我也觉的女人真是很麻烦。”,孙策一脸后悔。凌昊刚想说什么,孙策就像是想起了什么:“子玄,你明天随我一起,助你攻曹是件大事,今天我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但是估计还会有人反对,不过——”,孙策拉长了声音,看向一旁的周瑜,“不过既然公瑾也回来了,那他们估计会老实点。”,“怎么,你一个人还镇不住他们?”,凌昊笑道。孙策眉眼一挑,“不怕他们反对,怕就怕母亲不同意,不过,母亲知道公瑾一向谨慎,所以必要先问问公瑾。”,凌昊了然,周瑜掌管东吴水军,显然孙策和吴国太对周瑜很器重。
“那子玄还请公瑾多多费心了。”,凌昊起身向周瑜行了礼,周瑜扶起凌昊,“曹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早日挫他的锐气也好,你不用谢我。”,周瑜皱皱眉,凌昊看着他,“有你这个朋友真不错。”,周瑜一愣,眸子闪动了一下。“子玄,你师傅可真是个能士,竟然没有被难住。”,孙策慵懒地靠在椅背上,凌昊也不多说,他只希望日后东吴不要与刘备冲突,虽然这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诸葛亮和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