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珠玉 (M的马甲君)
- 类型:BL同人
- 作者:M的马甲君
- 入库:04.09
而另一边韩奇已是自觉持了酒杯斟了酒,做了那慷慨就义之状,只道是这十五杯罚酒是必不可少的了。
贾珠只见身侧煦玉将那眉头越蹙越深,知晓煦玉见了孙念祖的表现,心生不满。只道是对了他这等将《五经》倒背如流的才子,那带“乐”字的句子可谓是俯拾皆是,如何需想那如此之久。此番见念祖反悔了三四回,终于按捺不住,开口说道:“这第十五个字的倒也并不难凑,之前我出令之时便随意想了两句,‘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便是……”
对面孝华亦接过此言道句:“另一句想必是‘啤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
煦玉闻言点头以示首肯,又开口道,话中颇有诘责之意:“不错,此乃随意寻得之句,再细思一回,想必还能凑成……”
那孙念祖闻言,不禁羞得面红耳赤。
贾珠恐煦玉此言太过,令孙家父子没脸,方又忙不迭周旋一句道:“想必是孙少爷紧张之故,之前说了许多句,都未出错。最后是最难的一句,不慎失了手,亦是无甚大不了之事。这人如何没有失手之时。”
那孙家父子从旁闻见,心下倒很是感激贾珠帮腔。
孝华则持扇指着韩奇笑道:“妙章,十五杯。”
韩奇苦笑答道:“小弟知晓。”
念祖听罢,忙出声道:“此乃学生之过,学生与韩少爷分担罢。”遂此番念祖饮了七杯,韩奇饮了八杯。却说这蒋韩两难兄难弟此番皆在筵宴后饮了十数杯冷酒在肚,已是半醉,韩奇亦要了醒酒汤饮下。随后二人方寻了一清净地假寐醒酒去了。
孙家鼐方才一直做那壁上观,此番见令已行完,自家小子又因出了错,正窘迫不堪;何况今日林府客多,亦无法谈论正事,遂便提出告辞。煦玉闻言挽留再三,孙家鼐再四推辞了,煦玉贾珠方一道将孙家父子送出府门上轿。之后又有诸人告辞去了,煦玉亦不甚挽留,随其自便,惟有贾府亲戚并了孝华芷烟等人,留待晚饭过后,方才离府而去。
此番且不提林府这处,且说那孙家一行人。却说那孙念祖因行令出了茬子,一路上亦是郁郁不乐。见身侧惟有老父,方闷闷道了一句:“此番是孩儿失了水准,亦未料林大人当真如传言之中那般严苛,不容丝毫过失。若是孩儿日后下场,得遇林大人做了房官,只怕不好过罢……”
孙家鼐则道,面上和颜悦色:“今日之事无妨,你无需介怀。玉哥儿此人,乃为父自小见其长大,待入了朝堂,又同职礼部,可谓是万分熟稔。他先父林如海乃是为父世交好友,林家三代单传,彼时惟有玉哥儿一子,如海夫妇是疼宠非常,将之作了独子教养,难免宠纵。性子任性执拗了些,眼中揉不得渣滓,遇不入眼之事,便也毫不留人情面。又因了才高过人,对人学问才智难免吹毛求疵。然为人着实光明磊落,绝无半点晦暗心思。”
孙念祖闻言寻思一回,又道:“据姐姐道,林大人胞妹倒颇具其兄之风,才高八斗,有女中才子之称。孩儿倒欣赏这等女子,然亦恐其性子若肖其兄,岂非日后多有苛责生隙之事?”
孙家鼐闻罢倒也浑不在意,对曰:“这姑娘是何性子,且莫下定论,待你母亲姐姐回了府后述说一回,便见分晓。”
二人说着便一道入了书房。
是夜,孙玉淑亦未回到夫家,便暂且歇在娘家。孙家鼐、孙念祖便一道入内,询问母女二人今日见闻。
只听陈夫人道:“依了我看,这林姑娘的品貌身段倒是没的挑,活脱脱与她母亲年轻之时一个模样。内宅中没有太太,便由这姑娘与西席先生的夫人一道招待女眷,我见她举止得体,想必规矩亦是不差的。只我听说,这姑娘素昔喜好识字读书,对了那家务杂事之类,倒不大上心,只怕今后入了咱家之门,会豪纵家下之人,为人拿捏……”
一旁孙家鼐笑曰:“如此说来,这姑娘性子与其兄当真乃如出一撤了。这林家到底乃书香世家,子女性子清高一些,喜好吟风颂雅的,亦实属常情,彼时她父亲便是如此性子……”
陈夫人则道:“男人家的不理俗事,倒也实属寻常,然妇人家的哪能如此?”
孙玉淑闻言忙道:“我倒听说,这姑娘在她哥哥卧病之时,亦曾协助料理先父的丧事,倒也并非是个家事不能的……”
陈夫人听罢这话,倒也眼神一亮,道句:“可是真的?”
孙玉淑对曰:“千真万确。我还听烟丫头说,这姑娘寄居荣国府之时,亦曾协助那府里姑娘,一道料理内务……”
陈夫人闻言笑曰:“此番淑儿怎的皆为这姑娘说那好话?可是得了这姑娘甚好处?”
孙玉淑听罢略感赧然,只得垂头支吾一句:“哪有……我只是很喜欢这姑娘罢了。”
随后陈夫人则得了主意,说道:“不若这样,改日再将这姑娘请来府上我瞧瞧,若是当真如淑儿所说那般,便请了媒人来将亲事定下。”
然不料这之后竟又生波折……
?
☆、第七十九回 各人缘法黛玉出嫁(四)
? 此事后不久,正逢陈夫人做寿。因煦玉生辰孙家阖家前来,遂此番黛玉亦需代为还礼,前往孙家祝寿。而在赴宴前日,煦玉与贾珠亦入内寻黛玉详说这孙家之事。彼时黛玉方知孙家与自家有了结亲之意,煦玉生辰之时,孙家阖家前来,大半是出于探视这未来媳妇的目的。黛玉闻罢大感意外,又不禁羞得满面通红。
随后黛玉又强自按捺下羞怯之情,询问那孙少爷品貌才智如何。
此番未及煦玉作答,贾珠便率先打趣道:“妹妹有所不知,你哥哥私下里尚还抱怨来着,对了那孙少爷的学问不大满意,全当了对熙儿那般要求呢~”
黛玉闻言不解,遂道:“珠大哥哥此话怎讲?”
贾珠遂将当日行令之事告知与黛玉,黛玉闻罢方了悟,心下倒也不以为意,只兀自寻思一回,情不自禁于心下将那孙念祖与宝玉比较一番,不知他二人是孰优孰劣。
只听贾珠说道:“若依了我看,那孙少爷的学问倒也差强人意,行令亦并非出甚大错,又是本省优贡,他爹乃是礼部大员,日后登第不在话下。何况我倒觉学识才智并非最要紧之事,我看重的倒是那少爷举止贵而不骄、尊而不傲,绝非纨绔恶少之类;兼了为人彬彬有礼,安分随常,可知是个内敛安静之人呢,适合过日子……”
黛玉听罢又转向煦玉问道:“如此哥哥又是作何之想?”
煦玉只摇首答句:“珠儿之言虽亦在理,然到底与我之前料想,有所不一。”
黛玉还待细问,便闻贾珠笑曰:“在你哥哥心里,只怕学问需与他自己一样,方能合他之意呢;然能与他一样之人,却不知需往何处去寻~”
黛玉听罢这话,便也不问了,又径自寻思一回,随后便是一副欲言又止之态,似是欲问又问不出口。还是贾珠从旁见状,方猜中黛玉心思,问了句:“妹妹可是寻思,那孙少爷与了宝玉相较如何?”
黛玉乍听此言,倒是骇了一大跳,未料贾珠竟猜中自己心事,登时红了脸,搅紧手中丝帕,迟疑着颔首。
贾珠笑着打趣:“这让我这宝玉的嫡亲哥哥如何作答呢?我总需口下留德。这般说罢,在你哥哥眼里,宝玉是定然及不上这孙少爷的。”
煦玉见贾珠直言不讳,倒也始料未及,转头说道:“珠儿?”
贾珠则道:“这话你不欲道出口,我替你说罢。总归了你心下所想,亦需告知妹妹,令她做个明白之人。”说着又转向黛玉接着道,“这总归是妹妹的终身大事,我实言告知妹妹罢,于妹妹而言,我府里除却诸姊妹,最为熟识之人莫过于宝玉,难得的宝玉是个会体贴人的,又专在女孩儿身上下工夫……”
说到此处,煦玉打断贾珠之言道:“此言若不论对象,我是断然不依的。宝玉对了除却女孩儿的旁人,哪及你这长兄体贴细腻?”
贾珠倒也不答此言,对黛玉接着道:“对妹妹而言,最要紧之事无非是寻一真心待自己之人,加之与宝玉又是自小相识之人,性子为人皆是熟悉的,好过嫁与那面皆未见过之人。然……”
黛玉是何等聪慧之人,贾珠言已至此,她又如何猜不透这言下之意。自知因宝玉不喜读书,厌恶官场,遂向来不入自家长兄青目。而自己幼年之时倒也和宝玉一般,作为内宅女眷,亦不理那外间男人的仕途经济。然待近些年她协助长兄料理内宅家务之后,方渐渐了悟,作为世家贵胄,如何能脱离了朝堂官场而活?一味执拗地摆脱仕途官场,不过是年幼无知的任性罢了。
只听贾珠又道:“……再说这孙家。这回是孙家遣了礼部侍郎李大人前来你哥哥跟前,道了孙大人欲与林家联姻之意。这孙家在府里老爷太太尚在京任职之时,便与这府里往来,与林家又是世交。兼了这孙大人乃是礼部尚书,与你哥哥同职一部,又是同僚,遂这桩亲事不若别的,你哥哥倒不可轻易回绝了。由此方欲寻一两全其美之法,你哥哥对这孙家家世倒也满意,又希欲替妹妹寻得合意之人;之前生辰将孙少爷请来,便是为考量一番这少爷的为人,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