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极限大佬一心向学 完结+番外 (静舟小妖)


  但在其他人眼里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两人说说笑笑的模样映入国家队员的眼里,一个个表情都很古怪。
  预想的画面明明不是这样的,两人怎么能和气一团?
  已经进场的队员们排队出发,出口的位置有教练盯着,安静如鸡。等滑完结束,到了120米开外,天高皇帝远,话匣子就再关不住。
  “烈哥就这么忍了?”
  “不忍怎么的?老范把杭峰交他手里,就是想看他怎么处理,他总不能直接就上脸色吧?”
  “那这样多难受啊,要我当时就拒绝了。”
  一轮滑过,步行回去,继续排队,同时听教练训话。
  “某某某,空中姿势太散,身体绷紧一点。”
  “某某某,为什么落地每次有好有坏,轴心还用我说吗?找不到轴心就去蹦床上练。”
  “某某某,注意力集中一点。”
  滑到尽头,交谈的人群里又多了一个,“你们想多了吧,出国名额最少两个,以烈哥的实力名额必有他一个,真到了国外的赛场上,就是裁判说话了,他和杭峰才没有竞争关系呢。”
  “嘿!还真是!”
  “对呀!我之前怎么没想到?”
  排队。
  教练斥责:“怎么回事呢?说话说个不停,就这注意力练什么?再来一次外面蛙跳十圈。”
  再一次的安静如鸡。
  但是滑出了教练视线范围里,嘀嘀咕咕的声音再次响起。
  “嘿,还真是,我想一下还真是你说的,杭峰来不来关烈哥什么事啊?也不关咱们的事,该急的是一线那几个啊?葛俊宇、傅宏伟和董杨。”
  “是董杨吧?董杨今年出成绩呢。”
  “不好说,训练才开始,葛俊宇和傅宏伟今年状态都可能起来,董杨去年拿下名额不代表他今年也能拿到,铁打的烈哥流水的老二,谁知道今年什么情况。”
  “嘘,董哥在后面。”
  教练很不满意大家今天的状态,但抓不到人,队员们各个都成了“地头蛇”,清楚哪里可以避开他,在他的观察死角嘀嘀咕咕,等到了面前一个比一个规矩。
  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了,在不在状态还看不出来吗?
  教练都想吼上一嗓子,杭峰来了关你们什么事,连个竞争资格都没有,还骄傲了怎么的?董杨他们几个可比你们有紧张感多了!
  再滑一轮。
  自以为避开教练监视死角的队员们,议论的更加肆无忌惮。
  “杭峰四周半了吧?董杨哥也是四周半。”
  “董杨四周半只是偶尔训练发挥,杭峰的四周半是上了赛场的,不一样。”
  “笑话,那杭峰的四周半还是超级U型池才完成的呢,七次折返换谁不行。”
  “不是,杭峰当时虽然滑的是超级池,但在第五个折返他就把四周半做了。”
  “超级池比我们常规池高半米啊大哥!”
  “那也……”
  前面的争执依稀传进董杨人的耳朵里,本来有着竞争关系,平日里也就维持个表面平和的名一线队员不知不觉间就走在了一起。
  彼此对视,都从对方的眼里看见了压力。
  能出国比赛的选手和不能出国比赛的选手能一样?国家队的“一线”和“二线”,在队伍里的地位和成就感也不一样。
  运动员这身份也有个升级的过程,最次的就是体育爱好者,然后是普通学校的体育生,市一级的运动员、省一级、国家级,国家级里的一二等,再到国际上的一二等。每一步迈出去收获的荣誉和成就都不一样,更不要说那明晃晃的利益。
  杭峰只在国内打未成年组比赛的时候,一个冠军也就万把块钱的奖励,有时候拿了冠军连钱都没有,如今到了国际赛场,不过拿下滑板速降巡回赛和巨浪挑战赛这两个比较“偏”的世界冠军,个人资产就直接到了七位数。
  就连出门定个房间,买张机票,都不再抠抠搜搜。
  这些变化,得到的想要保持,没得到的羡慕眼红。
  就说去年董杨出国比赛,拿的津贴就比别人高,能进决赛,能拿奖牌,还有更多的奖金。
  奖励是明明白白的,还不要说那份成就感,董杨去年一年走路都抬头挺胸,无时无刻不想更进一步,超越孙烈,让自己成为国家队的“一哥”。
  挡人财路犹如内啥,阻人前途更甚!
  董杨不喜欢杭峰的理由很充分。
  剩下两人,葛俊宇和傅宏伟也不喜欢杭峰。
  个人虽然没交谈,眼神一对上,就知道彼此的想法了。
  得争气!
  让杭峰看看国家队员的真正实力,别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再强的过江龙到了国家队也得给我盘着!


第113章
  三人一起再度回到U型池的出发点, 沿着楼梯一路上去, 才一探头,就看见了已经热身结束,准备进行训练的孙烈和杭峰两人。
  眼神对上,该打招呼吧?
  算了, 何必委屈自己。
  三人几乎一致地避开杭峰的目光, 走到了座椅上坐下休息。
  杭峰和孙烈还没开始训练,范总还有些话要交代, 也在小凳子上坐下,三人坐了个等边儿三角形。
  范总说:“……说再多也没用, 想适应场地吧, 冰的软硬度一点不一样就是天差地别,别莽, 先找脚感……”
  这么一听,范总大概也在担心着杭峰急于证明自己怕他受伤。
  职业运动员最大的“拦路虎”就是伤病。
  训练在进行。
  国家队就那么些人,早就编了号,轮到谁滑谁起身, 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天杭峰来了, U型池这边的教练训练的态度也很积极,这边眼观六路看队员的训练, 那边嘴说八方将队员们要改进的地方一一点出。
  第二梯队的队员虽然和杭峰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也想有个好的表现,还不要说其他人,就是孙烈今天训练前的准备动作都比平时多。
  杭峰就像一条鲶鱼,搅动了国家队这摊已经不算太活跃的水,气氛空前紧张热烈。
  第二梯队男队员平均实力还是在三周半左右,偶尔能在最后一两跳完成个四周, 但技巧难度都不算高。
  能在这里的已经是全国选拔出的优秀运动员了,至少从杭峰的角度看,他们的动作都很干净标准,而且都有潜力,随时可能进四周。
  对比起省队樊立那些人,差距很明显的,有没有潜力和上升空间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每年呼呼啦啦百来号人到国家队集训,最后能选进的国家队的可能一个都没有,而这些人可是从省队里精挑细选选出来的。
  眼看着又要到董杨三人,杭峰见董杨都起来了,还挺期待的转头看去。
  结果范总说:“杭峰你先滑。”
  杭峰“哦”了一声,也没多想,拎着雪板就站起身走了出去。
  身后气氛有些浮躁,彼此眼神交换,又看向杭峰。
  为啥?
  董杨之前是孙烈,孙烈每次训练都第一个上场,董杨第二个,随后是另外两名一线,这是国家队队员在长期的训练里,自然而然形成的顺序。
  最强的人先滑。
  范总安排这个时候杭峰上场,所以他这是0号,还是1号?
  其实都是小事儿,可现在国家队员的神经太敏感了,稍微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能脑补出一场厮杀大战。
  还挺希望队里的大佬们给杭峰一个“下马威”的。
  也不是讨厌他,还挺钦佩他在国际上取得的成就,雄性的好斗基因嘿,不争个你弱我强,压抑不住我四十米的大刀啊啊啊!
  杭峰就在这群看好奇的、警惕的、也不乏一些友好期待的目光中,完成了他在国家队的一场训练。
  滑出去。
  第一个折返,半周。
  第二个折返,半周倒滑。
  第三个折返,半周正滑。
  第四个折返,一周正滑。
  第五个折返,一周正滑。
  完成,滑完离开。
  卧槽!
  说是适应场地你还真就适应场地!
  老子的纸都拿出来了!握紧的拳头让我这旺盛的雄性基因何处发泄!!
  所有人。
  包括孙烈,都有种一拳打出去,却锤在了棉花上的感觉。
  这也太放松了,简直和纯滑没差别,你丫连板子都没抓好不好?这么多人看着呢,就来这?
  杭峰回去就连范总都不知道说什么,只能问了一句:“感觉怎么样?有差别吗?”
  杭峰说:“有些细微的差距,得多滑适应。”
  “行,慢慢来不着急。”
  杭峰回来的时候,排在他后面的孙烈已经滑完了,杭峰没看见他的表现,在和范总谈完后,只能去看国家队“二哥”董杨的水平。
  董杨已经出发了。
  一看就是卯足了劲儿的要表现,第一个折返就做了个偏轴的一周转体。
  落地滑行再跳,一周半。
  通过两次折返,速度上来了,第三个折返就上了两周的内转偏轴转体+一周的转体,还是一个双手的难度抓板。
  “咻咻——”也不知道谁还吹了口哨,纯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撩事!
  到了第四周,三周的内转偏轴转体+一周转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