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客气做什么,你放心这是我来的时候大哥特意叮嘱我的,我可得办好了,而且,你也没权利拒绝,这是我们给老爷子的贺礼,你只是个跑腿的,”周久安没理会李向阳的推辞,从旁边的仓库里提出一桶两斤沉的花生油出来,直接递给李向阳,见到他不收,周久安硬塞到他手里,“拿着!你只负责把东西送到,就行了。”
周久安已经说到这份上了,李向阳真是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不由的心里苦笑,他欠的恩情真是越来越大了,“好,我拿着!”
“哎~这就对了嘛!大老爷们别那么磨磨唧唧的!干脆点多好!”
周久安本身长的一副白净清秀模样,说起话来也是温温和和的声调,可是有时候话里话外却硬要表现出粗狂大气的样子,真是每次一见,就让人心里发笑。
李向阳心里忍俊不禁,面上却不动声色,乖乖点头应是。
和李向阳从县城的据点离开,在岔路口分别,周久安骑着自行车行在县城的大道上。
两年的时间,小县城表面上没有很大的变化,还是一副陈旧落后的模样,可是暗地里却有很大的改变。
周久安他们在黑市混,可以明显感觉到,现在黑市的打击力度在削弱,人们的服装颜色花样在增多,言论的自由度在慢慢提高,不像之前风声鹤唳的。整个县城随着迈入1977年,全都在焕发新的活力。
路过一位长发飘飘的女生,周久安注意到她身上穿着的一件米色风衣,不由会心一笑。这一定是他和大哥从海市带来的那批衣服。
周久安自从高中毕业之后,一边跟着沈秋树在黑市闯荡,一边下地挣工分。一有时间,周久安就跟着沈秋树东奔西跑,这两年因为有周久安的储物袋帮助,沈秋树大胆的触及服装和日用品等多个行业。他们跑海市带来最时髦的服饰和日用百货,再分销到内陆其他地级市,挣下了大笔的财富,光周久安投入的一份就可以分到上万元,再加上沈秋树那份,他们两人现在的总资产现在已多达十几万元。
这些钱周久安都存放在自己的储物袋里,作为以后上大学后买房置产的资本。毕竟四年上学的时间,他们的事业肯定会停摆,没有收入来源,这就是以后他们生活条件不至于下滑的厉害的资本。
周久安摸了摸脖子上的储物袋,心里底气十足,有了这么多钱,等到京市在多购置几套房产,就是他和大哥以后不再做生意,靠房租他们也会生活的很好。
“周久安?!”
“嗯?”谁叫我,周久安握紧刹车,一脚蹬地,停下转头去看。
“李老师?!”周久安惊讶的看着叫住他的人,竟然是他高中两年的班主任。
周久安赶忙下车,把车子停在地上,向李老师走过去,“李老师,好久不见了,您身体还好吗?腿还疼吗,我送您的药,您吃着管用吗?要是管用,我再给您多配几副!”
“管用管用,呵呵,你别再费心了,你之前送的几副还没吃完呢,可别再花钱了。”李老师看着周久安一脸慈祥的微笑,这可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也是最有孝心的学生。 毕业两年了,还记得他,知道他因为上课经常站着患了静脉曲张,花心思给他配药,逢年过节,礼也没少送,让他这个经历过十年动荡不定生活的老教师,心里十分感动,知足。
“您这是去哪啊?”周久安看着李老师一副行色匆匆的样子,他记得今天可是周末,学校应该放假了才是。
“对了,差点忘了大事了,”李老师经周久安提醒才想起叫住他的原因,“周久安,我告诉你个好消息,咱们国家要恢复高考了!”
“什么!什么时候?”周久安闻言一脸惊讶,他只记得第一次高考的时间是今年冬天,可是具体哪一天他不记得了,因此听到李老师的话十分震惊,这才到秋天呢,难道高考提前了。
“你也不敢置信吧,”看见周久安脸上惊讶的表情,李老师以为他是惊讶高考要恢复的事,“我刚听到消息的时候,比你还惊讶,不过这是大好事啊,又可以高考了,你们这些孩子的前途有了!”
“李老师,您从哪得到的消息,难道已经下发通知了吗?”
“你放心,虽然还没有通知,不过也快了。消息是真真的,这是我从一个老同学那里得来的,他现在在京市,消息灵通,听说国家已经开了好几次教育会议了,这几天应该就会报道通知了!”听到周久安的话,李老师以为他不信,极力佐证,“我现在告诉你,就是想让你好好复习,我知道你成绩好,就算过去两年了,可是脑子里的知识应该没那么快就忘,你千万抓住这次机会,毕竟谁也不确定这是不是第一次还是最后一次。”
李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解释让周久安心里升起腾腾暖意,虽然他知道以后高考不会再废止,可是老师的一片心意难得,“老师,你放心,我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好好好!”听了周久安的保证,李老师心里很高兴,高兴自己一片苦心没白费。
和李老师告别,周久安骑着自行车匆匆忙忙的回家,路上碰到村里人也都没来的急打招呼,一溜烟的闷头就往家里赶。一到家,周久安就在院子里大声的喊,“大哥!二哥!”
“哎!”沈秋树在屋里刚把一袋子玉米放好,就听到院子里周久安的喊声,嘴上急忙应答道。
方辰正拖着一袋子红薯,准备往地窖里放,听到周久安的喊声,有气无力的回了声,“在呢!” 天啊,队里今年的红薯分的太多了,他们三人就分了上千斤,他光扛红薯,就累的大喘气了。
沈秋树放好玉米,从屋里出来就看到周久安推着自行车在院子里满脸通红,大口大口的喘气。
看到周久安这幅模样,沈秋树不由心疼的拍了拍周久安的后背,“慢点喘,这是怎么了,一副火急火燎的样子,看你喘的!”
周久安一边大口喘气一边脸上喜笑颜开,跟个小疯子似的,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沈秋树,“呼~大哥,……我告诉你个好消息,”周久安咽了咽口水,终于把话说出来了,“要高考了,要高考啦!”
“你说什么,安安!”方辰刚从后院走过来,就听见周久安说了这么大的消息,脸上都是不可置信。
周久安从好几年前就不时的劝着沈秋树和方辰千万别放下课本,多看看书,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虽然方辰对周久安的猜测觉得异想天开,可是有沈秋树这个对周久安言听计从的人看着,方辰想偷懒都没得地方。因此即使毕业多年,方辰对高中知识还是了如指掌。 他心里未必不是心存幻想,万一呢,万一真的有那么一天呢!
可是现在周久安竟然说真要高考了,欢喜之余,他怎么这么不相信呢!
知道光凭嘴上说,不可能取信,可是周久安实在等不到国家下放通知的时候了,他想立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沈秋树和方辰。
“是我的高中班主任告诉我的,”周久安急忙把重要人物请出场,“在回来的路上,我碰到老师了,他告诉我,现在首都教育会议开了,正在商讨恢复高考的事,这个月就会下发通知了,还叮嘱我好好复习呢!”
沈秋树和方辰相视一眼都有些不可置信,停了这么多年的高考真的就要这么恢复了吗?!
自从周久安告诉沈秋树他们高考要恢复的消息,沈秋树和方辰最近哪里都没去,每天除了上工,下工的时间就窝在家里一边看书一边听收音机。
连秋收后,各地区要收粮的大事都全部放权给胡勇军,让他全权负责。要知道,粮食的来源可是他们事业的根本,以前都是沈秋树亲自负责的,现在猛不丁的放权,胡勇军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出啥大事了呢,自己亲自跑到周久安家确认。
沈秋树被胡勇军一惊一乍的表现弄得头疼不已,不过同时心里也是满怀欣慰,见过了那么多因为利益反目成仇的,胡勇军至诚至真的表现就让人心里发热了。
同时,胡勇军这一番表现,也让沈秋树心里的念头进一步确定。
高考就要恢复了,沈秋树肯定会参加,如果被录取,他就会离开,那么黑市这摊子就要找个接手的。
原本沈秋树还想等高考之后再考虑,可是胡勇军猛的凑上来,沈秋树就想在高考前处理完,反正人选都有了。
因此,沈秋树和周久安,方辰商议之后,就把黑市的事业全都交给胡勇军,他们不在插手,接下来一边等高考的通知一边拿出全部精力复习。
这天,下午从地里回来,周久安和沈秋树两人准备做饭,方辰把收音机搬到堂屋里打开,调好频道。然后就去帮忙,可是没等他踏出屋子,收音机里的播出的广播就让他愣在当场。
“经党中央□□批准,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并对招生条件有如下规定:一、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识青年……”
沈秋树耳朵尖,在和周久安在淘米做饭的时候,也时刻注意着收音机里广播的内容,当他一听到广播里出现高考这个字眼的时候,立马抓住周久安的胳膊打断了周久安往灶台里塞柴火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