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饭店的效率还挺高,沈秋树点菜的速度很快,饭店上菜的速度也不慢。
周久安刚把桌上的碗筷洗净,沈秋树就端着一大盘东西回来了。
“当”的一声,沈秋树把盘子放桌上。
周久安就见黑色的木托盘里放了好几样吃的。
沈秋树一边把托盘里的吃的移到桌子上,一边给周久安介绍,“南翔小笼包,锅贴,葱油面和排骨年糕,再加上一份油豆腐线粉汤。海市小吃繁多,这几样算是比较出名的,来,尝尝,有合口味的,下次再来。”
“嗯!”周久安目光亮晶晶的看着桌上美味的小食,“闻着就好香啊!”
沈秋树拿起筷子夹了筷排骨年糕放在周久安面前的餐碟里,“尝尝!”
“好,”周久安把这块排骨年糕夹起放在嘴边咬了一口,“嗯~”周久安仔细品了品,排骨表面酥脆,一来就是下油炸过,而且炸的时候,外面裹上面粉,炸熟的同时,又保持里面的肉质鲜嫩,再加上口感软糯发香的年糕,两者一结合,更添别样的风味,好吃极了。
“好吃!”周久安对排骨年糕的味道非常满意,他没想到单独吃起来乏味单调的年糕和排骨一结合竟然这么好吃,对沈秋树笑弯了眼,满口赞叹。
沈秋树看到周久安一脸小馋猫的可爱模样,心中酥软一片,“好吃就多吃点,在海市这几天大哥带你吃遍海市的大街小巷。”
“嗯!”周久安听到沈秋树的计划兴奋的直点头,他在现代没有实现的愿望,没想到来了这里竟然实现了,他简直爱死他大哥了。
不过周久安眼大肚小,每样小食简单的吃了一小口,肚子就饱了,可是人是饱了,心可没饱,每样尝了一口,每样都勾的周久安唾液分泌,可就是不能尽兴。
沈秋树年轻力壮,胃口很好,几样东西,就算周久安解决了一小部分,可都是分量十足,等周久安吃饱了沈秋树就开始了暴风吸入模式,光盘行动进行的很是彻底。
吃完饭,沈秋树带着周久安慢慢的散步消食走回旅馆。
此时的天色已经晚了,冬天白昼时间本就短,天也黑的早,沈秋树他们出来的时候就看见路上很多下工的工人,正脚步匆匆的往家赶。
周久安注意到回家路上骑自行车的人数于他们那个小县城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看来在大城市的工人阶级都很富有啊。
看着满地的肥羊,周久安想宰了,“大哥,你说我们要不要顺便去这里的黑市转悠一圈?”
听到周久安的建议,沈秋树眉头一皱,有些不乐意,他这次带周久安出来是想好好玩玩一趟,可不想让这些杂事叨扰了。
“不了,咱们人生地不熟的,在人家的地盘上还是安分点吧,要不万一出了事,也不好办!”
“好吧。”周久安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就是看着满地羊毛不薅一把觉得有点可惜而已。
沈秋树是不知道周久安存着的小心思,要不然非得给周久安安个小财迷的头衔。
回到旅馆,周久安舒服的在洗手间的浴缸里美美的泡了个澡,要不是怕泡的时间太长晕过去,周久安真想整晚窝在烫乎乎的热水里。
泡了澡,涮完牙,抹完雪花膏,周久安就在沈秋树的铺好的床上躺着下了。
火车上到底不能跟旅馆的大床比,周久安在火车上虽然补了一觉可还是陶醉于旅馆大床的舒适上,眼睛一眨一眨的就慢慢的眯上了。
等沈秋树洗漱完出来,周久安已经睡得打起小呼噜了。
听到周久安的呼噜声,沈秋树知道这两天两夜周久安在火车上是真累到了,不敢打扰,沈秋树脚步轻轻的爬上床,缓缓的躺在周久安旁边。
舒适的叹了口气,沈秋树虽然没有周久安累的那么厉害,可是火车上狭小的卧铺也让他这个手长腿长的人睡的筋骨僵硬。此刻放松的躺在大床上,舒展着高大的身躯,小心的拥住旁边的心上人,沈秋树也满足的合上双眼。
第66章、
海市繁华,沈秋树用整整一天的时间带着周久安也就逛了几条海市的大街小巷, 不过沈秋树地方选的好, 即使没能走遍海市, 海市的特色小食却吃了个差不多,充分满足了周久安的口腹之欲。
在一处老字号饭店里, 周久安放下手里的勺子满足的叹了口气, “大哥,这里的小混沌真好吃。”
“那必须的, 不好吃大哥也不会带你过来!”沈秋树笑说。今天吃过的所有小吃都是沈秋树千挑万选出来的, 绝对美味,要不然海市这么大, 蒙头蒙脑的满地去找,半个月都不一定尝试完。
“大哥,那明天咱们去哪啊?”周久安现在对沈秋树安排的行程佩服极了, 坐落在边边角角的小吃店, 本地人都不一定清楚, 沈秋树却是门清。
沈秋树端起碗把汤水一饮而尽, 用大拇指蹭了下嘴角,说, “好吃的尝试的差不多了, 接下来就是玩了, 明天大哥带你去海市好玩的地方好好见识见识。”
“好啊!好啊!”周久安现在对沈秋树吃喝玩乐的本事佩服极了,对明天的行程很是期待。
第二天一大早,沈秋树和周久安收拾好, 吃完早点就出发。不过出发前,沈秋树打算先带着周久安到距离不远的百货商店买一个照相机。
海市的百货大楼完全与海市这个大城市一样令人惊叹,周久安他们要去的这个百货大楼还仅仅是一处而已。
整整六层的百货大楼,建筑造型是欧式古典建筑风格,这也是这条街上整体的建筑风格。走进百货大楼,排放整齐的柜台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来逛百货大楼的人群也是密密麻麻。
周久安跟着沈秋树直接穿过人群坐扶梯来到三楼家电卖场。
各式各样的家电产品,品种多样,周久安看的简直眼花缭乱。
他们此行的目标照相机柜台人群很少,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像是照相机这种不太常用的家电,很少有人愿意花大价钱添置。
沈秋树领着周久安来到柜台前对柜台前的营业员说,“拿一部照相机和10副胶卷!”
闲的发慌的营业员从沈秋树他们一上三楼就看见了,因为这个年代能买的起家电的人不多,有时候十天半个月都不见有人上来,就是有也都是来逛逛长见识的,真正上手买的人却不多。
“10副?!你是开照相馆的吧!”营业员被沈秋树的大手笔惊吓到了。
现在一部相机的价格可以买两辆自行车了,就是一卷胶卷的价格都有十块钱,不是专职照相的谁家脑子进水了买这么多不实用的物件。
脑子进水的沈秋树瞅着营业员一脸大惊小怪的样子没吭声。
营业员见沈秋树不说话还以为自己猜对了,一边给沈秋树拿相机和胶卷一边羡慕道,“你们领导真大方,我还没见过一下子能同意进这么多胶卷的呢!”
“嗯,离得远,来一趟不容易。”沈秋树顺水推舟迎着营业员的话接道。
“也是。”营业员边把照相机递给沈秋树,边点头。
沈秋树接过照相机熟练的摆弄检查,营业员一看沈秋树的动作就知道是行家,对沈秋树的职业更是深信不疑。要知道就是他这个天天跟这些相机为伴的人,都对操弄这些精巧的物件不太明白,更何况其他人了。
沈秋树检查完,没检查出问题就订下了。
营业员看到卖出一部相机也很高兴,虽然作为国有企业他们员工没有提成,但是今年他的柜台好歹是开张了,于是美滋滋的开单子收钱。
周久安在沈秋树买相机的时候就打量三楼的其他家用电器,电视机,电风扇还有收音机甚至还有电冰箱和洗衣机。周久安看的真是蠢蠢欲动,他现在跟着沈秋树挣钱,这两年下来光是分红就积攒了上千块。
像是电视机,电冰箱这些周久安都不稀罕,他看上洗衣机了,自从来到这里没有了方便的家用电器,洗衣服对周久安是一项逃不过的家务劳动,尤其是一些床单被套和厚衣服,每次洗的周久安手疼,虽然沈秋树和方辰也都会帮忙,可是还是不如有一台洗衣机来的方便。
唉,不过想也没用,他们谢家沟现在都没通电,洗衣机就算买回来也用不了。
沈秋树买好相机就看见周久安看着这些电器出神,以为周久安现在想逛逛百货大楼就道,“这几天咱们先出去玩,等要回家的时候留出一天咱们在好好逛。”
“嗯!”见沈秋树误会了,周久安也没解释,毕竟他心里确实想好好逛逛。
相机买好了,装备有了,沈秋树带着周久安就可以尽兴的游玩了。
海市的外滩是一定要去的,沈秋树带着周久安乘坐市内公交车到黄埔公园下车,沿着马路一直走到黄浦江边,靠在外滩的防汛墙上,沈秋树给周久安留下这个年代他在这里的第一张照片。
随后的动植物公园,古典园林,人民广场和繁华的商业路,处处都留下了沈秋树和周久安的影像,当然更多的是周久安的单人照片,在周久安认真游览景点的时候,沈秋树用手中的相机捕捉着周久安每一个瞬间的生动的表情,并把它们一张张的记录在相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