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高起跳曲线,他承认自己毕竟由于俯冲起始高度和速度原因,落地不如低曲线运动员稳,总归第一时间会有轻微的晃动,只是看后续有没有控住。
这种被揪出来扣分……也就认了。
可是,他这次飞行顺畅丝滑、发挥了长项,是自己也挺满意的一回飞行过程了啊。
这一跳的空中印象分,相比之下,真的给得很低。
央视解说间里,苏靖非常惊讶,想要摘麦说什么,被主持人眼色示意拦住。
下一位已经进入滑道了,随时会下来,专业解说还是要跟比赛进程走。
比赛还在继续,女主持人也只能打手势请导播组和现场记者对接核实情况。
刚才镜头带到了裁判席,里面有两名韩国籍裁判。总共五个裁判,右边四位表情都深沉得很。最左边一位挪威裁判往右扭头看了看其他人,不知道说着什么,表情有点明显地迷惑。
在平昌跳台滑雪场的比赛现场,方唐对找过去的央视现场记者摆了摆手,摇头示意他们暂时没空跟记者对话。
他们教练组还在苦苦地核对小分表呢。
虽然不用核对也心知肚明——这是被狠狠地压分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70章
不止凌放这边, 瑞典拉森那边的教练组也不忿好一会儿了。
刚才跳完的小拉森的情况也挺惨。按理说拉森臀部着地后有明显的再起动作,而且成功了一半。
虽然在跌倒线前没完全再起成功到恢复正常滑行姿势,但是只要离地了, 通常情况下, 不应该直接是没成绩。
扣五分、扣八分、扣十分的前例都是有的, 直接就总分归零,属实有些过了。
拉森这一跳, 距离还行, 如果按照有成绩算,是有可能进前四十, 参加第二轮跳跃的。
这毕竟是奥运会决赛, 大家都想争取再往前走一点啊!
瑞典国家跳雪队的教练组选择了申诉,正在和裁判台掰扯,中国队的教练也一起过去了。
方唐拍了一下凌放的小分表, 拿回来给教练组的大家一起看:
最高分19分, 被去掉了。
最低分12分, 被去掉了。
中间三个有效分依次:14.5分, 15分,15分。凌放这一跳的姿势分居然只有44.5分。
扣分点还真是集中在空中飞行印象分。
比如, 着陆前空中屈膝做着力准备本来正常, 一句“过早准备着陆”, 被一位裁判按照最大上限扣了他1分。
“我觉得很扯啊, 真的过早了就飞不远了, 谁没事儿飞的挺好的时候还过早准备着陆……”边上不太懂项目的翻译都忍不住说。
着陆印象分当然也有扣除,前后双足幅度过宽的理由, 有两位裁判不约而同地按照最大上限扣了1.5分。对于高曲线选手, 如果两位裁判真是独立判断的, 那这一项扣分倒也能忍。
“可是这项呢?飞行曲线仰面角过大或过小,这个人居然扣了2.5分……”叶飞流往下看着念了出来。
这条着实扣懵了,讲道理,没有过大也没有过小,14-19度都算很正常的角度。如果角度真的有大问题,那凌放不可能跳出截至目前的全场最远距离啊!
他这个“过大或过小”的角度可支持他飞出来100多米呢!
不过,印象分基本是裁判肉眼观察的协调性。这条角度问题上限是扣除4.5分,人家毕竟没有顶格扣分,如果去抗议也是无可无不可的范畴。
跳雪本来就是更重距离分的项目,姿势分影响比起每米两分的距离分真的很小。
……就是说能栽在这上面,凌放也是没想到啊。他站在原地听着,微微垂眼,纤长的睫毛像静落地面的蝶翼。
看得方唐心疼得很,过来搂了搂孩子。
凌放倒数第五人出场,接下来的出场运动员里,克努特的姿势分也被扣挺狠的。
“主要是扣了着陆后的过大弯腰……”方唐过去打探了一下,回来一脸无语地报出来。
且不说克努特那算不算“过大”,就说这动作规则是一秒内纠正的扣一分,然后给克努特按照“一秒内没完全纠正过来”扣了1.5-2分里的上限,2分。
“准备着陆时总会有曲体动作的,如果这也叫过大弯腰,那大家都特**的、直挺挺表演个僵尸挺砸地?奥特曼吗?”方唐过去跟挪威队“社交”返回转述,叶飞流听完气得想骂脏话。
“……确实离谱……”方唐都没管叶飞流发泄情绪,因为连他都忍不住加了一句,顶多注意一下周围没有镜头和收声麦。
不过等到了阿伊苏,裁判评分突然又正常了。
“会不会是不倾向于高曲线类型的选手啊……克努特也类似高曲线飞行的一个分支……”
“鬼信,凌放克努特都黑掉,那边就保三争二了呗!”叶飞流朝着裁判席一努嘴,里头俩韩国裁判呢,不知道怎么打的……
“我觉得那边只是欺软怕硬,不敢黑阿伊苏这个世锦赛的金牌得主!”
所有运动员第一轮跳跃结束。
第一跳的最终排名,让为数不多的现场中国观众情绪很低落。
要知道,直到阿伊苏跳完,场地最远距离线都依然在凌放名下!中国要是只按距离是目前的第一名呀!
但,经过一通操作,凌放第一跳总分第四了。
当前的总分第一名,是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阿伊苏,第二名是韩国的郑太贤,第三名是挪威的克努特。
凌放这辈子也跳了好几年了,可以说他职业生涯只有三次的正式比赛姿势分比这个还低。
一次是跌倒零分,另有两次是发生飞行失误,挽回后平稳落地,但是空中飞行扣分较多。
基本都是在早期,由于还未诊断出PTSD,心态犯嘀咕容易失衡、精神紧绷失眠影响状态……
韩国选手郑太贤,第一跳姿势分拿到56.5分,在前十选手中,他的姿势分高得一骑绝尘。
孙总教练在和教练组讨论,要在第二跳轮到凌放之前,正式向在场的FIS国际雪联执裁监督组官员提出抗议。
“我能确定,2000年后、实际上是1996年改打分规则后,国际A类赛事中就没有这样扣飞行分的!”方唐对数据很敏感。
但是……看看前面抗议没成绩的小拉森,人家还是在FIS里人脉更有力的瑞典队,抗议了,看表情也是悻悻然铩羽而归。
但凡是打分项目,总有规则之内的自由裁量度,只要能找到打分依据,那扣多扣少……是最难在比赛当场申诉成功的。
强龙难压地头蛇。
不过……凌放沉静专心地注视着叶飞流的平板电脑屏幕。
平板上面是团队工作人员专门录下来的其他选手和他本人第一跳的比赛回放镜头,这样看虽然不那么清晰,总归也比等着现场壁挂屏幕、也就是电视台直播回放更自由,还可以暂停视频和放大细节。
凌放尤其关注了第一跳后,目前临时排名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的阿伊苏、克努特的整个飞行过程。
有些运动员心态容易受影响,不喜欢比赛中间即时回看,尤其看优秀对手的表现。
但是凌放是个例外,他心平气和,如果别人很出彩,还会更跃跃欲试。
凌放需要紧急观摩两个技战术类型有别的成熟运动员对待平昌这种陡峭滑道和今天整体风场的应对。
郑太贤隔着老远神色莫测地望向中国队这边的休息区,凌放没有注意。
这位韩国跳雪明星颇有把他挤出领奖台边缘的趋势,凌放却并没给眼神。
郑太贤的技术类型和阿伊苏相近,在凌放看来又没有阿伊苏那种堪称惊艳的、一气呵成的完成度。现在时间宝贵得很,没必要细看。
他们马上还有第二轮飞行。
这比赛,没结束呢。
X省乌市,红山小区里凌放家中的客厅电视前,他的家人们在等待着看第二跳。
听完解说间的错愕、分析和吐槽后,凌放的姥姥狠狠呸了一声。
“嗐……这帮子外国人就是这样……”姥爷坐在姥姥边上,伸手顺顺姥姥的后背。这老太婆平时笑眉笑眼,其实年轻时候,脾气比他这个当兵的还大嘞。
“妈妈不要气哦,还有第二跳呐!就算第四也很高啊。”沈擒舟在边上说着。
第二跳,凌放上跳台前,教练组还在争议要不要按照本场裁判“表露”出的喜好,调整飞行姿势,临时使用低空曲线的稳妥处理方式。
“他们扣分角度太刁了,如果是为了推郑太贤一把,抓高曲线的毛病,那凌放和克努特估计又得挨整。”
“刚才都抗议过了,我看FIS的人也过去守着了,不敢再那么明目张胆吧?”
“这谁说得准……”
“可是放弃高曲线太可惜了,我是觉得没准该博个距离……”
也没讨论出结果。
凌放和叶飞流要分别前往跳台和教练台,他们同行的一小段路上,叶飞流沉吟片刻说:“凌放,我一会儿给你好好选风,你在上面多等等,稳住心态。咱不改起跳,这么跳好,那就这么跳!你不是前几次在这儿训练都跳的顺风吗,我看也挺好,等一下很可能让你顺风出发。”
叶飞流严肃下来的时候,面色很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