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一个老男人的自我修炼 完结+番外 (一室花开)


  “干爹,你和罗叔要和我们一起回去,你的药厂不管了?”
  “你干爹把事都推给亦凡了,还管事,天天在家闲着和你张爷爷下棋。”罗利泽在一边吐槽。
  “亦凡不是才刚回来几个月?”
  “嗯,亦凡能干得很,比我管的好,能者居上嘛,我就退休了。你说你怎么就不感兴趣呢?”
  “呵呵!干爹,我觉得还是现在的工作适合我,有亦凡帮你就够了。”
  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杨传厚和罗利泽带着英子和妞妞早一个星期就坐火车走了,家乐和常远父子俩27号坐飞机。一张机票将近一百块钱,也是够贵的。常远还挺期待,“爸爸,你见过飞机吗?这么贵的票,飞机上得多好?”
  “我也没见过,不过你别抱太大希望,要是好的话你爷爷他们做过一次就再也不坐了,为什么?他又不在乎贵不贵。”
  “有道理。”
  他们是没报多大希望,可也没想到坐飞机那么痛苦。飞机上是挺好,就几十个人,干净,座椅是软的,还有个端庄大方的空姐,给每个人分免费的食品和酒水饮料。可是太晕了,忍了几个小时,下了飞机父子俩一顿吐,飞机上吃的那点东西全吐出来不说,隔夜饭也吐没了,半天才缓过劲来。
  “爸爸,你说的对,我爷爷不坐飞机是有原因的。咱俩回来还得忍一次。”
  “忍着吧。”父子俩相视苦笑。
  等着家宝办完婚事,父子俩又晕回沪市,一致决定以后再也不坐飞机了。


第53章 番外二
  “爸爸,我妈妈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暂时回不来。今天收到你爷爷发来的电报,给你看看。”
  常远接过电报,上面写着:亲爹不舍,干爹访友,十一月归。
  “十一月!”
  “对!这俩老头太过分了,他们不着急,倒是把你妈妈送回来啊。常远,以后咱们得对你妈妈好点。”
  “啊?”话题太跳跃,常远有点跟不上思路。“我们对妈妈不好吗?”
  “好,但是还可以更好。我现在才知道她每天有多么辛苦,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干家务伺候我们,还得开店,太辛苦了!”
  “嘻嘻,你要是把这话说给我妈妈听,你就是不干什么她都高兴。”
  “说是要说的,实际行动也得有。”
  常远爷奶来了沪市,两人身体硬朗,不需要人照顾还把家里的事都包了,英子不必那么辛苦,就把心思都放在商店上。后来他们把隔壁的两间房也买下来,光明商店扩大了一倍不止,成了一个小百货商店。家乐也当了科长,这几年家里的生活过得蒸蒸日上。
  常远却并不满足于此,他鼓动着英子去别的地方再开一个更大的店,雇售货员,他自己有空去照应管理。
  一开始英子不同意,架不住常远会说,把家里的爷、奶、妹妹都说动了,一家人帮着敲边鼓,时间长了英子招架不住,又同意了。
  “常远,妈妈特别好奇你是怎么说动你爷奶他们帮着你说话的。”在英子的概念里,她公公婆婆那种老人,应该比她更不放心常远去开店才对。
  “妈妈,要有一点神秘感,说出来就不好了。”
  怎么说服他爷奶的?因为他说这是英子的意思,英子想给家里再开一个店,怕他们多想,觉得这个儿媳妇好高骛远,一直不好意思提。他还嘱咐爷奶别说破了,不然他妈妈心里过意不去。常龙夫妻一合计,英子这么好的儿媳妇,她想做的事必须无条件支持。
  他们根本想不到开商店都是常远的主意,管理大部分也是常远在做,在他们眼里,十六岁的常远还是个孩子呢,嗯,一个聪明懂事偶尔调皮的好孩子。
  …………
  至于妹妹,就是哥哥的小迷妹。从小崇拜哥哥,永远和哥哥意见保持一致,无条件拥护哥哥。
  可能常远是一个天生的经商人才,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大学毕业以后,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商店。他根据沪市持外汇券才能进去买东西的自选商场,开了一家面向大众百姓的超市,叫做“利民自选商场”。
  商场开业之前英子很担心,自选商场她也去过,买东西不通过售货员,进去想买什么自己拿。但是里面卖的都是高级货,去自选商场里买东西的人并不多,而且她总担心那样会丢货。
  常远开的自选商场和那种完全不同,卖的都是普通日用百货,品种多,价格便宜。开业之前他特意写了一篇介绍利民自选商场的小文章,花钱请沪市日报连登一个月。
  他在市区繁华地段租了一个二层楼,面积很大,准备上的货量也大,进货有的厂家愿意先发货,一个月后结账,有的必须先结账。他自己的钱要开这样一个超市完全是杯水车薪,他从银行贷了一部分款,杨传厚给他投了一部分,算是入股。杨传厚很看好他这个自选商场,也是被常远做事的劲头给打动,三百万说投就投了,毫不犹豫。
  开业那天人出乎意料的多,百姓们对持外汇券才能进的自选商场都很神往,但是外汇券不是人人都能有的。有一个什么券都不需要就能买东西的自选商场,肯定要去看看了。
  当顾客进入两层楼的自选商场,看到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实惠的价格,每个人都控制不住自己,拼命的往购物筐里放东西,有的人甚至拎两个筐,还有发动全家一起去的,好像买东西不要钱一样。
  常远准备的一个月存货量,三天就卖了近一半,他只能紧急进货。有的货也不好进,像有些电器,拿货就很困难,是他全国各地一家家跑断腿才跑来的进货合同。
  不过他的辛苦回报也很丰厚,开业一个月后结账核算,营业额两百多万,纯利润高达四十万。商品遗失也有,都是小件,价值几千块钱,和四十万比起来不值一提,而且以后管理越来越规范,遗失会更少。
  这个数额把他自己都吓到了。其实他自己压力很大,心里也是没底。因为这个自选商场一共投入了四百多万,三百万是杨传厚的,从银行贷了一百万,还有他自己这些年的存款和卖了他那个商店的钱共几十万。但是这些投入除了他和杨传厚,别人谁都不知道具体数额,因为实在太多,他怕家里人知道后天天睡不着觉。
  而且杨传厚那三百万只要百分之四十的股份,摆明了是不想挣钱,只为支持他的事业。
  连续几个月常远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睁眼开始工作,一直忙到深夜,幸亏他身体好,不然巨大的压力和劳累,一般人早就扛不住了。
  这个数额出来,他一直提着的心才算落地。
  有个顺利的开始,常远在这个行业越走越远,几年后利民自选商场更名为利民超市,并在沪市和周边城市又开了好几家分店。他也成了沪市数一数二的青年企业家。
  他一直记得父亲家乐的那句“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一直诚信经营,与顾客如此,与合作厂家亦如此。
  常龙夫妻是长寿之人,也是有福之人,儿孙孝顺,晚年生活顺遂无忧。快到常龙八十大寿的时候,常远琢磨着给他爷一个不一样的寿礼。
  他问家乐和英子,他们也给不出一个好的建议。也是,常龙什么都不缺,家乐夫妻买的,家宝夫妻寄过来的,还有常远和妹妹孝敬的,真正是羡煞一群老头老太太。
  他没法了,就和杨传厚说。“爷爷,我爷快八十大寿了,我想送他一个不一样的寿礼,可是我想不出来,你能帮我问问他有什么想要的或者是心愿吗?”
  “好孩子,你爷没白疼你。不用问,我知道他的心愿。”
  “是什么?”
  “你爷当了近二十年村长,一心想的是把二道沟管好,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现在他自己过得这么好,村民还是那样,你说他的心愿是什么?”
  常远沉思了一会儿。“爷爷,你说我该怎么做,给村民捐钱?”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二道沟来说,让他们生活变好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路,二是上学。其实不单是二道沟,所有的偏远农村都需要这两样。你还记得肖老师吗?就是和我们一起下放,后来留在二道沟的肖老师。”
  “记得,但是了解不多。”
  杨传厚就开始和他说肖云夫妻。
  当初留在二道沟的肖云夫妻,靠着补给他们的十年的工资,在二道沟建了一个小学。因为他们是自己建的小学,没有工资,村里感念他们的好,邹平一趟趟去公社,硬给磨出来两个正式的公办老师名额,他们的生活也算是有了保障。
  后来杨传厚也给小学赞助了一些钱,他们就建了一个正式的小学,一到五年级正式分班分教室上课,不再所有人挤在一间教室里。公社又给小学配了两个民办老师,附近几个村的孩子就都可以过来上学。这些孩子有不少学习好的,考上大学、中专,从此走出去,改变了一批孩子的命运。
  听完这些,常远点点头:“爷爷,我明白了。上学,能改成孩子的未来;修路,能让当地的经济发展。”
  “对。你把二道沟通往乡里的路修了,在你爷过寿的时候带他衣锦还乡,走在他孙子修的路上,保管他乐掉假牙。把这几家超市一年的利润拿出来,修一条五六米的水泥路,足够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